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摘录(三)
1.先知在故乡是不被尊重的。每个人要保留一点神秘感,使人不知你。
2.人类总是以误解当作理解,一旦理解,即又转成误解。
3.一个人能否成大器,主观因素最重要,被人忽略的是信心,是信念。信心,信念,一半凭空想,一半凭行动。
4.求道,坚定忠诚无疑,虽蹈海,也走下去。
5.信心来自天性的纯真朴厚。
6.一个人衷心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幸福最多——他是在调整自己,发现自己。
7.所谓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
8.从艺术的价值判断,耶稣是“成了”,从人生的价值判断,耶稣爱世人是一场单方面的爱。世人爱他,但世人不配。
9.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论信仰,耶稣是完成的;耶稣对人类的爱,是一场单恋。
10.零碎分散的知识越多,越糊涂。
11.宗教与哲学的分野,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宗教,稍有怀疑就被视为异端。
12.中世纪所谓蒙昧,倒是保存了人的元气。后来有文艺复兴,是如酿酒,把盖子盖好的。后来的中国是开了盖,风雨尘埃进酒坛,这点元气,用完了。
13.人类的发展,艺术的保存,实在岌岌可危、结结巴巴。
14. 我爱被人拆穿西洋镜,拆穿了,西洋镜才有意思,不拆穿,没意思。
15.人生中,庸俗之辈包围,很难成功。爱情最难。
16.文学唯一可以和音乐绘画争高下,是文学可以抓到痒处。绘画强迫人接受画家个人的意象,文学给人想象的余地。
17.唐诗是琳琅满目的文字,屈原全篇是一种心情的起伏,充满辞藻,却总在起伏流动,一种飞翔的感觉。
18.每个大艺术家生前都公正地衡量过自己。有人熬不住,说出来,如但丁、普希金。有种人不说的,如陶渊明,熬住不说。
19.文学要拉硬弓,不要拉软弓。所谓拉硬弓,要独自暗中拉,勿使人看见。
20.精华多,莫如找精华中的精华。
2.人类总是以误解当作理解,一旦理解,即又转成误解。
3.一个人能否成大器,主观因素最重要,被人忽略的是信心,是信念。信心,信念,一半凭空想,一半凭行动。
4.求道,坚定忠诚无疑,虽蹈海,也走下去。
5.信心来自天性的纯真朴厚。
6.一个人衷心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幸福最多——他是在调整自己,发现自己。
7.所谓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
8.从艺术的价值判断,耶稣是“成了”,从人生的价值判断,耶稣爱世人是一场单方面的爱。世人爱他,但世人不配。
9.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论信仰,耶稣是完成的;耶稣对人类的爱,是一场单恋。
10.零碎分散的知识越多,越糊涂。
11.宗教与哲学的分野,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宗教,稍有怀疑就被视为异端。
12.中世纪所谓蒙昧,倒是保存了人的元气。后来有文艺复兴,是如酿酒,把盖子盖好的。后来的中国是开了盖,风雨尘埃进酒坛,这点元气,用完了。
13.人类的发展,艺术的保存,实在岌岌可危、结结巴巴。
14. 我爱被人拆穿西洋镜,拆穿了,西洋镜才有意思,不拆穿,没意思。
15.人生中,庸俗之辈包围,很难成功。爱情最难。
16.文学唯一可以和音乐绘画争高下,是文学可以抓到痒处。绘画强迫人接受画家个人的意象,文学给人想象的余地。
17.唐诗是琳琅满目的文字,屈原全篇是一种心情的起伏,充满辞藻,却总在起伏流动,一种飞翔的感觉。
18.每个大艺术家生前都公正地衡量过自己。有人熬不住,说出来,如但丁、普希金。有种人不说的,如陶渊明,熬住不说。
19.文学要拉硬弓,不要拉软弓。所谓拉硬弓,要独自暗中拉,勿使人看见。
20.精华多,莫如找精华中的精华。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