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医院骨质疏松科病房腕带佩带依从性差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腕带是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使用准确而可靠的方法进行身份标记以方便识别的途径[1]。针对某院骨质疏松科患者多为高龄人群,多存在不同程度听力障碍、理解能力下降等因素,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身份。
【关键词】骨质疏松科患者 手腕带 依从性差 原因 对策
在护理工作中,患者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2]。但尽管如此,该院骨质疏松科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普遍欠佳,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患者自身因素
1.1思想认知不足 ①、传统的“三查七对”已经在人群思维中根深蒂固,对于由姓名加腕带的方式核对患者身份对人们来说还是一种新观念,患者不了解腕带在医疗安全中的重要性,有部分患者觉得佩戴腕带多此一举,核对姓名、科室、床号及住院号信息已经足够,核对腕带延长了他们等待治疗的时间[3]②、由于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未向患者讲明佩戴腕带的目的和意义,患者入院后只是将腕带拿给患者戴上,但未告诉患者“为什么要佩戴腕带”,患者不了解腕带在医疗安全中的重要性,导致不理解不配合。
1.2多数患者住院期间治疗结束后就回家休息 该院骨质疏松科患者多为多次入院的老年患者,大多数患者均为本地人,居住地址离医院较近,由于病房环境舒适度较差,治疗一结束便回家休息,他们怕佩戴腕带在熟人或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患者身份而有自卑感,更担心自己的病情在熟人圈中传播,问长问短让他们感到尴尬。
1.3抵触患者角色 该院骨质疏松科患者有一部分为离休干部。霍惠芝分析认为[4]大多数离休干部曾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一直扮演指挥者的角色,习惯了周围人群恭维,尊重的态度。他们不愿意被腕带提醒自己现在是患者身份,认为腕带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自己心理压力。对医务人员的言行敏感,从重片面分析理解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角色不适应,不愿接受病人的身份[5]。
1.4佩戴不舒服,不方便 腕带为一次性软塑料材质,大部分患者表示在身体出汗时腕带容易粘连在手腕上,对手臂自由的活动造成牵绊,害怕腕带遇水后字迹模糊,影响医护人员工作。极少数患者佩戴后发生皮肤过敏现象[3]。
1.5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时腕带核对制度未落实到位 医务人员面对巨大的临床工作,多数医生护士在做治疗时未对腕带进行核对,患者并没有体会到腕带在安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腕带佩戴与否意义不大。
2.外界主要干扰因素原因分析
2.1医务人员过度自信 该院骨质疏松科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大部分护理人员感觉对自己每天主管的患者基本信息和外貌熟记于心,确认自己不会出错,对患者仅采取叫床号姓名核对。
2.2增加工作量 该院骨质疏松科住院患者长期维持在160人左右,但护士仅21人,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反复核对会增加工作时间,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还需要反复多次进行知识宣教,增加工作内容。
2.3思想陈旧 医务人员尚未形成两种方式核对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做到每次进行腕带核对。仅在有辅助科室进行医疗安全检查时才会有主动核对腕带的意识,但一旦检查结束,执行力度就会明显下滑。
2.4患者不配合 由于该科很多患者不愿意佩戴腕带,需反复劝说让她们感觉困扰,多数患者在被要求查看腕带时,总是以腕带在包包内、在床头柜内为由拒绝佩戴腕带也是造成她们执行该项制度最大的障碍。
3对策
3.1加强健康宣教 调查统计显示[6]“一对一”教育模式较受欢迎,患者入院后应由责任护士详细讲解佩戴腕带的作用及重要性与此同时告知患者此腕带为一次性使用,勿随意取下,如发现佩戴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讲解结束后让患者签署腕带佩戴知情同意书。
3.2人性化措施,提高舒适度 腕带佩戴松紧适度,对于少数对腕带过敏的患者,可将患者腕部缠绕一圈纱布后再佩戴腕带,对于有水肿、皮肤潮湿的患者,可将腕带拴于床栏上,另外针对需外出的患者,告知患者购买一漂亮的护腕,外出时便将护腕戴在腕带上,既美观又隐藏了患者身份,无形的给患者带来自信。
3.3制定规范核对流程,定期培训 健全规范保障医疗安全的核对流程,并定期对医务人员,辅助科室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核对腕带意识。
3.4强化身份核对督促 各职能部门(护理部,医务部)应经常督促,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科室,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强调科室每班床旁交接时,检查病人是否佩戴腕带,腕带信息是否清晰、完整。同时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对于未佩戴腕带,或者腕带佩戴不正确的患者拒绝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该院骨质疏松科患者拒绝佩戴腕带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应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俊.病人标识腕带的使用体会[J].现代医学,2008,36(5):197
[2]杨卉.黄金.病人身份确认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49
[3]赵菁.李小峰.标识腕带佩戴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9):47-50
[4]贠晓青.离休干部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3):49-50
[5]杨艳.老年病房佩戴手腕识别带执行欠佳的分析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3,(29):105-106
[6]方淑玲.心血管内科病人佩戴腕带依从性的调查与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4):24-25
【关键词】骨质疏松科患者 手腕带 依从性差 原因 对策
在护理工作中,患者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2]。但尽管如此,该院骨质疏松科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普遍欠佳,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患者自身因素
1.1思想认知不足 ①、传统的“三查七对”已经在人群思维中根深蒂固,对于由姓名加腕带的方式核对患者身份对人们来说还是一种新观念,患者不了解腕带在医疗安全中的重要性,有部分患者觉得佩戴腕带多此一举,核对姓名、科室、床号及住院号信息已经足够,核对腕带延长了他们等待治疗的时间[3]②、由于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未向患者讲明佩戴腕带的目的和意义,患者入院后只是将腕带拿给患者戴上,但未告诉患者“为什么要佩戴腕带”,患者不了解腕带在医疗安全中的重要性,导致不理解不配合。
1.2多数患者住院期间治疗结束后就回家休息 该院骨质疏松科患者多为多次入院的老年患者,大多数患者均为本地人,居住地址离医院较近,由于病房环境舒适度较差,治疗一结束便回家休息,他们怕佩戴腕带在熟人或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患者身份而有自卑感,更担心自己的病情在熟人圈中传播,问长问短让他们感到尴尬。
1.3抵触患者角色 该院骨质疏松科患者有一部分为离休干部。霍惠芝分析认为[4]大多数离休干部曾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一直扮演指挥者的角色,习惯了周围人群恭维,尊重的态度。他们不愿意被腕带提醒自己现在是患者身份,认为腕带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自己心理压力。对医务人员的言行敏感,从重片面分析理解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角色不适应,不愿接受病人的身份[5]。
1.4佩戴不舒服,不方便 腕带为一次性软塑料材质,大部分患者表示在身体出汗时腕带容易粘连在手腕上,对手臂自由的活动造成牵绊,害怕腕带遇水后字迹模糊,影响医护人员工作。极少数患者佩戴后发生皮肤过敏现象[3]。
1.5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时腕带核对制度未落实到位 医务人员面对巨大的临床工作,多数医生护士在做治疗时未对腕带进行核对,患者并没有体会到腕带在安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腕带佩戴与否意义不大。
2.外界主要干扰因素原因分析
2.1医务人员过度自信 该院骨质疏松科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大部分护理人员感觉对自己每天主管的患者基本信息和外貌熟记于心,确认自己不会出错,对患者仅采取叫床号姓名核对。
2.2增加工作量 该院骨质疏松科住院患者长期维持在160人左右,但护士仅21人,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反复核对会增加工作时间,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还需要反复多次进行知识宣教,增加工作内容。
2.3思想陈旧 医务人员尚未形成两种方式核对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做到每次进行腕带核对。仅在有辅助科室进行医疗安全检查时才会有主动核对腕带的意识,但一旦检查结束,执行力度就会明显下滑。
2.4患者不配合 由于该科很多患者不愿意佩戴腕带,需反复劝说让她们感觉困扰,多数患者在被要求查看腕带时,总是以腕带在包包内、在床头柜内为由拒绝佩戴腕带也是造成她们执行该项制度最大的障碍。
3对策
3.1加强健康宣教 调查统计显示[6]“一对一”教育模式较受欢迎,患者入院后应由责任护士详细讲解佩戴腕带的作用及重要性与此同时告知患者此腕带为一次性使用,勿随意取下,如发现佩戴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讲解结束后让患者签署腕带佩戴知情同意书。
3.2人性化措施,提高舒适度 腕带佩戴松紧适度,对于少数对腕带过敏的患者,可将患者腕部缠绕一圈纱布后再佩戴腕带,对于有水肿、皮肤潮湿的患者,可将腕带拴于床栏上,另外针对需外出的患者,告知患者购买一漂亮的护腕,外出时便将护腕戴在腕带上,既美观又隐藏了患者身份,无形的给患者带来自信。
3.3制定规范核对流程,定期培训 健全规范保障医疗安全的核对流程,并定期对医务人员,辅助科室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核对腕带意识。
3.4强化身份核对督促 各职能部门(护理部,医务部)应经常督促,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科室,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强调科室每班床旁交接时,检查病人是否佩戴腕带,腕带信息是否清晰、完整。同时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对于未佩戴腕带,或者腕带佩戴不正确的患者拒绝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该院骨质疏松科患者拒绝佩戴腕带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应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俊.病人标识腕带的使用体会[J].现代医学,2008,36(5):197
[2]杨卉.黄金.病人身份确认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49
[3]赵菁.李小峰.标识腕带佩戴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9):47-50
[4]贠晓青.离休干部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3):49-50
[5]杨艳.老年病房佩戴手腕识别带执行欠佳的分析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3,(29):105-106
[6]方淑玲.心血管内科病人佩戴腕带依从性的调查与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