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里总是人满为患。很多人称赞大英博物馆,可他们似乎不是对具体的内容感兴趣。许多人慕名而去大英博物馆的,他们喜欢的是它所代表的“大都市文化”。所谓大都市文化,就是全世界的好东西都聚集到一个地方。一个充满古董的博物馆是这个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伦敦,比如纽约)。虽然我没有去过纽约,可是我想我对全世界的好东西一定要集中到一个地方这件事是毫无好感的。
我也是人满为患里的一个人,去了大英博物馆五六趟。带着“我要看XXX文化的文物”态度,我对这个博物馆没有产生任何崇拜感,更多的是遗憾感。我每去一次基本只看一种文化,依次看过了中国,日韩,伊斯兰,古埃及,古希腊。我对这些文物和它们所代表的古代艺术怀有很高的兴趣,也是因此,我觉得它们被活生生地搬到伦敦这个没有跟那个文化没有丝毫关系的地方,几千年的历史被挤在一个或多个小厅的玻璃柜里,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至于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殖民历史的后果,我这里暂时不去深究(此处段子太多)。只是简简单单作为一个文化文物观看者,我觉得大英博物馆里存在的是巨大的割离感,是环境信息生硬的缺失,是大打折扣的文化体验。
我把以上感想说给INTJ性格的室友听。INTJ同学跟我争论说:如果按你说的话,我们要看古希腊就要去希腊看,要看哪个国家的东西,就要去那个国家看,哪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钱去旅行?
我对他说:可我们不就不能在自己国家看到古希腊吗?中国有古希腊藏品吗?波兰有吗?我们不是都要旅行到英国来看吗?
他一时沉默了,然后说,对哦。
过了一会儿INTJ同学又说:不过殖民历史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这些东西现在都在伦敦,也是这个历史的一部分。他又说,还有那叙利亚的文物呢?看看好多都毁在那里了。
我说:那不是也是他们自己历史的一部分吗?再说叙利亚是最极端的例子好吧。世界上大部分其他地区都没有战乱啊。
INTJ说:(战乱)谁知道呢,世界局势总是在变化啊。
我说:那伦敦也是一样变化啊。为什么全世界都会变就伦敦不变啊?
...
我也是人满为患里的一个人,去了大英博物馆五六趟。带着“我要看XXX文化的文物”态度,我对这个博物馆没有产生任何崇拜感,更多的是遗憾感。我每去一次基本只看一种文化,依次看过了中国,日韩,伊斯兰,古埃及,古希腊。我对这些文物和它们所代表的古代艺术怀有很高的兴趣,也是因此,我觉得它们被活生生地搬到伦敦这个没有跟那个文化没有丝毫关系的地方,几千年的历史被挤在一个或多个小厅的玻璃柜里,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至于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殖民历史的后果,我这里暂时不去深究(此处段子太多)。只是简简单单作为一个文化文物观看者,我觉得大英博物馆里存在的是巨大的割离感,是环境信息生硬的缺失,是大打折扣的文化体验。
我把以上感想说给INTJ性格的室友听。INTJ同学跟我争论说:如果按你说的话,我们要看古希腊就要去希腊看,要看哪个国家的东西,就要去那个国家看,哪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钱去旅行?
我对他说:可我们不就不能在自己国家看到古希腊吗?中国有古希腊藏品吗?波兰有吗?我们不是都要旅行到英国来看吗?
他一时沉默了,然后说,对哦。
过了一会儿INTJ同学又说:不过殖民历史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这些东西现在都在伦敦,也是这个历史的一部分。他又说,还有那叙利亚的文物呢?看看好多都毁在那里了。
我说:那不是也是他们自己历史的一部分吗?再说叙利亚是最极端的例子好吧。世界上大部分其他地区都没有战乱啊。
INTJ说:(战乱)谁知道呢,世界局势总是在变化啊。
我说:那伦敦也是一样变化啊。为什么全世界都会变就伦敦不变啊?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