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落寞的英语
中学时代的一个朋友,QQ头像是一把插在地上的剑,剑的末端长长的红布飘扬。这么描述起来有种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画风,但其实那把剑来自William Wallace,《勇敢的心》片尾,他的发小把他遗下的剑高高地抛向天空,大声喊着向英格兰的老爷们冲去,他的头像,就是这把插在战场旁边的剑。
那时候,他告诉我这是他最喜欢的电影,因为很男人。英雄William Wallace奋起保卫自己的爱人,在战场前面大声演讲,把脸用油彩涂成自由的颜色,呐喊、冲杀,最后高喊自由而死去,他说好男儿生当如此。很久以后,我站在都江堰的山上,望着雨幕中的都江堰,水流浩荡,天光阴惨,默默对自己说,好男儿生当立此不世功业。都是阴郁的天,只是相隔经年。
那时候,他的网名叫That‘s all,他说你不觉得这个名字相当潇洒吗,中文说太长,英文刚刚好,没用很大力气,就给人一种说完话做完事后一脸臭屁的样子。我深以为然。
年少中二的时候,会想很多宏大壮观的事情,怀有一些做英雄或者流浪唱歌的梦想。那个时候,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就是,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在那个学校里还飘满周杰伦的年代,有了这句话就觉得自己牛到不行,就能把耳机挂在单车上,穿越整座城市找到一个没人会去的空地,坐一个下午,看一大片荒土地上冒出来的几点绿色,更远的地方是刚修好高高架起的铁路,铁路下面是一路被填埋的城市赶向边角的海水。发呆,听音乐,吼两句话,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蓄起乱乱的胡子与头发,背着一把琴,脚步去向就是天涯。
从小到大总体算是万分顺利,到了第一次梦想破碎的那年,有一天晚上跟父亲聊天,就问他小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印象深刻。他就告诉我,小学毕业那年的一个午后,他躺在家里的阳台上午睡,醒来之后就看着天,天空有很多云,它们一朵朵很快地从他的眼前滑过去,飘到天空的尽头那边,他说当时他心中充满各种神奇的感慨,在想自己到底未来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他的家乡有一条长长的溪,他就在想,一直从溪口往下,他最终会去到什么地方呢。每个人的少年时光里,都有一个远方。
中学的时候,是疯狂的摇滚乐迷,更准确的说,自以为是疯狂的摇滚乐迷。当时可以简单地以为,除了摇滚乐,其他音乐都是low鸡,MP3里面,装着枪花,Bon Jovy,甲壳虫,然后就是许巍朴树唐朝他们。听完音乐以后,最喜欢的书就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插兜在路上溜达的时候,耳机里各种狂躁的声音,然后整个人的梦想就是一直这样走下去,遇到一群疯狂的抽着哒麻的艺术家,他们写诗、唱歌、骂脏话,就跟着他们把这个世界走遍了。毕业以后,回想那段日子,虽然觉得高兴到不行,但终究是过去的了,人很无奈也很宝贵的是,有一些情绪,有一些想法,只会在那些属于他们的特定时刻有,时候过了,就散了。也是这个原因,一直抱有一种看法,摇滚乐、诗歌这些东西是只属于青春的,过了那个年纪,见了一些事情,天真会散去,骄傲会深藏,偏激会走远,这个时候的摇滚与诗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算外面搭着金属声音的架子,内里的情绪、感觉会全部没掉。大学看到一首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到如今,苍凉日盛,意气渐平,那种好像燃烧生命换来的音乐、词句总觉得不是时候,缺少样子了。我这么天才,当然远未沧桑,不过也是重新看过《海盗电台》以后,才换回来以前那种听到金属打击响起来就可以那么高兴的少年的样子。
年少的时候,总归有点仪式感。骑着单车,每个放学的傍晚追着1路公交,可以一追两年。每场球赛,为了深以为然的球星,知道要输也把零花钱全部赌上。毕业的晚宴,总是沉默的少年能把话筒抢过来说一长串话,最后请大家苟富贵勿相忘然后全班鼓噪。会在家里唱了好多遍那些花儿在讲台上还是决定扯个淡谈谈小说,换回放学时候留在桌子上一个沉默的糖。这些都是你的青春时代。我也总是很有仪式感地描述它的结尾,它的终结就是,走上高考的考场,父母被保安拦在外面,你头也不回地往前,就在那一个时刻,你知道未来的路也像着短短几十步一样,再害怕再不舍也给老子自己走,走下去,就好了。
用了半个晚上的时间在各种讲中学时代,说到底,当你可以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来谈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已经That's all好久了。从小带来的一个坏毛病是,特别害怕故事的结尾,哪怕再光明美好也觉得怅然若失,能失魂落魄好长时间。当年以为的潇洒,现在才知道是一个特别残酷的词语,That's all的残酷在于,你其实多难过啊,但还是一脸臭屁的样子,之后转过身扬长而去,抑制住所有想要回头张望的渴望,在脑海中补出一张像Wallace剑柄上红布一样飘扬的披风,就让人觉得,人世间最落寞的时候,莫过于此吧。
成长还有一个要去学会的东西是,不得不that's all的,除了时光,还有人事,应该没有万事顺意的人吧,在世界的耳光面前都要骄傲地摆出一副不care样子的我们,告别的时候终于还是要选择最难过但也最洒脱的样子。看了7、8遍的大话西游,孙悟空最后对着城楼一撇嘴,追上师傅师弟,走回到西行的路上,虽然潇洒过度,有点像狗,但我想,如果要配心灵小剧场的话,这时候,一句that's all,应该就足矣了吧。
That's all~
那时候,他告诉我这是他最喜欢的电影,因为很男人。英雄William Wallace奋起保卫自己的爱人,在战场前面大声演讲,把脸用油彩涂成自由的颜色,呐喊、冲杀,最后高喊自由而死去,他说好男儿生当如此。很久以后,我站在都江堰的山上,望着雨幕中的都江堰,水流浩荡,天光阴惨,默默对自己说,好男儿生当立此不世功业。都是阴郁的天,只是相隔经年。
那时候,他的网名叫That‘s all,他说你不觉得这个名字相当潇洒吗,中文说太长,英文刚刚好,没用很大力气,就给人一种说完话做完事后一脸臭屁的样子。我深以为然。
年少中二的时候,会想很多宏大壮观的事情,怀有一些做英雄或者流浪唱歌的梦想。那个时候,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就是,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在那个学校里还飘满周杰伦的年代,有了这句话就觉得自己牛到不行,就能把耳机挂在单车上,穿越整座城市找到一个没人会去的空地,坐一个下午,看一大片荒土地上冒出来的几点绿色,更远的地方是刚修好高高架起的铁路,铁路下面是一路被填埋的城市赶向边角的海水。发呆,听音乐,吼两句话,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蓄起乱乱的胡子与头发,背着一把琴,脚步去向就是天涯。
从小到大总体算是万分顺利,到了第一次梦想破碎的那年,有一天晚上跟父亲聊天,就问他小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印象深刻。他就告诉我,小学毕业那年的一个午后,他躺在家里的阳台上午睡,醒来之后就看着天,天空有很多云,它们一朵朵很快地从他的眼前滑过去,飘到天空的尽头那边,他说当时他心中充满各种神奇的感慨,在想自己到底未来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他的家乡有一条长长的溪,他就在想,一直从溪口往下,他最终会去到什么地方呢。每个人的少年时光里,都有一个远方。
中学的时候,是疯狂的摇滚乐迷,更准确的说,自以为是疯狂的摇滚乐迷。当时可以简单地以为,除了摇滚乐,其他音乐都是low鸡,MP3里面,装着枪花,Bon Jovy,甲壳虫,然后就是许巍朴树唐朝他们。听完音乐以后,最喜欢的书就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插兜在路上溜达的时候,耳机里各种狂躁的声音,然后整个人的梦想就是一直这样走下去,遇到一群疯狂的抽着哒麻的艺术家,他们写诗、唱歌、骂脏话,就跟着他们把这个世界走遍了。毕业以后,回想那段日子,虽然觉得高兴到不行,但终究是过去的了,人很无奈也很宝贵的是,有一些情绪,有一些想法,只会在那些属于他们的特定时刻有,时候过了,就散了。也是这个原因,一直抱有一种看法,摇滚乐、诗歌这些东西是只属于青春的,过了那个年纪,见了一些事情,天真会散去,骄傲会深藏,偏激会走远,这个时候的摇滚与诗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算外面搭着金属声音的架子,内里的情绪、感觉会全部没掉。大学看到一首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到如今,苍凉日盛,意气渐平,那种好像燃烧生命换来的音乐、词句总觉得不是时候,缺少样子了。我这么天才,当然远未沧桑,不过也是重新看过《海盗电台》以后,才换回来以前那种听到金属打击响起来就可以那么高兴的少年的样子。
年少的时候,总归有点仪式感。骑着单车,每个放学的傍晚追着1路公交,可以一追两年。每场球赛,为了深以为然的球星,知道要输也把零花钱全部赌上。毕业的晚宴,总是沉默的少年能把话筒抢过来说一长串话,最后请大家苟富贵勿相忘然后全班鼓噪。会在家里唱了好多遍那些花儿在讲台上还是决定扯个淡谈谈小说,换回放学时候留在桌子上一个沉默的糖。这些都是你的青春时代。我也总是很有仪式感地描述它的结尾,它的终结就是,走上高考的考场,父母被保安拦在外面,你头也不回地往前,就在那一个时刻,你知道未来的路也像着短短几十步一样,再害怕再不舍也给老子自己走,走下去,就好了。
用了半个晚上的时间在各种讲中学时代,说到底,当你可以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来谈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已经That's all好久了。从小带来的一个坏毛病是,特别害怕故事的结尾,哪怕再光明美好也觉得怅然若失,能失魂落魄好长时间。当年以为的潇洒,现在才知道是一个特别残酷的词语,That's all的残酷在于,你其实多难过啊,但还是一脸臭屁的样子,之后转过身扬长而去,抑制住所有想要回头张望的渴望,在脑海中补出一张像Wallace剑柄上红布一样飘扬的披风,就让人觉得,人世间最落寞的时候,莫过于此吧。
成长还有一个要去学会的东西是,不得不that's all的,除了时光,还有人事,应该没有万事顺意的人吧,在世界的耳光面前都要骄傲地摆出一副不care样子的我们,告别的时候终于还是要选择最难过但也最洒脱的样子。看了7、8遍的大话西游,孙悟空最后对着城楼一撇嘴,追上师傅师弟,走回到西行的路上,虽然潇洒过度,有点像狗,但我想,如果要配心灵小剧场的话,这时候,一句that's all,应该就足矣了吧。
That's all~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