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子
文/若谷
“你爸爸老跟我抱怨有什么用?自己心甘情愿一大早起来做事,又拉不下那个脸去叫你跟他一起!”
达子妈低头挥舞着扫帚,时不时抬眼看看刚起床的达子,面带微笑,似乎是为了帮达子化解尴尬。母亲现在连教育儿子都变得这么不直接了。达子黑着个脸,不置一词。
三十三岁的达子,大眼睛,小尖脸儿,个头不高,看起来依旧是个孩子。每天清晨父亲出门干活儿的时候达子和他母亲都还在睡觉。母亲做完了早饭,达子就随着母亲唤父亲回家的声音起床。
父亲今早又拣了一大袋橙子果儿,正蹲在院子里用手慢慢把橙子果儿铺开。趁这几天太阳大,早点晒干了卖个好价钱。听贩子说橙子果儿马上就要降价了。
每年六七月份雨水多,橙园里樱桃大小的青橙总是一粒粒落下来,这给本不是很忙的农户们找了点副业。小孩子们跟家里的大人一起,在低矮的橙树下窜来窜去,把落地的橙子果儿拾起来,晒干了卖钱,一斤可以卖个十几块。自家橙园里的橙子落得越多卖的橙子果儿也越多,不过也就意味着冬季橙子上市时又不用指望收成了。
虽然此刻太阳初升,但晒在身上还是很热的。达子想去替父亲铺晒,但开不了那个口。心想着父亲肯定会想:“大老远拣都拣回来了,这会儿不稀罕你来帮忙”。
达子错了,父亲可没母亲那么敏感。这么多年,达子被母亲的敏感搞得很累,对待任何人也就额外多了份心思。
吃完饭,达子一声不吭地出了门。小时候的达子很乖,不管去哪儿都要跟母亲请示。现在经常地,有关他的动向、他内心的想法母亲都是不知道的。达子不说,母亲也不问。嘴上说着“懒得操那份儿心”,心里却是受伤的。
达子跑到外婆坟前,一屁股坐下来。旁边的泡桐树投下大片的阴影,达子随手拾了片枯叶,透过叶子上的空隙窥视着山下那条唯一通向县里的水泥路。这条路达子走过多少回了啊!
达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经父亲朋友介绍,在县里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拜了个师,跟着师傅在景区的水域负责监护游人安全,救助落水游客。去了几个月,回来时身上居然多了份军人的气质。身板儿笔直,剃一板寸,一进门就叫妈。这个习惯是多年被母亲严格教育的结果,进门出门都要打招呼,见人要请教。母亲见了他很是亲近,他也一样,咧开嘴笑,露出一对儿酒窝、两颗虎牙,看起来腼腆乖巧。要是那时候一直跟着师傅干,现在会不会不一样?达子远远地丢了个石头,发出一声不屑的笑声。
初中一毕业就去大城市打工,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年轻人都选择了这条路。达子后来当然也放弃了小地方的安逸学徒生活,跑去大城市挣钱了。事实是大城市的钱也不好挣。在一个牛仔服饰厂打工,一个月工资两三千,除去房租、吃饭、上网吧的开销,所剩无几。达子每年过年都有种留厂的冲动,但还是“厚着脸皮”回家了。可还是有同行混得不错的呀,在一个厂子里慢慢熬,熬成个领班,工资能涨到四五千。或者学一门很少有人会的工艺,待遇也比普通工人好啊。达子经常听母亲夸奖一个堂弟,高职毕业后去代工厂打工,每年回来都给父母上交一大笔钱,现在是村儿里第一个买车的人。达子知道母亲不是虚荣之人,只是羡慕别人的儿子稳重、懂事。
父亲对这些事倒很是看得开的,没有过多期望。不过随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以前从来不干涉达子生活的父亲开始不停地唠叨达子的婚姻大事。他利用自己广阔的人际关系给达子安排了好几次相亲,但每次都无果而终。跟姑娘见个面,互留个联系方式。行还是不行,达子不表态,后续有没有继续交往,父母也无从得知。达子很烦父亲这样瞎操心,但出于孝顺又不得不配合。
达子回顾着这些年喜欢自己的姑娘们,光是本村儿就有四个。有个姑娘是全村儿有儿子的家长都看好的,家长们纷纷上门提亲,可人家就喜欢达子,达子对她没感觉,不作任何表示。姑娘一气之下跟外乡人结了婚。还有个姑娘,外形欠佳,但善良大方又勤快,达子的母亲尤其喜欢。达子试着跟人谈了一段时间,内心无火花。姑娘伤了心,也另外嫁人了。其他两个姑娘也是,不合达子心意。现在四个姑娘都为人母了。时间过得真他妈快!
达子到底追求什么?他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达子不是没有喜欢的姑娘,像表嫂那样的就挺好。达子以前经常和表哥表嫂一起混,还有很多同龄的玩伴儿们,大家在一起,可不热闹。达子不知道,有次表嫂离家出走,村儿里都流传说她跟达子跑了。那时候达子在外打工。
达子甚至差点有了自己的孩子,跟一个九零后。一个年纪小、另一个心理年龄小,二人不知所措,慌乱之中作了人流。那姑娘作为未来儿媳来过达子家,达子妈很是欢喜。不过人家姑娘的家长死活不同意女儿嫁到这么远的地方,这对儿就算是被活活拆散了。
达子现在已经不被这些儿女情长的小事困扰了,他觉得男人还是应该先立业。在这村儿里种橙子是没有出路的,村子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往年只有赣南脐橙欠收的时候这里的橙子才能卖个好价钱。但达子喜欢这儿,他觉得任何城市都比不上自己的家乡,得想个路子在家里创业。达子也并不是没有研究过这些门道,比如养野鸡、养猪、做服装生意。可做什么都要一笔创业基金。要是从15岁打工开始就攒钱,每月攒500,那到现在也应该有十来万了。这个数字太惊人,现在要是能有三万达子就心满意足了。
达子在心里规划着自己的创业之路。还是养野鸡比较好,有销路。先去临乡拜访创业红人刘翠,看人家怎么养的。把技术学回来,买点鸡仔。家里有地儿可以搭个棚子,先养一批试试,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到临乡请教高人。等养殖技术成熟了再扩大规模,自己多跑跑业务。到时候县里的、甚至市里的酒店都是自己的客户,时间长了都不用跑业务,直接接订单送货就行了。当然了,实际做起来肯定会有各种困难,但达子觉得只要有决心,这件事并不难。达子想象着自己早起做饲料、到处奔走寻找销路的场景,想象着自己成为家庭支柱的模样,心里美滋滋的。
他咻地一下坐起来,拍拍屁股,合起双手给外婆拜了三拜,然后风风火火跑回家骑上摩托车一路向集市飙去。
“老板,来五注!”达子兴奋地拍了十块钱在彩票售卖点柜台。他今天有种极为强烈的预感,他的创业之路即将开启。
第二天吃过晚饭,正接近彩票开奖时间 。达子一门心思低头刷开奖结果。
“2028504”,第一个数就如当头一棒,达子忍住了粗话,铁青着脸继续往下看“一等奖项:未开出”,“二等奖项:8注,每注31,915元”。“妈的!”
达子生日那天,自己骑车去集市买菜,母亲吩咐买的都是达子爱吃的菜。途径彩票店,店里依然向往日一样,守着一大批成天无所事事的人。他们动作迟缓,眼神贪婪。店里烟雾缭绕,烟蒂落了一地。达子轻蔑地瞟了他们一眼,一脚油门儿冲向菜市场。
吃罢晚饭,母亲把达子叫到厨房。
“这张卡是我的,里面有一万八千块钱,你拿去用。不够的用另一张信贷卡,可以贷两万。你爸爸早就知道你想创业,就等你开口啦。你也是,这么固执。我今天不给你你这辈子都不开口要了吗?”达子挠着头,吃惊之余觉得害臊得很。前段时间打电话给刘翠,说想去看看她的养鸡场,请教她一些养殖技巧。还拉着表弟去踩点,看看在集市租个店面做生意要多少钱。这些居然都被父母看在眼里。
“你自己看着花,做事稳当一些,不要让你爸操心。”
母亲背对着达子,把一壶开水倒进锅里,锅里堆积着今天放了一天还没来得及洗的碗。
“妈,我帮你。”
“你爸爸老跟我抱怨有什么用?自己心甘情愿一大早起来做事,又拉不下那个脸去叫你跟他一起!”
达子妈低头挥舞着扫帚,时不时抬眼看看刚起床的达子,面带微笑,似乎是为了帮达子化解尴尬。母亲现在连教育儿子都变得这么不直接了。达子黑着个脸,不置一词。
三十三岁的达子,大眼睛,小尖脸儿,个头不高,看起来依旧是个孩子。每天清晨父亲出门干活儿的时候达子和他母亲都还在睡觉。母亲做完了早饭,达子就随着母亲唤父亲回家的声音起床。
父亲今早又拣了一大袋橙子果儿,正蹲在院子里用手慢慢把橙子果儿铺开。趁这几天太阳大,早点晒干了卖个好价钱。听贩子说橙子果儿马上就要降价了。
每年六七月份雨水多,橙园里樱桃大小的青橙总是一粒粒落下来,这给本不是很忙的农户们找了点副业。小孩子们跟家里的大人一起,在低矮的橙树下窜来窜去,把落地的橙子果儿拾起来,晒干了卖钱,一斤可以卖个十几块。自家橙园里的橙子落得越多卖的橙子果儿也越多,不过也就意味着冬季橙子上市时又不用指望收成了。
虽然此刻太阳初升,但晒在身上还是很热的。达子想去替父亲铺晒,但开不了那个口。心想着父亲肯定会想:“大老远拣都拣回来了,这会儿不稀罕你来帮忙”。
达子错了,父亲可没母亲那么敏感。这么多年,达子被母亲的敏感搞得很累,对待任何人也就额外多了份心思。
吃完饭,达子一声不吭地出了门。小时候的达子很乖,不管去哪儿都要跟母亲请示。现在经常地,有关他的动向、他内心的想法母亲都是不知道的。达子不说,母亲也不问。嘴上说着“懒得操那份儿心”,心里却是受伤的。
达子跑到外婆坟前,一屁股坐下来。旁边的泡桐树投下大片的阴影,达子随手拾了片枯叶,透过叶子上的空隙窥视着山下那条唯一通向县里的水泥路。这条路达子走过多少回了啊!
达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经父亲朋友介绍,在县里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拜了个师,跟着师傅在景区的水域负责监护游人安全,救助落水游客。去了几个月,回来时身上居然多了份军人的气质。身板儿笔直,剃一板寸,一进门就叫妈。这个习惯是多年被母亲严格教育的结果,进门出门都要打招呼,见人要请教。母亲见了他很是亲近,他也一样,咧开嘴笑,露出一对儿酒窝、两颗虎牙,看起来腼腆乖巧。要是那时候一直跟着师傅干,现在会不会不一样?达子远远地丢了个石头,发出一声不屑的笑声。
初中一毕业就去大城市打工,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年轻人都选择了这条路。达子后来当然也放弃了小地方的安逸学徒生活,跑去大城市挣钱了。事实是大城市的钱也不好挣。在一个牛仔服饰厂打工,一个月工资两三千,除去房租、吃饭、上网吧的开销,所剩无几。达子每年过年都有种留厂的冲动,但还是“厚着脸皮”回家了。可还是有同行混得不错的呀,在一个厂子里慢慢熬,熬成个领班,工资能涨到四五千。或者学一门很少有人会的工艺,待遇也比普通工人好啊。达子经常听母亲夸奖一个堂弟,高职毕业后去代工厂打工,每年回来都给父母上交一大笔钱,现在是村儿里第一个买车的人。达子知道母亲不是虚荣之人,只是羡慕别人的儿子稳重、懂事。
父亲对这些事倒很是看得开的,没有过多期望。不过随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以前从来不干涉达子生活的父亲开始不停地唠叨达子的婚姻大事。他利用自己广阔的人际关系给达子安排了好几次相亲,但每次都无果而终。跟姑娘见个面,互留个联系方式。行还是不行,达子不表态,后续有没有继续交往,父母也无从得知。达子很烦父亲这样瞎操心,但出于孝顺又不得不配合。
达子回顾着这些年喜欢自己的姑娘们,光是本村儿就有四个。有个姑娘是全村儿有儿子的家长都看好的,家长们纷纷上门提亲,可人家就喜欢达子,达子对她没感觉,不作任何表示。姑娘一气之下跟外乡人结了婚。还有个姑娘,外形欠佳,但善良大方又勤快,达子的母亲尤其喜欢。达子试着跟人谈了一段时间,内心无火花。姑娘伤了心,也另外嫁人了。其他两个姑娘也是,不合达子心意。现在四个姑娘都为人母了。时间过得真他妈快!
达子到底追求什么?他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达子不是没有喜欢的姑娘,像表嫂那样的就挺好。达子以前经常和表哥表嫂一起混,还有很多同龄的玩伴儿们,大家在一起,可不热闹。达子不知道,有次表嫂离家出走,村儿里都流传说她跟达子跑了。那时候达子在外打工。
达子甚至差点有了自己的孩子,跟一个九零后。一个年纪小、另一个心理年龄小,二人不知所措,慌乱之中作了人流。那姑娘作为未来儿媳来过达子家,达子妈很是欢喜。不过人家姑娘的家长死活不同意女儿嫁到这么远的地方,这对儿就算是被活活拆散了。
达子现在已经不被这些儿女情长的小事困扰了,他觉得男人还是应该先立业。在这村儿里种橙子是没有出路的,村子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往年只有赣南脐橙欠收的时候这里的橙子才能卖个好价钱。但达子喜欢这儿,他觉得任何城市都比不上自己的家乡,得想个路子在家里创业。达子也并不是没有研究过这些门道,比如养野鸡、养猪、做服装生意。可做什么都要一笔创业基金。要是从15岁打工开始就攒钱,每月攒500,那到现在也应该有十来万了。这个数字太惊人,现在要是能有三万达子就心满意足了。
达子在心里规划着自己的创业之路。还是养野鸡比较好,有销路。先去临乡拜访创业红人刘翠,看人家怎么养的。把技术学回来,买点鸡仔。家里有地儿可以搭个棚子,先养一批试试,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到临乡请教高人。等养殖技术成熟了再扩大规模,自己多跑跑业务。到时候县里的、甚至市里的酒店都是自己的客户,时间长了都不用跑业务,直接接订单送货就行了。当然了,实际做起来肯定会有各种困难,但达子觉得只要有决心,这件事并不难。达子想象着自己早起做饲料、到处奔走寻找销路的场景,想象着自己成为家庭支柱的模样,心里美滋滋的。
他咻地一下坐起来,拍拍屁股,合起双手给外婆拜了三拜,然后风风火火跑回家骑上摩托车一路向集市飙去。
“老板,来五注!”达子兴奋地拍了十块钱在彩票售卖点柜台。他今天有种极为强烈的预感,他的创业之路即将开启。
第二天吃过晚饭,正接近彩票开奖时间 。达子一门心思低头刷开奖结果。
“2028504”,第一个数就如当头一棒,达子忍住了粗话,铁青着脸继续往下看“一等奖项:未开出”,“二等奖项:8注,每注31,915元”。“妈的!”
达子生日那天,自己骑车去集市买菜,母亲吩咐买的都是达子爱吃的菜。途径彩票店,店里依然向往日一样,守着一大批成天无所事事的人。他们动作迟缓,眼神贪婪。店里烟雾缭绕,烟蒂落了一地。达子轻蔑地瞟了他们一眼,一脚油门儿冲向菜市场。
吃罢晚饭,母亲把达子叫到厨房。
“这张卡是我的,里面有一万八千块钱,你拿去用。不够的用另一张信贷卡,可以贷两万。你爸爸早就知道你想创业,就等你开口啦。你也是,这么固执。我今天不给你你这辈子都不开口要了吗?”达子挠着头,吃惊之余觉得害臊得很。前段时间打电话给刘翠,说想去看看她的养鸡场,请教她一些养殖技巧。还拉着表弟去踩点,看看在集市租个店面做生意要多少钱。这些居然都被父母看在眼里。
“你自己看着花,做事稳当一些,不要让你爸操心。”
母亲背对着达子,把一壶开水倒进锅里,锅里堆积着今天放了一天还没来得及洗的碗。
“妈,我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