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还是要写点总结,是圆满结束的仪式。
觉得还是要写点总结,是圆满结束的仪式。 这次旅程在妈妈一句“打完包了又要出发啦”的语音中开始。 享受亲人之间这样及时又不过度的关心。 感受过广东美食的博大精深,加之知乎上关于美食城市的提问里,潮汕地区的高赞回答,订了票,要去,吃。吃的第一餐料足颜好味道正的皮蛋瘦肉粥证明我没来错,以及,浙江人煮的粥太不走心了。听说煮饭的时候要怀着爱心这样才会美味? 本次行程原本还安排了一座热门但本阶段并不向往的城市,终于在最后一刻退了车票作废了房间。 要继续留在潮汕,吃。 执行完这一切之后想,其实一点儿都不晚啊,冥冥中有个声音在牵引着内心的你。向往是多么美好的事,得到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至于没有去到的热门城市,人生要扼腕的事情那么多,就当那是随心的代价吧。 汕头民宿的老板养了两只猫,山川和湖海。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知乎传烂了的一句话,不无道理。 后来得知掌柜的经历,不禁感叹,在路上的人们啊,故事单薄却有力量。 第一天在民宿同住的两个东莞妹子,相互之间说着软软的方言,也会毫不保留地夸一个刚认识的我,会端切好的木瓜给你吃,热心,天真,美得不自知。我总是相信,这样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见面聊了不到半小时,妹子之一说你是个有文艺心的工科女。我笑,被你发现了哟。 妹子的汕头朋友带我们逛本地人才知道的小巷,吃老城区边上便宜好吃的油炸食品和稠稠的果汁冰。汕头姑娘惊讶于我把醋和辣椒混进一个碟子,我跟她吐槽天呐你们的玉米饺子里面真的只有玉米粒。 就这样美好地颓废,管它什么垃圾食品,管它会长几颗痘。 老城区那些斑驳的建筑里,倒映着深深浅浅的阳光,长相各异的植株在周边和谐成长,这样自然不造作的姿态,真的不是人能打造的,是岁月深深烙印进了它们的钢筋水泥,使它们变得有血有肉。就像小公园亭子里的老爷爷,仔细地挑出一根烟慢慢地点上,专注地抽上两口。这节奏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那里面包含着经历风风雨雨后的笃定和淡然。 好吃的好看的之外,毕竟是小城市,也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第一天公交车上不知真假的警察阿姨。还有公共场合人们的大声喧哗,外放影视和抽烟。这三种行为在我心里真是低素质top3。 暑假的原因,动车上随处是吵闹的小孩,一旁大多会有大声外放着综艺的家长。一直以来都觉得生养一个孩子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经历之一,但是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害怕。生只是个开始,养才是重点。只是很多父母本末倒置觉得生下来就好了。 此后两天在潮州,是个更小更古老的城市,市中心也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百货商场,像极了我小时候的皋埠。很多好吃的吃完之后就忘了味道,唯一印象深刻的是看着觉得下不了口,逼着自己吃下第一口感觉是黑暗料理的甜味的腌制鹌鹑蛋,到第三口,竟然还想再来几颗。 每一次出行总有人问一个人怕吗?不会啊,这个世界毕竟还是好人多。很多次的结伴出行中得出的结论,像我这样随心又情绪化还专政的人,比较适合一个人出门。 吃得差不多之后决定要走的那天,直达车票被售完于是决定在福州住一晚顺便去了解一点这座省会。前一晚睡眠很好,可是醒来的那一刻特别想回家。不记得从前有过这样的时刻,距离上一次回家大概一百天,奶奶种的蔬果熟了,外婆也在念着我,想吃妈妈做的菜了,要和爸爸去散个步,回来再和潘媛玲石头剪子布决定谁洗碗。 起床去逛了逛三坊七巷小巷子里的免费景点,陈列着的艺术品大气又精细,被手艺人的耐心深深折服。很多次的触动,都是在免费的博物馆和陈列室,还有经声佛火的寺庙里。 回温州动车上邻座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十来岁一个三四岁,仿佛当年的我和潘媛玲。这一眨眼就是十年光景。 岁月啊岁月。 敲下这最后的几行字,妈妈在喊,“别玩儿了整天低着头干啥呢,吃饭了。” 抬头是一桌子的菜,都是昨天说的想吃的那一些。 人生中能清楚看见幸福的时刻不多,现在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