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灯
老王是第一干休所的电工,工作中除了平时为各位老首长干活外,最高兴的就是逢年过节在干休所的院里挂彩灯。
那年快到年底的时候,上面批了一笔钱。所长拿了一部分出来,让老王去买几个彩灯,好让大家过年的时候都热闹热闹。
老王拿着钱,精心挑了几种不常见的彩灯,打算春节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这样喜庆。
还有七天就要过春节了,老王布置彩灯的活也都干完了。所里能回家的基本上都回家了,而今年电工班正好轮到老王值班,所以老王得在干休所里过年了。
还好,每逢年节好多老首长都在家里举行家庭聚餐,所以食堂每到这时候都会推出各种菜式。味道自然是不用说,虽然价格比平时贵了一点,但是过年嘛,就得舍得犒劳犒劳自己。吃完饭,等到晚上看春晚觉得没劲了,到后面的小花园里走一走,看看自己挂的彩灯,还能看到大马路上人们放的礼花,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这样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大年初七刚过,有位老首长家的灯就不亮了。老王接到老首长打来的电话后,提着工具箱就往老首长家走。
那位老首长家住在最北侧,从电工班到老首长家,中间就隔着那个小花园。为了节省时间,老王没走大马路,而是直接穿了小花园。
刚进小花园老王就傻眼了,年前他挂上的彩灯少了一个。今年所长让他买的新彩灯,他全都挂在小花园里了,其中最漂亮的那个“彩球”,就被他给挂在了入口处。而这回少了的那个彩灯,就是那个“彩球”。
老王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倒也不是说心疼钱,虽说那灯最贵,但毕竟买彩灯的钱不是从老王工资里扣的。只是那灯是自己当时从几百种样式里挑出来的,还特意向老板询问了灯的效果,深思熟虑之后才掏钱买下。虽说挂彩灯的时候有点费劲吧,但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但是如此费心挑的灯说没就没,这叫什么事?老王觉得自己的一片心意全被糟蹋了,过年的好心情全都没了。
匆匆把老首长家的灯修好之后,老王回去后立刻向所长汇报了这件事。第二天,公告栏上多出了一张通知,上面除了年节时必备的客套话之外,主要的意思就是让偷灯的人赶紧把灯还回来。老王抿着嘴看着这张通知半天,扭头朝食堂走去。
干休所可不是什么闲散人等都能进来的地方,所以偷东西的人只能是院里的人。电工班只剩老王一个,其他人怕触电一般都不敢碰彩灯。所里的老首长们都七八十岁了,也不可能爬高摘彩灯。所以只有干休所里的老干部子女可能会干这种事。
但是那会儿摄像头并不普及,满院子设摄像头成本太高,所以就算是有怀疑的对象,你也没证据说就是人家干的。
转眼间正月十五都过了,放假回家的同事们也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十五一过,院里的彩灯就得都摘下来。“彩球”还是没找到,老王也没办法,这大概是今年最窝心的一件事了。毕竟开年就窝火,全年不痛快。
过了几天,老王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碰到了医务室的老张。老张问他:
“老王啊,咱那彩灯还没找着啊?”
“可不嘛,我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
“哎,可惜了,那彩灯明明那么漂亮,怎么说没就没呢?现在的人,人品都太差了!”
“是啊,不比当年了。”
“哎,老王,那明年春节那地方挂啥啊?总不能空着吧,多难看啊?”
“不着急,我已经想好了,明年春节那个地方挂电线。”
“啥?电线?”
“嗯,电线。虽然不太美观,但不会让那个地方显得很空。”老王喝了口汤,补充道,“最重要的是,所里没人偷电线。”
那年快到年底的时候,上面批了一笔钱。所长拿了一部分出来,让老王去买几个彩灯,好让大家过年的时候都热闹热闹。
老王拿着钱,精心挑了几种不常见的彩灯,打算春节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这样喜庆。
还有七天就要过春节了,老王布置彩灯的活也都干完了。所里能回家的基本上都回家了,而今年电工班正好轮到老王值班,所以老王得在干休所里过年了。
还好,每逢年节好多老首长都在家里举行家庭聚餐,所以食堂每到这时候都会推出各种菜式。味道自然是不用说,虽然价格比平时贵了一点,但是过年嘛,就得舍得犒劳犒劳自己。吃完饭,等到晚上看春晚觉得没劲了,到后面的小花园里走一走,看看自己挂的彩灯,还能看到大马路上人们放的礼花,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这样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大年初七刚过,有位老首长家的灯就不亮了。老王接到老首长打来的电话后,提着工具箱就往老首长家走。
那位老首长家住在最北侧,从电工班到老首长家,中间就隔着那个小花园。为了节省时间,老王没走大马路,而是直接穿了小花园。
刚进小花园老王就傻眼了,年前他挂上的彩灯少了一个。今年所长让他买的新彩灯,他全都挂在小花园里了,其中最漂亮的那个“彩球”,就被他给挂在了入口处。而这回少了的那个彩灯,就是那个“彩球”。
老王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倒也不是说心疼钱,虽说那灯最贵,但毕竟买彩灯的钱不是从老王工资里扣的。只是那灯是自己当时从几百种样式里挑出来的,还特意向老板询问了灯的效果,深思熟虑之后才掏钱买下。虽说挂彩灯的时候有点费劲吧,但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但是如此费心挑的灯说没就没,这叫什么事?老王觉得自己的一片心意全被糟蹋了,过年的好心情全都没了。
匆匆把老首长家的灯修好之后,老王回去后立刻向所长汇报了这件事。第二天,公告栏上多出了一张通知,上面除了年节时必备的客套话之外,主要的意思就是让偷灯的人赶紧把灯还回来。老王抿着嘴看着这张通知半天,扭头朝食堂走去。
干休所可不是什么闲散人等都能进来的地方,所以偷东西的人只能是院里的人。电工班只剩老王一个,其他人怕触电一般都不敢碰彩灯。所里的老首长们都七八十岁了,也不可能爬高摘彩灯。所以只有干休所里的老干部子女可能会干这种事。
但是那会儿摄像头并不普及,满院子设摄像头成本太高,所以就算是有怀疑的对象,你也没证据说就是人家干的。
转眼间正月十五都过了,放假回家的同事们也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十五一过,院里的彩灯就得都摘下来。“彩球”还是没找到,老王也没办法,这大概是今年最窝心的一件事了。毕竟开年就窝火,全年不痛快。
过了几天,老王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碰到了医务室的老张。老张问他:
“老王啊,咱那彩灯还没找着啊?”
“可不嘛,我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
“哎,可惜了,那彩灯明明那么漂亮,怎么说没就没呢?现在的人,人品都太差了!”
“是啊,不比当年了。”
“哎,老王,那明年春节那地方挂啥啊?总不能空着吧,多难看啊?”
“不着急,我已经想好了,明年春节那个地方挂电线。”
“啥?电线?”
“嗯,电线。虽然不太美观,但不会让那个地方显得很空。”老王喝了口汤,补充道,“最重要的是,所里没人偷电线。”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