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回憶,或者姑且算一點看球心得
歐洲杯結束了,當然是沒有看。倒是想起十幾年前曾看過兩次世界杯。總的來講,球類運動中我只喜歡看相對緩慢的足球、網球和棒球,對籃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卻沒什麼興趣。即使曾經天天追著「灌籃高手」,也沒有讓我多喜歡籃球一點。大抵是因為反射弧比較長,頻繁得分的比賽反而讓人完全不會有緊張感,一不注意比分就漲了好幾點,好幾十點。 說是看世界杯,也不是完全不懂規則,但大致還是看人,或者說陪人看人。更確切地說是陪人看動物。有大馬猴耶羅(西班牙),野豬戴維斯(荷蘭),小驢羅納爾迪尼奧(巴西),脫毛豚鼠魯尼(英國)(因為總是讓我想到廣東名菜「三叫」,所以對魯尼印象不太好——什麼鬼?),睡鼠皮爾洛(義大利),大熊維埃裏(義大利),大狼狗卡恩(德國),忍者神龜xN(尼日利亞全隊)等等,啊對了,法國隊那個教練叫啥忘記了,它的臉和one piece裏的梅利號原來的主人(?)——長得像綿羊的那個誰一模一樣。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菲戈(葡萄牙),因為它長得特別特別像Yogi Bear——一頭討人喜歡的熊無賴。(順便,網球選手裏我最喜歡費德勒,因為它臉很扁,長得像只小熊貓。) 不是動物的當然也有。現在印象最深的是頭髮戈麥斯(葡萄牙),叫它頭髮是因為他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真可以稱得上絲般亮滑,一點點沙發都沒有,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叫它去做洗髮水廣告。還有一個著名的光頭裁判長得很像短笛大魔王,遺憾的是它的臉不綠。羅納爾多的兔牙配桃子頭也是一道風景線,真想把它的形象設計拖出去給斃了,外星人真是當之無愧啊。烏拉圭的門將總讓我想到中華鱉(讀「癟」)精(慢著這又繞回動物去了)等等等等。 我的老友——雖然我們從來不在一起看球,只是第二天一起交流看球心得——喜歡帥的(基本上她都喜歡冷豔型,我主要fan二傻子類),比如說勞爾(西班牙)。但我們不叫它勞爾,而是每次都念成嫪毐。她還喜歡巴蒂斯圖塔(阿根廷)。我忘記為甚麼最後會叫它拖把,可能是因為巴蒂斯圖塔->拖地斯圖塔,再結合它的一個拖把一樣的髮型?(誰管你啊。。。)好像還叫過它謝遜吧?梅西(阿根廷)是沒戲。克勞斯(德國)是咳老四。總之都不是什麼好名字,大概是有點狗剩兒、二瘌子之類的親暱勁兒在裏面。以前年紀小的時候,覺得說人帥或美是一種侮辱,現在想想,應該是因為覺得大部分偶像即沒本事都長得醜,說帥或美不能把真正長得好看的人和其實長得一點兒都不怎麼樣的偶像區分開。可實際上誰還不是個顏控呢? 人靠衣裝,我們自然會研究球場上僅有的一點fashion。首先從國旗的配色就已經能分出一輪高下。典型例子就是巴西,黃得閃瞎眼的上衣配上瓦藍瓦藍的大褲衩,不說款式就已經矮人一大截。如果說是一群大香蕉在場上奔波的話我也是拒絕的,香蕉這種沒什麼水分的東西居然也好意思叫做水果嗎?最大的兩個贊助商是Adidas和Nike,穿Adidas的普遍比Nike醜,因為不修身。第三世界國家多穿的puma也不怎樣,但比Adidas好。Umbro還不錯,但穿得隊伍不多,好像也就是英倫隊穿。我記得有一年Nike的袖口和褲腳以及胸前小口袋設計得特別好,裁剪的弧線有一種欲露又不露的引誘感。法國隊似乎穿得也是Nike,但它們隊衣服的雙縫線用的顏色居然是Magenta,於是差評。這樣看下來能入得了我們的眼的隊伍大概是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別是藍皮鼠,番茄炒雞蛋,以及——一串大葡萄。 襪子也是很重要的。除了襯托腿短腿長、腿形是O還是X這類微不足道的小問題,襪子還是拖時間的利器。哎呀,我現在是卷個邊好呢還是拉到膝蓋上好呢?男人的小腿一般比女人的小腿好看,我猜男人對小腿是很自戀的。曾經我的初中同桌就非常自豪,讓我摸他踢足球的小腿到底硬不硬。但是硬又能怎麼樣呢?不解,於是最後我也沒有摸。總之,在場邊磨磨蹭蹭對襪子擼上擼下的「戀腿」球員們總是讓裁判特別在意,於是你就會看到裁判走上前去,對它說:「我也知道你的腿長得美,但是我們還在比賽哪!」然後這些球員們就會因為被注意到美腿特別開心,蹦蹦跳跳地開邊球角球還是什麼的去了(並不。)球衣當然是需要統一的,為了觀眾在拉遠景時看得明白是哪個隊,更是為了平常總是在俱樂部踢球,互相不太熟悉臉的小夥伴或者是臉盲症者。可是我覺得襪子的款式單一是讓人特別惋惜的一件事。襪子亮眼一點的話,不但可以顯得品味獨特,還能發揮防守小道具的作用呢。為甚麼游泳選手會有鯊魚裝這樣能提高成績的裝備,足球運動員就不能有酷炫圖案的襪子呢?重要的是眩。特別是那種攝像機拍攝下會產生Moiré pattern的細密條紋襪,不但場上的球員會受到影響,連電視機前的觀眾(視轉播電視台攝像機的頻率而定)也會一同眼花,可以順便體驗一下坐海盜船之類的快感。 「啊啊,你的襪子太時髦,看得我要吐了!哪兒買的?」防守球員說道。 「哦,其實我自己也有點想吐,但是我技術好,所以閉著眼也能帶球!」進攻球員對自己的球技很自信! 然後球丟了。 電視機前的觀眾也兩眼呈現@ @,於是網上發起了這雙襪子是「白金」還是「藍黑」的爭論。 又或者,魚網襪中飛揚而出的腿毛是多麼得美麗啊! 關於襪子的遐想我可以說上三天三夜,這裡還是打住吧。我們也研究諸如「頭球好和髮際線後移,也即是禿頭之間有沒有必然關係?」「什麼樣的髮帶比較吸汗?」這樣的學術問題,但由於採樣不足(只看世界杯能有什麼採樣?)而作罷。 還有很多演技可以看。運動員都很喜歡隨時隨地吐唾沫,有一種老騾拉磨感。在漫長的90分鐘,甚至是120分鐘的平局時間裡,我經常數它們呸呸呸的次數和頻率,但數啊數啊就困了。假摔和拉扯也很有趣,因為每次都會有慢鏡頭從各個角度回放它們扭曲的臉。假裝疼就更好看了,有明明被鉤了手卻摀著腦袋躺下去的,有並沒有被踢卻倒下滾了三個前滾翻的,有的演得好,有的演得賴,有的騙過了裁判,有的卻沒有。如果不幸吃了張牌,這個被罰的球員就會嗷嗷嗷叫著,大部分的時候並不能聽到它在喊什麼,這種啞劇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蒼天啊大地啊,青天大老爺!奴家是冤枉噠!」 「休得胡言!再囉嗦就拖下去再來二十大板!」 「奴家不服,奴家不服!奴家明明是被奸人所害啊哇喳吒喳吒喳吒!」 醬紫從黃牌換到紅牌的倒霉鬼也是有的。這個時候我總是面帶微笑(其實就是有點幸災樂禍)。 兩隊球員發生爭執的時候就有點像在看鬥雞。 「Pourquoi!Pourquoi!咯咯咯咯咯咯!」 「Mama Mia!Madre!Madre!呱呱呱呱呱呱!」 ⋯⋯こんな感じです。如果爭吵得很激烈,到了推推搡搡的地步的話,恍惚間就會看到一大片火烈鳥撲騰著在水邊競相捉魚,一般在困了的時候看到的機率比較大。 隨之而來的大概就是傷停補時5分鐘之類的結果。 任意球的時候,緊張的球員把頭擱在隊友肩膀上或胳肢窩裏,捂臉咬牙長吁短嘆,它們全都擠成一坨,排成肉體防禦牆。當對方開球隊員發球時,牆有時候會呈麥浪波動,那是有的球員自以為能防禦而跳起來的緣故,當然多半時候是沒用的。有的球員會把身體縮起來,盡量地變窄,就像一只受到驚嚇的貓頭鷹。球砸在牆上的聲音總是悶悶的,砰地一聲,彈了回來,這時候牆就嘩啦一下散開了。但是沒有人嗷嗷地喊疼。不禁讓我感嘆變成貓頭鷹真的是有用啊。還有些球員會在球飛過來的時候本能側身,於是球就從人縫中飛過去了。啊,這些人法力不高,在那一瞬間沒辦法變成貓頭鷹吧。殘念。 點球大戰是挺好看的,但最好看的不是進球,而是踢飛了。尤其是守門員撲錯了方向卻還是踢飛了。彈到門柱就更有趣,可以看到發球人的小臉兒由青轉紫由紫轉綠由綠轉紅~唱念作打樣樣齊全。好戲!我不禁想來一壺二兩大碗兒茶。 進球的球員有些會玩後空翻,像玩雜耍的小猴子,只是之後並沒有花生吃。有些會脫衣服蒙頭跑,就差以乳為眼以臍為口了;有些會扭秧歌,升級版是好多人勾肩搭背地一起扭成一條大青蟲,也有可能是大紅蟲,大黃蟲(視球衣顏色決定);有些會又舔又啃又吮吸手上的戒指,像吃棒棒糖一樣甜過初戀;有些會抱著隊友親對方的頭,特別當對方是禿頭時就mia得更起勁兒啦,估計是比較好下口,不扎嘴的緣故吧。大家都好像很興奮的樣子,連大部份時間冷峻地站在一旁的教練也要握個拳耶一下,振臂高呼什麼的。解說員更是各個卯足勁兒地吼,比賽看誰更能聲嘶力竭,像吃錯了藥。好像要比球員還興奮才能頒發合格上崗證似的。大概就是「不轉不是中國人」那種感覺吧。為甚麼一個人的情緒變化要依附在別人身上呢?輸球了也可以high不是嗎?真是搞不懂啊。 沒進球的時候這些解說員就很無聊,只能磕磕巴巴地念各個球員的數據,身高啦體重啦效力於什麼隊啦,有時候連名字也念不溜,所以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有趣的八卦。聽上去不禁讓人懷疑這個人對足球到底有沒有愛。為甚麼就不能做成有趣的足球綜藝節目呢?比如說談一談「香蕉球為甚麼要叫香蕉」這種問題。叫香蕉不是很不嚴謹嗎?會讓人覺得球變成了香蕉的形狀,顏色也變成了黃色。而且香蕉軟piapia的,踢飛出去摔爛成一坨糊在地上,有點像嘔吐物,讓人忍不住搖頭啊。 沒進球的時候(這是大多數時間),我對開大腳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很鄙視,足球運動的精髓就是要磨洋工不是嗎?所以倒腳是值得讚賞的行為,有時候像踢毽子跳皮筋兒;有時候倒啊倒啊倒丟了;有時候被飛鏟。飛鏟的姿勢大部份時候都是平沙落雁式,於是你就能在回放的慢鏡頭中看到好幾塊飛起的草皮。有的草皮一看就很乾,說明平時不注意保養,有的草皮則讓人感覺有點濕漉漉的,不知道是不是由於浸滿了球員們呸呸呸的口水,還是確實是草質好,不論哪種都讓我一瞬間想起綠箭口香糖那個綠葉飄起來的廣告:清新,無口臭。 還是回來說倒腳吧。倒腳倒啊倒啊造成了越位或者反越位,這個時候就是個小高潮,突然間從鏡頭外蹦進來一只小兔子或者小鹿(前鋒)什麼的,平時你根本見不著它;前有狼(守門員)後有豹(後衛)地對它進行撲殺。進不進球是次要的,這一瞬的生死廝殺更讓人感動。這可能是唯一能讓我動容的瞬間。不論是兔子跑贏了狼還是鹿被豹子給摁在爪下都讓人食慾高漲口水直流。 忘了說開場的唱國歌時間。有的人抿嘴哼哼,有的人則放聲高唱,鏡頭移過的時候你還能聽到誰跑調兒了。而鏡頭不知道為甚麼,非常喜歡用仰視的角度,顯得人下巴特別大,就算錐子臉也拍成了鞋拔子臉。要是女足姑娘們一定會很生氣吧。一點都不懂sefie的精髓啊。 雖然還想細說一下小動物們,但是年代久遠都不記得了。我的回憶就結束在開頭唱國歌的時候吧。輸贏之外,我當時注意的大概就是這些東西。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我和這個多年的老友絕交了,絕交是我提出來的,所以在情緒上也沒有什麼大波動。反正世間的分離總是占大多數,而人都是要獨自死去的。まま、本当に冷たい人だね、私。然而這倒不是不再看球的主要理由。主要原因是那批動物(尤其是Yogi bear)老得老退得退,就像在柏林動物園裏死掉的Knut一去不返。實在懶得再從頭編派一批了。說到底我也不是什麼真球迷,只是一個熊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