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逝》有感 ——经晶
从前我几乎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感觉深沉,压抑,让人黯然不知所云。那时我还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印象中只记得《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这篇课文出现在我初二的语文课本里,除了那众多的植物和昆虫,当时的我记不得任何。依稀还记得《纪念刘和珍君》那血淋淋的场面,及其激愤爱国的主旨。所以鲁迅先生给我的感觉一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写照!如今,再次去读鲁迅先生的文章,竟有种钦佩、拜读的心情。读完《伤逝》之后忽然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浅薄,无知。暮然回首时让我想起了我们所谓的爱情,好像已经变了味道。《伤逝》中说爱是不能被忘记的,而众人或许从不记得。
《伤逝》是一篇抒情体小说,鲁迅先生第一次改变它的风格。它采用手记的形式,来写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也是第一次描写爱情与婚姻,却仍是那样深刻。这故事没有放开笔墨写他们的热烈相爱、争取自由的斗争,而是用倒叙的手法,由涓生来追述和总结过去,大力压缩同居前的热恋与抗争的激扬文字,着重铺写同居后的不幸遭遇和爱情破裂的过程。使整个故事情节的进行和人物的描述,都渗透着“悔恨和悲哀”的感情色彩。读到这里,我对还未曾拥有过的爱情又重新定了义。这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写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小说。那个年代的他望断红尘的本质,在今天看来,确实有必要读一读。
文中的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在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议思想的影响下,勇敢地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个人的婚姻自由。他们是进步的!在他们的坚决斗争下,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家庭”。他们是勇敢的!但是这场自由婚姻的胜利,却成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开始。他们同居以后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所代替。他们不仅分离,而且从什么地方来又回到什么地方去了。子君不得不回到已经与之决裂的家庭,不久便在“无爱的人间死去了”,涓生也回到了同居以前借居的会馆,负着巨大的悔恨和悲哀,虽然也在努力寻求新的生路,但是囿于他的思想,也只是孤独地挣扎着。 这是我所不愿意读到的结局。
回到现实中的我们,爱情现实存在,却又那么遥远。我的理解爱情是一种责任,恋爱婚姻要以物质为基础。如果涓生和子君物质富足,那结局或许会改写。可是他们没有那么充足的物质,而导致爱情在生活中慢慢变质,慢慢消陨。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思想意义在于,从反面告诉我们: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真正实现个性解放,必须同改造社会的斗争结合起来,才有出路。也就是说,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有两方面: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原因和涓生、子君思想上主观原因。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百的客观原因。在客观上,他们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行为,既不容于家庭,也不容于社会。涓生在百无聊赖中等待子君就曾“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当面骂过我。”可以想见封建家庭礼教的代表子君的“胞叔”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是多么残酷。
再回到如今的年代,我们应该在乎什么?物质丰足,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有许许多多的子君和涓生,却又有几人相伴到老。这是因为社会封建吗?是因为礼教苛刻吗?是因为胞叔的残害吗?都不是!所以,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太多太多。爱情因为勇气而走到一起,却又有几人因责任相守一辈子。
我想从《伤逝》中走出来,来看待我们的人生!这个年代应该爱情应该在乎什么?记得张小娴曾写到:“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如果,放不下,那就痛苦吧。关于爱情的东西,见解太多。但少有人会把它谈在责任的范围内,就如昙花一现的美丽。
对于文中提到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我也是赞同的,这并不是别人所说的新鲜感。有些人不经意的出现,意外的给你惊喜,你以为他就是你生命中的神,可以拯救心灵干渴的你,其实你错了,他只是你人生里匆匆行走的路客,给你的,你拥有的,正是一种短暂的感觉,等到花开花落,爱情不再那么苛刻的时候,你会明白,一个人拥有正常的心态很难得。我们的时间,永远在经历中慢慢流失,只有回忆最永恒。涓生的悔恨是最好的证明!
关于文中涓生的放弃,我感慨颇多。最后涓生对子君说:“我不爱你了。”我的心也是疼痛的。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涓生对子君的放弃算什么?爱情也需要心平气和的。人的经历不尽相同,磨合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只有对爱人宽容平和,才能够保持爱的完整性.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过去而影响你们现在的感情,当爱人离去时,就再也无力挽回了。有时在想爱情或许真的莫名其妙。或许如果找到道理了,那也就不是爱情了。
如果你曾真的爱过她,那你就永远不会忘记。
但,不管怎么样,涓生还是应该好好的生活下去,总有一些难以忘记的东西,堆在那里,就好像混乱的记忆,无法整理,痛苦却永远比快乐还要清晰。对于,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们是路人,看着不同的风景,想着不同的人!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你,现在,要为你,好好的活着,让生活活得更精彩!
分手后,失去的只是爱人,而不是爱情。
总有些人,值得你去为他等待!有些人,不值得你去爱,不珍惜爱的男人,没有勇气面对世俗的诱惑,如果,你,真是他心中的天使。
不要再去埋怨涓生,或是同情子君。他们都没有错,只是他们没有相爱的条件!
在茫茫人海里,相遇是偶然。无数偶然,成就一段爱情!爱,是一件百转千回的事情,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不曾,怎懂得爱人?
爱,原来是一种经历,经历得多了,就会更加懂得爱。可是,这些他永远都看不到,因为他已离你而去。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哭,真正值得你为他哭的那个人也永远不会让你为他哭……很多时候,爱你的人近在咫尺,可让你柔肠百转、牵肠挂肚的却往往是另外一个人。你为他流泪、为他悲哀;只讲付出,不要一点回报。你以为这是爱情,其实这只是出于人的本性: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轻易得到的,往往不懂珍惜。自己伤痕累累的同时我们也在伤害那些深爱我们的人。
爱,也许是一件百转千回的事,说不定有一天,你会恍然大然悔悟。原来你也在这里.其实,这就是缘份,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经历过分手,你会迅速成长起来,变得更加成熟,也许明天你会更加快乐,找到一个更加爱的人!
最后,我想说,自己要好好努力,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为爱我的所有人,也为了将来我要爱的人。我明白爱情是种责任,我也明白爱情需要物质,我更明白这个年代我该在乎的是未来!
《伤逝》是一篇抒情体小说,鲁迅先生第一次改变它的风格。它采用手记的形式,来写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也是第一次描写爱情与婚姻,却仍是那样深刻。这故事没有放开笔墨写他们的热烈相爱、争取自由的斗争,而是用倒叙的手法,由涓生来追述和总结过去,大力压缩同居前的热恋与抗争的激扬文字,着重铺写同居后的不幸遭遇和爱情破裂的过程。使整个故事情节的进行和人物的描述,都渗透着“悔恨和悲哀”的感情色彩。读到这里,我对还未曾拥有过的爱情又重新定了义。这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写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小说。那个年代的他望断红尘的本质,在今天看来,确实有必要读一读。
文中的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在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议思想的影响下,勇敢地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个人的婚姻自由。他们是进步的!在他们的坚决斗争下,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家庭”。他们是勇敢的!但是这场自由婚姻的胜利,却成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开始。他们同居以后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所代替。他们不仅分离,而且从什么地方来又回到什么地方去了。子君不得不回到已经与之决裂的家庭,不久便在“无爱的人间死去了”,涓生也回到了同居以前借居的会馆,负着巨大的悔恨和悲哀,虽然也在努力寻求新的生路,但是囿于他的思想,也只是孤独地挣扎着。 这是我所不愿意读到的结局。
回到现实中的我们,爱情现实存在,却又那么遥远。我的理解爱情是一种责任,恋爱婚姻要以物质为基础。如果涓生和子君物质富足,那结局或许会改写。可是他们没有那么充足的物质,而导致爱情在生活中慢慢变质,慢慢消陨。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思想意义在于,从反面告诉我们: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真正实现个性解放,必须同改造社会的斗争结合起来,才有出路。也就是说,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有两方面: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原因和涓生、子君思想上主观原因。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百的客观原因。在客观上,他们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行为,既不容于家庭,也不容于社会。涓生在百无聊赖中等待子君就曾“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当面骂过我。”可以想见封建家庭礼教的代表子君的“胞叔”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是多么残酷。
再回到如今的年代,我们应该在乎什么?物质丰足,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有许许多多的子君和涓生,却又有几人相伴到老。这是因为社会封建吗?是因为礼教苛刻吗?是因为胞叔的残害吗?都不是!所以,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太多太多。爱情因为勇气而走到一起,却又有几人因责任相守一辈子。
我想从《伤逝》中走出来,来看待我们的人生!这个年代应该爱情应该在乎什么?记得张小娴曾写到:“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如果,放不下,那就痛苦吧。关于爱情的东西,见解太多。但少有人会把它谈在责任的范围内,就如昙花一现的美丽。
对于文中提到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我也是赞同的,这并不是别人所说的新鲜感。有些人不经意的出现,意外的给你惊喜,你以为他就是你生命中的神,可以拯救心灵干渴的你,其实你错了,他只是你人生里匆匆行走的路客,给你的,你拥有的,正是一种短暂的感觉,等到花开花落,爱情不再那么苛刻的时候,你会明白,一个人拥有正常的心态很难得。我们的时间,永远在经历中慢慢流失,只有回忆最永恒。涓生的悔恨是最好的证明!
关于文中涓生的放弃,我感慨颇多。最后涓生对子君说:“我不爱你了。”我的心也是疼痛的。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涓生对子君的放弃算什么?爱情也需要心平气和的。人的经历不尽相同,磨合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只有对爱人宽容平和,才能够保持爱的完整性.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过去而影响你们现在的感情,当爱人离去时,就再也无力挽回了。有时在想爱情或许真的莫名其妙。或许如果找到道理了,那也就不是爱情了。
如果你曾真的爱过她,那你就永远不会忘记。
但,不管怎么样,涓生还是应该好好的生活下去,总有一些难以忘记的东西,堆在那里,就好像混乱的记忆,无法整理,痛苦却永远比快乐还要清晰。对于,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们是路人,看着不同的风景,想着不同的人!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你,现在,要为你,好好的活着,让生活活得更精彩!
分手后,失去的只是爱人,而不是爱情。
总有些人,值得你去为他等待!有些人,不值得你去爱,不珍惜爱的男人,没有勇气面对世俗的诱惑,如果,你,真是他心中的天使。
不要再去埋怨涓生,或是同情子君。他们都没有错,只是他们没有相爱的条件!
在茫茫人海里,相遇是偶然。无数偶然,成就一段爱情!爱,是一件百转千回的事情,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不曾,怎懂得爱人?
爱,原来是一种经历,经历得多了,就会更加懂得爱。可是,这些他永远都看不到,因为他已离你而去。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哭,真正值得你为他哭的那个人也永远不会让你为他哭……很多时候,爱你的人近在咫尺,可让你柔肠百转、牵肠挂肚的却往往是另外一个人。你为他流泪、为他悲哀;只讲付出,不要一点回报。你以为这是爱情,其实这只是出于人的本性: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轻易得到的,往往不懂珍惜。自己伤痕累累的同时我们也在伤害那些深爱我们的人。
爱,也许是一件百转千回的事,说不定有一天,你会恍然大然悔悟。原来你也在这里.其实,这就是缘份,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经历过分手,你会迅速成长起来,变得更加成熟,也许明天你会更加快乐,找到一个更加爱的人!
最后,我想说,自己要好好努力,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为爱我的所有人,也为了将来我要爱的人。我明白爱情是种责任,我也明白爱情需要物质,我更明白这个年代我该在乎的是未来!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