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有温度丨有时候,我真想跟你们聊聊照相这件事
![]() |
1,
差不多大三那年,为了参加广告比赛,拍摄素材,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参加完比赛,相机基本就用来拍女朋友了,每次拍完,看她撅起无限高的嘴,我就知道,那照片的效果可能还不如街边十块一张的到此一游照。我想,相机大概是为了记录下眼前的一切而被发明的,我是为了拍摄广告素材才买下了它,但女朋友看照片的时候并不会一直“不忘初心”,
我不能娶广告素材回家,我也没法抱着一匹马或者是一座山安然入眠,而且女朋友的脸极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要求变成“素材”植入广告中,为了不让相机变成炸弹机,为了让每一个背着相机出门的艳阳天不突然出现龙卷风,所以,如何把女朋友拍的更好看确实是个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 |
2,
工作室第一年,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单反,当年的热门机,450D,配了一个18-55的狗头。以为买了单反就能拍出那种,前面实后面虚的高难度照片,把光圈调到最大3.5,发现只有在拍很近的物体的时候,才能产生刚才说的那种奇幻效果,所以就安慰自己说,那就拍的时候离得尽量近一点吧,但基本在出去拍照的时候,心里就一直冒虚汗,到底要离被拍摄的人多近,那种奇幻的效果才能降临在我的相机里?
![]() |
3,
之后,我买了第一个定焦头,50/1.8,光圈一下能开大到1.8,只要不远的过分,各种虚化背景信手拈来,但当光圈开大到1.8,为什么照片这么亮呢,被拍的姑娘一直问,能不能让我的脸不要一直像被开过光一样,我频频点头,答应到,后期能调,后期都能调。但,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阳光不在姑娘脸上爆炸?
![]() |
4,
日系小清新,从有约拍这件事开始,一直都是大家追求的,姑娘皮肤要够嫩,阳光要够暧昧,颜色要够淡,要怎样才能拍出这种日系效果呢?有位朋友告诉了我一个办法,一语惊醒瓮中鳖,他说,日系小清新最重要的是,要逆光拍!
让光从姑娘身后透出来,又有阳光,又有空气感,想想就棒!说拍就拍,我带着姑娘,逆着阳光,春暖花开,面朝镜头,按下快门!几十声快门声过后,姑娘带着期待跑过来要看,我也兴奋的打开刚才拍的片子。照片里的姑娘全是大黑脸,看照片的姑娘一头大黑线。逆光是日系小清新的不变法门,但是逆光的时候脸黑要怎么办?
为此我百度过,无解,后来听说有网络课程,专门讲各种用光,我就忍痛花钱听了一下,里面的老师说,如果逆光的时候觉得脸黑,那就换个角度拍。估计里面听的同学们内心肯定也是一语惊醒井中蛙,蛙声一片,一片哗然,但因为我是瓮中鳖,所以我并没跟着哗然,我还在深刻的思考,
首先,自己钱肯定是白花了,而且,如果我就他妈的想拍逆光到底要怎么办?
![]() |
![]() |
5,
会了拍逆光,找准太阳位置,就觉得基本行走江湖就没啥问题了。
直到有一次,一个姑娘约拍,正赶上一点钟的夏日大太阳,让我根本找不准逆光的位置,太阳就在头顶上追着我们跑,好像一个夏日大礼包,被无缘由的送到我手里,本来这艳阳高照的感觉是青春与活力的象征,但因为我完全找不到可以拍逆光的位置而为青春滴汗,往往这时候就会发生火上浇油的事情,姑娘突然眼睛一闪,神采奕奕的跟我说,“我想拍那种有点性感的,不是小清新感觉的照片,这么艳的太阳,拍出来一定好看!”我连锁反应的点着头,但心里已经完全没了办法,如何应对这种要求,已经收了姑娘的钱,客户就是上帝,此时向上帝祷告,让太阳立即消失,也是不太可能,所以,顺光的时候,又到底他妈的要怎么拍?
![]() |
![]() |
![]() |
6,
如果时钟转到今年的9月11号,人生海海工作室就七岁了,我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大红大紫,倒是撞坏不少南墙,看过许多奇景。
看过摄影师卖教程,看过摄影师卖PSD,看过摄影师卖预设,看过摄影师卖萌,看过摄影师同个动作拍一百个人,到第一百个重复的人,还能得一千个赞,看过摄影师磨皮磨到客户自己都不认识自己,还惊呼自己原来长得这么娇艳动人,看过摄影师液化液到地板门框窗台甚至所有本该直线的东西全部弯掉,最后粉丝们统一回答说,这就是欧洲订的欧式家具,欧式地板门窗,所以自带优雅弧线。看过摄影师逐渐变成在卖脸,粉丝们逐渐的只是在为照片中的脸所惊呼,看过摄影师同一个场景动都不动,半身,头照,全身,左右侧身就能出九张图,还称之为一套写真,看过摄影师拿着胶片对着客户宣扬自己热衷质感,却不敢告诉大家自己是因为调不准数值搞不清楚曝光,才选择宽容度较高的胶片,看过摄影师在追求哗众取宠的路上越走越远,奇怪的人出现在奇怪的场景里,奇怪的动作出现在奇怪的颜色里,一边伸手约片,一边告诉拍出来效果完全不堪的客户们,你们是客片,我平时拍的都是创作片,有差别是正常。
![]() |
![]() |
也有好多人都在求一种万能的APP,可以均匀的瘦脸,还可以调出高级的颜色,还统称为胶片色好多人都以为一个APP,就可以解决所有照片颜色的问题,有了高级的颜色,再糟糕的构图和拍摄手法都可以被抛在脑后,却不知道照片中的颜色,跟光的状态,对焦的点,衣服搭配,甚至连空气的质量都统统相关联。一套写真照片没有高低级之分,疯狂的动作不比简单的鬼脸更高级,迷幻凝重的颜色不比原片里的蓝天绿地更高级,昂贵的胶片相机和底片不比微单和狗头更高级,酷炫的造型和妆发不比平实又潇洒的笑容更高级,只有真挚的感情,花在一套片子上的安排与心思才最高级。
如果去掉所谓高级的颜色,拿下夸张怪异的摆拍动作,所以,一套好的写真到底是什么样子?
![]() |
![]() |
7,
那年是工作室的第二年,在经过了近一年的摸索,挣扎甚至是频临倒闭的危险之后,在当时策划冯同学的坚持之下,我们开始了第一次比较正式且成规模的旅拍,“爱与颜色”,为了宣传需要,我拜托了当时唯一可以拜托的,大学时的一位朋友来帮忙,拍摄时正是隆冬,我们找了一个空教室,没有暖气,我让她穿着短裙,白色的袜子,踩在地板上,阳光从教室的窗口照进来,当时也真是冷到爆炸,还好,姑娘笑的很美,美到足够打败我所有对未来的怀疑,顾虑,缺失和不自信。
我举起相机,问,你冷不冷,她笑着说不冷,我说我们抓紧,我说你回头望向镜头,她回头,看进镜头里。
这个画面,有我所有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想象,愿未来,也是如此。
-------------------- 写在最后 ↓
>>>>>人生海海工作室夏季影像魔鬼进修班开!课!啦!报名请【猛戳这里】!
![]() |
![]() |
本文经豆瓣影像作者人生海海工作室授权,由豆瓣摄影进行二次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