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杀了这么多人,晚上睡得着吗
“你晚上能睡得着吗?”拿破仑如此问夏尔-亨利-桑松。
夏尔-亨利-桑松家在巴黎,却在少年时被送去鲁昂上学,其中自有原因:14岁那年,在鲁昂读书的他,都被迫退学了,只因为他的父亲到学校来看他,却被另一个学生家长认了出来。
据说那个学生家长面色惨变,找到校方声称:如果桑松继续待在这学校,自家孩子就必须走。
“他的爸爸是桑松!刽子手桑松!!”
不只是他爸爸。桑松一家从17世纪开始,便在巴黎当刽子手,累传六世,杀人如麻。每一代的家长自然都想过让孩子转行,每一代的孩子——包括夏尔-亨利-桑松自己——都厌恶过这行。
但最后,命运使然,他们总会回到这行来。
夏尔自己,开始是学医药的,但到成年时,养家糊口的压力,让他踏上了行刑台。1757年,十八岁的他帮着同样做这行的叔叔,处决了企图谋杀国王的刺客达米安。干完这趟之后,叔叔退休,据说他赞美自己的侄子:
“干脆利落,没让那家伙吃苦头,天生是干这个的料!”
夏尔-亨利-桑松入了这一行,开始发挥自己的天赋。他依然不爱杀人,但处决犯人于他也有个好处:他有权处置部分尸体,而他以前是学医药的,于是他行刑之余的业余爱好之一,是解剖那些他可以处置的尸体,这反过来也有利于他的手艺,使他杀起人来精益求精。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辛勤的园丁,花园被他布置得缤纷多彩,他酷爱调弄草药;他热爱小提琴和大提琴,他的至交好友托比亚斯-施密特,一个德国乐器匠,会时不时给他提供新的乐器。
年将四十岁时,桑松成为巴黎头号刽子手,穿上了象征荣耀的血色斗篷。他为路易十六国王处置了无数犯人,而且面不改色。许多人相信,学过医药的经验对他有利:对其他刽子手而言,杀人毕竟是杀人;但他业余也行医,对他而言,处决犯人和解剖尸体,相去无几。
五十岁那年,命运为桑松带来了生涯的伟大转折。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王室被推翻,人民需要鲜血来确认自由的安全。之前为路易十六国王杀各色不法分子的桑松,至此必须转过身来,处决王室成员了——以及路易十六自己。
在处决路易十六时,传奇的刽子手的感情前所未有的复杂。他为王室杀人,但从不支持王室;但是,1793年1月21日,当他走到路易十六身后时,大概终于意识到自己站在一个空前绝后的位置上,终于忍不住,对他要杀的人说了句:
“您知道我将终结八百年的历史吗?”
路易十六,留下了一句符合国王尊严的遗言:
“闭嘴!执行你的工作!”
桑松处决了国王,将王后安托瓦内特留给了他的儿子小亨利:就像三十六年前,他叔叔让他当助手似的。
此前一年,桑松号召过:“我们需要断头台”。他作为业内精英,认真陈述了理由:大革命之后,杀人任务太重,老式的斩首,太累人了;养护斧子和刀具,也很麻烦,犯人一挣扎就容易出意外。
相比而言,断头台简洁、高效又准确,还能让犯人少受痛苦。他推荐了一个制作断头台的大师:他的好朋友托比亚斯-施密特。当年的乐器匠人,现在开始制作杀人工具。
于是我们熟悉的,“法国大革命,遍地断头台”时代到来。桑松亲手干掉了路易十六,然后用断头台解决了丹东、罗伯斯庇尔这些非凡的名字。一般认为,1789年7月14日到1796年10月21日之间,他前后砍下了2918个人头。1795年他五十六岁那年,儿子亨利继承了他;他又给儿子当了一年多助理,确认儿子可以尽职尽责、杀人不眨眼之后,才正式退休。他将在十一年后逝世。他的儿子小亨利会接替他的职位。
“你晚上能睡得着吗?”一个传说里,拿破仑如此问夏尔-亨利-桑松。
当时已经退休的老桑松,面对皇帝拿破仑。他砍下过的人头数以千计,他亲手终结过八百年的王朝,他砍下的头颅堆在一起,就是一本历史书。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本身成为了一个传奇,一个工具。所有人都畏惧他,背地里诅咒他。
据说他如此回答拿破仑:
“如果皇帝、国王和独裁者们晚上都能睡踏实,一个刽子手,又怎么会睡不着呢?”
夏尔-亨利-桑松家在巴黎,却在少年时被送去鲁昂上学,其中自有原因:14岁那年,在鲁昂读书的他,都被迫退学了,只因为他的父亲到学校来看他,却被另一个学生家长认了出来。
据说那个学生家长面色惨变,找到校方声称:如果桑松继续待在这学校,自家孩子就必须走。
“他的爸爸是桑松!刽子手桑松!!”
不只是他爸爸。桑松一家从17世纪开始,便在巴黎当刽子手,累传六世,杀人如麻。每一代的家长自然都想过让孩子转行,每一代的孩子——包括夏尔-亨利-桑松自己——都厌恶过这行。
但最后,命运使然,他们总会回到这行来。
夏尔自己,开始是学医药的,但到成年时,养家糊口的压力,让他踏上了行刑台。1757年,十八岁的他帮着同样做这行的叔叔,处决了企图谋杀国王的刺客达米安。干完这趟之后,叔叔退休,据说他赞美自己的侄子:
“干脆利落,没让那家伙吃苦头,天生是干这个的料!”
夏尔-亨利-桑松入了这一行,开始发挥自己的天赋。他依然不爱杀人,但处决犯人于他也有个好处:他有权处置部分尸体,而他以前是学医药的,于是他行刑之余的业余爱好之一,是解剖那些他可以处置的尸体,这反过来也有利于他的手艺,使他杀起人来精益求精。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辛勤的园丁,花园被他布置得缤纷多彩,他酷爱调弄草药;他热爱小提琴和大提琴,他的至交好友托比亚斯-施密特,一个德国乐器匠,会时不时给他提供新的乐器。
年将四十岁时,桑松成为巴黎头号刽子手,穿上了象征荣耀的血色斗篷。他为路易十六国王处置了无数犯人,而且面不改色。许多人相信,学过医药的经验对他有利:对其他刽子手而言,杀人毕竟是杀人;但他业余也行医,对他而言,处决犯人和解剖尸体,相去无几。
五十岁那年,命运为桑松带来了生涯的伟大转折。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王室被推翻,人民需要鲜血来确认自由的安全。之前为路易十六国王杀各色不法分子的桑松,至此必须转过身来,处决王室成员了——以及路易十六自己。
在处决路易十六时,传奇的刽子手的感情前所未有的复杂。他为王室杀人,但从不支持王室;但是,1793年1月21日,当他走到路易十六身后时,大概终于意识到自己站在一个空前绝后的位置上,终于忍不住,对他要杀的人说了句:
“您知道我将终结八百年的历史吗?”
路易十六,留下了一句符合国王尊严的遗言:
“闭嘴!执行你的工作!”
桑松处决了国王,将王后安托瓦内特留给了他的儿子小亨利:就像三十六年前,他叔叔让他当助手似的。
此前一年,桑松号召过:“我们需要断头台”。他作为业内精英,认真陈述了理由:大革命之后,杀人任务太重,老式的斩首,太累人了;养护斧子和刀具,也很麻烦,犯人一挣扎就容易出意外。
相比而言,断头台简洁、高效又准确,还能让犯人少受痛苦。他推荐了一个制作断头台的大师:他的好朋友托比亚斯-施密特。当年的乐器匠人,现在开始制作杀人工具。
于是我们熟悉的,“法国大革命,遍地断头台”时代到来。桑松亲手干掉了路易十六,然后用断头台解决了丹东、罗伯斯庇尔这些非凡的名字。一般认为,1789年7月14日到1796年10月21日之间,他前后砍下了2918个人头。1795年他五十六岁那年,儿子亨利继承了他;他又给儿子当了一年多助理,确认儿子可以尽职尽责、杀人不眨眼之后,才正式退休。他将在十一年后逝世。他的儿子小亨利会接替他的职位。
“你晚上能睡得着吗?”一个传说里,拿破仑如此问夏尔-亨利-桑松。
当时已经退休的老桑松,面对皇帝拿破仑。他砍下过的人头数以千计,他亲手终结过八百年的王朝,他砍下的头颅堆在一起,就是一本历史书。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本身成为了一个传奇,一个工具。所有人都畏惧他,背地里诅咒他。
据说他如此回答拿破仑:
“如果皇帝、国王和独裁者们晚上都能睡踏实,一个刽子手,又怎么会睡不着呢?”
-
Li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9-01 10:24:25
-
神前逃避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23 19:03:29
-
春风老少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18 09:29:25
-
花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17 16:58:05
-
平方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10 09:52:08
-
顺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9 06:32:27
-
无名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7:28:19
-
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6:38:59
-
渣柯 转发了这篇日记
《冰与火之歌》第二卷里,提里昂问雇佣兵波隆:如果我要你去杀一个婴孩,你会问理由么?波隆磨了磨自己的匕首,面无表情的说:哦,我不会问理由,我只会问价钱。
2016-08-08 15:26:17 -
Mar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5:24:20
-
安托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1:31:29
-
Wond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1:10:05
-
左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1:08:57
-
固力果爱大侦探小卡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1:07:05
-
蛰伏山小喽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0:15:09
-
Himmel36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08:30:30
-
笒庐主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08:11:07
-
曼哈顿不倒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05:02:39
-
布袋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01:34:12
-
布袋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01:34:01
-
mmiu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01: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