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易经基础知识
八卦易经基础知识
一一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
八卦易经基础知识是我国古文化的经典、精髓。是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的经验结晶,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观察、悟道。开始只是对自然现象的记述,后来由于自然现象的重复出现,让人领悟到了自然界的重复性,再后来就演变成了占卜事物预测未来的占卜术了。这就是一开始八卦的形成和发展。
现在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八卦易经基础知识主讲导师。就帮助各位从八卦易经基础入门知识六爻的起源的角度出发,总结整理出来了,八卦易经基础知识,请大家耐心的阅读本文吧。
到了周文王时代,是文王把伏羲八卦演化成了六十四卦,对卦象又加注了文字说明。后来周公又作了爻象说明。再后来,是孔子研学以后,又做了卦爻辞的解释,统称十翼,这就是易经的形成。
文王和周公作卦爻象的注解,主要还是为占卜预测事物而做的解释,并没有更多的用意。只是孔子以后,一些博学者才开始对八卦易经的易理、意识,理念,进行了发挥和演化。并且还出现了很多流派。如意理派,象数派,图形派。。。。。。
因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从来就有对神灵的崇拜,所以,神学界也进行了尽情的发挥。
八卦易经基础知识,由一部纯粹的占卜书、占卜术演化发展成了一部中华民族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经典著作。并且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几千年下来,已贯穿到了人们的具体生产生活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意识形态领域把它当成了哲学思想的本源:什么阴阳,一分为二,合二为一。。。。。。,都是八卦易经基础知识启示;医学,武术,艺术界:把它当成了本领域研究、发展、实施的思想基础;政治、经济、军事、科学领域:把它当做了自身领域的理论根据。
普通老百姓还是沿用最原始的使用目的——占卜预测事物的未来及吉凶祸福,以达趋吉避凶之目的。
总而言之,八卦易经基础知识对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历史,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就现代而言,它仍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在旧时代,人们对易经的学习,主要注重占卜预测的使用,对于它的喻意内涵,和对人类的意识形态修养的影响,并没引起多少人的重视。只是高层知识分子和达官贵人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也是他们的必修课。普通人的学习,他就是为了占卜,趋吉避凶。也有少数人是为了赚取钱财。
时代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就不一样了。
当今世界,人们受教育多了,文化程度高了,有不少人对八卦易经产生了兴趣于热衷,是人们知道了知识的重要,和思想意识修养对人生的好处,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已经倍增。八卦易经基础知识还有很多人对八卦易经的认识,并不简单的认为八卦易经就是占卜书、占卜术了。有的就是想直接从里面得到精神食粮和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但是,很多人不得要领,收效甚微。
先天八卦图是阴阳对待的,是系统内部的相对稳定平衡状态的表达,在现实中代表和衷共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讲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一种平衡。为阴阳调理之大法,把先天八卦图弄明白了在治疗疾病和环境调理中就能够得心应手,在谈笑间布局好环境气场,而且效果宏大、立竿见影。凭后天八卦图的应用只能诊断、判断而缺少调理,故研究易经就必须深入研究先天八卦图的应用。
看八卦图之前首先需要说明,我们古代所有的方位图都统一"规定":因为咱们是生活在北半球上,一般观象时,主要是"面南而立"进行观测天象,因此,将观测者的前面作为是南边、前面及上方;而我们的后面就是北、后及下方;我们的左侧就为东边;右侧就为西边。这种方位的表述与现今国际地图的通用表述方法正好方位相反(现在地图的表述方法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应当注意,在我国古代的方位图中,都是这种方位表述方法。从立体上讲,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前方;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后方;东可以表示事物的左边;西可以表示事物的右边。它的方位既能表示事物的东西南北,又能表示事物的前后左右,还能表示事物的上下左右分布。不管是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任何事物的规律都是靠这种系统的分布来表述的。你掌握这种分布方法后,无论你套用在任何的事物分布中:平着铺用、竖着套用、横着套用、斜着套用……,这种布局规律性是不变的。
易传《说卦》中讲"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不相射"指的就是先天八卦的阴阳对待的学问。其中"天地"指乾坤两卦,"水火"指坎离两卦,"山泽"指艮兑两卦,"风雷"指巽震两卦。我们看天地定位的乾坤卦在一南一北对立方向上,把它们放在一起碰一下,它们的阴阳爻刚好是互补抵消;把东南的兑卦与西北的艮卦放在一起也刚好阴阳爻互相互补抵消的;把东西位的离火和坎水放在一起碰一下,它们的阴阳爻也刚好是互补抵消的;再看巽卦和雷卦也具有同样的特性。就是说方位相对的两卦是阴阳对待的,互相互补、极性抵消而成为中性状态,只有不显极性了才能相对稳定相对平衡。就好象在化学和物理中讲正负(阴阳)电荷的道理一样。粒子显阳性也不好,显阴性也不行,因为阴阳没平衡,都不稳定。只有当它是既不阴又不阳的时候,才是稳定的存在形式。因此,先天八卦图的方位结构就其阴阳爻的总体分布来说,始终是一种中性的、稳定的系统。在现实应用上,比如在中医治疗中比较重视的"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问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讲的就是先天八卦图中东西方位离坎卦的阴阳对待,维持平衡稳定的问题。所以,学习中医能够理解先天八卦图的应用则能掌握中医治疗之核心与精髓,离得道不远。
在先天八卦分布中,它用了"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些数字。那么这些数字先后排列的顺序,表示的是什么发展趋势及形式呢?
我们看先天八卦的运行顺序是由乾1到兑2、兑2到离3、离3到震4、震4到巽5、巽5到坎6、坎6到艮7、艮7到坤8,坤8再回到乾1。整个运行的轨迹反映的就相当于现在物理学中讲的"波动性"规律,也就是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和中间的正余弦曲线。内部波动的目的是干什么?我们分析它的结构及数字的分布规律来了解其目的。上乾1加下坤8等于9,左离3加右坎6等于9;左上兑2加右下艮7等于9;左下震4加右上巽5等于9。相对方向的卦数相加均等于9。说明其从相对的数字分布来讲,它还是一种相对稳定平衡的系统。
如果再从其所有阴或阳卦序之和来看,阳卦为乾1+坎6+震4+艮7等于18,阴卦为兑2+离3+巽5+坤8也等于18,表明也是平衡。阳卦之阴阳爻同阴卦之阴阳爻,又为18,同样平衡,从阴阳爻总和上讲,也是稳定平衡。
学习易经的人常会谈到"太极思维"、"太极点转换"等问题,我们现在来看看太极图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人们经常看到但又没人留意的"太极图"中,它既有整体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特性,整个太极图和其中的"鱼眼"是一个粒子特性,而中间的正余弦曲线则反映波动特性;太极图里面的阴和阳"鱼"是表示事物对立统一特性;阴阳鱼里面,在阳鱼中有阴的鱼眼,在阴鱼中有阳的鱼眼,这里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鱼眼"的个体特性。假如,将"鱼眼"看做一个小太极的话,其中还有阴阳可分的特性。我们通常会把先后天八卦分布图与太极图合并在一起应用,先天八卦图主要应用在治疗调理方面,使达到阴阳平衡
后天八卦图在平时比较多见到,大家并不陌生。但我发现市面上有些什么化煞镜、八卦镜等用品把八卦符号都画错的,还是很畅销,可见其实非常多人并不懂八卦图。《说卦》中说"帝出乎震,齐巽,相见离,致役坤,说言兑,战乾,劳坎,成言艮。""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后天八卦的运行顺序是从东北艮卦开始的(艮中藏地支的丑、寅,故为始和终的位置,土生万物也藏万物);然后是东方震和东南巽卦的木;到南方离卦的火;到西南坤卦的土;到西方兑卦和西北乾卦的金;到北方坎卦的水。整个图是顺时针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相生过程。如果从卦的序数上来看是,从乾1到兑2,兑2到离3,离3到震4……到坤8是无规则的运动,轨迹表现像物理学的粒子"布朗运动"。
一一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
八卦易经基础知识是我国古文化的经典、精髓。是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的经验结晶,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观察、悟道。开始只是对自然现象的记述,后来由于自然现象的重复出现,让人领悟到了自然界的重复性,再后来就演变成了占卜事物预测未来的占卜术了。这就是一开始八卦的形成和发展。
![]() |
八卦易经基础知识 |
现在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八卦易经基础知识主讲导师。就帮助各位从八卦易经基础入门知识六爻的起源的角度出发,总结整理出来了,八卦易经基础知识,请大家耐心的阅读本文吧。
到了周文王时代,是文王把伏羲八卦演化成了六十四卦,对卦象又加注了文字说明。后来周公又作了爻象说明。再后来,是孔子研学以后,又做了卦爻辞的解释,统称十翼,这就是易经的形成。
文王和周公作卦爻象的注解,主要还是为占卜预测事物而做的解释,并没有更多的用意。只是孔子以后,一些博学者才开始对八卦易经的易理、意识,理念,进行了发挥和演化。并且还出现了很多流派。如意理派,象数派,图形派。。。。。。
因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从来就有对神灵的崇拜,所以,神学界也进行了尽情的发挥。
八卦易经基础知识,由一部纯粹的占卜书、占卜术演化发展成了一部中华民族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经典著作。并且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几千年下来,已贯穿到了人们的具体生产生活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意识形态领域把它当成了哲学思想的本源:什么阴阳,一分为二,合二为一。。。。。。,都是八卦易经基础知识启示;医学,武术,艺术界:把它当成了本领域研究、发展、实施的思想基础;政治、经济、军事、科学领域:把它当做了自身领域的理论根据。
普通老百姓还是沿用最原始的使用目的——占卜预测事物的未来及吉凶祸福,以达趋吉避凶之目的。
![]() |
八卦易经基础知识 |
总而言之,八卦易经基础知识对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历史,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就现代而言,它仍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在旧时代,人们对易经的学习,主要注重占卜预测的使用,对于它的喻意内涵,和对人类的意识形态修养的影响,并没引起多少人的重视。只是高层知识分子和达官贵人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也是他们的必修课。普通人的学习,他就是为了占卜,趋吉避凶。也有少数人是为了赚取钱财。
时代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就不一样了。
当今世界,人们受教育多了,文化程度高了,有不少人对八卦易经产生了兴趣于热衷,是人们知道了知识的重要,和思想意识修养对人生的好处,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已经倍增。八卦易经基础知识还有很多人对八卦易经的认识,并不简单的认为八卦易经就是占卜书、占卜术了。有的就是想直接从里面得到精神食粮和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但是,很多人不得要领,收效甚微。
先天八卦图是阴阳对待的,是系统内部的相对稳定平衡状态的表达,在现实中代表和衷共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讲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一种平衡。为阴阳调理之大法,把先天八卦图弄明白了在治疗疾病和环境调理中就能够得心应手,在谈笑间布局好环境气场,而且效果宏大、立竿见影。凭后天八卦图的应用只能诊断、判断而缺少调理,故研究易经就必须深入研究先天八卦图的应用。
看八卦图之前首先需要说明,我们古代所有的方位图都统一"规定":因为咱们是生活在北半球上,一般观象时,主要是"面南而立"进行观测天象,因此,将观测者的前面作为是南边、前面及上方;而我们的后面就是北、后及下方;我们的左侧就为东边;右侧就为西边。这种方位的表述与现今国际地图的通用表述方法正好方位相反(现在地图的表述方法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应当注意,在我国古代的方位图中,都是这种方位表述方法。从立体上讲,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前方;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后方;东可以表示事物的左边;西可以表示事物的右边。它的方位既能表示事物的东西南北,又能表示事物的前后左右,还能表示事物的上下左右分布。不管是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任何事物的规律都是靠这种系统的分布来表述的。你掌握这种分布方法后,无论你套用在任何的事物分布中:平着铺用、竖着套用、横着套用、斜着套用……,这种布局规律性是不变的。
易传《说卦》中讲"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不相射"指的就是先天八卦的阴阳对待的学问。其中"天地"指乾坤两卦,"水火"指坎离两卦,"山泽"指艮兑两卦,"风雷"指巽震两卦。我们看天地定位的乾坤卦在一南一北对立方向上,把它们放在一起碰一下,它们的阴阳爻刚好是互补抵消;把东南的兑卦与西北的艮卦放在一起也刚好阴阳爻互相互补抵消的;把东西位的离火和坎水放在一起碰一下,它们的阴阳爻也刚好是互补抵消的;再看巽卦和雷卦也具有同样的特性。就是说方位相对的两卦是阴阳对待的,互相互补、极性抵消而成为中性状态,只有不显极性了才能相对稳定相对平衡。就好象在化学和物理中讲正负(阴阳)电荷的道理一样。粒子显阳性也不好,显阴性也不行,因为阴阳没平衡,都不稳定。只有当它是既不阴又不阳的时候,才是稳定的存在形式。因此,先天八卦图的方位结构就其阴阳爻的总体分布来说,始终是一种中性的、稳定的系统。在现实应用上,比如在中医治疗中比较重视的"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问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讲的就是先天八卦图中东西方位离坎卦的阴阳对待,维持平衡稳定的问题。所以,学习中医能够理解先天八卦图的应用则能掌握中医治疗之核心与精髓,离得道不远。
在先天八卦分布中,它用了"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些数字。那么这些数字先后排列的顺序,表示的是什么发展趋势及形式呢?
我们看先天八卦的运行顺序是由乾1到兑2、兑2到离3、离3到震4、震4到巽5、巽5到坎6、坎6到艮7、艮7到坤8,坤8再回到乾1。整个运行的轨迹反映的就相当于现在物理学中讲的"波动性"规律,也就是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和中间的正余弦曲线。内部波动的目的是干什么?我们分析它的结构及数字的分布规律来了解其目的。上乾1加下坤8等于9,左离3加右坎6等于9;左上兑2加右下艮7等于9;左下震4加右上巽5等于9。相对方向的卦数相加均等于9。说明其从相对的数字分布来讲,它还是一种相对稳定平衡的系统。
如果再从其所有阴或阳卦序之和来看,阳卦为乾1+坎6+震4+艮7等于18,阴卦为兑2+离3+巽5+坤8也等于18,表明也是平衡。阳卦之阴阳爻同阴卦之阴阳爻,又为18,同样平衡,从阴阳爻总和上讲,也是稳定平衡。
学习易经的人常会谈到"太极思维"、"太极点转换"等问题,我们现在来看看太极图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人们经常看到但又没人留意的"太极图"中,它既有整体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特性,整个太极图和其中的"鱼眼"是一个粒子特性,而中间的正余弦曲线则反映波动特性;太极图里面的阴和阳"鱼"是表示事物对立统一特性;阴阳鱼里面,在阳鱼中有阴的鱼眼,在阴鱼中有阳的鱼眼,这里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鱼眼"的个体特性。假如,将"鱼眼"看做一个小太极的话,其中还有阴阳可分的特性。我们通常会把先后天八卦分布图与太极图合并在一起应用,先天八卦图主要应用在治疗调理方面,使达到阴阳平衡
后天八卦图在平时比较多见到,大家并不陌生。但我发现市面上有些什么化煞镜、八卦镜等用品把八卦符号都画错的,还是很畅销,可见其实非常多人并不懂八卦图。《说卦》中说"帝出乎震,齐巽,相见离,致役坤,说言兑,战乾,劳坎,成言艮。""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后天八卦的运行顺序是从东北艮卦开始的(艮中藏地支的丑、寅,故为始和终的位置,土生万物也藏万物);然后是东方震和东南巽卦的木;到南方离卦的火;到西南坤卦的土;到西方兑卦和西北乾卦的金;到北方坎卦的水。整个图是顺时针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相生过程。如果从卦的序数上来看是,从乾1到兑2,兑2到离3,离3到震4……到坤8是无规则的运动,轨迹表现像物理学的粒子"布朗运动"。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