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觀
沙門 澄觀 述
問:凡夫之人欲求解脫,當云何修?
答曰:當修二觀。二觀者何?一、人空觀;二、法空觀。夫生死之本,莫過人法二執:迷身心總相,故執人我為實有;迷五蘊自相,故計法我為實有。
計人我者,用初觀照之,知五蘊和合假名為人,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云何名為五蘊?色、受、想、行、識是。云何觀之?身則色蘊,所謂地水火風是。其相如何?堅則地,潤則水,煖則火,動則風。觀心則四蘊,所謂受、想、行、識是其相,如何?領納為受,取相為相,造作為行,了別為識。若能依此身心相,諦觀分明,於一切處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名人空觀。乘此觀行,出分段生死,永處涅槃,名二乘解脫。
計法我者,用後觀照之,知一一蘊皆從緣生,都無自性,求蘊相不可得,則五蘊皆空,名法空觀。若二觀雙照,了人我、法我畢竟空無所有,離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變易生死,名究竟解脫。
問:夫求解脫,祗是了妄證真,但能契真如理,寂然無念,則便離縛,何假興心觀蘊,方求解脫?豈不乖理哉!
答:離蘊,真、妄約何而立?且五蘊者,身心之異名,行人若不識身心,真、妄何能懸契!不達真、妄之本,諸行徒施。故經云「若於虗空,終不能成」,斯之謂也。且計人我者,凡夫之執也。計法我者,二乘之滯也。故令修二觀,方能了妄證真,豈可離也。
五蘊觀(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8 冊 No. 1004 五蘊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58冊 No.1004 五蘊觀 (1卷) 【唐 澄觀述】
問:凡夫之人欲求解脫,當云何修?
答曰:當修二觀。二觀者何?一、人空觀;二、法空觀。夫生死之本,莫過人法二執:迷身心總相,故執人我為實有;迷五蘊自相,故計法我為實有。
計人我者,用初觀照之,知五蘊和合假名為人,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云何名為五蘊?色、受、想、行、識是。云何觀之?身則色蘊,所謂地水火風是。其相如何?堅則地,潤則水,煖則火,動則風。觀心則四蘊,所謂受、想、行、識是其相,如何?領納為受,取相為相,造作為行,了別為識。若能依此身心相,諦觀分明,於一切處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名人空觀。乘此觀行,出分段生死,永處涅槃,名二乘解脫。
計法我者,用後觀照之,知一一蘊皆從緣生,都無自性,求蘊相不可得,則五蘊皆空,名法空觀。若二觀雙照,了人我、法我畢竟空無所有,離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變易生死,名究竟解脫。
問:夫求解脫,祗是了妄證真,但能契真如理,寂然無念,則便離縛,何假興心觀蘊,方求解脫?豈不乖理哉!
答:離蘊,真、妄約何而立?且五蘊者,身心之異名,行人若不識身心,真、妄何能懸契!不達真、妄之本,諸行徒施。故經云「若於虗空,終不能成」,斯之謂也。且計人我者,凡夫之執也。計法我者,二乘之滯也。故令修二觀,方能了妄證真,豈可離也。
五蘊觀(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8 冊 No. 1004 五蘊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58冊 No.1004 五蘊觀 (1卷) 【唐 澄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