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无邻庵
![]() |
去无邻庵的时候已经将近下午六点钟了.
那一天从早上八点多钟到伏见稻荷开始, 已经紧紧张张的去了五个地方, 出了清水寺的时候看看时间似乎还来得及, 就坐上了开往无邻庵的100路公交车. 原本是“赶得上赶不上都无所谓”, 但随着公交车慢慢驶离人潮涌动的衹园, 抵达美术馆站, 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紧张了起来, 生怕错过最晚入场时间. 一路小跑, 呼哧带喘的买了票, 也顾不上拿什么介绍的手册, 就迈进了庭院中. 那一刻所看到的景色是令人窒息的:
![]() |
谁能想到东山脚下能有一个如此明快又精致的园子呢..
知道无邻庵是从instagram上一个叫easy_kyoto的账号. 这是一个关于京都日常的私人账号, 所拍摄的京都的园林也大多是不会出现在旅游路线书上的那些, 我就是在这里看到了无邻庵, 包括以后要说到的源光庵, 南禅寺, 东福寺, 天龙寺, 大河内山庄等等. 京都的遗产真是丰富啊, 每次看到easy_kyoto的更新总是不禁这样感叹.
从参观的入口进入后, 左手边便是无邻庵的母屋, 两层的日式传统建筑, 一层主间的门窗全部打开, 非常的通透. 我们到达时, 屋内只有一对日本中年夫妇, 丈夫盘坐在靠窗的榻榻米上, 妻子则靠在檐廊平台的外侧, 两人静默无言. 我们也脱下鞋, 非常小心翼翼地进了屋内.
![]() |
母屋本身的设计非常简单, 并无任何绚丽的装饰. 出檐深远, 檐廊下有一段不窄的平台, 推拉式的门户全部打开, 窗框本身也就成为了欣赏自然的最佳画框. 参观其他庭院的时候往往因为时间紧张或者人群过多, 没有机会如此安静的坐在室内欣赏室外, 就像这些院子的主人曾经做的那样. 而下午六点的无邻庵弥补了这样一个缺憾. 盘坐在榻榻米上, 望着四周似乎要溢进室内的绿意, 才明白曾在<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中所读到关于那些"微"“气”与“间”是什么意思.
![]() |
檐廊作为一个极为暧昧不清的区域, 将室内和室外分隔并相连. 从内到外, 从屋内到檐廊平台的每一点, 带来的体验都是不同的. 与西方园林不同的是, 在这里自然并不是被掌控和摆布的, 而是被尊敬的; 此刻此时所看到的, 便是宏观世界在这个微观视角的显现. 远处的东山入了景, 葱郁的树木遮挡住了园子的围墙,无边无际的绿意.
在屋里坐了一会儿, 身上的汗也慢慢落了. 这时屋内又来了一位长者, 端了一碗抹茶坐在窗边. 在售票处购买茶券, 便可在母屋内品茶. 我们五个人就这样散坐在屋内听着屋外水流的声音, 虽然彼此陌生, 却有一种默契.
无邻庵并不大, 再加上树木布局巧妙, 总给人一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错觉. 但其实为一个三角形地块, 狭长有纵深, 并将纵深的终点隐藏在了树木深处的三段瀑布处. 路径设计的也非常蜿蜒, 又增加一分趣味.
![]() |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 无邻庵内不仅有和式的母屋和茶室, 还有一个西式的小洋楼. 无邻庵的主人是明治、大正时期的元勋山县有朋, 在自家的园子中引入西方元素也就不足为怪了.
![]() |
庭院给人的感觉也并不是特别的“日本”, 有关日本园林的分类也没法套用. 院内的水系是从琵琶湖水道引来的, 从庭院深处的三段瀑布注入, 沿着蜿蜒的河道流入池中. 河道不同处的驳岸风格也不同. 建筑周围河道狭窄处, 驳岸用单层的河石砌成, 草坪和植被虽有像水系蔓延的趋势, 却并没有过分柔和水岸的轮廓. 而上部较为宽阔的河道处, 河边的青苔入水, 使驳岸显得非常柔和, 闲适, 暧昧不清. 水中的石组和植被长成的小岛也极具风味.
![]() |
园内的地势变化丰富, 且应用了较为西式的开放性草坪和较为和式的青苔地被. 没有机会去苔寺, 但无邻庵里面种植的将近50种苔类已经让人觉得非常美丽了.
![]() |
![]() |
沿着石子路向庭院深处走, 由于树木的遮挡, 已经走出了从母屋内所能一眼望到的地方.
![]() |
庭院尽头的三段瀑布实际上相当的小, 有些失望的同时却又相当惊喜. 站在水间的汀步上, 望到的又是一片全新的景色.
![]() |
![]() |
无邻庵的门票也别有洞天. 一共五种样式, 每种上面都对应了山县有朋对一种园林元素的理解.
![]() |
![]() |
并不了解山县有朋本人, 也不了解其所背负的历史, 但就无邻庵本身来讲, 无疑是极为雅致, 轻快和有趣的.
-
梁風有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1-05 12:04:13
-
/duduof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2-09 05:25:09
-
苏州小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09:41:22
-
草地贪夜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03 04:55:18
-
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25 22:56:17
-
苏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24 23:50:14
-
迷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06 21:47:10
-
雪乡抹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6-16 20:36:54
-
J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2:44:11
-
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2:27:02
-
Ca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2:18:31
-
瞬间空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2:11:54
-
Hildegaar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7:01:13
-
Riv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6:09:23
-
稻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5:39:01
-
种瓜得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4:38:42
Celeste!
(Boston, United States)
"Only life after life, life after life could satisfy my eagerness, ...
Celest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云南 成为一棵树 (3人喜欢)
- 近期的人类(自我)观察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