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人街探案》看推理
我相信有很多人在看《唐人街探案》之前是抱着一种恶俗喜剧的态度去看的,大概跟看港囧和恶棍天使是一个套路。
我也是这样。
尤其是看开头10分多钟夸张的表演,尴尬的台词,奇怪的语调让我直接想给一个负分,憋不住满腔热血,真的只想送一个字:烂,真烂,烂透了,无敌大烂,谁看谁傻*的评价。
但是,这里有个但是,看完之后,个人认为如果影片满分10分的话,应该可以给到7分。
有三点原因:一,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二,没有太侮辱观众智商;三,演员们都在尽力没失水准。国内的悬疑喜剧的作品很少,陈导的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悬疑片中最搞笑的,喜剧片中最惊悚的。
虽然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其他作品的影子,比如,王宝强饰演的唐仁和刘昊然饰演的秦风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很容易想到名侦探柯南中的毛利小五郎和柯南;再有,王宝强的武打动作借鉴了成龙的喜剧风格;阿香过生日那段,是模仿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面三个人躲在床底的桥段;有推理的载体---日记本,比如《一级恐惧》和《八毫米》中都以录像带作为载体记录;影片最后张子枫饰演的思诺诡异的笑容也是和《一级恐惧》末尾爱德华·诺顿饰演的人格分裂症患者的笑容出奇的一致;甚至整部影片的逻辑跟东野圭吾的《白夜行》类似。此外,影片中还夹杂着大量殿堂级推理的语录比如《四签名》里福尔摩斯的名言“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那个多不可思议,都是事实真相”“其实没有谁会在意真相,人们只会相信他所愿意看到的那个真相”“从证据来看,你就是凶手”“要破解罪恶,就必须接近它,甚至成为它”等高逼格的句子。
当然了,我觉得一味罗列太多的这种句子是没有用的,感觉就像本来你和邻居的日常对话好好的,非要来一句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不过从秦风口中的推理家埃勒里奎因,歌野晶午的《求道者密室》,青崎有吾的《体育馆杀人》作品等,都能深切地看到导演本人对推理的喜爱,也能体会到陈导对观众的诚意。此外,电影的画面手法也借鉴了不少作品,比如案件场景回放,按剧情走一遍中间设置几次定格,真凶出现时给长镜头等等。
是的,陈导借鉴了很多,但他的综合能力很强,他能够把王宝强,陈赫,小沈阳,肖央,大鹏等本来各具特点的喜剧代表人物完美地融合到自己的电影风格中去,让人不觉得很突兀。其次,陈思成所塑造的推理过程相对清晰,一步步在指引观众自己寻找答案,如果认真看影片细节的话,结尾反转之前其实能猜个大概。然后,音乐搭配的也恰到好处有喜感,比如《往事只能回味》作为医院精彩的枪战戏长镜头的背景音乐,着实不错,颇有港片feel啊。不过,情节逻辑方面比较致命的一个缺点是:我就想问问,心得有多大的人才会一边找儿子,一边还参与着与黄金盗窃案,这两件事的绑定,从根源上讲就不是很合理啊。
最后,结尾秦风说自己没有考上警校的原因,是因为他面试时说的那句话:“我不想撒谎,因为我想要完成一次完美的犯罪。”不好意思,从这句话我又忍不住脑补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女警官多诺万劝华生最好远离夏洛克的一句话:“案子越离奇,他(夏洛克)就越兴奋。总有一天,只是调查已不能满足他;总有一天,我们会站在一具尸体旁边,而夏洛克·福尔摩斯便是其罪魁祸首。”
所以总体上,我认为这算是一部尊重观众和有诚意的电影。
所有的电影都要表达一个中心主题,悬疑片更该如此,如果只是过过推理的瘾而没有什么内涵,绝对不能称之为一部好电影。而折纸便是本影片的寓意代表,意在说明,纯善或者纯恶的人就像一张平滑的纸,因为站立不起来,所以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拥有着很多不同的面,就像纸一样只有经过对折,才能稳稳的站立起来。
我也是这样。
尤其是看开头10分多钟夸张的表演,尴尬的台词,奇怪的语调让我直接想给一个负分,憋不住满腔热血,真的只想送一个字:烂,真烂,烂透了,无敌大烂,谁看谁傻*的评价。
但是,这里有个但是,看完之后,个人认为如果影片满分10分的话,应该可以给到7分。
有三点原因:一,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二,没有太侮辱观众智商;三,演员们都在尽力没失水准。国内的悬疑喜剧的作品很少,陈导的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悬疑片中最搞笑的,喜剧片中最惊悚的。
虽然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其他作品的影子,比如,王宝强饰演的唐仁和刘昊然饰演的秦风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很容易想到名侦探柯南中的毛利小五郎和柯南;再有,王宝强的武打动作借鉴了成龙的喜剧风格;阿香过生日那段,是模仿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面三个人躲在床底的桥段;有推理的载体---日记本,比如《一级恐惧》和《八毫米》中都以录像带作为载体记录;影片最后张子枫饰演的思诺诡异的笑容也是和《一级恐惧》末尾爱德华·诺顿饰演的人格分裂症患者的笑容出奇的一致;甚至整部影片的逻辑跟东野圭吾的《白夜行》类似。此外,影片中还夹杂着大量殿堂级推理的语录比如《四签名》里福尔摩斯的名言“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那个多不可思议,都是事实真相”“其实没有谁会在意真相,人们只会相信他所愿意看到的那个真相”“从证据来看,你就是凶手”“要破解罪恶,就必须接近它,甚至成为它”等高逼格的句子。
当然了,我觉得一味罗列太多的这种句子是没有用的,感觉就像本来你和邻居的日常对话好好的,非要来一句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不过从秦风口中的推理家埃勒里奎因,歌野晶午的《求道者密室》,青崎有吾的《体育馆杀人》作品等,都能深切地看到导演本人对推理的喜爱,也能体会到陈导对观众的诚意。此外,电影的画面手法也借鉴了不少作品,比如案件场景回放,按剧情走一遍中间设置几次定格,真凶出现时给长镜头等等。
是的,陈导借鉴了很多,但他的综合能力很强,他能够把王宝强,陈赫,小沈阳,肖央,大鹏等本来各具特点的喜剧代表人物完美地融合到自己的电影风格中去,让人不觉得很突兀。其次,陈思成所塑造的推理过程相对清晰,一步步在指引观众自己寻找答案,如果认真看影片细节的话,结尾反转之前其实能猜个大概。然后,音乐搭配的也恰到好处有喜感,比如《往事只能回味》作为医院精彩的枪战戏长镜头的背景音乐,着实不错,颇有港片feel啊。不过,情节逻辑方面比较致命的一个缺点是:我就想问问,心得有多大的人才会一边找儿子,一边还参与着与黄金盗窃案,这两件事的绑定,从根源上讲就不是很合理啊。
最后,结尾秦风说自己没有考上警校的原因,是因为他面试时说的那句话:“我不想撒谎,因为我想要完成一次完美的犯罪。”不好意思,从这句话我又忍不住脑补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女警官多诺万劝华生最好远离夏洛克的一句话:“案子越离奇,他(夏洛克)就越兴奋。总有一天,只是调查已不能满足他;总有一天,我们会站在一具尸体旁边,而夏洛克·福尔摩斯便是其罪魁祸首。”
所以总体上,我认为这算是一部尊重观众和有诚意的电影。
所有的电影都要表达一个中心主题,悬疑片更该如此,如果只是过过推理的瘾而没有什么内涵,绝对不能称之为一部好电影。而折纸便是本影片的寓意代表,意在说明,纯善或者纯恶的人就像一张平滑的纸,因为站立不起来,所以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拥有着很多不同的面,就像纸一样只有经过对折,才能稳稳的站立起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