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臣领袖,深孚众望,为何当不上东吴丞相?
孙氏父子三人(孙坚、孙策和孙权)建立东吴霸业的过程中,张昭作为文官领袖,举足轻重、劳苦功高。然而孙权先后两次选任丞相,深孚众望的张昭都没当上。原因何在? ▍孙氏霸业初创,张昭地位如日中天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为儒学名士。东汉末年为避战乱,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淮河、泗水流域的很多士人和大族举族南渡长江,比如周瑜、鲁肃、琅琊的诸葛氏,张昭也是其中之一。孙氏创业起家,就是依靠淮泗甚至更北地区的武将和士人,即淮泗集团。 孙策自领会籍太守时,“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张昭遂成孙策的肱股之臣、淮泗集团的领袖。经过四、五年的征伐,孙策击败各地军阀,据有江东六郡,为孙氏政权奠定基础。

200年孙策遇刺,临死托孤于张昭。他对张昭说,如果孙权不能成大事,“君便自取之”。可见张昭深得孙策信任。但孙策不是真想让张昭替代孙权,这是一种夸张的、激励臣子的说法,能令人臣更加尽心竭力地辅佐主公。这和刘备托孤时,说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是一个道理。张昭作为首席托孤大臣,政治威望在孙权继位后达到顶峰,事实上相当于孙氏集团的丞相。 当时孙氏政权危机四伏,原因很多。首先,当年孙策围攻庐江,太守陆康(陆氏乃江东大族)宗族一百人死了近半,孙策与江东大族结仇。后来孙策又屠戮周氏和盛氏等豪族,江东大族更加敌视孙氏政权,多采取不合作态度。 其次,山越(江南山区古越族后裔的通称,包含部分汉民)恃险自守,拒交租赋、不服徭役,同时与地方豪强勾结,屡有叛乱。 此外,孙坚是江东本土的吴郡人,但出身低微,再加上孙坚为人轻狡,士人一般不会追随孙氏家族。孙坚和孙策都曾依附有称帝逆行的袁术,更遭江东士人鄙视。避难江东的很多北方士人也由于上述原因处于观望之中,曹操又以天子和朝廷名义征辟人才,有大批北人回归。

孙权继位时年仅十八,资历和声望难以服众,文臣武将之首的张昭和周瑜都力挺孙权。孙策死时,孙权痛哭不已,张昭指出现在不是哀痛之时,并扶孙权上马,巡视军队,安定军心。周瑜则郑重地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表明立场。 张昭和周瑜也尽力笼络南渡士人,将他们吸纳到淮泗集团中,巩固扩大孙权的统治基础。张昭引荐的人才,有明确记载的是他的彭城同乡严畯。严峻和诸葛瑾、步骘齐名,关系密切,后两者也可能是张昭推荐入孙权幕府的。周瑜笼络的人才中最重要者是鲁肃。鲁肃当时打算北归,周瑜力劝之下,始为孙权效力。

南渡士人加入后,江东士族也逐渐与孙权合作,孙吴政权江东化的进程开启。另外,孙权率军镇压山越叛乱时,张昭通常镇守后方,扮演了西汉萧何的角色,危机时刻,张昭也能亲自领兵征战。总之,孙权立足未稳之际,张昭全力辅佐,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孙权两次面临挑战,张昭都妥协投降 可惜,好景不长。 官渡之战大胜袁绍后的曹操,进一步发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打压招讨各地军阀。202年曹操令孙权送儿子到许都为人质。孙权手下分成两派。张昭等人表面犹豫不决,实则同意送人质。周瑜认为曹操不义,孙权奋勇抗暴,以待天命,为什么要送子纳质,授人以柄?孙权听从周瑜建议。 公元208年,曹操征服荆州,欲乘势一举吞下东吴。孙权集团内部,又分为主战和主降两派。张昭向孙权谏言:“曹操打着天子旗号,师出有名;江东能阻挡曹操的是长江之险,但曹操拿下荆州后,拥有刘表的水军,可以水陆顺流而下;敌众我寡,势不能挡,如今之计迎曹操最好”。张昭谏言的实质是投降曹操,孙权大失所望。周瑜和鲁肃坚决主张抗曹,孙权遂鼓起勇气与曹操决一雌雄。

两次面临外部巨大压力和挑战之时,尤其是第二次关乎到孙吴政权的生死存亡,张昭等人都不站到孙权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一味妥协投降,其原因不完全是他们“各顾妻(和)子,挟持私虑”。张昭深受儒家皇权观念影响,汉室纵使衰危,他仍旧奉为正朔。曹操以天子名义征讨孙权,握有巨大的道义和政治优势,张昭心理上无法抵抗。 张昭加入孙吴集团的初衷应该是,以江东为汉室藩屏、保土护民,而非助孙权称霸。所以投降曹操,孙氏消亡,但有助于国家统一,对天下有大功。在一定程度上,张昭的士人心态和曹操首席谋臣荀彧一样,都打算曲线救国。但是,荀彧是真正地忠于汉室正统,张昭就不那么光明正大了,明知曹操是汉贼,在关键时刻一再妥协投降,更像是畏惧强权。周瑜和鲁肃出身江北地方豪强,武人气质较重,不受士大夫名节观念束缚,欲助孙权成就霸业。

赤壁大战后,张昭已经边缘化了,退出孙权的核心决策层。二十多年后孙权登基时,依然对张昭当年的投降主张耿耿于怀,对后者说“如果听从你的主张,我早就乞食于曹氏了”。 ▍孙权两次不以张昭为相 曹魏和蜀汉都曾有丞相之职,但出现于特殊时期。比如曹操罢废三公、自任丞相,以丞相霸府架空天子和朝廷百官,为改朝换代做准备。诸葛亮以顾命大臣担任丞相,实际上代替孱弱的刘禅处理朝政。 孙吴的丞相是常设官职,基本上继承自西汉,丞相为百官之首、掌握大权,但职责是辅佐皇帝。221年,孙权称吴王,张昭作为孙吴文臣元老,德望、品行都堪称楷模,是众望所归的丞相人选,但孙权偏偏选了名不见经传的孙邵。大名士孔融曾称孙邵为“廊庙才也”,也就是能力可做朝中大官,但他怎能与张昭相比?孙邵似乎是一个过渡性人物。

225年孙邵病死,孙吴百官再次推举张昭为相,这次孙权选择了江东大族顾氏的顾雍。孙权不用张昭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丞相责任繁重,不应劳驾张昭,这明显是借口,另一个原因张昭性格刚正严厉,易起冲突,这倒是实情。 除了当年张昭妥协投降,孙权选顾雍更有深层原因。孙吴据有江东已经三十年,淮泗集团的大多数谋臣武将都已去世,后辈人才不足,孙权必须依靠江东本土大族治理国家。此时陆逊是上大将军,驻扎于军事重镇武昌,掌握重兵,陆逊正是当年孙策围攻导致死亡近半的陆氏的族人,他地位如此之高,是孙吴江东化的象征,加上顾雍为丞相,江东大族代表担任文武最高官职,表明孙吴政权与江东大族融合加深,达到和谐一致的高峰。

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地位进一步下降,基本上赋闲在家,仅偶尔参与朝政讨论。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6 08:44:03
-
鑫炎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4 20:43:28
-
深空九号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6 09:26:02
-
還在長大的Nick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6 06:53:23
-
benb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5 11:30:35
-
pique1989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1 21:15:57
-
揭谛波罗僧揭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0 10:37:56
-
胖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7 22:52:33
-
Bob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3 20:09:44
-
凛冬将至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9 12:55:05
-
乌合之众楚天阔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6 23:12:14
-
夜里寂寞你懂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3 12:07:22
-
blus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6 08:19:26
-
Edulis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04 21:20:11
-
Chlo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5 20:32:47
-
十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1 18:39:29
-
Mar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1 17:39:45
-
sacar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1 09:25:10
-
vezr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0 19:54:22
-
斯人若彩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0 14:14:52
-
obsess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0 14:05:36
-
何霓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0 13:13:27
-
Woolf Ly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0 10:38:56
-
Drea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0 04:00:28
-
等帆的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9 12:15:19
-
135****3009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9 01:01:30
-
顺风逆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8 23:14:46
-
随风飘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8 22:58:17
-
panda-黄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8 21:48:48
-
16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8 18:24:54
-
裳弄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7 22:21:34
-
冷冷冷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7 16:16:25
-
(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7 09:40:25
-
神鳳銜書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7 09:25:25
-
没头脑也很高兴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7 08:05:38
-
虫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7 00:05:08
-
cat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6 23:07:15
-
Albert 小林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6 14:15:48
-
23lebronclevel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6 13:40:51
-
声名水上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21:55:52
-
韩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16:37:27
-
雨落之后仍是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16:08:29
-
ak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11:04:10
-
朱阿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11:00:07
-
辉佳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09:21:27
-
乐天不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08:12:03
-
邢东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07:41:02
-
顽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5 07:20:18
-
海之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4 23:52:01
-
呼和踏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4 22:56:20
-
跳跃的火车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4 14:02:13
-
奇胖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4 10:21:31
-
说再见不难。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4 00:41:30
-
负债1200万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3 21:01:30
-
守望黑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3 07:37:47
-
贫僧无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3 00:07:02
-
三马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2 22:43:02
-
小小皮卡丘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2 21:38:44
-
遥控伯纳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2 17:41:46
-
G&C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2 17:31:22
-
Q先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2 14:18:39
-
Cose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2 10:54:13
-
乐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0 16:43:25
-
索尼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0 14:51:12
-
墨须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0 11:32:12
-
楚涟漪漪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9 13:04:41
-
lu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9 12:31:30
-
你是人间四月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9 11:57:19
-
幻舞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9 09:14:00
-
小七de重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9:53:28
-
圆脑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8:43:03
-
荒原守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8:20:38
-
每天都是新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7:59:20
-
我爱吃白米饭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7:12:30
-
梓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0:08:19
-
胤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08:26:15
-
绯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02:55:12
-
邻家花美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18:57:54
-
住在南方的熊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18:27:01
-
凄凄秋雨洒梧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15:24:29
-
小宁啃大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14:49:57
-
一大笔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13:24:3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10:47:30
-
盛夏如煙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05:17:18
-
旧爱平遥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01:15:58
-
你说什么都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01:03:26
-
B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6 22:37:01
-
美美的睡一覺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6 12:06:35
-
B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6 08:12:44
-
Show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5 13:22:06
-
乔乔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5 13:18:05
-
蓑衣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5 00:21:24
-
华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5 00:07:52
-
望有引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23:51:07
-
畢懷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20:46:53
-
清风徐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20:32:39
-
菲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2:31:23
-
autum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0:13:54
-
嘎尾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08:03:49
-
豆友99143229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3 18: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