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海和慈悲

眼看东天灿烂起来,兴致勃勃赶到时,却是乌云压境。只留了天边一道金光和小吴哥的剪影。有点儿失望,想来因缘所致,不必执着了。
看过蒋勋老师的《吴哥之美》,特地要来近观一遍搅动乳海的浮雕。
听过传说,毗湿奴躺在巨蛇的背上,漂浮在浩瀚无比的大海中。这位神睡去又醒来,就过去了一劫,芸芸众生的世界却已经历了13亿年。他的肚脐生出莲花,莲花中幻化出了梵天。梵天创造了世界,湿婆又要来毁灭世界。世界总在生灭之间,所有的历史大约只是毗湿奴的一个个梦。
公元9世纪,在商羯罗的愿力之下,佛教、耆那教和早期婆罗门教的部分教义,又融合了古代印度的民间信仰,形成了印度教。商羯罗认为,“梵”是世界的本源,是绝对、永恒的意识。万物依“梵”而生。作为世界本体的“梵”超越区别、属性、主客对立和时空局限。人的解脱之道在于亲力亲证“梵我如一”之境。“梵”是佛陀所教具足圆满的自性吗?商羯罗的时代距离佛陀在世已过去1500年。人却还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亦步亦趋。 印度教在19世纪后,逐渐发起了改革的风气。印度教哲学中出现了梵天-毗湿奴-湿婆的三相神体系。这三位主神是高于人类的的提婆(女性神明是提毗)。提婆的世界中还有圣贤者和半人半神。阿修罗是凶恶的神,它们总是与诸善神为敌。

吴哥寺(Angkor Wat)主殿东面的外墙浮雕上就表现着88个阿修罗与92位善神之间的角力。阿修罗在画面的左边,善神在画面的右边,它们在乳海中奋力地拉扯着手中巨蛇的身体。发生这一切只因为对长生不老仙药的追寻。被搅动的乳海翻腾不休,鱼、龙、龟、鳄在海中出现了。飞溅的浪花中生出了飞天神女,她们因为获得了生机而喜悦异常。生命开始了!无始以来的世界近在眼前。


有科学研究证明,地球史上有过一次“寒武纪生命大爆炸”!难道地球生命的发展史要变革为地球生命的发生史?漫长的历史过程或者只是一个极短的宇宙事件?搅动乳海是一场“大爆炸”?科学竟然和神话都在隐喻地理解世界。我们该相信什么?



佛陀说:“我若具说者,或有人狐疑不信。”实证科学的圣殿中容不下神话和信仰的神秘,不过教宗的智慧却在努力包容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大约是在给所有持怀疑主义信念的众生寻找确定性,让他们理解的混沌世界有坚实可信的脚注,让他们更加坚实地走向本真的人性,或者就是神性。
这次宇宙事件的起因是这么人性的?神也会嫉恨?它们何曾离我们太远。人和神不过是众生众生者。借用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话来感叹:人性,太人性的!
七头巨蛇难受之极,吐出了毒气,毒汁也滴进了乳海。巨蛇的毒汁足以毁灭三界。情急之下,湿婆挺身而出,喝下了毒汁,挽救了三界众生,而自己却被毒汁染化,喉咙成了青紫色的。湿婆的悔悟和自我牺牲精神都在展现着慈悲的力量。这个故事流入藏传佛教的时代,湿婆有了新的名字:青颈观世音菩萨。约公元七世纪,敦煌石窟上出现了青颈自在天。湿婆在我们的信念中是大自在天神,由于发挥了内心的慈悲力,它不再具备毁灭世界的愿力,而成了众生的守护神。
印度教的湿婆?汉传佛教的观世音菩萨?都是我们遗忘太久的领悟和慈悲。

青颈观自在心陀罗尼经∶“尔时,如来为此青颈观自在菩萨说心真言,时彼天子才闻即获得大悲三摩地,作是愿言,如有一切众生,若有怖畏厄难,闻我名皆得离苦解脱,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众生,本应“不惊、不怖、不畏”。所以者何?众生无时不为慈悲所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