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
从很久以前开始抗拒成为大人。
后来慢慢意识到,大人并不是只有一种最讨厌的样子,是被自己赋予的意义把“大人”这个词完全限制了其他的可能,好像长成大人就会世界末日丧失某一个自己一样。其实的确会丧失某一个自己,但不过是小孩子式的自视而已。丢掉不丢掉,也不会怎样。更可能,想丢掉却丢不掉。
长大这种事也不会因为拒绝而缓步。
说起来,“抗拒成为大人”这件事,原因大概只是不知道要怎样成为一个良好的、不被自己讨厌的大人。但是没有“大人”菜谱,原料呀刀法呀调味呀腌制呀步骤呀,都没有人告知。
常常想,大家都是什么时候无师自通学会了把自己煮成大人的。我好像也一直没有和他们断层,但就是慢慢的只有我还没开始学了。是夜晚里有成为大人的风吹过去而我裹得太紧没有被吹到吗。
对呀,我在渴望成为一个大人。
可以收放自如的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说话微笑;可以找到一个目的或者干脆忘记目的;可以摒弃那一部分脆弱的自尊和莫名其妙的羞耻;可以收掉因为不确定而带来的无所谓和漫不经心。只是想成为一个这样可以溶解进去的不再害怕的人。
啊,溶解。所以又回到了那个构成和物质的无法达到均匀分布的自我认定里。
真奇怪,努力模仿周围的人小有成效的时候又觉得沮丧,这样完全不是在成为自己那样的大人,只是蹩脚的把别人的一部分拼凑在自己身上而已。这样的自我表达和过重的自我意识在阻碍着我的努力,但是在每一次自我厌弃和怀疑里它们又渗出厚厚的一层把包裹变得更结实。
最近写单词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初中的一件事。英语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对我和另一个同学,可能是Q?跟我们说,你们看二班的这个作业,单词排列是有一定的空隙和整体的节奏的,所以看起来就很好看。我知道她其实是在说我,Q常常被夸写得有味道的。我不说话,Q就在认真看。知道现在,大概九年过去吧,我才刚刚能够写出来所谓的单词之间的节奏。连起来之后就又是一塌糊涂。
想起来这样的事之后就是又一次的自我否定。好像一直一直都做不好别人轻而易举就做好的事。
有段时间甚至想变成空气附着在每一个认识的人身上,看她们到底都在做什么,怎么做的。
大人是绝不会这样想的吧。
是不是我这块材料,靠自己根本就成不了那样基本的大人呐。
大人是不会有这样脆弱的灵魂的,一句话一本书一阵风就能留下痕迹。
我太杂乱无章了。
少有的肯定句。
少有的对自己的绝对诚实。但还是掺杂了太多自我臆想?
大概是包裹上的绳子部分吧。
特别害怕,却不知道在怕什么。
之前和包包说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修仙问道各种法术学一点,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有什么不好呢,生命无虞,食物不是必需,连住所也可以所以在深山某处而不需要和别人互换劳动成果。
有些事在很久之前因为没有意识到的自我变成了事故,最后后遗症逐年严重起来。
小说里常常写,打碎骨头杀死自己重塑血肉,但那些都不过是说得轻巧的虚构而已。
所谓经典里,大多改头换面都是徒劳。
是不是说,人类世世代代,也承认这是对的。
有一天大家都有了工作,都有了家庭,都成为了我羡慕的大人,就会彻底独自一人吧。
想起来入夏以来一直在听的 《小王子》 ,小王子对着山谷喊“good morning”,喊“who are you”,最后喊的是“I’m all alone”。只有echo回答他,于是all alone久久回荡。
我已经不是很喜欢这本书了,他关于爱情的隐喻,关于无聊大人的表述,都显得幼稚而无聊起来。
我也不是害怕独自一人,甚至有点儿期待。
可这样是不对的。
那么大概我是在害怕自己。
既害怕成不了大人的自己,也害怕成了大人的自己。
嘁。
后来慢慢意识到,大人并不是只有一种最讨厌的样子,是被自己赋予的意义把“大人”这个词完全限制了其他的可能,好像长成大人就会世界末日丧失某一个自己一样。其实的确会丧失某一个自己,但不过是小孩子式的自视而已。丢掉不丢掉,也不会怎样。更可能,想丢掉却丢不掉。
长大这种事也不会因为拒绝而缓步。
说起来,“抗拒成为大人”这件事,原因大概只是不知道要怎样成为一个良好的、不被自己讨厌的大人。但是没有“大人”菜谱,原料呀刀法呀调味呀腌制呀步骤呀,都没有人告知。
常常想,大家都是什么时候无师自通学会了把自己煮成大人的。我好像也一直没有和他们断层,但就是慢慢的只有我还没开始学了。是夜晚里有成为大人的风吹过去而我裹得太紧没有被吹到吗。
对呀,我在渴望成为一个大人。
可以收放自如的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说话微笑;可以找到一个目的或者干脆忘记目的;可以摒弃那一部分脆弱的自尊和莫名其妙的羞耻;可以收掉因为不确定而带来的无所谓和漫不经心。只是想成为一个这样可以溶解进去的不再害怕的人。
啊,溶解。所以又回到了那个构成和物质的无法达到均匀分布的自我认定里。
真奇怪,努力模仿周围的人小有成效的时候又觉得沮丧,这样完全不是在成为自己那样的大人,只是蹩脚的把别人的一部分拼凑在自己身上而已。这样的自我表达和过重的自我意识在阻碍着我的努力,但是在每一次自我厌弃和怀疑里它们又渗出厚厚的一层把包裹变得更结实。
最近写单词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初中的一件事。英语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对我和另一个同学,可能是Q?跟我们说,你们看二班的这个作业,单词排列是有一定的空隙和整体的节奏的,所以看起来就很好看。我知道她其实是在说我,Q常常被夸写得有味道的。我不说话,Q就在认真看。知道现在,大概九年过去吧,我才刚刚能够写出来所谓的单词之间的节奏。连起来之后就又是一塌糊涂。
想起来这样的事之后就是又一次的自我否定。好像一直一直都做不好别人轻而易举就做好的事。
有段时间甚至想变成空气附着在每一个认识的人身上,看她们到底都在做什么,怎么做的。
大人是绝不会这样想的吧。
是不是我这块材料,靠自己根本就成不了那样基本的大人呐。
大人是不会有这样脆弱的灵魂的,一句话一本书一阵风就能留下痕迹。
我太杂乱无章了。
少有的肯定句。
少有的对自己的绝对诚实。但还是掺杂了太多自我臆想?
大概是包裹上的绳子部分吧。
特别害怕,却不知道在怕什么。
之前和包包说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修仙问道各种法术学一点,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有什么不好呢,生命无虞,食物不是必需,连住所也可以所以在深山某处而不需要和别人互换劳动成果。
有些事在很久之前因为没有意识到的自我变成了事故,最后后遗症逐年严重起来。
小说里常常写,打碎骨头杀死自己重塑血肉,但那些都不过是说得轻巧的虚构而已。
所谓经典里,大多改头换面都是徒劳。
是不是说,人类世世代代,也承认这是对的。
有一天大家都有了工作,都有了家庭,都成为了我羡慕的大人,就会彻底独自一人吧。
想起来入夏以来一直在听的 《小王子》 ,小王子对着山谷喊“good morning”,喊“who are you”,最后喊的是“I’m all alone”。只有echo回答他,于是all alone久久回荡。
我已经不是很喜欢这本书了,他关于爱情的隐喻,关于无聊大人的表述,都显得幼稚而无聊起来。
我也不是害怕独自一人,甚至有点儿期待。
可这样是不对的。
那么大概我是在害怕自己。
既害怕成不了大人的自己,也害怕成了大人的自己。
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