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条狗,好奇怪哟,长得像一个人
我是一条狗,一条有着崇高理想的狗,不同于你身边那些不入流的玩物。作为一条有品位有追求的狗,我居然把自己名片弄丢了,随之而来的是一时忘了自己的身份,至于如何得知自己有品位有追求,看一眼自己人模狗样的着装自然就知道了。
身为一条狗,但我却向往做一个人。人能三观不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狗不行,狗要永远忠于主人且鞍前马后。主人如同横亘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让我仰望,让我攀爬,却不能让我从他视线里离开。唯一得益的,就是不用藏起我那天生自带的骄傲。骄傲,是狗活于世的毕生追求,不像隔壁那头猪,如果太有思想,那是要被骟的。你能让一头有思想的猪在母猪面前大展雄风的时候睥睨众生吗,自然不行,人总是不甘屈于人下,更别说一头猪,要么做愚昧无知的种猪,要么做愤世嫉俗的骟猪,由不得你选。但我们就不一样,我们有着各式各样精彩的狗生,聪明伶俐的狗负责看家护院,天生愚笨的狗负责卖萌取宠,至于我,两者都不是,我机智过人。
作为一条机智过人的狗,大多数时间对我来说都无比煎熬,就拿眼下的状况来说,我那奋斗不息血战而来的荣耀居然随着一张名片的丢失而被自己所忘却。荣耀总是渗透在自己的血液里,哪怕忘了自己是谁。我能想象自己在血气方刚最美好的岁月里,不畏浮云遮眼,不惧江河日下,冲破身世的禁锢,打破世俗的牢笼,集狗血和鸡血于一身,登上我此生的巅峰。这一切即将照耀在我身上的荣光,却随着我名片的丢失,被关上了窗。
周遭的一切是那么熟悉,除了地上那根触目惊心的木棍,对我来说,这恐怕是真正的闷头一棍了。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却对一切感到陌生,这会让人局促不安,就像我面对一条心仪的母狗,她的眼她的鼻她的唇都那么令人魂牵梦萦,唯独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却飘荡在我头顶,几番盘旋,悠然而去。我就这么沿街坐着,看人来人往。路上的行人让我恍惚中想起自己从乡野间初次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光景,那时的我应该意气风发、无畏无惧吧,再不济也不至于像眼前的一些人,不紧不慢的脚步、略微发福的躯体和那生人勿近的眼神,时刻在告诉你:别挡道,老子累成狗了。这些朝九晚五的人太容易群分了,一种是灵魂死了,躯体还活着;还有种便是灵魂牵着身体,大无畏地向前冲。
掉落在地上的空名片夹让我不得不去探究残留的记忆。依稀记得主人家里有着无尽的藏书,多到我的所有疑问都能从那挤满书柜的书房里得到答案。他似乎很少和我说话,窗外的光把他的身影拉长,洒在散发着墨香的书架上。他端坐在那,贪婪地和各路作者交谈,偶尔皱着眉头在纸上快速地用水笔划拉,像一个临上战场的勇士在给自己家人写信,时而激昂得青筋暴露,时而温柔地抿嘴一笑。他的五官算不上好看,但棱角分明,粗糙得恰到好处。他的嗓音低沉,有时说话声在鼻腔里震颤,发出动人的共鸣,想必歌唱起来会很动听,却从未听他唱过。一双粗大的手,小心地翻开书页,整个人一头扎到里面,与世无争。可惜,我是条公狗。
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却渴望坦诚相待。如果说吃一堑长一智,那那些倒霉蛋们无疑就是智者。他就是一个智者,好像永远都在吃亏,那些他对我埋怨的场景开始在我脑中浮现:领导把他的创意剽窃了却无半点歉意;同事请求帮忙干的活瞬间干完了,却遭一顿数落;隔壁邻居家夜里麻将声不断,上门提醒却挨一顿怒骂。埋怨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不再感到惊奇,只侧耳听着。他恐怕自觉无趣,抑或他自己也习以为然,下班回来常叹一声“这些人啊!”,不再细说,就过去了。
他组织了一个书友会,基于我现在的记忆,也有可能这个书友会由来已久。每逢周五傍晚,家里就热闹起来,三五成群的人陆续而来,大多带着几本书,偶有女孩子带来精致的糕点,一群人围坐在客厅里,侃侃而谈,大多谈论的是他最近看的书,而他看的书,又是这些人带给他的,于是,他成了一个解读者。在嬉笑中,他用特有的方式解读来者的兴趣所在,不论文学、音乐还是绘画,不管是他熟悉的领域,还是他闻所未闻的专业,他都不会兴致索然。直到有一天一位清秀的姑娘试图把挤在她身边的我赶出去时,他说一条狗而已,都没占到一个人的地,挤挤就好。姑娘不依不饶,说我身上有味,大伙随声附和。
他把她们赶走的时候,我倒有些不舍了。美貌真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利器。
往后他的话越来越少,也不常看书,只在自家院里摆弄花花草草,显得越发孤单。出门遇上那些书友,他上前寒暄几句,对方倒是耿耿于怀。或许从那时起,我才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人,做个有趣的人。
他帮我做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道格和他的伙伴”,让我随身带着。名片不显眼处留了他的电话,他说或许有一天用得上。
是的,“道格和他的伙伴”,这就是我的名片。我拿着这张名片在他的鼓励下,开始行走在这座城市里。这座我不曾仔细端详的城市,如同我的梦中情人,让我魂牵梦萦,却不能近得其身。如今,在这张名片的照耀下,我穿过大街小巷,走过青石板小路,和每一根电线杆亲密接触。行色匆匆的路人似乎顾不上看我一眼,他们眼里有光,有着想要一直射向前方却在不远的身前散漫开来的理想的光。直到这天,在一个破败的公园里,依稀记得身旁有人挥舞着木棒,强行夺过我手中的名片,最后传入我耳中的是“这不是狗证。”
每个人都在极力追求自己身上不具备的东西,品行、外貌、以及那些失而复得、得而不惜的身外物。可是,谁又能免俗呢,就像我,我也是有名有姓有身份的狗。我起身拍掉身上的泥土,双脚直立,在路人诧异的目光中转身朝着家的反方向而去。这时,身后传来一声低语:“你看那条狗,好奇怪哟,长得像个人!”
身为一条狗,但我却向往做一个人。人能三观不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狗不行,狗要永远忠于主人且鞍前马后。主人如同横亘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让我仰望,让我攀爬,却不能让我从他视线里离开。唯一得益的,就是不用藏起我那天生自带的骄傲。骄傲,是狗活于世的毕生追求,不像隔壁那头猪,如果太有思想,那是要被骟的。你能让一头有思想的猪在母猪面前大展雄风的时候睥睨众生吗,自然不行,人总是不甘屈于人下,更别说一头猪,要么做愚昧无知的种猪,要么做愤世嫉俗的骟猪,由不得你选。但我们就不一样,我们有着各式各样精彩的狗生,聪明伶俐的狗负责看家护院,天生愚笨的狗负责卖萌取宠,至于我,两者都不是,我机智过人。
作为一条机智过人的狗,大多数时间对我来说都无比煎熬,就拿眼下的状况来说,我那奋斗不息血战而来的荣耀居然随着一张名片的丢失而被自己所忘却。荣耀总是渗透在自己的血液里,哪怕忘了自己是谁。我能想象自己在血气方刚最美好的岁月里,不畏浮云遮眼,不惧江河日下,冲破身世的禁锢,打破世俗的牢笼,集狗血和鸡血于一身,登上我此生的巅峰。这一切即将照耀在我身上的荣光,却随着我名片的丢失,被关上了窗。
周遭的一切是那么熟悉,除了地上那根触目惊心的木棍,对我来说,这恐怕是真正的闷头一棍了。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却对一切感到陌生,这会让人局促不安,就像我面对一条心仪的母狗,她的眼她的鼻她的唇都那么令人魂牵梦萦,唯独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却飘荡在我头顶,几番盘旋,悠然而去。我就这么沿街坐着,看人来人往。路上的行人让我恍惚中想起自己从乡野间初次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光景,那时的我应该意气风发、无畏无惧吧,再不济也不至于像眼前的一些人,不紧不慢的脚步、略微发福的躯体和那生人勿近的眼神,时刻在告诉你:别挡道,老子累成狗了。这些朝九晚五的人太容易群分了,一种是灵魂死了,躯体还活着;还有种便是灵魂牵着身体,大无畏地向前冲。
掉落在地上的空名片夹让我不得不去探究残留的记忆。依稀记得主人家里有着无尽的藏书,多到我的所有疑问都能从那挤满书柜的书房里得到答案。他似乎很少和我说话,窗外的光把他的身影拉长,洒在散发着墨香的书架上。他端坐在那,贪婪地和各路作者交谈,偶尔皱着眉头在纸上快速地用水笔划拉,像一个临上战场的勇士在给自己家人写信,时而激昂得青筋暴露,时而温柔地抿嘴一笑。他的五官算不上好看,但棱角分明,粗糙得恰到好处。他的嗓音低沉,有时说话声在鼻腔里震颤,发出动人的共鸣,想必歌唱起来会很动听,却从未听他唱过。一双粗大的手,小心地翻开书页,整个人一头扎到里面,与世无争。可惜,我是条公狗。
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却渴望坦诚相待。如果说吃一堑长一智,那那些倒霉蛋们无疑就是智者。他就是一个智者,好像永远都在吃亏,那些他对我埋怨的场景开始在我脑中浮现:领导把他的创意剽窃了却无半点歉意;同事请求帮忙干的活瞬间干完了,却遭一顿数落;隔壁邻居家夜里麻将声不断,上门提醒却挨一顿怒骂。埋怨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不再感到惊奇,只侧耳听着。他恐怕自觉无趣,抑或他自己也习以为然,下班回来常叹一声“这些人啊!”,不再细说,就过去了。
他组织了一个书友会,基于我现在的记忆,也有可能这个书友会由来已久。每逢周五傍晚,家里就热闹起来,三五成群的人陆续而来,大多带着几本书,偶有女孩子带来精致的糕点,一群人围坐在客厅里,侃侃而谈,大多谈论的是他最近看的书,而他看的书,又是这些人带给他的,于是,他成了一个解读者。在嬉笑中,他用特有的方式解读来者的兴趣所在,不论文学、音乐还是绘画,不管是他熟悉的领域,还是他闻所未闻的专业,他都不会兴致索然。直到有一天一位清秀的姑娘试图把挤在她身边的我赶出去时,他说一条狗而已,都没占到一个人的地,挤挤就好。姑娘不依不饶,说我身上有味,大伙随声附和。
他把她们赶走的时候,我倒有些不舍了。美貌真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利器。
往后他的话越来越少,也不常看书,只在自家院里摆弄花花草草,显得越发孤单。出门遇上那些书友,他上前寒暄几句,对方倒是耿耿于怀。或许从那时起,我才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人,做个有趣的人。
他帮我做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道格和他的伙伴”,让我随身带着。名片不显眼处留了他的电话,他说或许有一天用得上。
是的,“道格和他的伙伴”,这就是我的名片。我拿着这张名片在他的鼓励下,开始行走在这座城市里。这座我不曾仔细端详的城市,如同我的梦中情人,让我魂牵梦萦,却不能近得其身。如今,在这张名片的照耀下,我穿过大街小巷,走过青石板小路,和每一根电线杆亲密接触。行色匆匆的路人似乎顾不上看我一眼,他们眼里有光,有着想要一直射向前方却在不远的身前散漫开来的理想的光。直到这天,在一个破败的公园里,依稀记得身旁有人挥舞着木棒,强行夺过我手中的名片,最后传入我耳中的是“这不是狗证。”
每个人都在极力追求自己身上不具备的东西,品行、外貌、以及那些失而复得、得而不惜的身外物。可是,谁又能免俗呢,就像我,我也是有名有姓有身份的狗。我起身拍掉身上的泥土,双脚直立,在路人诧异的目光中转身朝着家的反方向而去。这时,身后传来一声低语:“你看那条狗,好奇怪哟,长得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