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保持好奇
2016.07.24 周日 昆明 东骧神骏 下午 晴/闷
今天压力很大,之于自己的健忘,以至于miss了0723的文字,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一瞬间是提醒过自己要记得带电脑电源,在车上突然想起忘了,更没有安全感的是隐约只记得电池量极少,开始恐慌,心想:这么少的电量如何支撑我的3000字?接着,又以为连手机充电器都没带,冷汗和心慌一起迸发,在心里想各种解决方案,于是想到妈妈有认识且熟悉的卖手机的小伙,应该可以借一个来应应急,想到这里,心满意足,即便是心慌于之前的电脑电源也全然消失。也许,当时在心里就隐隐放弃了当晚的写作,而事实证明,确实没有按照计划完成,还安慰自己,就一晚没什么,再转念一想,连续第3晚都坚持不了,还能干什么?于是,歉疚和对自己的愤怒持续了整个周末。于是,深深的懂得,真的懂得:只有行动力和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完成一件事情,且先不论最后的结果和质量如何,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而身体上的劳苦困倦和心理的踏实安心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每次,其实最难的和最需要战胜自己的是:打开电脑前的畏难情绪和身体惰性,以及为了不想去做这件事情而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变成心安理得,可以被原谅。所以,每晚,我只需要机械的坐在桌子前,打开电脑,坚持完成这2个动作,对于我来说即成功了一半。晚上到妈妈家后,我在包里找到了手机充电器,原来,当一件事情让你恐慌或不安的时候,let it go,否则会让你自乱阵脚,平添其他无谓的烦恼。
我的百日作战计划,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写作,对于这点,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100天10万字,如果坚持一天3000字,我只用写30+篇,平均一个月10篇,一周最多3篇,而如果是每天都有输出,每天1000字即可,想到这里,突然觉得so easy,10万字,我的百日计划第一个明确且笃定地目标!原来这个就是目标分解的意义和好处,是不仅能看见,也是踮起脚尖可以够得着的绚烂诱惑,而从之前压根不敢想变成可视可控的过程,我要这个结果,我要在100天后整理欣赏自己的10万字。时间看得见!
我在填补0723的文字,事实上除去电脑快没电的迫切感以外,压力真的很大,昨天猛然看见《十点读书》推送的你再美,也别熬夜了。我顿悟,今年整个人皮肤、内分泌、职场、运势等都不尽人意,熬夜一定是左右这些的因素之一。已经不记得,今年有多少个夜晚是晚上11点前入睡的,很少,极少,几乎没有。静下心来想,是有什么不得不做的事情吗?是安排了学习成长的计划吗?是照顾孩子健身锻炼了吗?… 统统都没有,只是无谓的刷微信、逛淘宝、听歌、追剧…而这些时间没让自己有半点收获、进步和成长,反倒失了30岁该有的皮肤水准和光亮。从今天开始,每晚争取11点前入睡,也就意味着我每天写作、看书、健身的时间会更短,将会对碎片时间的要求更高,也不得不逼迫我去学习实践时间管理,更有效的计划和打勾,甚至琐碎到每天早起且麻利儿的洗头洗脸化妆穿衣搭配做上班前的准备….我已经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每次做计划又作废,被外部环境刺激或经历某事后又立计划又半途而废,如此循环,如此生动的证明了我似乎真是只是一个庸人,是属于大多数人,是一个躲在自己舒适区里不敢尝试的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姑娘,没有颜值、没有才能,还欣喜于自己过得有多幸福。
第二个明确的目标是:每晚坚持11点入睡,早上5点起床。希望,时间看得见!
今天看了复播《我是演说家》,马丁的演讲让人飙泪,喜欢结尾处换位的思考、对白、环境和处理,惊讶于陈秋实的激动和不合时宜,也暗暗为马丁平静而有力量的反驳拍手称赞;
周西的演讲是关于孝顺的话题,愚孝、伪孝和囚孝,老实说,感受并不深也不能把我带入,但是她提到的一个观点赞同得无以复加,即全世界最孝顺的地方在哪里?微信朋友圈。如周西演讲所说,她的朋友在父亲节当天连发5条关于父爱的动态,可以把所见所读之人感动得一塌糊涂,结果,探究真相下来“呵呵”,其父亲压根没有微信,他只是表达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看起来的孝顺,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让领导知道他是一个多么有孝心的人,给他更多更好的机会和平台。确实,每当各种节日,朋友圈里全是孝子,爱国志士,有信仰,皆努力上进…. 但是,有多少家长压根没有微信,有多少爱国方式愚蠢得彻头彻尾,有多少阳光灿烂,拼搏勤奋都只是在自娱自乐,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这些充满爱、精彩绝伦的表达、祝福和鸡汤都是作show,都是给别人欣赏的。一如我,之前的我,每次发朋友圈都小心翼翼,前后思量,发出去别人会怎么看,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我能收获多少赞,会被谁评论,评论什么….甚至,但凡Po圈之后,会不停的刷微信,寻找所谓的存在感:有多少人关注,有多少人秒赞,被多少人羡慕,以此获得了多少的虚荣。而那些文字、配图都不尽自然,刻意,事实上,那并不是真正的我,只是我想要给大家看到的我。这种心机,我不要。生活已经很不易,如果连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社交软件都不能尽情的表达自己做自己,生活的意义何在?何况,你Po的那些费尽心机地东西,没有人会在乎,甚至一瞬间就忘记,就被其他铺天盖地的微商和鸡汤掩埋。那句话怎么说的,出自谁的口我已经不记得,大意是:我们每天做的90%的事情对他人来说,毫无意义。刚听到这句话时,不明白,而现在,不能再明白了。
陆蓉之的少女时代,65岁的奶奶,一副青春美少女的打扮,我虽然不认同,也觉得自己万万不会这种做,但是,她最后说的,如果在她的生命里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想做,如果还要加一件事,那就是敢做!想做敢做,何其自我,何其随性,何其困难,值得深思!看,我又在犯错,没想没做之前,人设困难,理所当然,不想不做,还认为,普通、平凡最可贵。
赖佩霞,心理咨询师,也如寻常女人一样,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极大,过着不幸福的前半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完成自我救赎,弥补了小时候单亲家庭长大的缺憾和母亲的病态教育,弥补了中年婚姻危机之后开始的另一段美好人生。心理学拯救了她,亦或是用她自己愿意去改变来形容更形象贴切,她有想要幸福的权利,她思考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并付诸行动去学习。演讲里让我震撼的是:她敢于直面人性的阴暗去承认,很多时候打着爱的名义去责骂甚至伤害孩子,并不是真的爱他们,而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听到这里,内心一颤,我何尝不是,告诫自己:不要以爱之名,去绑架、去斥责、去冷漠,对孩子、对父母、对亲人。能直面自己内心的黑暗,能很好的进行情绪管理,能在生活不对劲的时候寻找改变的方法并行动,我想,这是获得幸福的路径。她的演讲意犹未尽,结束得匆忙,但是有力量,激起了想要了解心理学的欲望。
潇洒姐在书里说过:我们很多时候往往会被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影响一生,甚至那个人都不曾记得那个时候的那句话。就像她当年参加半程马拉松一样。马拉松,对我来说是大大的诱惑,在此之前,从来不想,不会想,不敢想,但是,现在我想把这件事情作为我明年明确的目标。我想要知道,我在完成这件事情之后,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对自己的潜力认知会到什么阶段,甚至通过这件事情告诉自己,我可以做那20%的少数人;还有,准备的那个过程,一定会不断斩获,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有对人生的感悟。那么,我该做什么呢?查询资料,了解半马最基本的信息,例如多少公里,哪个城市,什么时间,怎么报名等等,之后是体能训练,怎么训练,训练强度等等… 我对于这个我完全无知的领域充满好奇。我想要去尝试,去体验到达终点站的喜悦和泪水,去满足自己这个大大的虚荣心,去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多样、精彩、于自己而言有意义。
大约几天前看到关于徐静蕾的一篇软文,亦是不经意间在纽约街头看到老师在上手工课,出于女人的好奇,她进店驻足并仔细聆听,也是这次偶遇,让她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做了无数多个手工,衣服、包包、各种漂亮灵动的饰品。她说,自己很难坚持一件事情,但是这件事,不知不觉已经做了1年多,是真正喜欢的事情,因为,她对她的每一件手工都充满好奇,每一次完成后的满足感都足以抵抗身体的疲倦,如果喜欢亦不觉得是在坚持,是在和身体对抗,和时间赛跑,并且可以将自己亲手设计、选料、缝制、起名的每一件倾注心血的饰品送到需要的地方捐赠给他们,他们的笑脸好比全世界的安慰一样,来得温暖而有力量。我喜欢这样的姑娘,如她般活成了一个值得被自己喜爱的人,不取悦,不做作,向死而生!
今天压力很大,之于自己的健忘,以至于miss了0723的文字,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一瞬间是提醒过自己要记得带电脑电源,在车上突然想起忘了,更没有安全感的是隐约只记得电池量极少,开始恐慌,心想:这么少的电量如何支撑我的3000字?接着,又以为连手机充电器都没带,冷汗和心慌一起迸发,在心里想各种解决方案,于是想到妈妈有认识且熟悉的卖手机的小伙,应该可以借一个来应应急,想到这里,心满意足,即便是心慌于之前的电脑电源也全然消失。也许,当时在心里就隐隐放弃了当晚的写作,而事实证明,确实没有按照计划完成,还安慰自己,就一晚没什么,再转念一想,连续第3晚都坚持不了,还能干什么?于是,歉疚和对自己的愤怒持续了整个周末。于是,深深的懂得,真的懂得:只有行动力和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完成一件事情,且先不论最后的结果和质量如何,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而身体上的劳苦困倦和心理的踏实安心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每次,其实最难的和最需要战胜自己的是:打开电脑前的畏难情绪和身体惰性,以及为了不想去做这件事情而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变成心安理得,可以被原谅。所以,每晚,我只需要机械的坐在桌子前,打开电脑,坚持完成这2个动作,对于我来说即成功了一半。晚上到妈妈家后,我在包里找到了手机充电器,原来,当一件事情让你恐慌或不安的时候,let it go,否则会让你自乱阵脚,平添其他无谓的烦恼。
我的百日作战计划,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写作,对于这点,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100天10万字,如果坚持一天3000字,我只用写30+篇,平均一个月10篇,一周最多3篇,而如果是每天都有输出,每天1000字即可,想到这里,突然觉得so easy,10万字,我的百日计划第一个明确且笃定地目标!原来这个就是目标分解的意义和好处,是不仅能看见,也是踮起脚尖可以够得着的绚烂诱惑,而从之前压根不敢想变成可视可控的过程,我要这个结果,我要在100天后整理欣赏自己的10万字。时间看得见!
我在填补0723的文字,事实上除去电脑快没电的迫切感以外,压力真的很大,昨天猛然看见《十点读书》推送的你再美,也别熬夜了。我顿悟,今年整个人皮肤、内分泌、职场、运势等都不尽人意,熬夜一定是左右这些的因素之一。已经不记得,今年有多少个夜晚是晚上11点前入睡的,很少,极少,几乎没有。静下心来想,是有什么不得不做的事情吗?是安排了学习成长的计划吗?是照顾孩子健身锻炼了吗?… 统统都没有,只是无谓的刷微信、逛淘宝、听歌、追剧…而这些时间没让自己有半点收获、进步和成长,反倒失了30岁该有的皮肤水准和光亮。从今天开始,每晚争取11点前入睡,也就意味着我每天写作、看书、健身的时间会更短,将会对碎片时间的要求更高,也不得不逼迫我去学习实践时间管理,更有效的计划和打勾,甚至琐碎到每天早起且麻利儿的洗头洗脸化妆穿衣搭配做上班前的准备….我已经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每次做计划又作废,被外部环境刺激或经历某事后又立计划又半途而废,如此循环,如此生动的证明了我似乎真是只是一个庸人,是属于大多数人,是一个躲在自己舒适区里不敢尝试的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姑娘,没有颜值、没有才能,还欣喜于自己过得有多幸福。
第二个明确的目标是:每晚坚持11点入睡,早上5点起床。希望,时间看得见!
今天看了复播《我是演说家》,马丁的演讲让人飙泪,喜欢结尾处换位的思考、对白、环境和处理,惊讶于陈秋实的激动和不合时宜,也暗暗为马丁平静而有力量的反驳拍手称赞;
周西的演讲是关于孝顺的话题,愚孝、伪孝和囚孝,老实说,感受并不深也不能把我带入,但是她提到的一个观点赞同得无以复加,即全世界最孝顺的地方在哪里?微信朋友圈。如周西演讲所说,她的朋友在父亲节当天连发5条关于父爱的动态,可以把所见所读之人感动得一塌糊涂,结果,探究真相下来“呵呵”,其父亲压根没有微信,他只是表达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看起来的孝顺,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让领导知道他是一个多么有孝心的人,给他更多更好的机会和平台。确实,每当各种节日,朋友圈里全是孝子,爱国志士,有信仰,皆努力上进…. 但是,有多少家长压根没有微信,有多少爱国方式愚蠢得彻头彻尾,有多少阳光灿烂,拼搏勤奋都只是在自娱自乐,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这些充满爱、精彩绝伦的表达、祝福和鸡汤都是作show,都是给别人欣赏的。一如我,之前的我,每次发朋友圈都小心翼翼,前后思量,发出去别人会怎么看,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我能收获多少赞,会被谁评论,评论什么….甚至,但凡Po圈之后,会不停的刷微信,寻找所谓的存在感:有多少人关注,有多少人秒赞,被多少人羡慕,以此获得了多少的虚荣。而那些文字、配图都不尽自然,刻意,事实上,那并不是真正的我,只是我想要给大家看到的我。这种心机,我不要。生活已经很不易,如果连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社交软件都不能尽情的表达自己做自己,生活的意义何在?何况,你Po的那些费尽心机地东西,没有人会在乎,甚至一瞬间就忘记,就被其他铺天盖地的微商和鸡汤掩埋。那句话怎么说的,出自谁的口我已经不记得,大意是:我们每天做的90%的事情对他人来说,毫无意义。刚听到这句话时,不明白,而现在,不能再明白了。
陆蓉之的少女时代,65岁的奶奶,一副青春美少女的打扮,我虽然不认同,也觉得自己万万不会这种做,但是,她最后说的,如果在她的生命里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想做,如果还要加一件事,那就是敢做!想做敢做,何其自我,何其随性,何其困难,值得深思!看,我又在犯错,没想没做之前,人设困难,理所当然,不想不做,还认为,普通、平凡最可贵。
赖佩霞,心理咨询师,也如寻常女人一样,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极大,过着不幸福的前半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完成自我救赎,弥补了小时候单亲家庭长大的缺憾和母亲的病态教育,弥补了中年婚姻危机之后开始的另一段美好人生。心理学拯救了她,亦或是用她自己愿意去改变来形容更形象贴切,她有想要幸福的权利,她思考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并付诸行动去学习。演讲里让我震撼的是:她敢于直面人性的阴暗去承认,很多时候打着爱的名义去责骂甚至伤害孩子,并不是真的爱他们,而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听到这里,内心一颤,我何尝不是,告诫自己:不要以爱之名,去绑架、去斥责、去冷漠,对孩子、对父母、对亲人。能直面自己内心的黑暗,能很好的进行情绪管理,能在生活不对劲的时候寻找改变的方法并行动,我想,这是获得幸福的路径。她的演讲意犹未尽,结束得匆忙,但是有力量,激起了想要了解心理学的欲望。
潇洒姐在书里说过:我们很多时候往往会被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影响一生,甚至那个人都不曾记得那个时候的那句话。就像她当年参加半程马拉松一样。马拉松,对我来说是大大的诱惑,在此之前,从来不想,不会想,不敢想,但是,现在我想把这件事情作为我明年明确的目标。我想要知道,我在完成这件事情之后,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对自己的潜力认知会到什么阶段,甚至通过这件事情告诉自己,我可以做那20%的少数人;还有,准备的那个过程,一定会不断斩获,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有对人生的感悟。那么,我该做什么呢?查询资料,了解半马最基本的信息,例如多少公里,哪个城市,什么时间,怎么报名等等,之后是体能训练,怎么训练,训练强度等等… 我对于这个我完全无知的领域充满好奇。我想要去尝试,去体验到达终点站的喜悦和泪水,去满足自己这个大大的虚荣心,去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多样、精彩、于自己而言有意义。
大约几天前看到关于徐静蕾的一篇软文,亦是不经意间在纽约街头看到老师在上手工课,出于女人的好奇,她进店驻足并仔细聆听,也是这次偶遇,让她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做了无数多个手工,衣服、包包、各种漂亮灵动的饰品。她说,自己很难坚持一件事情,但是这件事,不知不觉已经做了1年多,是真正喜欢的事情,因为,她对她的每一件手工都充满好奇,每一次完成后的满足感都足以抵抗身体的疲倦,如果喜欢亦不觉得是在坚持,是在和身体对抗,和时间赛跑,并且可以将自己亲手设计、选料、缝制、起名的每一件倾注心血的饰品送到需要的地方捐赠给他们,他们的笑脸好比全世界的安慰一样,来得温暖而有力量。我喜欢这样的姑娘,如她般活成了一个值得被自己喜爱的人,不取悦,不做作,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