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动物的私生活,建筑师们操碎了心 | 探索
大家好,我是班叔,《班门》杂志书和公众号的看门大叔。
这两天,好莱坞的动画片《爱宠大机密》在国内上映了,上映四天,票房超过9000万。
班叔也期待这电影很久了!
虽然对宠物没有特别热爱,但班叔看到这些毛茸茸的小东西,还是恨不得能抱起他们捏一把。
电影描述了宠物们在主人出门之后的“私生活”。这些平常温柔的动物们,个个都切换成了疯狂模式。
它们在干净的家里接待客人。
在喜欢古典音乐的主人家里听重金属摇滚。
很显然,人类的屋子并不够宠物们折腾。
我们的主人公小狗麦克和杜老大在遛狗的时候,迷失在了纽约的穷街陋巷。他们遇到了由萌而狡猾的兔子小白组织的遗弃宠物大军,这些宠物要对人类发起反攻。
班叔想说,遗弃动物的主人,都不是好人。流浪动物们在城市里,很容易遭受到各种伤害。
不过班叔也发现,在真实生活中,为了拯救这些流浪于城市的动物们,人们做了许多努力。
有一些建筑师与设计师,也参与到这样的拯救计划里来。班叔这就带大家看一看。
纽约有一个设计计划,由一个叫做“为动物的建筑师”(Architects for Animals)的组织赞助,他们请当地建筑设计师和设计公司用可回收材料制作一些创新的流浪宠物庇护所。
这些建筑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设计出一些看上去很奇妙又有趣的小建筑,既可以当作流浪宠物的房子,又可以当作纽约街头的公共艺术作品。
比如,有一个给流浪喵星人设计的“太极鱼碗”。
作品的灵感是中国的太极。太极标志是由黑白两只“鱼”组合成的,代表了两种相反力量的联系与依赖。
设计师觉得,猫和鱼的关系正是如此。这个猫屋的结构和入口,可以让猫安全地呆在里面,又能看到外面。通过多个入口,它们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来使用这个屋子,猫在其中的运动轨迹,又正像一条鱼。
另一个有趣的设计是“猫剧场”,创意灵感来自安德鲁·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那著名的音乐剧《猫》。
猫在“猫剧场”上面玩耍的时候,就仿佛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它们的“喵呜”,也成为这个小小空间中的戏剧性的“台词”。
这个“舞台”把街头变成了一个有魔力的地方,当猫在“幕后”休憩,猫的戏剧正在幕间休息,而猫走出幕布,一场好戏即将开始。
在土耳其,设计师救助流浪动物的眼光放到了街头喂食上。他们打造了一个大规模饮料瓶换食物计划,设计出一种自动贩售机置放在伊斯坦布尔市中心。
人们可以把喝光的饮料瓶和易拉罐塞进这个机器,然后机器就会把猫粮或狗粮自动传送到机器底部的食盆里。
这个计划虽然没有普及,但的确是解决流浪动物饥饿问题的好创意。
不光是喵星人和汪星人需要照顾,鸟儿也是城市动物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
在伦敦郊区和乡村,有大块绿地,在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里,这样的地方常常被用作收容所。在绿地的树林里,本地艺术家组合“伦敦田野调查”设计了一个鸟儿的“密集型”公寓。
这个叫做“自发城市”(Spontaneous City)的作品由许多木制小盒子组成,鸟儿可以随意选择他们的家。这座鸟公寓,和远处的人类居住的密集型公寓遥相呼应,人类与鸟儿,也仿佛悄悄产生了一条灵魂交流的通道。
当然,那些有主的宠物们,要幸福得多。
班叔的一个朋友家里有三只猫,为了让他们玩得高兴,主人给他们置备了可以爬上爬下的猫柱子。在宠物用具市场上,我们惯见的大约是猫塔。看上去很有意思,但是似乎没有什么特色。
而著名设计师的物件就要高级得多。
无印良品大名鼎鼎的设计总监原研哉,他为自己的贵宾犬设计了一个小“建筑”,这个作品叫做“D-通道”。
当狗狗从楼梯奔跑上去,就可以呆在尽头的小台子上,而那个位置的高度,正好可以与主人面对面。原研哉说:“我想出一个装置,可以平衡人的尺度与狗的尺度,或者换句话说,一个尺度调节器。”
这个作品,是他的一个设计与展览项目的启动之作,这个计划叫做“为狗狗造建筑”(Architecture For Dogs),吸引了许多设计师、建筑师投身其中。
原研哉说:“作为一个策展者,我也许还是个初学者,但我感觉必须要带一个头,来展示这个计划的观念。”
这个观念就是,原研哉想在人类和他们的宠物之间寻找一个天平,让他们得以像真正的朋友那样对话。人类总是以自己的尺度进行建筑和设计,不论是楼梯、桌子还是椅子。但宠物们生活在人类环境中,他们必须要接受并适应人类的尺度。
而原研哉的设计,是希望宠物能够不要每天总是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主人,而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建筑”,给予他们一个能与人平视的机会。
在这个计划中,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作品。比如一个狗狗的梳妆台,让宠物可以与自己对视。
一个专门为腊肠狗设计的跑上跑下的木头架子。
一个可以把主人的T恤套入一个可以简单组合起来木构架,成为一个柔软的“窝”。
班叔看到这些,都想把自己缩小,变宠物在这些物件上愉快地玩耍了。
为动物设计建筑,最复杂、最庞大的项目,就是设计动物园。
人类在很久之前就有把各地珍奇动物围起来观赏的癖好。
公元前11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就有动物花园和植物园的证据。在2009年,考古学家们在埃及城市Hierakonopolis发掘出一处公元前3500年的动物园遗址,这是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皇家动物园。
征服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也以捕捉收集珍奇动物闻名。到了公园4世纪,希腊的主要城市就都有动物园了。
第一座现代动物园,是1793年在巴黎建造的,名为Ménagerie du Jardin des Plantes,今天它仍在运作着,而且是巴黎热门景点。在法国大革命之后,那些原本属于国王和王后的动物们,统统被从皇家动物园里运出来,挪到了新家。
和现在的动物园设计不同,早期的现代动物园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动物的“生活权利”,对动物们来说完全像一个环境恶劣的监狱,它们生存在非常小的空间里,并向观众展示。
更让人不舒服的痛苦事实是,那个时候动物园里甚至把人关起来供观众展览。
1906年,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展示了一个侏儒男人Ota Benga,把它和黑猩猩、红毛猩猩关在一起,以显示这个人是进化链条上“缺失的一环”。这个展览没有人多少人去看,而且引发了抗议。
当代动物园的设计的最大改进,是它要基于对动物自然栖息地的研究,除了景观知识与建筑学知识,设计者还要懂动物学和植物学知识。
现在更需要考虑改进动物展示的方式,以及动物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
最好的例子之一,是费城动物园的总体规划。与传统动物园人与动物之间有明显界线不同,费城动物园规划了一种“游径网络”,把不同的动物栖息场所和区域连接起来,动物们不再被关在规则形状的笼子里,而是有更灵活的栖息场地,人与动物间的界线更加灵活。
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建筑师Jon Coe说,费城动物园是第一个大规模贯彻这种设计策略的,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
为动物设计栖息场所似乎一直令建筑师着迷。
1934年,现代主义建筑师贝特洛·莱伯金(Berthold Lubetkin)和著名结构工程师埃拉普(Ove Arup)设计了一个企鹅池。
建筑大师塞德里克·普莱斯(Cedric Price)为伦敦动物园设计了造型尖锐的大鸟笼子。
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通过观察大象习性,打造了包含室内与室外活动场所的哥本哈根动物园大象之家。
以及最近BIG事务所为丹麦吉夫斯库动物园(Givskud)设计的“动物园乌托邦”(Zootopia)项目。
它是一个无笼动物园,彻底颠覆了动物园里人与动物的经典观察关系。其中为人类设计的观察场所,实际上相当于把人关进了笼子。
这些充满了设计师表达欲望的设计,在人类眼里看起来十分杰出,甚至都成为建筑史标志的作品,在动物世界里运作起来如何呢?
动物们会领情吗?
答案并不那么乐观。动物园管理者表示,那个标志性的企鹅池,虽然企鹅从上面滑下来看起来玩得很开心,但因为它的混凝土地板,企鹅在撞击到滑道与地板的连接处时,会伤害到自己。
“对于在其中跳水与游泳的企鹅来说,这个池子太浅了。”
也许,想造出为动物所满意的屋子,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动物也许永远不会满意,或者压根不在乎。
但不论如何,班叔觉得,为动物造屋,是人类试图与其他物种和平相处的一种努力。
动物没有语言,建筑师与设计师们为他们呐喊。
为动物设计美好的建筑,也是人类为了寻找一种方式与动物交流。而这些建筑的存在,也让人们反思我们与动物、自然环境乃至这个星球的关系。
人类本身对动物的敬意,其实是人类自身品格的反映。就像圣雄甘地说的:
一个国家道德进步与伟大程度可用他们对待动物的方式衡量。
为动物建造居所的事情实在是博大精深。希望你喜欢班叔的介绍。
班叔要继续去发呆,以及思考了。
转载请联系班门(来源:班門 微信:BanmenArt)
这两天,好莱坞的动画片《爱宠大机密》在国内上映了,上映四天,票房超过9000万。
班叔也期待这电影很久了!
虽然对宠物没有特别热爱,但班叔看到这些毛茸茸的小东西,还是恨不得能抱起他们捏一把。
![]() |
电影描述了宠物们在主人出门之后的“私生活”。这些平常温柔的动物们,个个都切换成了疯狂模式。
它们在干净的家里接待客人。
![]() |
在喜欢古典音乐的主人家里听重金属摇滚。
![]() |
很显然,人类的屋子并不够宠物们折腾。
我们的主人公小狗麦克和杜老大在遛狗的时候,迷失在了纽约的穷街陋巷。他们遇到了由萌而狡猾的兔子小白组织的遗弃宠物大军,这些宠物要对人类发起反攻。
![]() |
班叔想说,遗弃动物的主人,都不是好人。流浪动物们在城市里,很容易遭受到各种伤害。
不过班叔也发现,在真实生活中,为了拯救这些流浪于城市的动物们,人们做了许多努力。
有一些建筑师与设计师,也参与到这样的拯救计划里来。班叔这就带大家看一看。
![]() |
纽约有一个设计计划,由一个叫做“为动物的建筑师”(Architects for Animals)的组织赞助,他们请当地建筑设计师和设计公司用可回收材料制作一些创新的流浪宠物庇护所。
![]() |
这些建筑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设计出一些看上去很奇妙又有趣的小建筑,既可以当作流浪宠物的房子,又可以当作纽约街头的公共艺术作品。
比如,有一个给流浪喵星人设计的“太极鱼碗”。
作品的灵感是中国的太极。太极标志是由黑白两只“鱼”组合成的,代表了两种相反力量的联系与依赖。
![]() |
设计师觉得,猫和鱼的关系正是如此。这个猫屋的结构和入口,可以让猫安全地呆在里面,又能看到外面。通过多个入口,它们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来使用这个屋子,猫在其中的运动轨迹,又正像一条鱼。
![]() |
另一个有趣的设计是“猫剧场”,创意灵感来自安德鲁·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那著名的音乐剧《猫》。
![]() |
猫在“猫剧场”上面玩耍的时候,就仿佛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它们的“喵呜”,也成为这个小小空间中的戏剧性的“台词”。
这个“舞台”把街头变成了一个有魔力的地方,当猫在“幕后”休憩,猫的戏剧正在幕间休息,而猫走出幕布,一场好戏即将开始。
![]() |
在土耳其,设计师救助流浪动物的眼光放到了街头喂食上。他们打造了一个大规模饮料瓶换食物计划,设计出一种自动贩售机置放在伊斯坦布尔市中心。
人们可以把喝光的饮料瓶和易拉罐塞进这个机器,然后机器就会把猫粮或狗粮自动传送到机器底部的食盆里。
这个计划虽然没有普及,但的确是解决流浪动物饥饿问题的好创意。
![]() |
不光是喵星人和汪星人需要照顾,鸟儿也是城市动物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
![]() |
在伦敦郊区和乡村,有大块绿地,在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里,这样的地方常常被用作收容所。在绿地的树林里,本地艺术家组合“伦敦田野调查”设计了一个鸟儿的“密集型”公寓。
![]() |
这个叫做“自发城市”(Spontaneous City)的作品由许多木制小盒子组成,鸟儿可以随意选择他们的家。这座鸟公寓,和远处的人类居住的密集型公寓遥相呼应,人类与鸟儿,也仿佛悄悄产生了一条灵魂交流的通道。
![]() |
![]() |
当然,那些有主的宠物们,要幸福得多。
班叔的一个朋友家里有三只猫,为了让他们玩得高兴,主人给他们置备了可以爬上爬下的猫柱子。在宠物用具市场上,我们惯见的大约是猫塔。看上去很有意思,但是似乎没有什么特色。
![]() |
而著名设计师的物件就要高级得多。
无印良品大名鼎鼎的设计总监原研哉,他为自己的贵宾犬设计了一个小“建筑”,这个作品叫做“D-通道”。
![]() |
当狗狗从楼梯奔跑上去,就可以呆在尽头的小台子上,而那个位置的高度,正好可以与主人面对面。原研哉说:“我想出一个装置,可以平衡人的尺度与狗的尺度,或者换句话说,一个尺度调节器。”
![]() |
这个作品,是他的一个设计与展览项目的启动之作,这个计划叫做“为狗狗造建筑”(Architecture For Dogs),吸引了许多设计师、建筑师投身其中。
![]() |
原研哉说:“作为一个策展者,我也许还是个初学者,但我感觉必须要带一个头,来展示这个计划的观念。”
这个观念就是,原研哉想在人类和他们的宠物之间寻找一个天平,让他们得以像真正的朋友那样对话。人类总是以自己的尺度进行建筑和设计,不论是楼梯、桌子还是椅子。但宠物们生活在人类环境中,他们必须要接受并适应人类的尺度。
而原研哉的设计,是希望宠物能够不要每天总是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主人,而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建筑”,给予他们一个能与人平视的机会。
在这个计划中,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作品。比如一个狗狗的梳妆台,让宠物可以与自己对视。
![]() |
一个专门为腊肠狗设计的跑上跑下的木头架子。
![]() |
一个可以把主人的T恤套入一个可以简单组合起来木构架,成为一个柔软的“窝”。
![]() |
班叔看到这些,都想把自己缩小,变宠物在这些物件上愉快地玩耍了。
![]() |
为动物设计建筑,最复杂、最庞大的项目,就是设计动物园。
人类在很久之前就有把各地珍奇动物围起来观赏的癖好。
公元前11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就有动物花园和植物园的证据。在2009年,考古学家们在埃及城市Hierakonopolis发掘出一处公元前3500年的动物园遗址,这是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皇家动物园。
![]() |
征服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也以捕捉收集珍奇动物闻名。到了公园4世纪,希腊的主要城市就都有动物园了。
第一座现代动物园,是1793年在巴黎建造的,名为Ménagerie du Jardin des Plantes,今天它仍在运作着,而且是巴黎热门景点。在法国大革命之后,那些原本属于国王和王后的动物们,统统被从皇家动物园里运出来,挪到了新家。
![]() |
和现在的动物园设计不同,早期的现代动物园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动物的“生活权利”,对动物们来说完全像一个环境恶劣的监狱,它们生存在非常小的空间里,并向观众展示。
更让人不舒服的痛苦事实是,那个时候动物园里甚至把人关起来供观众展览。
1906年,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展示了一个侏儒男人Ota Benga,把它和黑猩猩、红毛猩猩关在一起,以显示这个人是进化链条上“缺失的一环”。这个展览没有人多少人去看,而且引发了抗议。
![]() |
当代动物园的设计的最大改进,是它要基于对动物自然栖息地的研究,除了景观知识与建筑学知识,设计者还要懂动物学和植物学知识。
现在更需要考虑改进动物展示的方式,以及动物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
![]() |
最好的例子之一,是费城动物园的总体规划。与传统动物园人与动物之间有明显界线不同,费城动物园规划了一种“游径网络”,把不同的动物栖息场所和区域连接起来,动物们不再被关在规则形状的笼子里,而是有更灵活的栖息场地,人与动物间的界线更加灵活。
![]() |
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建筑师Jon Coe说,费城动物园是第一个大规模贯彻这种设计策略的,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
为动物设计栖息场所似乎一直令建筑师着迷。
1934年,现代主义建筑师贝特洛·莱伯金(Berthold Lubetkin)和著名结构工程师埃拉普(Ove Arup)设计了一个企鹅池。
![]() |
建筑大师塞德里克·普莱斯(Cedric Price)为伦敦动物园设计了造型尖锐的大鸟笼子。
![]() |
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通过观察大象习性,打造了包含室内与室外活动场所的哥本哈根动物园大象之家。
![]() |
以及最近BIG事务所为丹麦吉夫斯库动物园(Givskud)设计的“动物园乌托邦”(Zootopia)项目。
![]() |
它是一个无笼动物园,彻底颠覆了动物园里人与动物的经典观察关系。其中为人类设计的观察场所,实际上相当于把人关进了笼子。
![]() |
这些充满了设计师表达欲望的设计,在人类眼里看起来十分杰出,甚至都成为建筑史标志的作品,在动物世界里运作起来如何呢?
动物们会领情吗?
答案并不那么乐观。动物园管理者表示,那个标志性的企鹅池,虽然企鹅从上面滑下来看起来玩得很开心,但因为它的混凝土地板,企鹅在撞击到滑道与地板的连接处时,会伤害到自己。
“对于在其中跳水与游泳的企鹅来说,这个池子太浅了。”
![]() |
也许,想造出为动物所满意的屋子,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动物也许永远不会满意,或者压根不在乎。
但不论如何,班叔觉得,为动物造屋,是人类试图与其他物种和平相处的一种努力。
![]() |
动物没有语言,建筑师与设计师们为他们呐喊。
为动物设计美好的建筑,也是人类为了寻找一种方式与动物交流。而这些建筑的存在,也让人们反思我们与动物、自然环境乃至这个星球的关系。
![]() |
人类本身对动物的敬意,其实是人类自身品格的反映。就像圣雄甘地说的:
一个国家道德进步与伟大程度可用他们对待动物的方式衡量。
![]() |
为动物建造居所的事情实在是博大精深。希望你喜欢班叔的介绍。
班叔要继续去发呆,以及思考了。
转载请联系班门(来源:班門 微信:BanmenA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