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青年艺术家,用纸币再现出梵高的油画
![]() |
![]() |
他们是设计师,
专注于艺术墙面的整体设计。
他们是艺术家,
以纸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
他们是DAC,
他们让艺术成为生活,
让生活更加艺术。
![]() |
DAC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 |
“
关于DAC,要从纸品库说起
在之外工作的咖啡馆,摆放着一些设计独特的笔记本。他们分为很多不同的系列:西游记、青花、关于童年……
![]() |
每个封面都是一幅精美的插画作品,每一本的做工都精细无比。它们出自纸品库,是DAC的前身。
![]() |
我们采访了DAC的艺术总监蒲锐,她向我们讲述了关于纸品库和DAC的故事。
![]() |
“未知”系列 限量版 |
蒲锐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学的是视觉设计。做设计的人经常与纸打交道,很多作品最终也要在纸上呈现。慢慢的萌生了做艺术纸品的想法。
2008年,蒲锐和朋友未山开始自己创业,从黄泥磅的小小工作室,慢慢辗转到渝北,建起了一座2000多平的艺术空中楼阁。
![]() |
他们自己设计笔记本封面、内页,寻找生产商制作成品。也与其他艺术家、插画师合作,进行共同创作。其中与80后自由插画师蒲杰辉合作的“城市记忆”系列作品,获得了中华区最佳品牌插画金奖。
![]() |
城市记忆—香港 |
纸是中国最古老的发明,它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
纸是那么宽广博大,一切文字都可以安家落户,一切颜色都可以找到归宿。我们要对纸怀有尊重和崇敬之心,不应该因为它的随处可见而忽略了它带来的美好。
纸品库在重庆的各大书店做了很多分享活动,希望能够让人真正的认识纸,发现纸的无穷魅力。
![]() |
DAC作品: 千手观音 |
“
让艺术成为生活,让生活更加艺术
但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用电子的方式去记录,甚至把手提电脑也称为“笔记本”。真正纸质的笔记本越来越少人用,纸品库也遇到了很大的危机。
“我们不会放弃自己坚持的东西,要寻找纸品更多的可能性。”
![]() |
于是,团队成员开始探索纸品更多的方向,慢慢的找到了用纸做墙面装饰这条路,把纸品和艺术结合到更加极致。
DAC由此诞生, Design Art Culture,以纸为载体, 以艺术为视角,探寻空间的完美呈现。
![]() |
很难想象,纸也能够成为我们空间装饰的一部分。DAC的这一创新性尝试打破了很多人的认知。
艺术给人的感觉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是普通人难以理解和触及到的。好像只有艺术家或者收藏家才有资格讨论艺术。人们往往忽略了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给生活带来美。艺术家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用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美的一面。
![]() |
DAC作品:《春夏秋冬》 |
而DAC所追求的就是让艺术成为生活,让普通人接受到美的讯息。
“我们希望人们在生活的空间里能够感受到幸福。”
DAC做了一个艺术交流平台——装点幸福。他们分享生活中的艺术,让艺术更加贴近生活,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DAC做到了让艺术融入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艺术本身就带有商品的属性,而DAC做到了真正让艺术可以消费的起。
![]() |
“
他们都是艺术家
1
DAC艺术总监 蒲锐
![]() |
视觉艺术家
SMART重庆区成员
Design360理事会员
作品:《碎片》
![]() |
这个作品系列是与影像艺术家戴前锋老师共同进行的视觉探索,以他的摄影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
![]() |
《碎片》局部 |
通过对过去影像的解构与重组,营造出一个一个独立的单元体,如马赛克或卫星地图搜索的视觉效果,让一个不复存在的城市景象重新构建在我们的大脑里。地图放大缩小扩散的搜索,仿佛是在某种时空中搜索记忆一般。亦真亦幻,忽远忽近。追忆城市的景象,残留的印记早已模糊不清。过去与现在,那时与这刻,唯有瞬间记录的影像,才能让我们重温一个城市的过去。
![]() |
《芝江巷》戴前锋摄 |
2
DAC艺术设计师 李聪睿
![]() |
作品:《 Colorful Day》
![]() |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鲜花流淌过城市的街道
灰色的人抬起头
看见光,恍若新生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
3
DAC艺术设计师 何城
![]() |
作品:《 城·印象》
![]() |
城市的上空飘着白色的雾
烟雨朦胧,看不清它的样子
能否回到十年前离开的那一天
江水再也流不走身边的温暖
![]() |
《城·印象》局部 |
![]() |
图片由DAC提供
@ D A C
![]() |
电话 : +86 23 6711 6699
网址:www.dacchina.com
地址:重庆江北区寸滩港安二路37号创意园6层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