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挑了一条最远的路回家
“囚禁是叛逃的理由,走得远了,前一段路便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
看完电影,我原本打算原路返回,或者穿过一个公园(从路程上看,这是一条捷径);但是在等红绿灯时,我突然改变主意,我要走一条最远的路回家。
于是,走过那个最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我逆着人群往相反方向走去;一开始我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你以为背离人群一路便不会有人同行,所以往往你会感到害怕,但事实并不如此,哪怕最幽深的小路,哪怕你再怎样视死如归做好了一人前往的准备,途中你仍能遇上同类——庆幸的是,在我踏上旅途开始,便已想明白这一点,所以并不感觉到害怕。
经过一段路灯明亮但行人极少的僻静小路,我拐进了一个公园的南门,不过相隔500米,却仿似两个世界,这里载歌载舞,大妈广场舞场面宏大,年轻小伙街舞花样繁多,看热闹的人群里外三层,傍晚休闲的人群或牵手爱人或伴着宠物悠闲踱步,每个人都看似漫不经心,但每个人都有归途。
站定看了会热闹后,我就又出发了,因为一时心血来潮,选了这一条最远的路回家,我就必须穿过热闹的南门,从南到北穿过整个公园,想到路途遥远我竟兴致勃勃。
当凤凰传奇的歌声越来越小时,我已沿着公园小跑径走出了连路灯都暗淡的距离,虽然略黑,但胜在有许多夜跑者断断续续经过,并且公园墙外就是大马路,因此,纵使没有太多夏日夜晚的虫鸣鸟叫声,也并不觉孤单。
路途过半时,遇到一个老爷爷,走得极其慢,拿着随身听,外放声音却很小,可能怕打扰到别人,广播里播的是粤曲,我听不出是哪一出戏的哪一段,却感觉很悠然,他慢慢地踱步,慢慢地走着,无人陪伴也无需人陪伴。本来走在他后面,按正常速度很快能超过他的我,也开始刻意慢慢走,路途很黑,听着粤曲居然有点踏实,安静走路的老爷爷有点像哈罗德啊。
哈罗德是我超级喜欢的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里的怪老头,在一路的渐明渐暗里我想起了他走过的那条路。某个平淡的早晨哈罗德收到了旧日老友的一封信,去寄回信的路上他心血来潮决定要走路穿过整个英吉利海峡去见那个已三十年未见的老友,他觉得她在等他;在陪着哈罗德走完那长段路程后,我时常会在生活中记起他,记起关于那段路的一些小细节,就像感动一直在萦绕。很多人很爱这本书是因为在里面似乎找回了往日,懂得了珍惜,知道即使平凡也能向世界敞开心扉,我很感动的点是,它将我带回了路上。
边走边想,边想边走,突然灯火辉煌,我知道北门到了,家也快到了,身心舒畅。
偶尔尝试着去走一条不熟悉的路,会看见很多不同的风景;那种明知漫长也想着到达的心情,即便是独自一人也能花香弥漫。
人生或许亦如此般,如果有一天你突然不想再被人群裹狭着前往,那么请允许你自己站在路口想三分钟,哪怕最终你挑了最远的一条路到达,只要你一步一步、昂首挺胸,最终你一定会像哈罗德一样,收获一个动人的结局。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给乃们念首诗吧: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看完电影,我原本打算原路返回,或者穿过一个公园(从路程上看,这是一条捷径);但是在等红绿灯时,我突然改变主意,我要走一条最远的路回家。
于是,走过那个最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我逆着人群往相反方向走去;一开始我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你以为背离人群一路便不会有人同行,所以往往你会感到害怕,但事实并不如此,哪怕最幽深的小路,哪怕你再怎样视死如归做好了一人前往的准备,途中你仍能遇上同类——庆幸的是,在我踏上旅途开始,便已想明白这一点,所以并不感觉到害怕。
经过一段路灯明亮但行人极少的僻静小路,我拐进了一个公园的南门,不过相隔500米,却仿似两个世界,这里载歌载舞,大妈广场舞场面宏大,年轻小伙街舞花样繁多,看热闹的人群里外三层,傍晚休闲的人群或牵手爱人或伴着宠物悠闲踱步,每个人都看似漫不经心,但每个人都有归途。
站定看了会热闹后,我就又出发了,因为一时心血来潮,选了这一条最远的路回家,我就必须穿过热闹的南门,从南到北穿过整个公园,想到路途遥远我竟兴致勃勃。
当凤凰传奇的歌声越来越小时,我已沿着公园小跑径走出了连路灯都暗淡的距离,虽然略黑,但胜在有许多夜跑者断断续续经过,并且公园墙外就是大马路,因此,纵使没有太多夏日夜晚的虫鸣鸟叫声,也并不觉孤单。
路途过半时,遇到一个老爷爷,走得极其慢,拿着随身听,外放声音却很小,可能怕打扰到别人,广播里播的是粤曲,我听不出是哪一出戏的哪一段,却感觉很悠然,他慢慢地踱步,慢慢地走着,无人陪伴也无需人陪伴。本来走在他后面,按正常速度很快能超过他的我,也开始刻意慢慢走,路途很黑,听着粤曲居然有点踏实,安静走路的老爷爷有点像哈罗德啊。
哈罗德是我超级喜欢的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里的怪老头,在一路的渐明渐暗里我想起了他走过的那条路。某个平淡的早晨哈罗德收到了旧日老友的一封信,去寄回信的路上他心血来潮决定要走路穿过整个英吉利海峡去见那个已三十年未见的老友,他觉得她在等他;在陪着哈罗德走完那长段路程后,我时常会在生活中记起他,记起关于那段路的一些小细节,就像感动一直在萦绕。很多人很爱这本书是因为在里面似乎找回了往日,懂得了珍惜,知道即使平凡也能向世界敞开心扉,我很感动的点是,它将我带回了路上。
边走边想,边想边走,突然灯火辉煌,我知道北门到了,家也快到了,身心舒畅。
偶尔尝试着去走一条不熟悉的路,会看见很多不同的风景;那种明知漫长也想着到达的心情,即便是独自一人也能花香弥漫。
人生或许亦如此般,如果有一天你突然不想再被人群裹狭着前往,那么请允许你自己站在路口想三分钟,哪怕最终你挑了最远的一条路到达,只要你一步一步、昂首挺胸,最终你一定会像哈罗德一样,收获一个动人的结局。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给乃们念首诗吧: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