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庄园,鸡笼山上的那一抹茶香

那天上鸡笼山刚雨毕,上山堵了一路,车挤车的,只能忙不迭地让下山的车先行。天气萧索,鸡笼山上人气倒是旺得很。 山路左右均是普通的农家小院,到了山顶看到一幢东南亚风格的三层木结构小楼,就是雷迪森龙井庄园了。 龙井庄园CHA餐厅正如其名,装修处处透露着龙井茶的小心思,和偶尔装饰的东南亚风情相互碰撞,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餐桌上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怪兽。

骨碟也相当漂亮,碧绿裂纹格外清新。 都忘了到底点了几道菜,就从印象最深的说起吧。

龙井问茶▲ CHA餐厅版的龙井虾仁 紫砂小樽配上包浆虾仁,茶味混合紫砂壶中的高汤倒茶般倾入小杯,特别有意思,是别处没有的呢。清汤倒进茶杯,真如茶汤一般纯净透亮,好吃,好看,好玩。

杏鲍芦笋炒牛柳▲ 这道菜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杏鲍,也不是牛柳,而是本身就没什么味道的芦笋。杏鲍菇作为菇类烧菜时很容易沾染到别的更浓厚的味道,和牛柳一起自己也变得像素肉一般。而芦笋却不易沾染旁的味道,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尝起来脆嫩可口,外皮虽然被牛柳的油脂浸润,内芯却依然保持清爽鲜嫩,芦笋丰富的膳食纤维搭配软嫩入味的牛柳,也是一道能让人回味的菜。

婵衣素卷▲ 豆腐皮搭配爽脆的胡萝卜,笋丝,香菇,感觉应该蛮干,咬下去竟然有汁水溢出,鲜香可口。CHA餐厅这水准可以去做斋菜了。比灵隐对外的斋菜好吃多了。一直觉得斋菜重油口味偏咸,这道婵衣素卷咸中带着些甜口,非常符合浙江一带的口味。料足大口,异常满足。

(我擦...)名字忘了,小编掩面逃走! 这道菜也很有斋菜的风格,总之内容丰富,有大头青菜、菌菇、豆腐卷、还有玉米笋,各色素材搭配,各种口感混合,堪称素菜们的大团结。

碳烤咖喱鸡▲ CHA餐厅其实东南亚菜做的也非常不错,这道碳烤鸡配上酸辣酱汁,肉质紧实,素菜吃完来点肉菜,那也是极好的。

饭毕出了酒店深吸一口气,空气清新的仿佛还带着雾气般在肺里溜达一个来回,要不就是舍不得把雾气呼出来,要不就是紧接着又猛吸几口。跟吸毒似的哈哈哈哈什么鬼比喻。 按理说湖边溪边山里四周围都溜达过,对比下来就属这边空气最好。 大概是雨后的缘故。 龙井庄园在鸡笼山上自辟了几亩地种有机龙井,在山腰无人处汲泉煮茗,可谓快哉。 前几日看书,忽然想到之前苏曼殊的墓恰巧就在这鸡笼山的茶林间,得以终日与茶香为伴。 这位中日混血僧人与西湖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曼殊光绪十年生于横滨,母亲是日本人,生世扑朔迷离,去世时年仅35岁。出世后常居于白云庵,今雷峰塔下,博学多才,工诗善画。南怀瑾亦称其为性情中人。 曼殊好吃几乎与其才名相埒,雅餮共赏,不可谓不潇洒。再想起离鸡笼山相距不远的那家曼殊怀石料理,也不知是不是为了纪念他。 应该就是了吧,只是如今走过曼殊归骨之地,尝过禅味十足的美味料理,说起曼殊情僧,还有几人能记得呢? 不小心说了点题外话。 综合下来,龙井庄园CHA餐厅风格独特,菜品简约而不简单,处处透着新意。偶尔上山顺道吃一顿即可,为了它家的菜特地跑一趟倒是没必要。久居城市,时不时想逃到山里寻清净的,此处极佳。此地有半山茶园围绕,适合放空。下午茶无功无过,也没什么记得住的点心,茶好才是真的好。 题外话的题外话,本公众号新设了菜单,大家可以去玩一下,随便点,不费电~

长按二维码关注,吃我所吃,想我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