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惊慌 —— 摘自《月童度河》•庆山
![]() |
之一
若不尽快记录,整理,所有当下,都会瞬间成空。
人的困惑若拘泥于世俗层面,逃脱不出婚姻、家庭、爱、孩子、工作、经济……诸如此类的主题。这些要素构成现世的安身之所,也是坚不可摧的牢狱。
心有很多困惑,必须通过学习、实践得到道路。
该做的事情尽量做,有些人要认真对待,无益和损耗的妄想要清理干净。控制心念,训练是必要的。
他们怨气弥散,不相爱,且无仁慈。
如果有珍贵的东西可以给予,亦需要清静的容器接纳。
朴素简单的存在,很好。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方向。
接受,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有人说,丑陋的要把它展示出来,这样它会消散。美丽的东西则需要小心隐藏,让它进入深处,扎根,生长。
什么都拿出去,是自己的浅薄,不知道好东西是什么。一旦知道,会保守和尊重它。
莲花,清泉,雨水,火焰,虹光。我们的灵魂中本来具有一切深邃与明净。
人们需要的是,有心灵支撑的均衡模式。真诚和有效的生活方式,精神与灵性有追求,真正地相爱。以及为别人服务。
不想办法整合自己,即面临自毁的困境。
精神疾病并不是什么勇气。
现在若看到一个人,平心静气,眼神澄净,爽爽朗朗,干干净净,觉得这样很美。
不以习性和情绪煎熬自己,即是当下的解脱。
文字与不同阶段、不同时空的人相遇,因此有不死的意味。
除非我们对痛苦有一种理解、能够接受痛苦,我们就无法超越痛苦……就如同在摄影时,不仅光线是唯一的要素,阴影亦是必要的。
没有比接受和承担更洒脱的态度。也没有比安静的等待更积极的事情。
那些有力量摧毁我们的价值观和种种偏执的人,感谢他们的出现。这种价值,不是身边给予赞美、附和、敷衍、忍耐的人所能相比。
我们在失控和调控中逐渐建立起心灵的秩序。这些代价需要亲力亲为。
早晨,用相机拍下草地盛开的大片鸢尾。是用来给你说早安的。
植物活得单纯,需要的少。顿时房间里春光无限。
再没有比专注更没有烦恼的。
不触及就是保护。
女子大美为心净,中美为修寂,小美为体貌。
没有充分和强烈地活过,容易苟且偷生。
所谓傲慢,也可说是人常以为自己头脑中的一切是真相。
奥修说,宗教是最深的叛逆。
![]() |
之二
看到容貌好看而干净的人,心生欢喜。高级的好看,必然和心地联系在一起。
他说,世上人人皆有困难,空性的智慧是让心得到自由。
见过一些人,天生干净,通透,纯善,有平常心,脾气也好,淡淡的仿佛散发清香。
这种挖掘机式的交往,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浮光掠影,也不心猿意马,但也许更能得到来自他人品质的深刻加持。
真诚而有效的批评里,其实有彻底的给予。
我们需要能够劝诫自己和带来启发及引领的朋友,并珍惜人与人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
一些人,允许你用珍贵的郑重的态度对待他。一些人,强迫你有忽略的方式对待他,因为经受不住真情实意。人与人自己的磁性是对等的。即便之间缘分彻底告终,不留任何负面或未尽之意就是圆满。
不贪婪,或是只收受前如其分的事物。
经由保持正确的习惯,如睡眠、运动、营养、工作和消遣,去除生理和心识系统的污染。
对事物保持一种节制而谨慎的态度,是一种用去。用安静的心去烹煮和研究食物,却进食淡泊的人,是可贵的。
今天去茶馆,有一匾写着漂亮的书法,“何事惊慌”。
下厨房给朋友做菜,是有情意的事情。
让自身强壮的唯一方式是,首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要理解某种情怀或格调,需要心灵的资历。
只愿在时间中慢慢成为单纯的人。
人通常只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不相信心抵达不到的事物。
你只是没有能力超越到可触及可念想的范围之外的一切。如同没有离开树洞范围的蚂蚁,蚂蚁群落中的一小只,细小卑微,在无尽繁盛的繁衍之中,在潮湿逼仄的处境之中。不知道树洞之外是树林,树林之外是森林,森林之外是高山,高山之外是平原,平原之外是大海……怎么可能知道会有大海。你从未见过它,想象不到它。你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树洞,不可能有大海。说世界上有大海的人是痴妄。
我们确实又是生而自由的。追寻信仰或者一意孤行,确立自我或者企图消亡它。这都是行动,都是选择。
其他的孩子在欢呼的时候,你未必要跟着他们同乐,除非你真正的觉得有乐趣可找。不要畏惧我们自身的孤独。永远。永远都要如此。
![]() |
之三
我愿意让她得到深深的满足。被爱的总是有恃无恐。不过他们迟早会知道,能给予他们这样的感情的人,一生只有少数的几个。
人学习的应是智慧,而不是知识与概念。所以,多与散发出智慧和气质的人在一起,与安静而踏实的人相处。或者多去气场清静的场合。这些引领对孩子十分重要。智慧是通过存在、熏染、发散、吸收而传授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去,得病、意外或者老死,大家都要走。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开心、认真地做现在的每一件事情。
你是什么样的灵魂,寄生在这副陌生的不断转变的皮囊里。
跟在一个小孩的后面,观察他,放开他。不是放弃他,无视他。这种分寸的把握,需要内心沉静有觉知的成人才能具备的能力。
必要的放手和冷淡,是一种高明。
如果父母不懂如何情绪,同样不会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
独立性是稳定心态的基础。
在这个善恶交集、玉石混杂的世界里,从小就培养孩子原谅他人缺点的宽容气度。
文字对于一个作者来说,首要的作用,是给予自己。记录下来,所有感恩,不过是如此。
女子若做不到心有慧眼,胸有真意,无法令一个心思敏锐的男子产生珍惜。
![]() |
之四
作为一个工具,自我的杂质需要更精细地过滤和清除。
如果与灵魂相近的人在一起,当你遇见和识别他,在他的眼睛里会看见自己。
得印章一枚:你以双眸燃烧我的诗句,我以苦修等待天涯的相逢。
喜悦是很小的事情。
喇嘛写的一首诗:生活是菩提的大瑜伽。即便远行,也要端坐,喝茶,美丰仪。
单纯、善意地活着,是给自己的祝福。
如果有人学习,没有用来研究自己却在讨伐别人,觉得别人都是问题而自己完美无缺,咄咄逼人,审判他人,这是在把法教当成一种装饰自我的奢侈品。应该对外界的所生、处境、状态、结果,保持一种接纳和开放。这种深刻而强烈的体验,会把边界扩大。
菩提心,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颗清明而有理解力的心,很难平白生起。
这世间没有捷径。
可以接受一朵花绽放后褪色、残缺、干枯、凋谢,却为什么强求别的永久不变呢?但花朵供养出它的芳香,毫无心机,只要你观望悦纳就足够。不占有,不紧抓,但相互的一刻全部投入。接受任何一种结果。
如果对方没有让你察觉到在获得更好的生长,就应选择离开。时间无多,不要粗率地吃一道在变坏的食物。选择能使自己更为洁净、优雅、饱足、安全的食物,如果暂时没有,就喝水、休息、观想、独自往前走。
如果知道如何去天真地与己与物相处,也就明白了快乐的秘诀。
经常想对你说,想你。人生很短,见到你的次数很少,但每一次我都记得,仿佛以此才在无常中确定出标界。如果想念能够像心咒一样具备能量,那么,无形中,每一次想念都是在累积。累积成一条流动的沉静的河。
愿过去、今生、来世,都相互馈赠、布施、供养、成全,以此成为相认的一个微笑。不改初衷。愿清凉自在,得到不枯竭的源泉,不熄灭的灯。
![]() |
《约定》
时间很短,幻化都很迅疾,
花谢之后开始结果,白鸟也已飞远。
穿越轮回的幻相,
你跋山涉水一意孤行,
我遥遥相望听破空谷回音。
如果我们约定,就会遇见。
有人窥见光,微微照亮脸庞。
如此,他才会相信,并自己去寻找。
在等待你的时间里。
我独自以祈祷建造了一座圣殿。
诺言是日复一日运转的经筒,
所有孤独都在净化着虔诚。
也许你遇见一个彩虹般的人,
也许他就是你自己。
已等待许久。我在这里。
看见我,靠近我。
与我相遇,与我融汇。
如同春光寻觅到山峦,
如同明月感应到净湖。
愿过去、今生、来世,
都相互馈赠、成全,
以此成为相认的一个微笑。
不改初心。
愿我们清凉,自在,
得到不枯竭的源泉,不熄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