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逛博物馆(6):橘园美术馆(Musée de l'orangerie)
橘园美术馆的前身是拿破仑三世为Tuileries宫的橘子树修建的温室,这些可怜的橘子树之前在卢浮宫的塞纳河翼的大画廊(Grande Galerie)过冬。巴黎公社(circa. 1870)时Tuileries宫因大火而毁,没有重建而是修成了花园。橘园逃过一劫,接着存放橘子树,也用来办一些园艺博览会等活动。一战后,莫奈决定画一组睡莲(Les Nymphéas)捐赠给国家,用以激励人们珍视和平、在自然面前沉思。这组作品原本打算安置在新修的罗丹博物馆的院子内,后来人们决定将橘园加以改造,自1927年起展出这组作品。
橘园地面层的两个椭圆形展厅便是这八幅巨型睡莲。进入展厅的第一个感受是很难说自己是来看画的。这些睡莲画幅很大,又在这里展览了90年,仿佛已经成为了墙壁的一部分,是这个建筑的内部装潢。房间里阳光很充足,正如在画家位于Giverny小镇的宅子的水花园。白墙和白色的地面很干净,屋子很空,只有中间有椅子。这个空间要求人们不能匆匆走过、走马观花,而是必须停下来凝视蓝紫色的水面、睡莲、柳树以及云朵或太阳在水中的倒影。莫奈的构图完全没有透视法,而是一个拉近的镜头审视自然的各个元素,长长的画幅仿佛水池无边无际。
凝视了一会儿睡莲,去地下层有一组永久藏品,100多幅油画,来自于活跃于20年代的艺术商人Paul Guillaume的收藏,他原本打算在此基础上修建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死后他的妻子Juliette Lacaze将他的收藏卖了不少,但也增添了一些新的作品。由于她的第二任丈夫叫Jean Walter,这组作品在她要求下命名为“Collection Jean Walter & Paul Guillaume”。这组收藏始于印象派,有不少Renoir和Cézanne的小作。20世纪的作品中Picasso、Matisse、Le Douanier Rousseau、Amedeo Modigliani、André Derain、Chaïm Soutine等名字也都有出现。把雷诺阿、塞尚较为传统的画作和20世纪天马行空的先锋派放在一起,十分混搭。有一个厅是Chaïm Soutine,他总画些歪曲的房子和树、剖开的生肉,令人怀疑他的精神一定经历着什么折磨。展览结束的一个小展柜展示了Paul Guillaume夫妇位于avenue Foch的公寓,我们凑到展柜上去,不知为何都闻到一股橘子味,大概是因为在橘园里吧……
橘园正在举办的临时展览线索是Apollinaire,他最有名的是那些写成奇怪形状的诗歌——一走入展览,背景音便是有些惊悚的诗人朗诵版的诗歌。展览副标题le regard du poète,以诗人之目光投射20世纪最初的20年的艺术,强调他作为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之友对这个圈子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许多画家都为他做了画像,除了展览中展出的,还能想到的一个例子是圣日耳曼大街上的修道院Abbaye de Saint-Germain-des-Prés旁边的小花园放置着一尊毕加索为Apollinaire制作的头像。毕加索和诗人的友谊有专门一个展厅讲述,前者为后者画了带有桂冠的画像,后者也将一首诗题名为Pablo Picasso,二人通信频繁。Apollinaire的审美独特,创造了独特的诗歌形式Calligramme、声援立体主义画家、推广俄罗斯芭蕾舞和新兴的电影艺术,而且正是他创造了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e)这个词。20世纪初是法国艺术激动人心的革命年代,人们试图重新定义“现代”。以Apollinaire作为线索,这个展览聚集了一批活跃于此时的画家和许多很不错的画作。
橘园美术馆虽然不大,却十分精致,特展质量很高,比永久性展览还要有趣。橘园的外围有几个罗丹的雕塑,正对着大门的是著名的《吻》(Le Baiser)。至于橘园的橘子树,在暖和的夏天里正在Tuileries花园入口处晒太阳呢。橘子们长得不错,看上去已经成熟,后来有一次我和Yibei、Michael经过附近,三人都有些饿,Michael提议说,不如去偷几个橘子吃。
橘园地面层的两个椭圆形展厅便是这八幅巨型睡莲。进入展厅的第一个感受是很难说自己是来看画的。这些睡莲画幅很大,又在这里展览了90年,仿佛已经成为了墙壁的一部分,是这个建筑的内部装潢。房间里阳光很充足,正如在画家位于Giverny小镇的宅子的水花园。白墙和白色的地面很干净,屋子很空,只有中间有椅子。这个空间要求人们不能匆匆走过、走马观花,而是必须停下来凝视蓝紫色的水面、睡莲、柳树以及云朵或太阳在水中的倒影。莫奈的构图完全没有透视法,而是一个拉近的镜头审视自然的各个元素,长长的画幅仿佛水池无边无际。
凝视了一会儿睡莲,去地下层有一组永久藏品,100多幅油画,来自于活跃于20年代的艺术商人Paul Guillaume的收藏,他原本打算在此基础上修建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死后他的妻子Juliette Lacaze将他的收藏卖了不少,但也增添了一些新的作品。由于她的第二任丈夫叫Jean Walter,这组作品在她要求下命名为“Collection Jean Walter & Paul Guillaume”。这组收藏始于印象派,有不少Renoir和Cézanne的小作。20世纪的作品中Picasso、Matisse、Le Douanier Rousseau、Amedeo Modigliani、André Derain、Chaïm Soutine等名字也都有出现。把雷诺阿、塞尚较为传统的画作和20世纪天马行空的先锋派放在一起,十分混搭。有一个厅是Chaïm Soutine,他总画些歪曲的房子和树、剖开的生肉,令人怀疑他的精神一定经历着什么折磨。展览结束的一个小展柜展示了Paul Guillaume夫妇位于avenue Foch的公寓,我们凑到展柜上去,不知为何都闻到一股橘子味,大概是因为在橘园里吧……
橘园正在举办的临时展览线索是Apollinaire,他最有名的是那些写成奇怪形状的诗歌——一走入展览,背景音便是有些惊悚的诗人朗诵版的诗歌。展览副标题le regard du poète,以诗人之目光投射20世纪最初的20年的艺术,强调他作为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之友对这个圈子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许多画家都为他做了画像,除了展览中展出的,还能想到的一个例子是圣日耳曼大街上的修道院Abbaye de Saint-Germain-des-Prés旁边的小花园放置着一尊毕加索为Apollinaire制作的头像。毕加索和诗人的友谊有专门一个展厅讲述,前者为后者画了带有桂冠的画像,后者也将一首诗题名为Pablo Picasso,二人通信频繁。Apollinaire的审美独特,创造了独特的诗歌形式Calligramme、声援立体主义画家、推广俄罗斯芭蕾舞和新兴的电影艺术,而且正是他创造了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e)这个词。20世纪初是法国艺术激动人心的革命年代,人们试图重新定义“现代”。以Apollinaire作为线索,这个展览聚集了一批活跃于此时的画家和许多很不错的画作。
橘园美术馆虽然不大,却十分精致,特展质量很高,比永久性展览还要有趣。橘园的外围有几个罗丹的雕塑,正对着大门的是著名的《吻》(Le Baiser)。至于橘园的橘子树,在暖和的夏天里正在Tuileries花园入口处晒太阳呢。橘子们长得不错,看上去已经成熟,后来有一次我和Yibei、Michael经过附近,三人都有些饿,Michael提议说,不如去偷几个橘子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