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衣白鸽、枪林弹雨、兄弟豪情:那些年与这些年,我们追过的香港警匪片
2016年8月2日是《英雄本色》公映30周年,借此机会,正式开启怀旧模式,说一说那些年到这些年我们追过的香港警匪片。 有一种电影叫警匪片,有一种经典叫港片豪情。

1986年8月2日,《英雄本色》公映, 30年风云变幻,香港警匪片伴随着我们走过了那青春年华的时代,他们是小马哥的轻蔑,陈家驹的嬉笑,许正阳的果敢;刘青云的正气、吴镇宇的极端、张国荣的微笑、古天乐邪魅…这些香港电影特有的情怀,你还记得吗?

风衣墨镜,双枪卧底,警队精英,30年风雨之路,当《英雄本色》的小马哥已成《寒战2》的简奥伟,岁月留痕,带我们回顾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警匪片。这些电影不仅仅是经典,更陪伴了我度过懵懵懂懂的童年。满满的回忆,莫名的感动!当《寒战2》中周润发法庭辩论的那一刻,满满都是自己当年小马哥举起双枪的影子。
第一部分 何为警匪呈英雄
警匪片,是动作电影的一种。
但是,警匪片该如何界定呢?
1、警匪片的界定
之前某群里有过小伙伴的讨论,起因是《寒战2》的票房,在该片之前,当时有两部电影的票房,《警察故事2013》的5.3亿与《杀破狼2》的5.6亿,超越哪个才是“警匪片票房纪录”。

有人说了是《警察故事2013》,名正言顺的警匪片,《杀破狼2》是时装动作片; 也有人不同意,《杀破狼2》有警有匪,为什么不是警匪片? 这样一来,《澳门风云2》还有警有匪呢,人家10亿。 然而《英雄本色》几乎没警,为什么也算警匪片?
2、特殊的警匪定义
“警匪片”,这个在电影分类基础中,是找不到这三个字的。 广义上来说,警匪片就是犯罪动作电影,其中“警”与“匪”二字,也限定了时代。 “警匪片”三个字,几乎是对香港犯罪动作电影的特殊称谓,比如《寒战》《无间道》《扫毒》《学警出更》等我们都称之为警匪片/剧。

同理,西方同类电影如《虎胆龙威》《沉默的羔羊》《疑犯追踪》,我都会称之为犯罪动作片/剧,很少会用警匪片/剧来形容他们。

因此,警匪电影,几乎是华语时装犯罪动作类型电影的一种“专有名词”。 但,以《英雄本色》的另一个类型,我们也称之为“英雄片”,《杀破狼》这类功夫格斗占据主导的,我也称之为时装动作片。“警匪”,是一个在特定类型电影下的一种具有地域色彩的泛称。 以上两部电影,都可以算作警匪片,也可以把《杀破狼》抛出用仅时装动作片来形容,但要把《赌神2》《澳门风云》这类划入警匪片,就有些不对劲了,虽然没有名义上的对错,但人家有个更标签化的title:赌片。

3、警匪电影的五大特点
如上所述,警匪片终极属于犯罪动作电影,“警匪”二字不是题材限定,只是名称,有的时候,电影里并不一定要有警和匪,但一会有香港电影那与生俱来的传承品质:枪战与兄弟情。

★可以淡化甚至不出现警察,但一定要有犯罪活动; ★一定会出现角色立场的对立关系; ★故事发生可以发生在当代甚至未来,但一定要出现枪战和动作场面; ★兄弟情义必不可少; ★起决定因素的必须是枪战或动作。 PS,警匪片与黑帮片的区别 警匪与黑帮,是香港时装动作片的两大特色,它们之中都会出现对立、枪战、兄弟情,但根据侧重不同,可以对这两大特殊片种进行相应的区分↓↓↓

★警匪片侧重阻止犯罪及犯罪可恶不道德所有剧情过程,即便不出现警察,但犯罪事件是故事的主线,如《英雄本色》《毒战》。 ★黑帮片则侧重在集会结社之自由权利,及帮派徒众争权夺利合理化及英雄化义气化,犯罪事件则是剧情支线,如《古惑仔》《黑社会》《野兽刑警》。
第二部分 香港警匪片起源
1、港式精髓的传承发展
作为以古装、武侠为特色的香港电影,警匪片作为一个新兴的类型,是在近30年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警匪片,几乎是伴随着香港电影的诞生而发展! 第一部香港电影,短片《偷烧鸭》就是一部已经有了警匪片雏形的作品,讲的就是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由梁少坡摄制,“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出品,这就是警匪片的雏形。

随后香港电影专注于古装和武侠片,无论是早期的国泰(电懋的前身)还是邵氏电影,冷兵器和功夫是主流,连穿时装的电影的都不多。 但就是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以张彻、孙仲、程刚等为代表的著名硬派导演,对铁血兄弟情和人物对立关系的建立,以深入港片骨髓,为香港警匪电影后世的传承,打下了基础。

这其中就包括当时还是学徒的吴宇森、杜琪峰、洪金宝等人,将这些特点全都学了去。
2、时装动作片风起云涌
说道当代警匪片的诞生之源,还要提嘉禾。 邹文怀先生离开邵氏创立嘉禾之后,偏要与老东家对着干,上世纪70年代的嘉禾,就出品了大量时装电影,除去走市井路线的许氏喜剧之外,更包括我们熟知的李小龙《猛龙过江》《唐山大兄》、罗维与王羽合作的《冷面虎》,以及山寨007的雷片《铁金刚大破紫阳观》,但这个时期的时装动作片,还是以功夫为主,与武侠片的区别只是换了一身衣服而已。

然而真正令警匪片发展产生质变的,还要感谢洪金宝。 当年开创灵幻功夫片的洪金宝,在1982年拍摄了一部叫做《提防小手》的电影,作为一名导演,洪金宝具有敏锐的决断力,他没有躺在过去的辉煌中重复更有把握的老套路,他在片中和陈勋奇扮演一对扒手师兄弟,评价高超的“扒手”技能,成为都市义侠。

该片不仅让洪金宝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更重要的是,洪金宝将套路已尽的香港功夫片带入了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现代动作片。 多年以后,老骥伏枥的洪金宝也用一部《我的特工爷爷》,宣誓当年老派时装动作片的风貌并为老去。这些角色,脸上刻下的一种痕迹叫“岁月”。

第三部分 城头变幻大王旗,香港警匪片30年峥嵘岁月
随后变迎来了我们最熟悉、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1986年,两位落魄之人,在徐克的帮助下,拍摄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警匪片模式,这两位郁郁不得志的人凭借本片开创了一个时代,他们是吴宇森与周润发,这部电影叫做《英雄本色》。
累累伤痕是男子汉最好的勋章
小马哥的双枪、墨镜,子弹的宣泄,弹孔密布的飘然风衣、那一抹兄弟之情,《英雄本色》带给香港电影深远影响不止是电影本身那般动人。

尽管现在回头看来这部作品拍的有些粗糙,但是,粗糙中所流露的那种男人之间的情义却是那么的动人,那么的痛快淋漓。 《英雄本色》为香港警匪片打下了基础,忆往昔,30年的枪林弹雨峥嵘岁月,以此为起点。

吴宇森的作品,为香港警匪片定下来一个基调,无论是《喋血双雄》还是《辣手神探》,伤痕累累的身躯下,是打不完的子弹与说不尽的兄弟情,哪个男人没有经历过生命的波折起伏,哪个男人心底没有着一种英雄梦没有着豪情壮志意气风发,哪个男人心里没有希望着一次的彻底的男子汉宣泄…… 正如《喋血双雄》中歌女的歌声,有如天籁般的缠绵在杀手的耳边,是对英雄豪情的挽歌。

也如《纵横四海》,两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不会反目成仇,心里也不会没有芥蒂,最终化作那浪漫的探戈,超脱的感情,洒脱的人生。

正如《辣手神探》中周润发的叼着牙签,梁朝伟坚定的目光,用一亿发子弹宣泄着港式警匪的精华。

不要忘了吴宇森电影的标志——白鸽,从《喋血双雄》到好莱坞的《变脸》满堂烛光,旁观的圣母像,在枪林弹雨间飞翔的白鸽,一场江湖纷争被装饰得像神圣的宗教祭典,是香港警匪片精华的传承。

《英雄本色》在香港并不是最早,但却是迎领风潮的一个,它告诉我们,香港并不是只有功夫武侠,即便没有李小龙、成龙那般身手,也能拍出英雄豪气!!! 无论是警匪片还是“英雄片”,《英雄好汉》《江湖情》《义胆群英》《血在风上》等等,那段时期,蔓延着江湖的味道,是血性的年华!

是非兄弟,别来无恙
当徐克帮助吴宇森满血复活之后,新艺城公司的另一位大佬麦嘉,帮助另一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导演拍摄了一部技惊四座警匪片,这位导演叫做林岭东,一部《龙虎风云》大开眼界。

如果说吴宇森专注于浪漫的暴力美学,善于刻画男人之间的情义美; 那么林岭东却专注于暴力之下的可怕现实,把男人之间的情义看成了一种陷阱。 《龙虎风云》是一部讲述卧底的电影,尽管不是第一部(1980年章国明的《边缘人》也是卧底),但却是为香港警匪片中特殊的卧底题材定下了一个基调。非黑即白的现实,鲜明的正邪对立,兄弟情义夹杂在两个世界之中,面对的无言的悲伤。出卖、背叛,愤怒、离别。

林岭东特别善于塑造角色的矛盾关系,这在后来《侠盗高飞》《高度戒备》甚至《迷城》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样是周润发,小马哥与《龙虎风云》中的高秋,《侠盗高飞》中的高飞,对比明显。

乃至后来林岭东好莱坞学艺归来之后,用西方动作片的水准制作的警匪片,《极度重犯》、《高度戒备》等,所表现的英雄情义也不是那么光明磊落,是有人性负面杂质的“世俗英雄”,渲泄之余,促使观众对自己所处的人际环境进行思索。

功夫警匪,说不尽的警察故事
说道警匪片,同样少不了成龙——这位靠着搏命打出天下的巨星,一部《警察故事》,比《英雄本色》还早一年,却以独一无二的方式定义了港式警匪。

这部电影的传奇在于它不仅打造了具有鲜明港式特色的的警匪片格局——功夫+警匪,也凭借着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和极其鲜明的角色刻画,获得了当年金像奖最佳影片大奖。

成龙式警匪片,与洪金宝的时装动作片几乎做到了无缝链接,以《五福星》系列为开端,,师兄弟三人合作的《快餐车》,直至独立执导了《警察故事》系列,以及再续前缘的《飞龙猛将》,是香港警匪片电影承前启后的时代。

还有当年袁和平与甄子丹的几部时装警匪片——《特警屠龙》《直击证人》,见证了一代功夫巨星的崛起。

还有以《霸王花》系列为首的女性动作片——李赛凤、杨紫琼等人的《天使行动》《皇家师姐》等,警匪与功夫的结合,是香港警匪片另一种表达方式。 上世纪90年代,是香港电影没落前最后的辉煌,也是警匪片起势之刻,成龙与动作导演唐季礼合作的《超级警察》《简单任务》、《红番区》三部电影,与洪金宝再度合作《一个好人》。不要忘了功夫皇帝李连杰,《中南海保镖》《给爸爸的信》《鼠胆龙威》,这些作品脍炙人口,岁月流转情怀依旧。

这样特殊的片种,已经超越了警匪片的格局,成为香港电影中靓丽的风景线,且永远不会过时,不老的功夫之神,打出了港片的风采。
在年华年月的里弥漫着宿命的味道
1988年,一部名不见经传的警匪片出世,电影当时未能引起轰动,却让人见识到警匪片模式之下的另一种形态,不同于吴宇森的暴力浪漫、林岭东的现实极端,这部电影展示的是宿命 电影叫做《城市特警》,导演杜琪峰。

没有警匪片的既定结构,没有英雄无敌的不死光环,这部电影里,正义一方被逼到绝路,长得像好人的演坏蛋,长得像坏人的演好人,英雄角色突然死亡,令人心惊胆颤。罗大佑脍炙人口的《你的样子》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里,比《阿郎的故事》要早两年。

这就是杜琪峰,乃至随后的银河映像,所拍摄的警匪片依然如此生猛。 《非常突然》中警察和匪徒,大概他们之间也有着剪不断的孽缘吧,突然的抢劫,突然的枪战,好人全部死光,“下雨的时候没伞,有伞的时候没雨”,是无边宿命的代言。

《真心英雄》中杀手兄弟不同阵营不得不互相残杀,生命的火花在枪火中渐渐的熄灭,但情义之光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唯有那瓶久不喝的红酒,在岁月的时光,里越是弥漫着宿命的味道……

一部《暗战》,刘青云和刘德华,一个优雅的成竹在胸,一个风风火火的精明,一个精明的警察衬托一个更精明的贼,因为只有和高手对决,才有着胜负之外的惺惺相惜,这是香港警匪片一贯的特色,双雄一战成名。

然而在紧张的对峙中,蒙嘉慧那依偎一刻的柔情,爱情就是如此的轻巧却又如此的动人……

一部《枪火》,将黑色风格与气氛营造,融入到了警匪片的格局之下,最经典的杜氏站位,无论是《PTU》还是《放逐》,杜琪峰的江湖成型。

爆裂警察怒火街头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香港电影黄金时期已过,将要噎死在自己唯一的美德——毫无节制之上,然而在落寞的背后,新生代力量的崛起,他们选择的是与国际A级制作接轨的动作片,香港警匪电影迎来新的面貌。 其三位值得一书,一位是陈木胜,一位是林超贤,另一位则是叶伟信,他们让香港警匪片走出穷街陋巷,来到了高楼林立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之中。

陈木胜拍武侠片起家,但1996年一部《冲锋队怒火街头》让人眼前一亮,有许多较现实更为火爆刺激的警匪大战,甚至在高潮部分闯入军用机场拦截飞机,已算警匪片少有的大规模场面。

陈木胜的警匪片,大场面已成标签,《特警新人类》《扫毒》《新警察故事》,好莱坞式的叙事和节奏,不忘的还是香港警匪片的传统——兄弟情义,如《双雄》那般的大开大合,掷地有声。

林超贤是陈嘉上的徒弟,陈嘉上也是《英雄本色》的编剧之一,《野兽刑警》令其斩获金像奖导演奖,他从师父那里学到了兄弟情义,并将其转化,一部《G4特工》是其警匪开山之作,他少见的将家庭和亲情融入到警匪片中。

无论是《重装警察》、还是《逆战》《证人》《火龙对决》,他将警匪片的模式放置到更宽广的海洋之中,男人之间的铁血征战,火爆的场面之下,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维系和家庭诉求。

《火龙对决》中遇害的妻子,《逆战》中兄弟悲情,《重装警察》里警队内部的分崩离析,战火是摧毁一切的罪魁祸首,这是林超贤警匪片的观点,他用这样一种“枪火之下的柔情”方式反衬和平的可贵。

陈木胜与林超贤,如今两位已成为香港警匪片不可或缺之人。 而叶伟信,香港电影的多面手,从新艺城走出的后起之秀,早年跟随郑则仕、麦嘉拍摄了包括《瘦虎肥龙》等警匪片,出道之后一部《爆裂刑警》惊为天人,他并非一般传统意义的警匪片,它更像一部温情片,片中主线不是什么曲折离奇的查案过程,而是吴镇宇和古天乐等人对人生价值观的探讨。

也就有了几乎改变香港警匪片风格的名作——《杀破狼》。既是警匪片也是功夫片,简单的故事并不等于是简单的剧情,“情义”永远是警匪片战无不胜的法宝。对法律程序与社会正义及人性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审视,是导演对当代社会的种种现实发出的疑问。

电影更加带动了功夫片,让这个几乎走到尽头的片种,站在了更加广阔时尚的平台之上,功夫警匪,港片特色之一,满血复活。
“对不起,我是警察”
新世纪之后,香港电影已经处于冰河期,香港电影急需救市之作,一部众星云集的电影诞生了,而在题材选择上,并没有选择港片最擅长的武侠类型,而是选择最能代表大片气质的类型——警匪片。 这部电影就是《无间道》。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靠明星堆积的影片,它的成功更在于与以往的香港警匪片相比有了很大突破。这部电影并不像其他的香港警匪片那样只依靠英雄出场,而是以精妙的剧情、潇洒利落的镜头剪辑来感染观众,用跌宕起伏的情节来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电影专注于复杂的警匪对立关系,以曲折离奇的心理交锋为着手点,在大量的娱乐元素之外,更有一些与哲学相关发人沉思的东西。《无间道》使人感动的不是大人物的一举一动,而是小人物内心的挣扎。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但是过去的一切并不能抹去,陈永仁与刘建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出来混,迟早要还。 虽然《无间道》系列并没有阻止香港电影的没落,但是,至少带来了香港警匪片的希望之光——香港电影在北上大陆的大背景下,力求着警匪片的救市与突破,也力求着香港电影的春天。

更重要的是, 《无间道》告诉观众,香港警匪片的气质——华语大片其实可以这样拍。 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三人,后来也带来《伤城》、《窃听风云》等警匪电影,风格无不朝着《无间道》靠拢。

还有尔冬升,新世纪之后,小宝开始朝着商业电影的方向进发,《枪王》让人记住了哥哥那不羁的冷笑中,带有一丝的温暖。《门徒》正义的冷酷,来自大陆的张静初奉献了迄今为止最好的表演

往前一步,立刻与你开战
2012年,又一部警匪电影诞生,为观众提供的是警匪片的另一种观感,《无间道》之后——“十年最好的警匪片”。 这个名号留给了《寒战》。

《寒战》系列的观感是独一无二,之前从未有过香港警匪片,会是这样的模式。对于动作场面、对于感情戏份的抑制,取而代之的是针锋相对角色对弈。 如果说《无间道》是用一段近乎完美、精巧的故事结构,呼应人对抗命运的无力。那么《寒战》,则是以层峦叠嶂的戏剧冲突,道出高级职场明枪暗箭的阴谋角力。 梁乐民与陆剑青,两位新导演,在那一刻,吴宇森、林岭东、杜琪峰等荣光重现,香港警匪片后继有人。

忆往昔,《英雄本色》到《寒战2》,容纳于内的,是香港警匪片,纵横30年的精华。 《英雄本色》开启了一个时代,那穿透历史的暴力美学,告诉我们,所谓警匪片,并不是通篇狂轰滥炸,而是那种属于该类型片模式下的独特气质。

枪林弹雨、兄弟情义、无间风云,那种久违的港片豪情,已不再是记忆中的回味,而是30年继往开来的英雄本色。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账号: dreamcrowfilm

乌鸦火堂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天庭喜剧人”托塔天王李靖,为何与哪吒父子“反目”? (9人喜欢)
- 天崩地裂X活火熔城:好莱坞的“大火”在同一年烧了两次 (8人喜欢)
- 《封神演义》魔家四将是什么来头?与四大天王有何区别? (1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