炎热夏日里的柏林少女
就在刚刚,朋友发来消息说:“我觉得地狱也就如此了吧”。炎夏就是这样- 暴晒、干涩,出门10分钟,流汗两小时。
而此时此刻,我正瘫躺在飘散着玫瑰芬芳的空调房内,痴醉于迷人的香气,着手记录点什么。也就是这长日里的百无聊赖,不善改变的我竟也鬼使神差的开始尝试一些新的香水,慢慢开始颠覆自己对香的品位。
对于香水一直不太上心,品牌店里随意选几款闻着舒心顺意、瓶子好看的,适当场合下随意用用也就如此了。即使在参观法国或意大利的香水工厂时,也没对那些繁复的工序和味道多生出什么感情。甚至对于一些香水测评嗤之以鼻,这是需要多么强大的想象力攒出如此夸张,矫揉造作让人不忍直视的文字,去做玛丽苏编剧好吧,不要白白浪费才华了。
香水是异常个性化的私物,每个人对于香水上身的感受自然不尽相同,再加上嗅觉敏感度的差异,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并不夸张,毕竟flagrant与fragrant也就是一字之差。如何用文字准确地去描述确实不容易,想不矫情更是难上加难,客观的语言是如此的贫瘠。看看各大品牌香水的文案创意就大概了解了,不过一个个浪漫的故事,顶多突出一下调香师的灵感来源,但是味道呢?往往使用者会受到香水广告的误导人云亦云,就是说你以为你闻到了那个味道,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么说来,任何的香评不过是个人的意淫而已,对于观望的采购者并不具备怎样的参考价值。
早耳闻法国芦丹氏Serge Lutens许久,这次试了八种沙龙香,分别是柏林少女,孤儿怨,冷水,八月夜桂花,松林少女,夜间茉莉,香子兰木和皮肤游戏。其中柏林少女,八月夜桂和松林少女的前调是我比较喜欢的,有想购买的冲动。
率先试用了,2013年问世的柏林少女
Serge Lutens La Fille de Berlin
这款香号称是中性香,但相信我,没有男人想用这款香,不过是商业文案赞美女权主义的噱头。说到文案,这款柏林少女的文案做到了极致,以下文字没看到中文版,随意翻译一下。
“她是一朵花,生长在废墟下,绝缘于世界上的一切,出现在我们面前,她的美打开了我们的双眼。
我鼓起勇气捧起双手,撩动她那如同莱茵河黄金一般流动的发丝。
在她的唇间,我尝到了鲜血的味道。
柏林的女孩所展现出的英勇好斗让她更加美丽迷人,而我只能以骄傲作为掩盖耻辱和蔑视的伪装。
经历了批判的审视,爱与恨,上帝与魔鬼,生命和死亡,她消失在田垄间。
不知所措的我,只得祭奠她那美丽的愤怒。“
从这段文案,你会感到好奇,这可能是个与“柏林墙”有关的神秘女孩,她是怎么在政治漩涡中挣扎生存,经历了怎样的血腥、阴郁、愤怒和阴暗,有点哥特少女的感觉。在官网是这么写的“她是一支带刺的玫瑰,不要轻易去招惹,她也是一位易走极端的女孩儿,她时而安静时而狂躁,她的香味的让你欲罢不能,挥之不去”。
血红的液体香水太少见,有人说闻到了“姨妈味”,我倒觉得可能是隐喻性侵犯,总之这是个有故事的神秘少女。当然这款香水的神秘之处还在于没有详尽的香水配方,只是在坊间流传着玫瑰与胡椒的混合味道。
当然口味吊的过足难免让人失望。你以为的哥特复仇少女到头来只是大观园里带刺儿的玫瑰探春小姐;那罐儿血腥的半透明“葡萄美酒”也不过就是贾宝玉口中的玫瑰汁子而已。
但这个味道依然让人愉悦,这是一种很清新的玫瑰香味,甜而不腻,带一丝红莓或樱桃一般的微酸,细细的嗅还能隐约感到些许清凉的味道,很是动人。后调也很美妙,很明显的木质香味或许是檀香和麝香久久不散。
总结:
整体留香还算持久,八九个小时的样子,玫瑰香味前调和中调明显贯穿,后调以木质香为主,是款不那么腻的女香,感觉四十岁以下都可以用,脂粉味很淡。虽然商业广告有圈钱的嫌疑,但这款香本身我还是比较喜欢的,红色的液体很美很诱人,香味的安全指数很高,很适合日常用。不过想追求个性与众不同就可以灭草绕道了,这款基本就是带着果香的玫瑰味,这种艳阳高照的日子里闻起来还是不错的。
Serge Lutens Nuit de Cellophane 八月夜桂花
这款香水还有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玻璃纸之夜。冲着桂花香的基调,虽然我知道外国的桂花香水从来就不是咱们国内那种单纯的醉人的味道。打开盖子就被甜甜的味道吸引了,白花香很浓重,首当其冲的是茉莉味,混着百合和微微栀子花的香味;渐渐地甜甜的味道又萦绕回来,这丝甜味应该就是桂花的甜美,但混着百花香很难辨别的出来,有点果香的感觉;甜味过后依旧是白花当道,比较高级大众的味道- 就像空气清新剂、洗衣液的那种茉莉花香。八月夜桂花总体上味道很好闻,但是我不太满意,除了平庸的好闻没有特别之处,更因为白花的味道过重让我觉得失望。
不甘心又试了夜间茉莉 Serge Lutens A La Nuit
这款茉莉简直是夜间噩梦,纯正的空气清新剂的味道,醇味很重;中调麝香上来之后,味道逐渐变得暗沉,发闷发臭,脂粉味浓的离谱。相比之下,八月夜桂那么的明媚。
如果说八月夜桂花就是东方待嫁的老处女,那么夜间茉莉像极了欧洲寡居的老太太,都不是我喜欢的味道。
香子兰木 Serge Lutens Un Bois Vanille
这货不能用语言形容,上几张图就能想象到那种味道了。
美食调中的翘楚,浓郁的香草椰奶混着焦糖的味道,钟爱甜食的我也觉得腻的慌,虽说凑近了有檀木的香味,可闻到的都是甜甜的奶油味。我想我是不太会喷着这款上街,但也不在意把这瓶椰奶喷在少女心的日记本上的。
皮肤游戏 Serge Lutens Jeux de Peau
本来期望很高,同为美食调的皮肤游戏其实有些名不符实了,没有闻到传说中烤面包的味道,后调略微有些焦糖爆米花。
孤儿怨 Serge Lutens L`orpheline
焚香的味道,让我不由自主地哼起《爱的供养》,对比名字真是大煞风景;麝香味道上来后我闻到的狐臭,我还特意去卫生间嗅了嗅自己的腋下,发现是幻觉,好在旁人没说什么,但如果别人也闻到了狐臭是不会跟本人对质的是吧?反正我没闻到传说中的高冷味道,别太被名字迷惑。
松林少女 Serge Lutens Fille en Aiguilles
木质香调,特别像国外车载挂香,或者家里某支蜡烛滋滋作响的味道,前调有一点药膏一点辛辣的味道,中调是明显的松香,一点檀香,后调有点琥珀味。同是禁欲系,这支比起孤儿小清新得多,上皮之后味道明显发出变化,不如最初让我感到惊艳,但依旧不失为一款优质香水。
冷水 Serge Lutens L'Eau Froide
这款是我最初时候认为最平庸的一款,留在了最后试,谁知道竟是我最喜欢的。清凉的海水味过后竟是,淡淡的香皂味道,清新自然,非常适合夏天用。会购置,喷在床单上,每天都像是新洗的,想想就会睡的安稳。
初尝芦丹氏,比起祖马龙还是很有个性的。连续试香,难免后面有些审美疲劳,柏林少女会成为我的第一支芦丹香,很对我的胃口。
而此时此刻,我正瘫躺在飘散着玫瑰芬芳的空调房内,痴醉于迷人的香气,着手记录点什么。也就是这长日里的百无聊赖,不善改变的我竟也鬼使神差的开始尝试一些新的香水,慢慢开始颠覆自己对香的品位。
![]() |
对于香水一直不太上心,品牌店里随意选几款闻着舒心顺意、瓶子好看的,适当场合下随意用用也就如此了。即使在参观法国或意大利的香水工厂时,也没对那些繁复的工序和味道多生出什么感情。甚至对于一些香水测评嗤之以鼻,这是需要多么强大的想象力攒出如此夸张,矫揉造作让人不忍直视的文字,去做玛丽苏编剧好吧,不要白白浪费才华了。
香水是异常个性化的私物,每个人对于香水上身的感受自然不尽相同,再加上嗅觉敏感度的差异,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并不夸张,毕竟flagrant与fragrant也就是一字之差。如何用文字准确地去描述确实不容易,想不矫情更是难上加难,客观的语言是如此的贫瘠。看看各大品牌香水的文案创意就大概了解了,不过一个个浪漫的故事,顶多突出一下调香师的灵感来源,但是味道呢?往往使用者会受到香水广告的误导人云亦云,就是说你以为你闻到了那个味道,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么说来,任何的香评不过是个人的意淫而已,对于观望的采购者并不具备怎样的参考价值。
![]() |
早耳闻法国芦丹氏Serge Lutens许久,这次试了八种沙龙香,分别是柏林少女,孤儿怨,冷水,八月夜桂花,松林少女,夜间茉莉,香子兰木和皮肤游戏。其中柏林少女,八月夜桂和松林少女的前调是我比较喜欢的,有想购买的冲动。
率先试用了,2013年问世的柏林少女
Serge Lutens La Fille de Berlin
![]() |
这款香号称是中性香,但相信我,没有男人想用这款香,不过是商业文案赞美女权主义的噱头。说到文案,这款柏林少女的文案做到了极致,以下文字没看到中文版,随意翻译一下。
“她是一朵花,生长在废墟下,绝缘于世界上的一切,出现在我们面前,她的美打开了我们的双眼。
我鼓起勇气捧起双手,撩动她那如同莱茵河黄金一般流动的发丝。
在她的唇间,我尝到了鲜血的味道。
柏林的女孩所展现出的英勇好斗让她更加美丽迷人,而我只能以骄傲作为掩盖耻辱和蔑视的伪装。
经历了批判的审视,爱与恨,上帝与魔鬼,生命和死亡,她消失在田垄间。
不知所措的我,只得祭奠她那美丽的愤怒。“
从这段文案,你会感到好奇,这可能是个与“柏林墙”有关的神秘女孩,她是怎么在政治漩涡中挣扎生存,经历了怎样的血腥、阴郁、愤怒和阴暗,有点哥特少女的感觉。在官网是这么写的“她是一支带刺的玫瑰,不要轻易去招惹,她也是一位易走极端的女孩儿,她时而安静时而狂躁,她的香味的让你欲罢不能,挥之不去”。
血红的液体香水太少见,有人说闻到了“姨妈味”,我倒觉得可能是隐喻性侵犯,总之这是个有故事的神秘少女。当然这款香水的神秘之处还在于没有详尽的香水配方,只是在坊间流传着玫瑰与胡椒的混合味道。
![]() |
当然口味吊的过足难免让人失望。你以为的哥特复仇少女到头来只是大观园里带刺儿的玫瑰探春小姐;那罐儿血腥的半透明“葡萄美酒”也不过就是贾宝玉口中的玫瑰汁子而已。
但这个味道依然让人愉悦,这是一种很清新的玫瑰香味,甜而不腻,带一丝红莓或樱桃一般的微酸,细细的嗅还能隐约感到些许清凉的味道,很是动人。后调也很美妙,很明显的木质香味或许是檀香和麝香久久不散。
总结:
整体留香还算持久,八九个小时的样子,玫瑰香味前调和中调明显贯穿,后调以木质香为主,是款不那么腻的女香,感觉四十岁以下都可以用,脂粉味很淡。虽然商业广告有圈钱的嫌疑,但这款香本身我还是比较喜欢的,红色的液体很美很诱人,香味的安全指数很高,很适合日常用。不过想追求个性与众不同就可以灭草绕道了,这款基本就是带着果香的玫瑰味,这种艳阳高照的日子里闻起来还是不错的。
Serge Lutens Nuit de Cellophane 八月夜桂花
![]() |
这款香水还有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玻璃纸之夜。冲着桂花香的基调,虽然我知道外国的桂花香水从来就不是咱们国内那种单纯的醉人的味道。打开盖子就被甜甜的味道吸引了,白花香很浓重,首当其冲的是茉莉味,混着百合和微微栀子花的香味;渐渐地甜甜的味道又萦绕回来,这丝甜味应该就是桂花的甜美,但混着百花香很难辨别的出来,有点果香的感觉;甜味过后依旧是白花当道,比较高级大众的味道- 就像空气清新剂、洗衣液的那种茉莉花香。八月夜桂花总体上味道很好闻,但是我不太满意,除了平庸的好闻没有特别之处,更因为白花的味道过重让我觉得失望。
不甘心又试了夜间茉莉 Serge Lutens A La Nuit
![]() |
这款茉莉简直是夜间噩梦,纯正的空气清新剂的味道,醇味很重;中调麝香上来之后,味道逐渐变得暗沉,发闷发臭,脂粉味浓的离谱。相比之下,八月夜桂那么的明媚。
如果说八月夜桂花就是东方待嫁的老处女,那么夜间茉莉像极了欧洲寡居的老太太,都不是我喜欢的味道。
香子兰木 Serge Lutens Un Bois Vanille
这货不能用语言形容,上几张图就能想象到那种味道了。
![]() |
![]() |
![]() |
美食调中的翘楚,浓郁的香草椰奶混着焦糖的味道,钟爱甜食的我也觉得腻的慌,虽说凑近了有檀木的香味,可闻到的都是甜甜的奶油味。我想我是不太会喷着这款上街,但也不在意把这瓶椰奶喷在少女心的日记本上的。
皮肤游戏 Serge Lutens Jeux de Peau
本来期望很高,同为美食调的皮肤游戏其实有些名不符实了,没有闻到传说中烤面包的味道,后调略微有些焦糖爆米花。
孤儿怨 Serge Lutens L`orpheline
焚香的味道,让我不由自主地哼起《爱的供养》,对比名字真是大煞风景;麝香味道上来后我闻到的狐臭,我还特意去卫生间嗅了嗅自己的腋下,发现是幻觉,好在旁人没说什么,但如果别人也闻到了狐臭是不会跟本人对质的是吧?反正我没闻到传说中的高冷味道,别太被名字迷惑。
松林少女 Serge Lutens Fille en Aiguilles
![]() |
木质香调,特别像国外车载挂香,或者家里某支蜡烛滋滋作响的味道,前调有一点药膏一点辛辣的味道,中调是明显的松香,一点檀香,后调有点琥珀味。同是禁欲系,这支比起孤儿小清新得多,上皮之后味道明显发出变化,不如最初让我感到惊艳,但依旧不失为一款优质香水。
冷水 Serge Lutens L'Eau Froide
这款是我最初时候认为最平庸的一款,留在了最后试,谁知道竟是我最喜欢的。清凉的海水味过后竟是,淡淡的香皂味道,清新自然,非常适合夏天用。会购置,喷在床单上,每天都像是新洗的,想想就会睡的安稳。
初尝芦丹氏,比起祖马龙还是很有个性的。连续试香,难免后面有些审美疲劳,柏林少女会成为我的第一支芦丹香,很对我的胃口。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