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设计风格演变差异
今天是入住爱丁堡大学的第二天,感觉和国内的大学还是有很多差距的。首先,文明程度来说,这里的人摩肩接踵伴随而来的都是阵阵的sorry,国内往往是你没长眼啊、你干嘛啊之类云云,有如红绿灯,这里的人们更加遵守交通秩序,不会因为各种原因任意闯过红灯,国内却存在很多穿红绿灯还自以为是的人。其次,工作学习的小习惯,这里的午饭往往是三明治解决,上午的工作会中午继续,通过上午茶和下午茶的形式,增加工作效率,中午吃三明治的间隙,依旧对着书本或者上网本,进行着工作与学习,这样,时间和效率都会提高,那么四五点前就可以完成当日的工作量,无需拖沓到晚上加班,就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国内的加班熬夜真是家常便饭,工作和生活总是很难分开,需要思考。再次,就是设计风格的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建筑和设计,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情怀色彩与目的在里面,无论是湖水的抽离,哥特式风格的复兴,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种希冀,正是体现在设计的风格的演变上面,从一开始的新古典主义,四个特征来说:对称的原理,三角形的元素,柱式的运用和装饰性的雕饰,都是借鉴古代设计风格,又是采用了数学上逻辑性的几何图案,是仔细斟酌拿捏之后的结果,又到之后的哥特式复兴,又是对机械化的恐惧与批判,总之都是对于未来美好的期待,国内的设计走向总是戛然而止,一棒子打死式的设计转变,丝毫忽视前人的设计思考,总是那么空洞无力,要知道凭空造物极易不尽如人意,所以,传承与维新是设计风格演变得越来越成熟的必要步骤,传承古代的元素,思考当下的趋势,展望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这才是真正的设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