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酸
“翠花,上酸菜~”
酸菜,应该是我作为一个东北人对于酸的第一个想到的食物。然后联想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锅冒着热气的酸菜汤。这汤里酸菜自不必说,冻豆腐也必不可少,肉一定是猪肉,可以是五花肉片,当然我最爱吃的还是排骨,这里的排骨最好是筒骨之类的不太规则的排骨,“顺溜儿”的排骨在酸菜汤里反而少了嘬骨缝肉时连汤带汁儿一起吸进去的享受。我老爸在啃骨头啃到起劲儿时总会下意识地咪起眼睛,我有时也会这样,这种陶醉的吃法真的使食物更加美味。这种酸菜锅常见于冬天,不仅是因为数九寒冬一家人在屋里围着吃酸菜锅实在是一大享受,而且酸菜其实一开始是冬天的特产,虽然现在越来越少见,但是我小时候奶奶家、姥姥家还是会一到冬天就屯许多大白菜(小时候的大白菜都是卡车装着卖的,家家户户胡都会至少买上一个“小山”的白菜,堆在阳台上或者院子里,享受同样待遇的通常还有大葱),除了日常的食用之外,还会在大坛子里积酸菜,至今我也没弄清楚积酸菜的流程和原理,不过积得是否成功我还是能吃出来的,好的酸菜保留了白菜的脆劲儿,又有一种自然的酸味,不好的酸菜要么就是酸的有点像添加剂,要么就是味道还是像大白菜。当然奶奶和姥姥家的酸菜还是很少失手的,主要是现在很少有家庭还在自己积酸菜了,所以酸菜还是主要来自食品加工厂,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年四季我们都能吃到好吃的酸菜(当然不幸遇到不好吃的酸菜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最四季皆宜的做法就是炒酸菜,这道菜也常见于春饼席上,也可单独作为一道菜食用。炒酸菜比熬酸菜更能凸显酸菜的“酸”,而且做法十分简单,配料也不复杂,十分适合犯懒的时候就着米饭吃。
接下来要说的也许对山西人来说有点“侵权”,就是——醋。我和妹妹都很喜欢“吃醋”,话说吃醋这个词真的很形象,将心里泛酸的感觉传神地表达出来。但是我和妹妹爱的可是货真价实的“醋”,可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醋”的品牌,山西陈醋自不必说,到江苏上大学的时候知道了“镇江醋”,在辽宁最出名的则是“高桥陈醋”。醋,在饭桌上也许从来不是主角,但是没有了醋,菜肴绝对会失色不少。能想到的最典型的醋作陪衬的例子就是吃饺子蘸醋,也许有些人吃饺子是要蘸酱油的,但我和小妹儿吃酸菜馅的饺子都要蘸醋,经常北大人戏称“醋缸”。积得冯巩有一个小品,大概讲的是老师带着饺子去医院看望他,他当时的台词是“老师啊,你要再带点醋该多好啊”,我立刻就觉得冯巩在吃饺子的品位上和我们是一派的。饺子因为其中的馅料本身就带有滋味了,煎饺就更不用说,但是吃饺子不蘸醋就是会少了几分味道。同样是带馅儿的食物,馅饼、包子什么的大多就不需要蘸佐料,这么看来饺子真是神奇,饺子和醋的搭配真是天生一对呢。除了佐餐,调味也是醋的一大功用。比如凉菜里面加了醋就会非常爽口。我最爱吃的菠菜花生豆、皮蛋豆腐、拌海蜇皮都是少不了醋的。醋真是餐桌一宝啊~
说了东北的骄傲“酸菜”还有山西的自豪“醋”,那么索性来个全人类都体验过的滋味吧——眼泪。也许有人会说,眼泪是咸的啊,嗯,流到嘴里确实咸咸的,我无法反驳。但我说的眼泪涌上的感觉,鼻头一酸。还有鼻头一酸之前一定会经历的心头一酸,所以我还是自说自话地决定把眼泪作为酸性食物。当然眼泪的滋味并不是美味,也不受欢迎,但确实每个人都切身体会的酸,所以说到酸,我没法绕过它,尤其是离开家独自生活的我的当下,想到一家人围坐在热腾腾的酸菜锅周围,还有过年时蘸着醋吃着饺子,寻找大人们包进去的硬币,不禁心头一酸。酸,确实是绕不过的滋味呢,无论是餐桌上,还是人生中。
酸菜,应该是我作为一个东北人对于酸的第一个想到的食物。然后联想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锅冒着热气的酸菜汤。这汤里酸菜自不必说,冻豆腐也必不可少,肉一定是猪肉,可以是五花肉片,当然我最爱吃的还是排骨,这里的排骨最好是筒骨之类的不太规则的排骨,“顺溜儿”的排骨在酸菜汤里反而少了嘬骨缝肉时连汤带汁儿一起吸进去的享受。我老爸在啃骨头啃到起劲儿时总会下意识地咪起眼睛,我有时也会这样,这种陶醉的吃法真的使食物更加美味。这种酸菜锅常见于冬天,不仅是因为数九寒冬一家人在屋里围着吃酸菜锅实在是一大享受,而且酸菜其实一开始是冬天的特产,虽然现在越来越少见,但是我小时候奶奶家、姥姥家还是会一到冬天就屯许多大白菜(小时候的大白菜都是卡车装着卖的,家家户户胡都会至少买上一个“小山”的白菜,堆在阳台上或者院子里,享受同样待遇的通常还有大葱),除了日常的食用之外,还会在大坛子里积酸菜,至今我也没弄清楚积酸菜的流程和原理,不过积得是否成功我还是能吃出来的,好的酸菜保留了白菜的脆劲儿,又有一种自然的酸味,不好的酸菜要么就是酸的有点像添加剂,要么就是味道还是像大白菜。当然奶奶和姥姥家的酸菜还是很少失手的,主要是现在很少有家庭还在自己积酸菜了,所以酸菜还是主要来自食品加工厂,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年四季我们都能吃到好吃的酸菜(当然不幸遇到不好吃的酸菜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最四季皆宜的做法就是炒酸菜,这道菜也常见于春饼席上,也可单独作为一道菜食用。炒酸菜比熬酸菜更能凸显酸菜的“酸”,而且做法十分简单,配料也不复杂,十分适合犯懒的时候就着米饭吃。
接下来要说的也许对山西人来说有点“侵权”,就是——醋。我和妹妹都很喜欢“吃醋”,话说吃醋这个词真的很形象,将心里泛酸的感觉传神地表达出来。但是我和妹妹爱的可是货真价实的“醋”,可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醋”的品牌,山西陈醋自不必说,到江苏上大学的时候知道了“镇江醋”,在辽宁最出名的则是“高桥陈醋”。醋,在饭桌上也许从来不是主角,但是没有了醋,菜肴绝对会失色不少。能想到的最典型的醋作陪衬的例子就是吃饺子蘸醋,也许有些人吃饺子是要蘸酱油的,但我和小妹儿吃酸菜馅的饺子都要蘸醋,经常北大人戏称“醋缸”。积得冯巩有一个小品,大概讲的是老师带着饺子去医院看望他,他当时的台词是“老师啊,你要再带点醋该多好啊”,我立刻就觉得冯巩在吃饺子的品位上和我们是一派的。饺子因为其中的馅料本身就带有滋味了,煎饺就更不用说,但是吃饺子不蘸醋就是会少了几分味道。同样是带馅儿的食物,馅饼、包子什么的大多就不需要蘸佐料,这么看来饺子真是神奇,饺子和醋的搭配真是天生一对呢。除了佐餐,调味也是醋的一大功用。比如凉菜里面加了醋就会非常爽口。我最爱吃的菠菜花生豆、皮蛋豆腐、拌海蜇皮都是少不了醋的。醋真是餐桌一宝啊~
说了东北的骄傲“酸菜”还有山西的自豪“醋”,那么索性来个全人类都体验过的滋味吧——眼泪。也许有人会说,眼泪是咸的啊,嗯,流到嘴里确实咸咸的,我无法反驳。但我说的眼泪涌上的感觉,鼻头一酸。还有鼻头一酸之前一定会经历的心头一酸,所以我还是自说自话地决定把眼泪作为酸性食物。当然眼泪的滋味并不是美味,也不受欢迎,但确实每个人都切身体会的酸,所以说到酸,我没法绕过它,尤其是离开家独自生活的我的当下,想到一家人围坐在热腾腾的酸菜锅周围,还有过年时蘸着醋吃着饺子,寻找大人们包进去的硬币,不禁心头一酸。酸,确实是绕不过的滋味呢,无论是餐桌上,还是人生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