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的雅典为何光荣?——读唐纳德.卡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
![]() |
![]() |
作者是耶鲁大学的名教授,一生专攻希腊史,晚年写了这部相对通俗的历史读物。从作者取名看,应该对这部书很自负,前言里主流媒体对于该书的赞誉也能说明其地位。翻译陆大鹏。
伯罗奔尼撒战争顾名思义是发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战争,它始于公元前431年,终于公元前404年。这场战争导致雅典帝国的破产,实际上也是整个希腊世界衰落的开始。这场战争历时之长,涉及面之广,对后世影响之大,在整个西方史的长河中无出其右。这主要源于希腊文明特别是雅典文明在西方文明史中所具有的地位,因此,从深层次上讲,这场战争就成为西方政治军事上不断自我检讨、反省、审思的源头。从小处讲,这场战争也涉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海权陆权之争、同盟与背叛、国际关系等等。由此观之,作者用这本书作为自己学术生涯的总结,并非大材小用,更像是颇具挑战。
书容量很大,可读性很强,大量地记叙、描写,并配有很多军事地图。作为中国读者对于这场涉及众多城邦的世界大战可能非常不习惯,它一场战争经常只是伤亡几百人,在同时期的中国都几乎不能算作是战争。也恰恰因为它每个战役兵力不见得很多,更显得每次行动背后的动机相对清晰,便于观察、分析。当然它也有伤亡巨大的大型战役,比如西西里岛战役,很宏大,很悲壮。
我无意从纯军事角度分析,也不太关心国际关系、大国争霸这样的议题。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雅典的民主政体,以及实践过程中得失。这里涉及修昔底德的流放、西西里远征决策以及结局、阿吉纽斯之战、苏格拉底之死。讲真,在读到西西里远征军全军覆没和阿吉纽斯战役将军们被处死的情节时我大脑轰的一声,而且我注意到阿吉纽斯战役中被处死的将军包含雅典人民敬爱的伯利克里的儿子。这让我对雅典公民大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了清晰无二的认识,也被这种制度的愚蠢深深触动。雅典的民主政治经过梭伦、克里斯提尼改革到伯利克里时期已经臻于完善。可正是这种如此完善的民主政体葬送了雅典帝国,处死了她最优秀的哲学家。那么,为什么伯利克里和他的雅典依然被广泛称颂呢?我想起李敖的一段话,李敖说政治是短暂的,文化是长久的。对于希腊诸城邦来说,军事上互有成败。没什么值得特别骄傲和耻辱,阿吉纽斯这样的战争百度里都几乎搜索不到。可是雅典和其他城邦不同的是她对于公民权力的充分尊重,特别是对于人全面发展的肯定。这两点构成西方文化个人主义的源头,也奠定了西方民主政体的传统。纯军事而言雅典并不算特别突出,西西里远征几乎摧毁了她军事上的所有光荣。可是雅典繁荣的文艺氛围和巨大的文艺成就却不朽地闪耀在后世。如果不牺牲个人的权力和个性同样能成就强大的国力,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斯巴达式的纪律呢。纪律可以在军事中,可是斯巴达把纪律和集体观念变成了生活,扼杀了人的个性,甚至是扼杀了人性。(雅典对生命非常尊重,从公民大会对阿吉纽斯战役的态度和伯利克里的经典演讲可以看出来)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雅典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战败的雅典为何光荣?如何理解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墓前的讲话?我认为雅典政体对个人和世界是开放的,雅典找到了个人和集体互动时恰当的边界,虽然这种边界也不可避免带来很多蠢行。雅典实现了个人充分发展和国家强大繁荣的统一,而这两样后世很多政府也有的一样也做不到。
如果非让我比较个人和国家谁轻谁重,我想应该是平等的,国家可能更重要一点。只是,帝国的军事远没有帝国的文艺令我心折。
2016年7月22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