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上的一篇极简主义文章翻译
王哲坐在衣柜前,试图从他囤积的几百件衣服中挑选出一件正装。衣柜从头翻到尾,他的衣服包括几十打名牌牛仔裤、几十件夹克衫、一双双朋友从香港代购的篮球鞋,他发现自己居然找不到正式场合能穿的服装和鞋子。作为一个在外企工作的HR,王哲感到自己的生活一团乱麻。
“我曾经花费大量的钱买时尚的衣服,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认可,但是现在我感觉自己买了一大堆没用的垃圾。”34岁的他说。
除了买了一套新的正装来解决他眼下的问题,王哲决定用一种新的方法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从那时候开始我努力成为一个极简主义者。”王哲说,“囤积物越来越少、生活方式越来越简单。”他把自己的衣服数量由400件减少到100件。
一百件的挑战
“一百件物品挑战”由一些倡导减少物品数量的拥护者发起,王哲在网上看到后准备尝试。挑战发起者说,一个人的物品拥有量能够减少至100件以下,衣服数量减少至33件以下。
“一双袜子算两件物品。100件物品就可以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王哲说,“从400件扔到300件、从300件扔到200件很简单,但是从120件到100件以下开始变得困难。”
当王哲不确定或者不舍得扔掉某些物品的时候,他把他们打包起来暂存一段时间。
“如果那些物品六个月没有用到,我就把他们扔掉。”王哲说。
在扔东西的过程中,他注意到这是一个检验物品对你生活有多重要的过程。王哲曾经拥有一整面墙的图书,为了营造一种学术的氛围。
“我曾经买了山一样高的书,但是没时间阅读一页。现在我彻底明白了:知识可不是从一墙的闲置书里获得的。”
一个月之后,他把一些昂贵的书送给了朋友,其他的捐给了图书馆。
除了捐助和赠送物品,王还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一入一出”,把物品控制在100件以下。“大多数时候一个旧东西坏了我才换新的。但是如果有特别喜欢的物品,我会把旧的捐掉再买新的。”王哲说。
最近,王哲只有87件物品。“我注重物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用买七条牛仔裤的钱,买一件我需要的衣服,剩下来的钱花在我真正需要的东西上,比如旅行。”
“我曾经花费大量的钱买时尚的衣服,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认可,但是现在我感觉自己买了一大堆没用的垃圾。”34岁的他说。
除了买了一套新的正装来解决他眼下的问题,王哲决定用一种新的方法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从那时候开始我努力成为一个极简主义者。”王哲说,“囤积物越来越少、生活方式越来越简单。”他把自己的衣服数量由400件减少到100件。
一百件的挑战
“一百件物品挑战”由一些倡导减少物品数量的拥护者发起,王哲在网上看到后准备尝试。挑战发起者说,一个人的物品拥有量能够减少至100件以下,衣服数量减少至33件以下。
“一双袜子算两件物品。100件物品就可以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王哲说,“从400件扔到300件、从300件扔到200件很简单,但是从120件到100件以下开始变得困难。”
当王哲不确定或者不舍得扔掉某些物品的时候,他把他们打包起来暂存一段时间。
“如果那些物品六个月没有用到,我就把他们扔掉。”王哲说。
在扔东西的过程中,他注意到这是一个检验物品对你生活有多重要的过程。王哲曾经拥有一整面墙的图书,为了营造一种学术的氛围。
“我曾经买了山一样高的书,但是没时间阅读一页。现在我彻底明白了:知识可不是从一墙的闲置书里获得的。”
一个月之后,他把一些昂贵的书送给了朋友,其他的捐给了图书馆。
除了捐助和赠送物品,王还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一入一出”,把物品控制在100件以下。“大多数时候一个旧东西坏了我才换新的。但是如果有特别喜欢的物品,我会把旧的捐掉再买新的。”王哲说。
最近,王哲只有87件物品。“我注重物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用买七条牛仔裤的钱,买一件我需要的衣服,剩下来的钱花在我真正需要的东西上,比如旅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