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源于偷懒
李天琪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爱好不是弃置一边、就是丢在了爪哇国,唯有读书这个爱好保留了下来,而且越来越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须臾不可或缺。
小时候曾经羡慕猪的生活,因为猪除了吃就是睡,睡醒了就接着吃,还有哪种动物有猪一样 的日子这样舒坦和幸福?比如一头牛、一匹马,甚至一只鸡都要肩负着生蛋和打鸣的艰巨任务。直到后来,在年关的鞭炮声中传来猪叫的声音,我才发现,不劳动的 结果就是案板上挨宰的命运,从此便了却了长大做一头猪的愿望。猪没做成,不意味着我伟大的理想就从此破灭了。我发现了另一个安全而有效的躲避劳动的方法, 那就是读书。
有过乡村上学经历的人,大都经历过一边放羊,一边学习,一边劳动,一边上学的日子。尤 其是农忙时节,为了抢收夏秋作物,一些家长甚至不惜撒谎,向老师请假让孩子帮干农活。而我的父亲母亲却恰恰相反,不论家里有多忙活,只要有我没有完成的家 庭作业,即使再忙,也不愿意我放下书本参与家里的任何劳动。
这让我为偷懒和害怕干活找到了一个不置可否的理由,如果天下雨了不想去放牛,天太热了不想去田里拔草,我就装作要看书的样子或者推脱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没做完,无论家里多忙,母亲都会默默的从我身边走开。甚至她还要安慰几句:那就好好写你的作业吧。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家正在碾麦场,那是一个农民家庭一年之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事 件,一年所有的收成就要颗粒归仓了,如果此时出现意外,一年的所有努力将会付诸东流。那天正是我家碾场的日子,早晨天气还是晴朗的,到了中午歇晌的时候, 天边隐隐出现了雷声,接着是黑压压的乌云从山那边压了过来。前来帮工的人甚至饭都来不及吃,就又投入紧张的忙活中。虽然那时我也面临中考前的复习考试,但 比起一个农村家庭打碾麦子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那天本想帮家里收拾农具的想法也被忙的满头满脸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的父母阻止了,说到 底,当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还是不愿意参加这种忙碌又繁重的劳动。那一年,因为打碾的小麦全都泡在了暴雨中,我们全家吃了一年的芽麦。在农村,碾麦场是一年 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候,为了躲避劳动,我以复习参加考试为由回避了家里最重的负担,如今每当我翻开书来读,眼前都会浮现出那场突然而至的暴雨和父母紧张劳碌 的身影,让我心里为之愧疚。
如果说上学的岁月里帮父母干过什么农活,减轻他们负担的话,也只是在周末为家里养的两 头猪打打猪草,或者在寒暑假期里放放牛而已,而放牛正是读书的最好时光。将牛赶往距离村庄不远的大山里,在青草丰茂的开阔地带,捡一块干净的地方躺下来, 一边让牛吃着青草,一边翻开带来的图书。倦了,看看头顶飘过的白云,累了,闭上眼睛遐想一会,或者顺手折一朵从身底下探出的小草野花,凑近鼻子闻闻若有若 无的清香。那种惬意和舒畅,至今想来都是那么的美好。《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楼梦》都是那时候看完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不会做作,也不会虚伪,当初读书真的是为了躲避家里繁重的劳动才产生的念头。而不是什么我是先天读书的坯子或者有多么高的思想觉悟。甚至可以说我读书的动机是可耻的也丝毫不显得过分。
将读书说成是我的爱好,是出了校门之后的事,这时候的读书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 的,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思想,完全出于精神的空虚和心灵的饥渴,没有人逼迫,完全是出于自觉。书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也让我在这个 物质充斥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个栖息的居所和呼吸的通道。每当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迷失于都市的灯红酒绿之中时,是书让我急促的步子慢了下来,让我浮躁的心 变得安静和坦然。感谢有书,更感谢父母的善良和艰苦岁月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爱好不是弃置一边、就是丢在了爪哇国,唯有读书这个爱好保留了下来,而且越来越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须臾不可或缺。
小时候曾经羡慕猪的生活,因为猪除了吃就是睡,睡醒了就接着吃,还有哪种动物有猪一样 的日子这样舒坦和幸福?比如一头牛、一匹马,甚至一只鸡都要肩负着生蛋和打鸣的艰巨任务。直到后来,在年关的鞭炮声中传来猪叫的声音,我才发现,不劳动的 结果就是案板上挨宰的命运,从此便了却了长大做一头猪的愿望。猪没做成,不意味着我伟大的理想就从此破灭了。我发现了另一个安全而有效的躲避劳动的方法, 那就是读书。
有过乡村上学经历的人,大都经历过一边放羊,一边学习,一边劳动,一边上学的日子。尤 其是农忙时节,为了抢收夏秋作物,一些家长甚至不惜撒谎,向老师请假让孩子帮干农活。而我的父亲母亲却恰恰相反,不论家里有多忙活,只要有我没有完成的家 庭作业,即使再忙,也不愿意我放下书本参与家里的任何劳动。
这让我为偷懒和害怕干活找到了一个不置可否的理由,如果天下雨了不想去放牛,天太热了不想去田里拔草,我就装作要看书的样子或者推脱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没做完,无论家里多忙,母亲都会默默的从我身边走开。甚至她还要安慰几句:那就好好写你的作业吧。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家正在碾麦场,那是一个农民家庭一年之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事 件,一年所有的收成就要颗粒归仓了,如果此时出现意外,一年的所有努力将会付诸东流。那天正是我家碾场的日子,早晨天气还是晴朗的,到了中午歇晌的时候, 天边隐隐出现了雷声,接着是黑压压的乌云从山那边压了过来。前来帮工的人甚至饭都来不及吃,就又投入紧张的忙活中。虽然那时我也面临中考前的复习考试,但 比起一个农村家庭打碾麦子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那天本想帮家里收拾农具的想法也被忙的满头满脸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的父母阻止了,说到 底,当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还是不愿意参加这种忙碌又繁重的劳动。那一年,因为打碾的小麦全都泡在了暴雨中,我们全家吃了一年的芽麦。在农村,碾麦场是一年 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候,为了躲避劳动,我以复习参加考试为由回避了家里最重的负担,如今每当我翻开书来读,眼前都会浮现出那场突然而至的暴雨和父母紧张劳碌 的身影,让我心里为之愧疚。
如果说上学的岁月里帮父母干过什么农活,减轻他们负担的话,也只是在周末为家里养的两 头猪打打猪草,或者在寒暑假期里放放牛而已,而放牛正是读书的最好时光。将牛赶往距离村庄不远的大山里,在青草丰茂的开阔地带,捡一块干净的地方躺下来, 一边让牛吃着青草,一边翻开带来的图书。倦了,看看头顶飘过的白云,累了,闭上眼睛遐想一会,或者顺手折一朵从身底下探出的小草野花,凑近鼻子闻闻若有若 无的清香。那种惬意和舒畅,至今想来都是那么的美好。《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楼梦》都是那时候看完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不会做作,也不会虚伪,当初读书真的是为了躲避家里繁重的劳动才产生的念头。而不是什么我是先天读书的坯子或者有多么高的思想觉悟。甚至可以说我读书的动机是可耻的也丝毫不显得过分。
将读书说成是我的爱好,是出了校门之后的事,这时候的读书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 的,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思想,完全出于精神的空虚和心灵的饥渴,没有人逼迫,完全是出于自觉。书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也让我在这个 物质充斥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个栖息的居所和呼吸的通道。每当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迷失于都市的灯红酒绿之中时,是书让我急促的步子慢了下来,让我浮躁的心 变得安静和坦然。感谢有书,更感谢父母的善良和艰苦岁月的理解和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