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天才艺术家达·芬奇曾经说过:“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致死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又说过:“最高的艺术,名副其实的艺术,决不受一朝一夕的规则限制,它是一颗向无垠的太空飞射出去的彗星。”说到这,不免会觉得作为后辈的罗曼·罗兰对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有些失礼,但达·芬奇并不在意,因为他还说过“耐心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通过讨论提出不正确的地方。”既然这样,我们就用架构花艺替这两位艺术家来讨论一下艺术设计究竟应该设限还是随性创作?
创造力允许你犯错,艺术会决定什么保留下来
不管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形式的创造力都是无从习得,也无法模仿,艺术家在创作时,没有“对”“错”之分,更多的是随性和无逻辑性,平时越是好奇,就越有可能想出好点子。
《蒙娜丽莎》
《约翰·克利斯朵夫》
许多花艺师在创作和商业运营时会遇到瓶颈期,其实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就是自我批判,但是过于批判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结果迷失方向,导致作品变成垃圾,因为任何安全的作品都是没有意思的。而架构花艺恰恰突破了这种观念,运用有效元素的“计划”与“组合”,将创造与艺术进行和谐设计,并运用于商业。
给创意的点子做一个储存室
“我设计不出好的作品,也不会有人买单。”但凡你有这样的烦恼,那你只能注定失败,花艺设计的灵感应该是一种利用周围环境、自身感觉和创造本能的力量来驱使自己创造。坚持积极的状态会带来许多新点子,指引这些点子到你的目标事物,辨别你的思维是否是目标导向,然后再众多想法和创意中作出选择。这点在COHIM FLOWER SCHOOL MASTER大师课程的讲师,澳洲架构之王MARK PAMPLING身上就是有力的证明。
首先是设计方法,MARK 的设计方法是基于理论之上,架构花艺既可以描述单个材料的形状,也可以通过设计的黄金比例、颜色理论、研究点线面的立体几何构成形成排列的轮廓。
其次我们说,即使是再有创造力的架构花艺设计,也要取决于文化、环境和植物本身,植物的起源、生长条件、习性和形态等,在什么场合它们的表现会更有张力,或是婚礼、或是室内空间、又或是仪式庆典。
最后需考虑受众的情绪和感受,基于这些确认花材叶材的色彩和形态,再通过设计营造气氛、传达情感。
用花艺设计的创意带起商业节奏
请小心,如果花艺市场到处都是一样的效果,就没效果了!花艺设计重要的是节奏,花艺师不要总是温吞水,总说“要创新!”什么是新?不是表面效果的新,而是通过观察思考,开辟一条新道路,在7月18日至7月22日的COHIM的经典架构花艺设计中,MARK 5天10个基础架构花艺设计技法,当一种全新花艺的商业运营理念出现时,带起花艺市场新节奏。
所谓节奏,不是做花看花,造景看景,这时候就需要打开思维,找出植物线条、纹理、色彩与人的视觉的平衡性,视觉与空间的关联性,不光是花、叶材,包括竹子、水果,甚至是非植物材料都可以信手拈来,好像唱京剧,总是唱高调,就单调了。
胆子要大,观念要新,让商业设计的逻辑性成为一种习惯
MARK不仅是一名经济学家,还是心理学家,就这两种职业而言,这位讲师一定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然数字算不对,客户需求分析不清楚,怎么能做出好看又叫卖的产品?创造力并不是来自强烈欲望下的反复实践,而是用特定的限制培养出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思维,并使之成为合乎常理的习惯。所以在创造新想法的过程中请先为自己设定一些限制,这是COHIM经典架构课程即将带给我们的花艺商业运营手段,也是达·芬奇和罗曼·罗兰关于艺术设计应该设限还是随性的讨论结果。
wechat:spacefloral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