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上)
![]() |
秋天是栖霞山最美的季节,又以十月为甚。满山坡的红枫,骄艳似血。掩映在这片红枫林中的栖霞观,明黄如菊,又如早霜覆下的山林,迎来第一缕阳光时露出的笑颜。
栖霞观上下只有两个道士。一个是叶知秋,另一个是他师父。
从记事起,叶知秋就已经生活在栖霞观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份记忆,是躺在师父卧房的木床上蠕动着身体,只为了挪离身下的一滩温热和潮湿。师父是一个和蔼的长者,哪怕因为叶知秋每天都要洗换床单,却从没伸手打过他一下。
吃准了师父“老好人”的脾气,叶知秋从小异常调皮。
三岁时,师父传授打坐静卧的基本功。叶知秋东倒西歪,一会儿捣鼓师父的青布道袍,一会儿学窗外的知了鸣叫。每每屁股没坐热,就喊着饿,摇摇晃晃地摸进厨房掏东西吃。
五岁时,师父传授呼吸吐纳之法。叶知秋却鼓足了劲,要和师父比憋气。可无论他怎么吸气,鼓得腮帮子圆滚滚仿佛两个小馒头,却总也比不过师父。
七岁时,师父教叶知秋识字读书。他拿起毛笔,在《三字经》上涂满了OOXX。幸而师父没学过英语,并不懂这些奇怪的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意义。师父说,横撇竖捺是汉字之基,横不横竖不竖,是为修身不正;撇捺之间不讲究分寸,迟早走上歪门邪道。
叶知秋不懂。师父又说,我传你的呼吸吐纳之法,名为生花诀。梦笔可生花,最高可登九重楼,生花九九八十一朵。那时,你要下山,我想拦就都拦不住了。
叶知秋还是不懂。反问说,“师父,可我不想下山啊。山下好玩吗?”
九岁时,师父传授独门剑法梦笔谈。叶知秋已不像儿时那般调皮,一招一式学得有板有眼。读书练功之余,叶知秋已经知道帮着师父浇菜地。心情好的时候,还会主动下厨做饭,甚至刷碗。 每逢初一、十五,山下的村民们上山烧香、求签问安时,也会提前把签筒里的下签掏出来大半,换成上签放回去。
山中无日月,寒暑不知年。昨日的顽童,今日已出落成翩翩少年。十六岁的叶知秋清癯高挑、束腰青袍,盘起的道髻上随便扎了跟发带。师父却已两鬓添霜,同样的装束,只是发髻上插了根乌木簪。
又逢十五。叶知秋穿梭于道观内外,一面给上山的香客们指路引道,一面还得看着哪家的孩子别跑丢了,哪家的老人别绊着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拿捏问答之间的分寸,引导有心事的香客们去大殿求签问安。毕竟,师徒二人虽然自耕自种饭食无忧,可逢年过节的也想添置件新道袍什么的。
叶知秋的师父此刻正襟危坐于大殿右侧,换上了做道场时才穿的法衣,头戴五岳冠,桌边还压了把马尾拂尘。峨冠博带、长须及胸,赫然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这是叶知秋建议师父解签时的标配,自打换上这身行头,每个月栖霞观的香火钱还真翻了不少。
这一日,有位红衣姑娘上山请香。姑娘登上九十九级石阶,出现在栖霞观前时,门口的两株老枫树无风自动,洒下一地红叶。
叶知秋晃了下神。上前问道,“姑娘上山是赏景呢,还是求签呢?”
“求签。”红衣漫不经心地回答。
“既是求签,必是心有郁结或有所愿。”叶知秋伸出两指夹住一枚枫叶说道,“我看姑娘眉头紧锁、意气消沉,三清见了也不会开心。我知这栖霞山上,有一片枫林烧得正艳,不如先带姑娘去散散心。等心情好了,三清见了也舒畅,必然得个上签,凡事称心如意。”
“小道士,你可别逗我。欺负我,我爹会上山拆了你们道观的。”
“这观就是我家,小道自然不敢造次。”
栖霞观盖在栖霞山正谷,叶知秋领着红衣姑娘翻过山岗,再沿着山脊登上山梁,就望见了那片红枫林匍匐在两人脚下。
平常寂静如长夜的枫林,在叶知秋眼里燎原起来,红艳如火焰升腾。仿佛静默了一个秋天,就为了等这袭红衣。这红衣是火折子,一下子就点燃了秋枫。太阳西沉,晚霞升起。红霞、红枫、红衣,似要遮过天地间的所有色彩。
“我的名字叫林湛,我爹就是山下的林员外。”红衣终于开口,“其实我很幸运,出身富足。父亲早年替我与世交侯家定下了亲事,幸得侯公子仪表堂堂又文采翩翩。我实在不该再有什么怨念才是,可近日偏偏内心不得安稳。”
“不知姑娘所愁何事,我自小跟师父供神念经,常常能梦见三清真君。要不你跟我说说心事呗,下次再梦见天尊,我给你讲讲好话。”叶知秋憋出一脸纯情,望着姑娘说道。
“侯公子不日就要启程赴京赶考,我这趟上山,是为了替他求一份金榜题名的好前程。”
“姑娘,请恕小道直言,这好相公与状元郎你怕是不可兼得。”叶知秋轻提生花诀,跃上一株老枫自顾说道,“你这心上人若不中举,落榜归来才能安心与你结那秦晋之好。若是高中榜首、走马京华,加上这冶宴琼林、交游唱和,没个一年半载怕是回不了乡。京城富庶繁华之地,不说酒肆勾栏,但凡那达官贵人,哪个不想把女儿嫁与登科士子。”
“小道士,你别吓唬我。你快带我去观里,我去求求道君天尊。”
天色渐晚,三清殿里一袭红衣虔诚跪下,三叩首之后嘴唇翕动,却不辨言语。红衣姑娘摇动签筒,哗啦声响,跳出一支上上签。姑娘斜睨了叶知秋一眼,得意地蹦跶到老道面前说,“道长道长,你看我这签是不是大吉?”
老道单手捻须,另一手抄起签文,见上面写着:仙槎一叶泛中流,月殿蟾宫任尔游;盈耳霓裳声暂歇,酒诗吟饮几时休。“敢问姑娘,是问平安、问姻缘,还是问前程?”老道慈眉善目,缓缓开口。
“替人问前程。”
“恭喜姑娘了。此签名为‘唐明皇游月宫’,大吉之兆。若问前程,则是鱼跃龙门,锦绣前程指日可待。”
老道笑眯眯地望着姑娘,心想今晚一壶老酒妥妥地有着落了。却见那姑娘刚刚还欢欣得意的神情,却蓦然褪去,转眼间消逝于眼角。不会真的应了小道士那番话吧?红衣姑娘心里涌起一阵不安,连功德钱都忘了给,就踱步下山而去。
老道一脸愕然,还没明白哪里出了差错,就看到自己的小徒弟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
“师父师父,我要下山!”叶知秋青涩的嗓音,回荡在三清殿里,震得大殿主梁抖落一地香灰。
![]() |
扫描/识别上图二维码,订阅栖霞往事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