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走在天上,走在寂静里,而阴茎倒挂下来
导言:
“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假如我要写什么,我根本就不管他格调不格调,正如谈恋爱时我绝不从爱祖国开始谈起。”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阳光越强烈,阴影就越重!”
王小波:走在天上,走在寂静里,而阴茎倒挂下来
--一位标杆式知识分子的悲与幸
文/左手向右
“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其实,王小波并不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只是有一身诗性的气质而已。得到更多认同的是他的小说、剧本类作品。王小波仓促走完了短暂岁月,仅仅45个春秋。估计大概还来不及安置好自己心中的那些“荒诞、虚妄、愤怒和无助”。
特定的年代、特定的人物、特定的命运,其实特定本身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凡事有因必有果。王小波的作品当时由于争议比较大,受到封杀,现实层面是脱节、羸弱、无助和分崩离析的。大家常说,中国人喜欢讲历史,西方人热爱谈未来!其实这仅是表象!譬如王小波自己的判断,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其实西方也不外乎就这两类人。
也许,他说的是对的。迎合与非迎合,将会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将直接导致不同的人生轨迹。他的文学时代落幕了,但却意味着崭新的开始或悲催的轮回。崭新或悲催,都将取决于后人有没有在借鉴或批判中学会辨识其中的是与非、美与丑或善与恶。
大家知道,那个年代,有其特殊的国际国内大背景。我们必须很严肃地审视,当然不是和稀泥也不能太苛刻!那个年代,强调更多的是集体精神,这有其历史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合理性。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剥离开来进行评价或评判。在注重强调集体的同时,当然也就容易忽视个体的存在或个体的诉求,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诉求。我们不必过多地去强调集体与个体的合理关系,其实更强大更理性的历史存在,往往就是历史本身。历史或现实,不管合理与否,只要是存在着,就有其必然性。对于这种存在,各个个体的体验却是不同的。服从主流或彰显秉性,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抉择。
在文化思想界,意识形态本身,其实就是在一种动态的“平衡--打破平衡--再平衡”的循环往复中逐渐演变。王小波的文学作品尽管当时不被明面接受、甚至是排斥打压,然而,他却在这一逆境中彰显了自己的人格秉性,反而更鲜明地塑造了自己的文化本真、人性良善。这就如一个摔碎的古董瓷器,终于让世人明白了它的存在价值与毁灭意义。
在一个推崇集体的年代里,王小波通过一系列作品,全景式、叙述式地展现了时代背景、集体命运和个体命运,其中不乏荒诞、虚妄、无助、悲痛、愤怒、抗争、执拗!特别是对个体的呼吁尤为执着,尽管近似“杂音”,却彰显了一个维度、一种态度、一类呼声!血色的声音也许孱弱,但却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同。这无疑归功于岁月的涤荡!
他的年代过去了,我们的文学时代来临了。其实,不管承认与否,我们的时代也有不少的浮躁、功利或不公。所谓的“阳光越强烈,阴影就越重”。不能因为有阴影,就否定阳光。每个时代都有其特点。当然我们要更看中的是主流与方向。每一位文化人的文学坚守:以人为本的坚守、真善美的坚守,就是我们的底线。追逐名利抑或执着本真,如何抉择主要还是靠自己。不要归咎于外部环境。
也许,有不少人会说,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乱象不少、越来越容易被撕裂。比如:雷洋事件、派出所警员施暴大学生事件、老虎伤人事件等等。其实这些事情也需要客观地去分析和探讨。就拿最近的老虎伤人事故来说,一部分人谴责被伤女子不守动物园规矩,被老虎咬了活该;另一部分人则谴责动物园管理不善应该负责,同时还抵牾部分人爱心缺失、不懂同情!表面看来,这是一种近似对立的意识形态,其实,这也正反映出我们外部生态的宽松和豁朗。这也许就是一种新常态。表面撕裂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核心的和谐与一致。惑则辨,辨则明。
王小波秉承的正是这样一种态度!“假如我要写什么,我根本就不管他格调不格调,正如谈恋爱时我绝不从爱祖国开始谈起。”不管是褒奖、还是批评,其实开端和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与归属,立场到底是不是出于爱、结果到底是不是归于爱才是最最重要的!
鲁迅先生一辈子干的事就是靠笔杆子批评、揭露丑恶的一面,但是也没有多少人不认同他,反而是尊敬推崇他!毕竟他是出于爱!出于大爱!
而王小波,也是基于自己的立场,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伸张了自己的立场!其实,他也是出于爱,只不过爱的形式比较激愤、比较尖锐而已!尽管他的人生命运比较压抑、文学道路比较坎坷,但是他的价值却在执着与坚守中得到彰显!
是不是“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未必!河流入海,时间向前。一切生命或事物都会从喧嚣中回归宁静。摔碎的古董也还是古董!而只有岁月,也只能是岁月,才能淘尽一切污秽杂质,让璞玉生光、让灵魂安寂!
此文为“世界诗歌文学”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假如我要写什么,我根本就不管他格调不格调,正如谈恋爱时我绝不从爱祖国开始谈起。”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阳光越强烈,阴影就越重!”
![]() |
王小波:走在天上,走在寂静里,而阴茎倒挂下来
--一位标杆式知识分子的悲与幸
文/左手向右
“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其实,王小波并不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只是有一身诗性的气质而已。得到更多认同的是他的小说、剧本类作品。王小波仓促走完了短暂岁月,仅仅45个春秋。估计大概还来不及安置好自己心中的那些“荒诞、虚妄、愤怒和无助”。
特定的年代、特定的人物、特定的命运,其实特定本身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凡事有因必有果。王小波的作品当时由于争议比较大,受到封杀,现实层面是脱节、羸弱、无助和分崩离析的。大家常说,中国人喜欢讲历史,西方人热爱谈未来!其实这仅是表象!譬如王小波自己的判断,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其实西方也不外乎就这两类人。
也许,他说的是对的。迎合与非迎合,将会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将直接导致不同的人生轨迹。他的文学时代落幕了,但却意味着崭新的开始或悲催的轮回。崭新或悲催,都将取决于后人有没有在借鉴或批判中学会辨识其中的是与非、美与丑或善与恶。
大家知道,那个年代,有其特殊的国际国内大背景。我们必须很严肃地审视,当然不是和稀泥也不能太苛刻!那个年代,强调更多的是集体精神,这有其历史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合理性。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剥离开来进行评价或评判。在注重强调集体的同时,当然也就容易忽视个体的存在或个体的诉求,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诉求。我们不必过多地去强调集体与个体的合理关系,其实更强大更理性的历史存在,往往就是历史本身。历史或现实,不管合理与否,只要是存在着,就有其必然性。对于这种存在,各个个体的体验却是不同的。服从主流或彰显秉性,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抉择。
在文化思想界,意识形态本身,其实就是在一种动态的“平衡--打破平衡--再平衡”的循环往复中逐渐演变。王小波的文学作品尽管当时不被明面接受、甚至是排斥打压,然而,他却在这一逆境中彰显了自己的人格秉性,反而更鲜明地塑造了自己的文化本真、人性良善。这就如一个摔碎的古董瓷器,终于让世人明白了它的存在价值与毁灭意义。
![]() |
在一个推崇集体的年代里,王小波通过一系列作品,全景式、叙述式地展现了时代背景、集体命运和个体命运,其中不乏荒诞、虚妄、无助、悲痛、愤怒、抗争、执拗!特别是对个体的呼吁尤为执着,尽管近似“杂音”,却彰显了一个维度、一种态度、一类呼声!血色的声音也许孱弱,但却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同。这无疑归功于岁月的涤荡!
他的年代过去了,我们的文学时代来临了。其实,不管承认与否,我们的时代也有不少的浮躁、功利或不公。所谓的“阳光越强烈,阴影就越重”。不能因为有阴影,就否定阳光。每个时代都有其特点。当然我们要更看中的是主流与方向。每一位文化人的文学坚守:以人为本的坚守、真善美的坚守,就是我们的底线。追逐名利抑或执着本真,如何抉择主要还是靠自己。不要归咎于外部环境。
也许,有不少人会说,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乱象不少、越来越容易被撕裂。比如:雷洋事件、派出所警员施暴大学生事件、老虎伤人事件等等。其实这些事情也需要客观地去分析和探讨。就拿最近的老虎伤人事故来说,一部分人谴责被伤女子不守动物园规矩,被老虎咬了活该;另一部分人则谴责动物园管理不善应该负责,同时还抵牾部分人爱心缺失、不懂同情!表面看来,这是一种近似对立的意识形态,其实,这也正反映出我们外部生态的宽松和豁朗。这也许就是一种新常态。表面撕裂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核心的和谐与一致。惑则辨,辨则明。
王小波秉承的正是这样一种态度!“假如我要写什么,我根本就不管他格调不格调,正如谈恋爱时我绝不从爱祖国开始谈起。”不管是褒奖、还是批评,其实开端和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与归属,立场到底是不是出于爱、结果到底是不是归于爱才是最最重要的!
鲁迅先生一辈子干的事就是靠笔杆子批评、揭露丑恶的一面,但是也没有多少人不认同他,反而是尊敬推崇他!毕竟他是出于爱!出于大爱!
而王小波,也是基于自己的立场,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伸张了自己的立场!其实,他也是出于爱,只不过爱的形式比较激愤、比较尖锐而已!尽管他的人生命运比较压抑、文学道路比较坎坷,但是他的价值却在执着与坚守中得到彰显!
是不是“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未必!河流入海,时间向前。一切生命或事物都会从喧嚣中回归宁静。摔碎的古董也还是古董!而只有岁月,也只能是岁月,才能淘尽一切污秽杂质,让璞玉生光、让灵魂安寂!
此文为“世界诗歌文学”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