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花开,那时叶落 —— 诗经里的植物恋歌(三)
三、爱别离
她站在家门口,眼睛呆呆地望着远方。然而目之所及无非枯木野草,没有秀丽的山川,也没有绚烂的景致。她在望什么呢?望了一日又一日,景物从未有过变化,也没有人从她门前经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高大威猛的男子是先秦时代衡量美男子的通用标准,也许是因为动荡时代对孔武有力的需要,进而从生活升华为审美。那些坐在高堂之上,“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的王侯公卿毕竟是少之又少的人,绝大多数的男人要劳作,为守卫家园或为王侯公卿的野心而出征。读书是贵族的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会被社会残酷地淘汰。
门前望夫的妇人在等待她出征的丈夫,在她眼中,大哥(伯)是国家的俊杰,为了王的意愿出征作战,充当前锋。两军交战,冲锋在前固然勇猛,但也是最危险的吧?他此番厮杀疆场,是生是死?何日得以归家呢?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他离家之后,守候的人怠慢了梳洗,任胭脂美佩冷落生尘。是深深的思念,也是无奈的选择。中国古代女子对外在美的追求具有不可磨灭的原始性,即以吸引异性为主要目的。即使在今天,这一传统仍未,泯灭。当我们忽然发现某一个女同伴开始注重仪表时,第一意识往往是她有了意中人。为自尊和礼仪而化妆的传统来自西方,然而仍只有部分人能够全盘接受。在今天的中国,绝大多数的女人仍然坚持在适龄期整理仪容,婚后则甘心沦为“黄脸婆”。
这位先秦时代的思夫人更是传统时代的继承人。丈夫离家在外,她无心梳洗,甘愿蓬头垢面,中国人比较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来表明衷心与忠诚。人们不能接受丈夫出门在外,妻子在家花枝招展的状态,仿佛憔悴容颜更能体现传统女性的坚贞美德。久而久之,起初生活里发自真心的情感被文学意象化、固定化,古典文学里的思妇皆以头发蓬乱为标杆,以懒开镜奁为己任。尽管生活里她们未必真的这样去做,但文学已然为其打上了这样的标签,铸就了爱情与忠贞的直观象征。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世间大抵如此,期盼的事往往是最难实现的。你渴盼降雨,它偏偏艳阳天。想要找到一种叫忘忧的草来解除心中怅恨,却偏偏不可得。古代女子缺乏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夫家的地位全靠丈夫的态度来支撑。因此,丈夫的空缺不但是情感上的缺失,更是社会支撑的缺失。没有了可以保护自己的人,一个人要面对家内家外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也许许多人的态度会因她独守空房的现实而发生改变。她的思念和内心的苦痛并非局限于情爱,而可以解除烦恼的忘忧草更是天外之物,最好的解药是丈夫平安归来。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他迟迟不归的原因大概就是这样的吧?边境频频遭受外族骚扰入侵,遵守王的旨意,为了家园的安危,男人要放下锄头别妻离子,来到野外与外族作战。然而守卫家园固然豪迈悲壮,生死考验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的每个士兵的内心是沉重而忧伤的。没有人愿意在年纪轻轻时就死去,更不愿在粗劣的环境里靠豆苗来充饥。他们不能安居,不能归田,在生死间痛苦地期盼,早归家吧!岁月匆匆,战事不休。陪伴岁月的只有年年生生不息的豆苗菜。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可是不能回去!战争总是持续,没有人可以因个人的痛苦而抛下战场上的责任。当战斗结束后,走在艰险不平的道路上,眼前金黄色的一片是什么呢?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有人说,那是棠棣花,走上前采摘下娇柔的一朵,花瓣在春风里微微抖动,原来不知不觉间一年的光阴又匆匆流过,豆苗菜老硬之后又发出新芽。植物一年又一年的轮回,而战场上的士兵仍不能归,无声无息地又老了一岁。
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我怎能不思念着你?只是你那么遥远,无法听到我的心声。还记得临别的誓言吗?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你不忘,我亦不能相忘。
终于,战争在无休无止的厮杀后结束了。当年帅气的小伙子已满身伤痛,看上去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拿着微薄的赏金,饿着肚子,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一步一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父母还在吗?子女都已成人了吧?她还好吗?是否也如自己一般,容颜苍老,鬓发如霜?曾经的家,死里偷生后思念的家,靠着想像织补起来的家如今是什么样子?没有答案,只有归家的期盼和忧伤。苍天飘落茫茫白雪,他孤独地走在旷野之上。忽然,他停下来,呆呆地看着那熟悉的一排排柳树,柳条仍旧垂向结冰的河水,将老干压得更弯,更显疲惫。灰黑色的枝条粗鄙而苍老,在皴裂的冰面上无聊地飘动。他静静地看着,眼泪在布满灰尘的面孔上划出浅浅的两道乳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诗歌注释解析链接:
伯兮 http://so.gushiwen.org/view_61.aspx
击鼓 http://so.gushiwen.org/view_31.aspx
采薇 http://so.gushiwen.org/view_165.aspx
关于棠棣之华参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10/15/2845016_376394586.shtml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玲珑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74584412/
========================我是试图变得华丽的分割线========================
欢迎爱好文艺的朋友扫码关注“眉轩琐语 ”。
她站在家门口,眼睛呆呆地望着远方。然而目之所及无非枯木野草,没有秀丽的山川,也没有绚烂的景致。她在望什么呢?望了一日又一日,景物从未有过变化,也没有人从她门前经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高大威猛的男子是先秦时代衡量美男子的通用标准,也许是因为动荡时代对孔武有力的需要,进而从生活升华为审美。那些坐在高堂之上,“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的王侯公卿毕竟是少之又少的人,绝大多数的男人要劳作,为守卫家园或为王侯公卿的野心而出征。读书是贵族的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会被社会残酷地淘汰。
门前望夫的妇人在等待她出征的丈夫,在她眼中,大哥(伯)是国家的俊杰,为了王的意愿出征作战,充当前锋。两军交战,冲锋在前固然勇猛,但也是最危险的吧?他此番厮杀疆场,是生是死?何日得以归家呢?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他离家之后,守候的人怠慢了梳洗,任胭脂美佩冷落生尘。是深深的思念,也是无奈的选择。中国古代女子对外在美的追求具有不可磨灭的原始性,即以吸引异性为主要目的。即使在今天,这一传统仍未,泯灭。当我们忽然发现某一个女同伴开始注重仪表时,第一意识往往是她有了意中人。为自尊和礼仪而化妆的传统来自西方,然而仍只有部分人能够全盘接受。在今天的中国,绝大多数的女人仍然坚持在适龄期整理仪容,婚后则甘心沦为“黄脸婆”。
这位先秦时代的思夫人更是传统时代的继承人。丈夫离家在外,她无心梳洗,甘愿蓬头垢面,中国人比较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来表明衷心与忠诚。人们不能接受丈夫出门在外,妻子在家花枝招展的状态,仿佛憔悴容颜更能体现传统女性的坚贞美德。久而久之,起初生活里发自真心的情感被文学意象化、固定化,古典文学里的思妇皆以头发蓬乱为标杆,以懒开镜奁为己任。尽管生活里她们未必真的这样去做,但文学已然为其打上了这样的标签,铸就了爱情与忠贞的直观象征。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 |
世间大抵如此,期盼的事往往是最难实现的。你渴盼降雨,它偏偏艳阳天。想要找到一种叫忘忧的草来解除心中怅恨,却偏偏不可得。古代女子缺乏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夫家的地位全靠丈夫的态度来支撑。因此,丈夫的空缺不但是情感上的缺失,更是社会支撑的缺失。没有了可以保护自己的人,一个人要面对家内家外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也许许多人的态度会因她独守空房的现实而发生改变。她的思念和内心的苦痛并非局限于情爱,而可以解除烦恼的忘忧草更是天外之物,最好的解药是丈夫平安归来。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他迟迟不归的原因大概就是这样的吧?边境频频遭受外族骚扰入侵,遵守王的旨意,为了家园的安危,男人要放下锄头别妻离子,来到野外与外族作战。然而守卫家园固然豪迈悲壮,生死考验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的每个士兵的内心是沉重而忧伤的。没有人愿意在年纪轻轻时就死去,更不愿在粗劣的环境里靠豆苗来充饥。他们不能安居,不能归田,在生死间痛苦地期盼,早归家吧!岁月匆匆,战事不休。陪伴岁月的只有年年生生不息的豆苗菜。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可是不能回去!战争总是持续,没有人可以因个人的痛苦而抛下战场上的责任。当战斗结束后,走在艰险不平的道路上,眼前金黄色的一片是什么呢?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有人说,那是棠棣花,走上前采摘下娇柔的一朵,花瓣在春风里微微抖动,原来不知不觉间一年的光阴又匆匆流过,豆苗菜老硬之后又发出新芽。植物一年又一年的轮回,而战场上的士兵仍不能归,无声无息地又老了一岁。
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 |
我怎能不思念着你?只是你那么遥远,无法听到我的心声。还记得临别的誓言吗?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你不忘,我亦不能相忘。
终于,战争在无休无止的厮杀后结束了。当年帅气的小伙子已满身伤痛,看上去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拿着微薄的赏金,饿着肚子,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一步一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父母还在吗?子女都已成人了吧?她还好吗?是否也如自己一般,容颜苍老,鬓发如霜?曾经的家,死里偷生后思念的家,靠着想像织补起来的家如今是什么样子?没有答案,只有归家的期盼和忧伤。苍天飘落茫茫白雪,他孤独地走在旷野之上。忽然,他停下来,呆呆地看着那熟悉的一排排柳树,柳条仍旧垂向结冰的河水,将老干压得更弯,更显疲惫。灰黑色的枝条粗鄙而苍老,在皴裂的冰面上无聊地飘动。他静静地看着,眼泪在布满灰尘的面孔上划出浅浅的两道乳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诗歌注释解析链接:
伯兮 http://so.gushiwen.org/view_61.aspx
击鼓 http://so.gushiwen.org/view_31.aspx
采薇 http://so.gushiwen.org/view_165.aspx
关于棠棣之华参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10/15/2845016_376394586.shtml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玲珑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74584412/
========================我是试图变得华丽的分割线========================
欢迎爱好文艺的朋友扫码关注“眉轩琐语 ”。
![]() |
玲珑心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梦🌸“徒劳,我的爱人 ”Vainement,ma bien aimée (2人喜欢)
- 🌸梦🌸“艺术家的生涯”La Bohème(4) (3人喜欢)
- 🌸梦🌸“艺术家的生涯”La Bohème(3) (4人喜欢)
- 🌸梦🌸“艺术家的生涯”La Bohème(2) (3人喜欢)
- 🌸梦🌸“艺术家的生涯”La Bohème(1)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