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
申城的夏季是一口后劲绵长的烈酒:六月品香识色、七月入口一线喉、八月辣的舌头发烫、九月回甘绵香四溢。
海洋性气候将申城常驻民与酷暑抵抗的战线拖的尤其顽长。从渐渐漫长的白昼,到色彩饱和度一路飙升的绿化带,最后是浅灰色云里的那一声闷雷。姑娘们露着长腿,汉子们穿起了背心,对身材没太多自信的人们被吞噬在水泥箱子里颐养天年。学了一年多地理,我仍旧分不清节气更替,可这又何妨?申城人从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夏日不得不提的东西,在我看来有三件:鲜艳而不厚重的绿色;再高的大厦也戳不穿遮不住的天空;还有老K。
老K表面上是有啥说啥的东北糙汉,骨子里却有着南方男性独特的细腻与敏感,姑娘似的小心思,堪称铁血柔情。我笑着嘲他娘们似的性格。他反驳说,这是环境与基因的双重作用,“我可是在这儿长大的。”说这话的时候,老K的眼睛有一瞬亮亮的,像划过了星子,却又陡然地黯淡。
老K比我大个两三岁,十八岁的时候没考上大学,从此过起了背包客的生活。知道这事儿我一点也不惊讶,毕竟我们是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在还没长开的时候就满世界疯跑,别人看奥特曼,他想的是如果火车不会飞,那我该怎么去日本;喜羊羊热播的时候,他跟你义正严辞地讲他的“草原梦”。老K比同时期院子里的小伙伴都大,那个年岁一年一个样,所以从来都只有我们被他唬的份。
我曾问他怎么维持生计,他回答人要有信仰。我说那你爸妈呢,你不管了?他说他问过他们要不要一起走。
我大概一直是知道的,幽深的巷子困不住他,别人的闲言碎语阻挠不了他,甚至连责任、道德都捆绑不了他。这方面他又完全不像个被箍住的传统南方人了,老K这个人,可真是矛盾。而我自信普天下也只有我搞得清那种矛盾。
老K的归期在七八月左右,时日不定,地点不定,他从来不会学着先打报告。所以每当我考完了期末大考,舒服地窝在家里的时候,思想一放空,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他来,思忖着今年又会在什么地方遇到行踪不定的他。地铁、商场、抑或是图书馆?我鲜有猜对的时候,总是那么不期而遇。今年是老K在外漂的第四年,老K二十一了。
想起老K便想起幼时住的那个大院,我上中学之后院里的住户便陆陆续续搬走了,推土机一来一去,老旧的破房翻新,住进了新人。我回去看过,还留有以往的一些影子,幸好。怎么说也是以前的小天地,闯世界前,足以称得上是在上海的老家了吧,这念头一闪过,不免思乡情怀涌动,情绪在我的心里叫嚣着让我回去看看。我禁不住诱惑动身了。
那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七月一线喉嘛,热起来不带半分犹豫。我走在绿色的街道上,想念着家中锅碗瓢盆里充盈的绿色,默默地转过了几片绿色的古旧老墙,回到了那里。
我看见老K坐在居民楼门口水泥阶梯的一片树荫下,在逗猫。
他看到了我,给我挪了个位置,我便坐了过去。对面是一片灰色的墙,新砌的,爱攀岩的植物还来不及染上自己的色彩,于是那灰光秃秃的,沉在空气中。
我们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耳际唯有蝉鸣,此起彼伏。事实上,我在等他开口,我本就不太喜欢聊天带气氛,这已经是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习惯了。
买菜回来的大妈笑意盈盈地瞅了我一眼,我疑心自己被当作了怀春小少女,一改抱膝的斯文姿势,叉开腿并抖脚,手肘搁在膝盖上,随后很自然地开始咬手指。
老K一把撸掉我嘴边的手,我惊愕地转头,看见那只小野猫轻巧地跃起,顺着墙上的管道逃走了。
“咬咬咬..手指都被你咬没了!这么多年了这习惯你怎么不改改?”他一脸嫌弃。
“我也许是缺根烟吧?”我笑了。“手放在嘴边不咬怎么收场?你都不说话,我很焦虑,需要个出口。”老K闻言白了我一眼,嘟囔着姑娘家的抽什么烟,顿了一会儿,开了腔,滔滔不绝。
我十分善于做一个聆听者,更何况没有谁比老K更懂得如何抓住听众的心。和老K谈天说地完全不需要恰到好处的对视,时而的点头示意,或赞同或反驳、简略地表明立场,总之就是——全身上下传递给对方“我认真地在听你说话”的讯息。这些都不用。反正他知道我在听。
老K说话的时候神采奕奕,很是好看。和去年相比好像黑了那么点,也瘦了一圈,大概是黑色显瘦。肤色衬的他眼白更白,眼白衬得他眼珠更黑,里面闪烁着旅者独有的沉静,沉静的背后是波涛汹涌,像是一片湖。我突然想起我还没拷问过他女朋友的事儿,不知道有没有了。老K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验主义,恋爱方面不大可能和我这种土肥圆一起坚守阵线,所以我十分好奇。
正好他讲到驴友的事,我便插嘴打断他。
“老K你也不小了...?”
他有些哭笑不得“....这年纪大学还没读完呢。不过倒是有了,她是个大气谦和的女性...”
“上海?听过了换一个。”
“她浑身上下透露着忧郁,眉宇间有着男人的气息,是带着另一个人的影子吧,喜欢她的人很多,她总是淡淡地感染别人,这淡泊却是致命的。”
“很诱惑嘛,是月亮吧?”
“....她...是淡蓝色的。她身边的气氛是淡蓝色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觉得,她又不爱蓝色的衣服,性格如蒂凡尼一般,像是水火的交融。难过的时候谁都哄不好,她告诉我雨也是有颜色的,透明的、蓝色的、红色的.....她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你又爱上天空了?!”我大笑起来。
老K和我一起笑,眉眼弯弯:“你呢?”
“我啊?我还是喜欢绿色。”
“怎么?是你家锅里甜到掉牙的绿豆汤?还是墙上的爬山虎?让我想想...不会是街转角冒着蘑菇的杂草地吧?”
“都不是——”我摇了摇头尽力摆出神秘的表情,“那是块绿色的地毯。”我很满意他的惊讶。“一块....有魔力的地毯,一路经手了不少主人,饱经沧桑、破旧而不肮脏,历史气息浓厚。他伴我度过了许多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的时光——我只需要躺在上面睡一觉,就什么都忘了。他安慰的方式独特,沿着地面,总给我传来'咚咚'或者'轰隆隆'的声响。脚步声或者鼓声吧?有什么关系呢。那声音有时候会乱,大多数时候是整齐划一的,一下一下,宛如脉搏,令我是这么清晰的感到,天底下这么多颗心脏正和我的心以相同的节律跳动,这么多具躯体的血管里、血液奔涌的速度与力度如何契合在一起...”我喘了口气,“——我躺在那里.....我就躺在那里,阳光照在我的脸上,仿佛要把我融化在那....这种感觉...”
“情同手足。”他接下了话茬,我冲他笑了笑。“我想起来了,我也记得我说过,抛开你表面的唯唯诺诺优柔寡断,你最适合红色。“
我不知该接什么话。所以空气凝固了,我们周围只有沉默。耳边又只剩下蝉鸣,不过这次还能听见蝉鸣背后的树叶的声音。据说这是一种神经质的听觉敏感。面前那堵灰色的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在颜料盘上挤出最爱的大红与翠绿后,看到了一片污浊。一加一可以小于二,这真是令人难过。
“确实不好看...”我没有转头看老K,但我知道他在看我,我不想知道他此时的表情,也不愿知道。怜悯?无奈?随他去吧。我盯着脚尖方寸之间的土地。
“前一阵子遇见了个搞制作的,他告诉我红绿光会混出橙黄色。你喜欢橙黄色吗?”
“...喜欢。”我语气嚅嗫,眼面前的地被印上了深色的斑点,他好像想轻拍我的肩。
接下来的时间里老K聊起了过去,他说他当年会离开,是因为第一个爱上的那个大气谦和的女人开始变得矫揉造作,话里有话。爽朗如他、细腻如他,可他受不了这一转变。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走了,想见到更广阔的世界——他也确实见到了。他见到了五颜六色,见到了日月星辰,当他仰头瞧见那个高高在上的女人的时候,他几乎确信就是她了。可他觉得不对劲,于是翻来覆去地想。然后明白了。到头来,这几年他只是在寻找拼图,第一回总是独一无二又难忘却的不是么?女人是一座城市,城市就好像一个女人。他成长在哪里,他就会被染上什么样的味道。以至于他的眼神里、血脉里,他的身体发肤和每一寸精神里,都悄然倾诉着这个讯息。所以我解读了它们,就好像我解读夏天的到来。
“还是开头的最好啊...她确实做作、善变、幼稚还有些拜金,不熟络的时候感受到的那种大气谦和完全不存在,十分地擅长伪装。”
“她做事冒失又毛糙,只是个...很普通的人罢了。可是...她有她混乱的地方,有她肮脏的地方,有她不完美的地方,我也有啊!倒不如说是她成就了我,我组成了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懂吗?”
“我离开了这里以后....对,你说的很对,我是逃离这里的。这些年很频繁地想到以前的事情,——再平凡的小事都不平凡了,我以前竟没有发现,她总是在这样的细节里传递着讯息与爱意,千篇一律但又独特深刻,我竟觉得她单调...”
我终于抬起头看了老K:“那你还走不走?”
“我没有办法...但我们会再见的,明年这时候。”他眼神坚毅懦弱。
我们都没有再发话,就这样坐到太阳西斜,我和老K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正午时分的一个圈被慢慢拉长,天色暗下来,树荫都变得寡淡了。
老K突然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吧,这堵墙还是太丑了。”他不知从哪儿变出几个油漆喷罐,“来吧,造福社会。”
我接住他抛来的罐子,红色、蓝色、绿色、橙色,颜色与线条毫无章法,巨大作品的绘制毕竟比在纸上画画难上许多。待我停手,老K对着那烂摊子思忖了一会儿,手持灰黑色油漆刷,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只鹿来。
“…你从以前就一直替我擦屁股。”
“前一阵子住在奈良...”
我欣赏了一会儿那只鹿,再转头的时候老K不见了。
老K就是这样,从以前开始,也许将来也不会变。不过没有关系,他是老K,我是我。我猛然想起自己并未告诉他,明年的今天我将在大洋彼岸,而老K你不可能不回到这座城。他会怎么回答呢?到哪里我们都仰望同一片天空?这也太肉麻了,虽说“哪里都有天蓝色的女人”是一个事实。我蹲下身,苦恼地搔了搔头。
不过五秒,我又站了起来,并决定不再思考这件事。还有一年呢,着急些什么?
更何况,我是我,老K是老K。老K从不说谎。
海洋性气候将申城常驻民与酷暑抵抗的战线拖的尤其顽长。从渐渐漫长的白昼,到色彩饱和度一路飙升的绿化带,最后是浅灰色云里的那一声闷雷。姑娘们露着长腿,汉子们穿起了背心,对身材没太多自信的人们被吞噬在水泥箱子里颐养天年。学了一年多地理,我仍旧分不清节气更替,可这又何妨?申城人从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夏日不得不提的东西,在我看来有三件:鲜艳而不厚重的绿色;再高的大厦也戳不穿遮不住的天空;还有老K。
老K表面上是有啥说啥的东北糙汉,骨子里却有着南方男性独特的细腻与敏感,姑娘似的小心思,堪称铁血柔情。我笑着嘲他娘们似的性格。他反驳说,这是环境与基因的双重作用,“我可是在这儿长大的。”说这话的时候,老K的眼睛有一瞬亮亮的,像划过了星子,却又陡然地黯淡。
老K比我大个两三岁,十八岁的时候没考上大学,从此过起了背包客的生活。知道这事儿我一点也不惊讶,毕竟我们是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在还没长开的时候就满世界疯跑,别人看奥特曼,他想的是如果火车不会飞,那我该怎么去日本;喜羊羊热播的时候,他跟你义正严辞地讲他的“草原梦”。老K比同时期院子里的小伙伴都大,那个年岁一年一个样,所以从来都只有我们被他唬的份。
我曾问他怎么维持生计,他回答人要有信仰。我说那你爸妈呢,你不管了?他说他问过他们要不要一起走。
我大概一直是知道的,幽深的巷子困不住他,别人的闲言碎语阻挠不了他,甚至连责任、道德都捆绑不了他。这方面他又完全不像个被箍住的传统南方人了,老K这个人,可真是矛盾。而我自信普天下也只有我搞得清那种矛盾。
老K的归期在七八月左右,时日不定,地点不定,他从来不会学着先打报告。所以每当我考完了期末大考,舒服地窝在家里的时候,思想一放空,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他来,思忖着今年又会在什么地方遇到行踪不定的他。地铁、商场、抑或是图书馆?我鲜有猜对的时候,总是那么不期而遇。今年是老K在外漂的第四年,老K二十一了。
想起老K便想起幼时住的那个大院,我上中学之后院里的住户便陆陆续续搬走了,推土机一来一去,老旧的破房翻新,住进了新人。我回去看过,还留有以往的一些影子,幸好。怎么说也是以前的小天地,闯世界前,足以称得上是在上海的老家了吧,这念头一闪过,不免思乡情怀涌动,情绪在我的心里叫嚣着让我回去看看。我禁不住诱惑动身了。
那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七月一线喉嘛,热起来不带半分犹豫。我走在绿色的街道上,想念着家中锅碗瓢盆里充盈的绿色,默默地转过了几片绿色的古旧老墙,回到了那里。
我看见老K坐在居民楼门口水泥阶梯的一片树荫下,在逗猫。
他看到了我,给我挪了个位置,我便坐了过去。对面是一片灰色的墙,新砌的,爱攀岩的植物还来不及染上自己的色彩,于是那灰光秃秃的,沉在空气中。
我们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耳际唯有蝉鸣,此起彼伏。事实上,我在等他开口,我本就不太喜欢聊天带气氛,这已经是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习惯了。
买菜回来的大妈笑意盈盈地瞅了我一眼,我疑心自己被当作了怀春小少女,一改抱膝的斯文姿势,叉开腿并抖脚,手肘搁在膝盖上,随后很自然地开始咬手指。
老K一把撸掉我嘴边的手,我惊愕地转头,看见那只小野猫轻巧地跃起,顺着墙上的管道逃走了。
“咬咬咬..手指都被你咬没了!这么多年了这习惯你怎么不改改?”他一脸嫌弃。
“我也许是缺根烟吧?”我笑了。“手放在嘴边不咬怎么收场?你都不说话,我很焦虑,需要个出口。”老K闻言白了我一眼,嘟囔着姑娘家的抽什么烟,顿了一会儿,开了腔,滔滔不绝。
我十分善于做一个聆听者,更何况没有谁比老K更懂得如何抓住听众的心。和老K谈天说地完全不需要恰到好处的对视,时而的点头示意,或赞同或反驳、简略地表明立场,总之就是——全身上下传递给对方“我认真地在听你说话”的讯息。这些都不用。反正他知道我在听。
老K说话的时候神采奕奕,很是好看。和去年相比好像黑了那么点,也瘦了一圈,大概是黑色显瘦。肤色衬的他眼白更白,眼白衬得他眼珠更黑,里面闪烁着旅者独有的沉静,沉静的背后是波涛汹涌,像是一片湖。我突然想起我还没拷问过他女朋友的事儿,不知道有没有了。老K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验主义,恋爱方面不大可能和我这种土肥圆一起坚守阵线,所以我十分好奇。
正好他讲到驴友的事,我便插嘴打断他。
“老K你也不小了...?”
他有些哭笑不得“....这年纪大学还没读完呢。不过倒是有了,她是个大气谦和的女性...”
“上海?听过了换一个。”
“她浑身上下透露着忧郁,眉宇间有着男人的气息,是带着另一个人的影子吧,喜欢她的人很多,她总是淡淡地感染别人,这淡泊却是致命的。”
“很诱惑嘛,是月亮吧?”
“....她...是淡蓝色的。她身边的气氛是淡蓝色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觉得,她又不爱蓝色的衣服,性格如蒂凡尼一般,像是水火的交融。难过的时候谁都哄不好,她告诉我雨也是有颜色的,透明的、蓝色的、红色的.....她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你又爱上天空了?!”我大笑起来。
老K和我一起笑,眉眼弯弯:“你呢?”
“我啊?我还是喜欢绿色。”
“怎么?是你家锅里甜到掉牙的绿豆汤?还是墙上的爬山虎?让我想想...不会是街转角冒着蘑菇的杂草地吧?”
“都不是——”我摇了摇头尽力摆出神秘的表情,“那是块绿色的地毯。”我很满意他的惊讶。“一块....有魔力的地毯,一路经手了不少主人,饱经沧桑、破旧而不肮脏,历史气息浓厚。他伴我度过了许多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的时光——我只需要躺在上面睡一觉,就什么都忘了。他安慰的方式独特,沿着地面,总给我传来'咚咚'或者'轰隆隆'的声响。脚步声或者鼓声吧?有什么关系呢。那声音有时候会乱,大多数时候是整齐划一的,一下一下,宛如脉搏,令我是这么清晰的感到,天底下这么多颗心脏正和我的心以相同的节律跳动,这么多具躯体的血管里、血液奔涌的速度与力度如何契合在一起...”我喘了口气,“——我躺在那里.....我就躺在那里,阳光照在我的脸上,仿佛要把我融化在那....这种感觉...”
“情同手足。”他接下了话茬,我冲他笑了笑。“我想起来了,我也记得我说过,抛开你表面的唯唯诺诺优柔寡断,你最适合红色。“
我不知该接什么话。所以空气凝固了,我们周围只有沉默。耳边又只剩下蝉鸣,不过这次还能听见蝉鸣背后的树叶的声音。据说这是一种神经质的听觉敏感。面前那堵灰色的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在颜料盘上挤出最爱的大红与翠绿后,看到了一片污浊。一加一可以小于二,这真是令人难过。
“确实不好看...”我没有转头看老K,但我知道他在看我,我不想知道他此时的表情,也不愿知道。怜悯?无奈?随他去吧。我盯着脚尖方寸之间的土地。
“前一阵子遇见了个搞制作的,他告诉我红绿光会混出橙黄色。你喜欢橙黄色吗?”
“...喜欢。”我语气嚅嗫,眼面前的地被印上了深色的斑点,他好像想轻拍我的肩。
接下来的时间里老K聊起了过去,他说他当年会离开,是因为第一个爱上的那个大气谦和的女人开始变得矫揉造作,话里有话。爽朗如他、细腻如他,可他受不了这一转变。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走了,想见到更广阔的世界——他也确实见到了。他见到了五颜六色,见到了日月星辰,当他仰头瞧见那个高高在上的女人的时候,他几乎确信就是她了。可他觉得不对劲,于是翻来覆去地想。然后明白了。到头来,这几年他只是在寻找拼图,第一回总是独一无二又难忘却的不是么?女人是一座城市,城市就好像一个女人。他成长在哪里,他就会被染上什么样的味道。以至于他的眼神里、血脉里,他的身体发肤和每一寸精神里,都悄然倾诉着这个讯息。所以我解读了它们,就好像我解读夏天的到来。
“还是开头的最好啊...她确实做作、善变、幼稚还有些拜金,不熟络的时候感受到的那种大气谦和完全不存在,十分地擅长伪装。”
“她做事冒失又毛糙,只是个...很普通的人罢了。可是...她有她混乱的地方,有她肮脏的地方,有她不完美的地方,我也有啊!倒不如说是她成就了我,我组成了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懂吗?”
“我离开了这里以后....对,你说的很对,我是逃离这里的。这些年很频繁地想到以前的事情,——再平凡的小事都不平凡了,我以前竟没有发现,她总是在这样的细节里传递着讯息与爱意,千篇一律但又独特深刻,我竟觉得她单调...”
我终于抬起头看了老K:“那你还走不走?”
“我没有办法...但我们会再见的,明年这时候。”他眼神坚毅懦弱。
我们都没有再发话,就这样坐到太阳西斜,我和老K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正午时分的一个圈被慢慢拉长,天色暗下来,树荫都变得寡淡了。
老K突然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吧,这堵墙还是太丑了。”他不知从哪儿变出几个油漆喷罐,“来吧,造福社会。”
我接住他抛来的罐子,红色、蓝色、绿色、橙色,颜色与线条毫无章法,巨大作品的绘制毕竟比在纸上画画难上许多。待我停手,老K对着那烂摊子思忖了一会儿,手持灰黑色油漆刷,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只鹿来。
“…你从以前就一直替我擦屁股。”
“前一阵子住在奈良...”
我欣赏了一会儿那只鹿,再转头的时候老K不见了。
老K就是这样,从以前开始,也许将来也不会变。不过没有关系,他是老K,我是我。我猛然想起自己并未告诉他,明年的今天我将在大洋彼岸,而老K你不可能不回到这座城。他会怎么回答呢?到哪里我们都仰望同一片天空?这也太肉麻了,虽说“哪里都有天蓝色的女人”是一个事实。我蹲下身,苦恼地搔了搔头。
不过五秒,我又站了起来,并决定不再思考这件事。还有一年呢,着急些什么?
更何况,我是我,老K是老K。老K从不说谎。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