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是否能通过这些测试?
之前我曾经因为中国文学中对女性的描写吐槽,中国男人写女人,就只有那么几种套路(圣母,处女,荡妇),最终仍旧是为了支持男性主角的故事线。但是如何衡量一个作品中女性角色写的怎么样呢?这里面有几种测试方法。 最著名的是Bechdel Test(我之前也写过,这次再写一次),这个测试是由美国的漫画家Alison Bechdel在80年代提出。她认为一个作品(不管是文学影视还是漫画作品),在塑造女性角色上都要至少达到这个最低标准: 1. 这个作品中有两个有名字的女性角色(不能是侍女1+路人甲2,一定在作品中要有名字)。 2. 这两个人女性角色要有一段对话(对话不能是问候性的,你好再见,一定要有实质性内容) 3. 这段对话要谈论男性以外的话题(男性不仅仅包括他们的恋人,也包括他们的男性亲属,男性师傅上司皇帝阿哥,等等)。 你用这个标尺衡量一下,莫言王朔那帮沙猪小说,或者大部分清宫戏,甚至是以女性为主的宫斗戏,一般就都纷纷落马了。 第二个测试是性感台灯测试 (Sexy Lamp Test). 这个测试出现比较晚,大概2010年代初才出现。性感台灯的测试很简单:把你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换成一只性感台灯,整个故事情节仍旧可以保持不变。那就说明你的作品中女性角色有问题。
比如说,女主角被坏蛋绑架了!男主必须去救她!把这个女主角换成“性感台灯”:性感台灯被偷走了!男主必须马上去把性感台灯找回来,剧情保持不变。 用这个标尺衡量一下,大部分007 类的种马文基本上就都可以去死了。 第三个测试是森真子测试。这个测试是出自环太平洋的女主角森真子。环太平洋刚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个电影虽然没有通过Bechdel测试(虽然有数个女性角色,但是互相之间没有对话),但是森真子这个角色本身其实很丰满。所以就提出了辅助性的森真子测试,这个测试的标准是: 1. 作品中至少有一个女性角色 2. 这个女性角色要有自己的故事情节线索 3. 女性角色的故事线索可以脱离其他男性角色故事线索独立存在,而不是为了支持其他男性角色的故事线而设立。
如果你的作品只有一个主要女性角色,但是这个女性角色本身很丰满,而且她的故事主线不是为了支持男性角色,你作品的女性角色就没问题。(但还是可以增加更多女性角色啊)。 最后附加点:蓝妹妹原则 (Smurfette Principle). 这个原则可以说是森真子测试的反面。蓝妹妹原则是Katha Pollitt 在1991年提出: “现在的电视剧里,要么所有的角色都是男性,要么就出现蓝妹妹现象:一组男性角色中,只有一个女性角色,一般是套路化的女性角色。这里面传递的信息很明确:男人是普遍的,女人是特例;男人是重点,女人是辅助;男性角色是一个个的独立个体,女性角色是套路人物。男性定义一个群体的核心价值和故事发展,女性只因为她跟某个男性角色的关系而存在。” 蓝妹妹原则其实非常普遍,比如说:星战(只有蕾雅公主一个女性角色);TBBT(1-3季只有Penny一个女性角色);几乎所有的007 电影都落入这个套路;妇联里的黑寡妇;美队里的Peggy。。。 但是,有人可能会说,蕾雅公主似乎可以通过森真子测试。但是,这么说吧,如果蕾雅公主的故事线脱离了卢克和守楼舰长,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她作为一个人物,仍旧是为了支持卢克的成长。她在第一部就是一个麦高芬,是卢克奋斗的目标。 女性人物不好写,中国外国都算上,能写好的不多。看看这几个测试,回去想想你作品能不能通过。 --- 看到了推荐和回复的内容,我想先统一澄清一下:女性占人口的50%。你如果想要写作,想要写好故事,就要学会如何写好女性角色。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有丰满的角色(无论男女)。但是现在很多文艺作品,不管古今中外,不管作者是男是女,都会出现男性角色写的很丰满,女性角色很单薄。这是一个广泛普遍的写作问题,不是”女权问题“。站在一个作品中只有丰满的男性角色而缺乏女性角色,就不能称之为是好作品。但是即使是通过了这些测试,也不是说作品就一定会好。 所以,所有叽叽歪歪的抱怨”女权“如此,”政治正确“这般,可以省省了。这跟女权无关,跟写出好的故事有关。 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看到”更丰满的女性角色“,马上就跳出来骂女权或者骂政治正确。如果我写“如何写出更好的人物”,会不会也有这么多热跑来叽叽歪歪的骂人,或者一定要说明“写出好的人物和作品是否优秀无关!!!你不能拿这些标尺来衡量我!” 我之前还写过一篇介绍作品三段式结构的文章,写完了根本没人指手画脚。所以,说到底。。。仍旧是潜在的沙猪心态。男权这两个字,简直是不能提。一提,马上就会有人冲上来表明自己多么的政治不正确,自己是一个多么自豪的重度厌女症患者。 顺便回答一下”推荐“和”回复“的内容: ”作家写小说出来不是为了通过测试的。请不要让作家,艺人等等公众人物成为我们发泄对现实不满的对象。请不要让他们承担过分的责任。“ -- 作家写小说的目的应该是写出好的作品吧。这个测试,完全不是让作家和艺人承担什么社会责任,而是希望作家能够写出更好的作品。 ”女性形象,不一定说要女权主义。根据“女权主义”政治正确的原则塑造出来的女性,还不是一样的扁平、没特色?“ --女权唯一的目标是男女平等,那么说,如果作者能够塑造“有缺点,有深度,有个性,独立存在”的男性角色,我们也希望书中的女性角色也是“有缺点,有深度,有个性,独立存在”的人。 “所以,归根结底不是女性人物不好写。而是99.99%的男性作家从始至终都会把她客体化和物品化,而不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有思想的人来对待。” -- 我觉得是男性作家不懂如何把女性当作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人来对待,在生活中是这样,在作品中也是这样。但是如果他们能够看到这个测试,明白自己的作品其实是有缺陷的,那也是好事。 "照你这么说,荷马史诗,唐吉珂德。。。(列出经典名著数个)。。。肯定算不上好作品。还说不是政治正确?在我看来,以性别为绝对评判标准的文学批评就是政治正确的憎恨学派作风,无论你怎么解释,你的底色就是这样。” -- 首先,即使是经典,也要以批判的眼光来对待。这就是文学批评的本质。所以你还真别跟我谈什么学派什么政治正确。一个作品因为大家都说是”经典“,所以放在神坛上供着,不能批评,这才是最大的问题。第二,我们可以喜欢一个作品,同时意识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我喜欢很多电子游戏都有女性问题,我批评作品中的问题,同时也喜欢玩这些游戏。第三,一个作品是否有女性角色,跟作品本身的主题也有关系。比如说,如果是以战场军旅为主的作品,因为时代原因没有女性角色,那我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描写社会,却没有女性角色或者女性角色苍白单薄,那就是问题,我们就要批评。 ”那么各种霓虹国的色情LL文都可以通过了“ -- 汗。。。通过了也没说是好文章吧?这么多人拿这种道理来跟我讲,逻辑堪忧。
© 本文版权归 FluorineSpark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FluorineSpark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恐怖三角恋 - 安吉拉·迪亚兹跟踪骚扰案 (10人喜欢)
- 绨根在哪里?- 凯莉·朗杀婴案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