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观日本寺院(上)
![]() |
今天看到一个《如何参观寺院》的贴子,于是就寻思着做了一个日本版,时间略仓促,简单从宗派、布局、建筑三个角度整理如下:
插一句。声明一下我不是佛教徒。
下半篇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572390764/
一 宗派
日本佛教传统的“八宗”——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这就是“南都六宗”)、天台宗、真言宗。成实宗、俱舍宗已经断绝。
在“八宗”以内又独立出了许多新教派——比如真言律宗、真言宗泉涌寺派(律)、天台宗寺门派(园城寺)、天台真盛宗、和宗等等。真言宗又分出了新义真言宗。老的古义真言宗也有了东寺真言宗、高野山真言宗等互不统属的独立教团。
后来出现的宗派:
禅宗——临济宗(大德寺派、妙心寺派、东福寺派、南禅寺派等等)、曹洞宗(道元门下)、黄檗宗(江户时代由福建黄檗山传入的“明朝新佛教”)。
净土系——净土宗(法然教团——镇西派(知恩院)、西山派等等)、净土真宗(东本愿寺、西本愿寺)、时宗(一遍教团)、融通念佛宗。
法华系——日莲宗、日莲正宗等。
新兴宗教——立正佼成会、创价学会等等。
日本的宗派与中国不同,中国的宗派更多的体现在师承关系和教义学习上,而现今的日本宗派则具有比较完整的上下级统属关系。——注意,日本佛教的“宗派”也并不是“自古以来”就这样。
各个宗派也积极兴办教育,比如一些日本很知名的大学:
龙谷大学、大谷大学(净土真宗)。佛教大学(净土宗)。立正大学(日莲宗)。驹泽大学(曹洞宗)。花园大学(临济宗)。大正大学(多宗派集合体)。高野山大学(真言宗)。——话题扯远了,下面回到寺院。
二 布局
日本的佛教寺院大同小异,按照中轴线对称排列——当然不是这样!
寺院的布局与历史传统、地形和教义有密切的关系,下面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 |
法隆寺的创建时间很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因而其布局特征是与早期大陆以及朝鲜半岛寺院非常类似的。可以看到是以五重塔与金堂为中心。
![]() |
这个是延历寺东塔地区的地图。这是延历寺的核心地区,可以说基本是依山就势,丝毫不存在什么中轴线。根本中堂是最为核心的建筑,其中有“不灭的法灯”。基本上在高野山、比叡山、根来寺这样的密教寺院里,你都看不到中轴线式的排列。有一个著名的例外——东寺,它处在京都市内,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南大门、讲堂、金堂、食堂。现存建筑虽然多是近世所建,但格局却大致未变。如下就是东寺的布局:
![]() |
![]() |
上面这张图是镰仓建长寺。在中国非常常见的中轴线模式出现了——禅宗的寺院基本上(塔头除外)按照中轴线模式排列,有三门、佛殿、法堂,最后是方丈。周围分散着很多的塔头。
三 建筑
大家熟悉的中国寺院,一般是进门是天王殿,或者天王殿自己就充当山门,然后大雄宝殿,最后很多是藏经楼。那么日本是怎样的呢?
先看门。
![]() |
这是东大寺南大门。东大寺为“八宗兼学”,现在是华严宗的总部。这座门有800年历史,还带有“中国血统”,可以看到高大的山门里并没有大家熟悉的布袋弥勒。而是两尊仁王像(在门内两侧,很遗憾图片里看不清),下面有清楚的:
![]() |
尽可能让大家看不同寺院的图片,所以这张图,其实是仁和寺的仁王门——这是真言密教。一个“哼”一个“哈”,怒目而视,警醒进门的游客——你们该买票了!
![]() |
![]() |
上面两张图是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东福寺三门。没错,是三门。三门就是“三解脱门”,在中国寺院里这个称呼也很常见。日本禅宗里较为普遍。可以看到,东福寺三门二楼有宝冠释迦像和十六罗汉像——在其他禅寺,如南禅寺、大德寺,都有罗汉像(而没有罗汉堂),大德寺的三门曾经还因为摆了千利休的像,而成为千利休切腹的原因之一。
![]() |
这是一种日本特有的门,称作“敕使门”,也就是天皇敕使进出的门。如图是妙心寺的敕使门,平时不开,新住持上任才开。
那么,中国熟悉的天王殿的四大天王哪儿去了?别急,也有!
![]() |
这是永平寺(曹洞宗)的三门。这里没有“仁王”,看门的是四大天王,如图是其中的两个。但是你可以看到与中国的四大天王的样貌很有区别——并不是什么“风调雨顺”噢。左边那位托塔的,不是托塔李天王,他是多闻天,又常常被抽出来,以毗沙门天这个名字被供养。
当然,日本也有我们很熟悉的:
![]() |
万福寺的布袋弥勒!这就是江户时代中日交流的结果了。
![]() |
应网友要求增加一幅弥勒菩萨像做对比。(重要文化财:醍醐寺藏弥勒菩萨坐像,快庆作,1192年)
接下来是佛殿(本堂)——相对于咱们大雄宝殿,在日本不同宗派里分别被叫做金堂、本堂、本殿、佛殿、大雄宝殿等等。佛殿这个叫法几乎只有禅宗才有,大雄宝殿这个称呼更是只在黄檗宗和极少部分临济宗当中才有。
![]() |
延历寺的根本中堂,跟大多数密教寺院的本堂一样,都有内阵(佛像空间)和外阵(参拜空间)。内阵是一个光线很暗的空间,本尊很多是秘不示人的秘佛,长时间都待在橱子里。作为非佛教徒,与其说是感受到“庄严肃穆”,不如说是“阴森恐怖”。
![]() |
吉野山藏王堂号称“日本最大的秘佛”——“开帐”,也就是打开橱子,露出真面目时的样子。其他的如清凉寺释迦堂,里面因为有所谓的“旃檀瑞像(北宋模造)”,而特别珍贵,常年待在橱子里。游客们去参观的时候,能够在橱子外面通过一个一模一样的仿制品一睹塑像的尊容。
![]() |
![]() |
这就是东寺讲堂——传说中的“立体曼荼罗”。顾名思义,就是平常在脑子里想的,画在画上的曼荼罗,用佛像的形式立体地呈现出来。当然“立体曼荼罗”不止他一家,包括醍醐寺五重塔、东寺五重塔在内很多密教空间都是“立体曼荼罗”。
![]() |
禅宗的寺院空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了。如图是建长寺佛殿,临济宗。
接下来,塔:
首先是五重塔:
![]() |
这是醍醐寺五重塔,建于十世纪。日本现在称呼五重塔、三重塔者多,而不叫方塔、八角塔。八角塔在日本极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80多米的法胜寺八角塔,后来给烧了。日本的塔与中国的不同,基本上不是“登临”的空间,不会有谁爬上去,来个“雁塔题诗”什么的。这种类型的塔(尤其是密教)完全是一个神圣化的宗教空间。内部陈设按照密教的两界曼荼罗,往往以塔心柱为金刚界大日如来,周围摆设金刚界四佛,或者在心柱旁也摆设大日如来像,同时也用其他的方式,如壁画,将胎藏界五佛也配搭进去,形成一个“两部不二”的空间。塔中往往还纳有佛经、舍利等等,因此对于寺院而言是一个非同一般的神圣空间。
![]() |
这就是五重塔内部空间的样子。图中是京都的东寺五重塔,是一个典型的密教曼荼罗空间。
再者就是以“多宝塔”的形式出现的,在诸多灵场中被叫做“大塔”的大规模建筑:
![]() |
![]() |
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塔,在和歌山的根来寺,建于1547年。下图是当中一个如同扣下来的钵的部分,外层则是方形的建筑。大塔的本尊佛像放在中央。
![]() |
还有一些小塔,比如图中的石塔,论功能是一个纳经塔。过去日本很流行“如法经书写”,并将写经藏在这样的石塔里面。这种纳经塔分布在全国各地。此外过去还很流行把佛经抄写了放铁盒子里埋起来,或许这样可以不朽——当然最后全都朽坏了。
![]() |
最后是墓塔和供养塔,如图所示的五轮塔(五个部分是方形的的地轮、圆形的水轮、三角的火轮、半月形的风轮、团形的空轮)就是常见的一种墓塔。尤其在高野山这种灵场之中,因为“纳骨信仰”的发达,空海御庙附近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石塔。江户时代以后日本佛教“葬式佛教化”,因而到现在你能看到日本的寺院几乎都经营墓地。
接下来的建筑是本坊,以及禅宗寺院中约相当于本坊的方丈。
没错,方丈是建筑。
在寺院主体建筑群之外,往往会有一个庭院式的建筑。跟前面的本堂、塔、山门相比起来,这才是真正“人”居住的建筑。除了有本坊之外,寺院周围往往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院”或者“塔头”,僧人们生活在这里,而不是像中国一样住在僧堂之中。往往我们把寺院里的僧堂(集体宿舍)叫做伽蓝僧坊,把其他(私家住宅)称作独立僧坊。
譬如南禅寺的本坊:
![]() |
![]() |
从地图上看起来,本坊和方丈(原则上是住持生活的空间)是一体的。同时你也可以看到,周围分布了如南禅院、正因庵、天授庵等众多的塔头,各个都是著名的庭院——去京都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这里了。另外你或许还能注意到——这个寺院没有佛殿!这在中国或许很难理解,事实上很多日本禅宗寺院都没有佛殿。它们曾经有,后来烧掉了,就再没有重建起来。(木构建筑容易毁于火灾,对于中国和日本都是一样,尤其是对于像塔这样的建筑,很容易遭雷劈,这时候佛像不会溜出来保护寺院——当然日本的也有佛像在火灾中自己跑路了的传说,哈哈。)
对于僧侣而言,佛殿的重要性还不如他们的塔头。各个塔头至今因为师承关系不一样,经常是争执不已。南禅寺倒是有个法堂,但是常年关闭。大多数日本禅宗寺院也是如此。
有的寺院的一个塔头(院)特别厉害,就代替了本坊的功能。譬如醍醐寺三宝院,长期作为“座主坊”使用。下面是图片:
![]() |
有一些独立于寺院之外的僧侣住房或“院”,也被称作“门迹”,过去因贵族的入寺而闻名。譬如延历寺有三大门迹:青莲院、妙法院、三千院——如今都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前面的三宝院,也是这样一个门迹。
接下来是经藏和轮藏,前者就是我们的藏经楼,后者就是转轮藏。二者都存放经书,譬如下图:
![]() |
园城寺的轮藏。
还有戒坛堂、灌顶堂、法堂、御影堂、阿弥陀堂等其他建筑,就且听下回分解了。
-
5087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7-05 01:12:16
-
半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15 08:48:37
-
要跳舞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14 22:46:12
-
一雲鹤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2-27 06:01:47
-
thegreatm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16:11:48
-
洛神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29 15:42:33
-
蒜香青豆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19 19:13:00
-
一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2-02 21:59:58
-
苏州小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09:33:21
-
Winterm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25 14:59:52
-
大茶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16:38:56
-
小尼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2-07 13:43:23
-
caribe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26 18:52:06
-
...kno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18 07:50:27
-
八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17 23:44:48
-
名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17 16:35:41
-
三好明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13 14:41:52
-
红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09 12:47:51
-
Iri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5-03 17:34:42
-
的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10-13 09:40:01
-
篮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10-12 09:33:30
-
YvesChu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9-28 19: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