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海旅馆的0202不靠海
在高中的三年矫情时期,我始终固执地认为厦门应该就是我梦想中的城市,毕竟画册里的它能够满足作为一个文(jiao)青(qing)的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小资情结。那时候我跟我哥们正读着小鹏的背包十年,
‘’小鹏太帅了!‘’,我这样想,心中的文(jiao)青(qing)之火熊熊燃烧着,后来我哥们说:毕了业去厦门吧,骑车去!我抑制不住的点头,当时我们对于旅行都有一种近乎狂热的渴望,花了好几节课的时间规划好了路线花费时间等等之后,我们就眼巴巴地等着放暑假,我觉得到时候自己一定要穿着白衬衫赤脚站在厦门的海滩上,让海浪没过双脚,让海风吹过双颊,而我的怀里,是整片大海。
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毕了业我们没有往东去厦门,转而向西去了凤凰。我说我要去找翠翠,我哥们说他要去看看沈从文墓。我们就坐了七八个小时的绿皮,朝着我们各自的目标,往西去了。和厦门背道而驰,厦门的计划,就此搁浅。
后来去年元旦,我哥们一个人飞到福建,在厦门转了一圈之后,他打电话给我,那时候他人在福州,我总记得,那通电话我们聊得天南地北,然而关于厦门,他只谈了寥寥几个地方,其中的鸿山公园,甚至听都没听过。
所以那天晚上当我姐说她和姐夫要自驾去厦门的时候,我也没管会不会当电灯泡了,我说,带我一个。
第二天我们出发了,路线就是毕业那年计划骑行的路线,长浏高速到沪昆高速,再到大广高速,再到泉南高速,进济广高速,再进厦蓉高速,最后从沈海高速到厦门,一路横贯江西,穿过了整个福建,全程980多公里。我们的车走在江西和福建的绵延群山里,车开了一晚上,夜风微凉,山间的薄雾带着草腥味四处弥漫,我整个人就窝在1米2的后座上,想睡觉又感觉这分明就是在受刑,极其难熬。
说起来也巧,到了厦门第一天我们住的旅馆叫“恋海”,我想:
嗯,没错,来厦门可不就是为了看海嘛。
虽然来之前已经听驴友群里的伙伴说过厦门的海挺脏的,结果那天下午我们带着泳衣泳裤,怀着一颗天真神往的心去白城海滩,在跨海大桥看到桥底下浑浊的飘满垃圾和泡沫的海水的时候,我还是没忍住爆了粗口:
卧槽,这水好臭。
卧槽,垃圾好多,
卧槽,这特么要怎么玩…
看到大海的那一刹那,我三年多来的所有期待和想象瞬间化成了泡影,被腥咸的海风裹挟而上,穿破层层云霭,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片海,不是我心心念念的那片海。
尽管供旅客游玩的那片海滩确实没桥上看到的那么脏,隔着一条沥青柏油路望过去,道路两旁种满榈树,枝叶繁茂热闹,沙滩上也有那么多人欢笑嬉戏,也依旧有人跑把脚泡进海水里。只是,当时一想到厦门就会悸动不已的心,当真切地站在这片土地的时候,却没那么滚烫了。
我姐夫问我:下海游会儿吗?
我摇摇头。
我就沿着沙滩一直走,走了很久很久,直到太阳西沉,直到潮水上涨快要打湿双脚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那么几次相见,我们为此会花很长很长的时间着手准备,不希望这样的难得存在丁点遗憾。我曾经说,我要带着最好的我去见你。而现在,虽然可惜我不是最好的我,不过幸好你也不如想象中的你。
相逢猝不及防,我没来得及收拾,你也没来得及装扮,结果你打湿了我的袖口,而我忍过了你的仓惶。
第二天我们离开了恋海,住进了塔头一家叫忘海的旅馆,门口挂着“人来人往”四个大字,楼梯的墙上到处写着“一只狗不孤单,想着一只狗才孤单”一类的段子。老板是个操着北方口音的恬静姑娘,去之前网上说这家旅馆靠着海,结果我住的0202号房靠的是嘈杂的闹市,晚上隔壁的酒吧吧台常常坐着一水的高中生,常常点很多五月天的歌,可是唱的实在很一般,窗外的居民院落正在施工,机器轰鸣,噪音前后夹击,第一晚实在是不堪其扰。
第三天没订到去鼓浪屿的船票,于是去了厦大南普陀寺曾厝垵,并没有什么惊喜。
第四天定的早上7点一刻的船票,结果早上睡过了头,6点半才起,于是匆忙打车赶到码头,我背着包拎着相机一路狂奔,穿过等待下一班轮渡的队伍和长长的走道,赶在最后时刻终于上了船,船上早已经拥挤不堪,人声鼎沸,我双手扶膝站在过道上,面向渡口,喘着粗气,心想:总算赶上了。
船离开码头的时候,我很兴奋,海风吹凉了我被汗水浸湿的T恤,周遭嘈杂的人声和轰隆的排水声不绝于耳,我望着渐渐远离的码头,想到行将抵达的鼓浪屿,那种逃离已知奔向未知的感觉,很奇妙。
可是,当一船游客蜂拥而至争先上岛的时候,我还是对这汹涌的人群感到畏惧。
不过幸好是早上到达,岛上人还不算多,悠闲地吃过早餐后,游客便渐渐多了起来。我拿着相机,只身往人少的地方走,没有去日光岩,在底下看到冗长的队伍的时候,我就觉得,没必要了。
一路走完了很多条弯弯曲曲的街道,也看了很多景点,逛完了岛上大部分的店铺,耳边充斥着喧闹的叫卖声,交谈声,快门声,以及音响里炸毛的流行音乐,每家大排档门口的水箱里都摆放着各色海鲜,连服务员站在门口招揽顾客的方式都如出一辙,而纪念品店里整齐摆放的纪念商品,包装精美,华而不实。越来越觉得,在商品经济的时代浪潮下,它和国内其他旅游景点其实也就别无二致了,它的人文历史和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种噱头,在商品和旅游经济的包装下,用一种近乎浮夸的表现形式招徕四方客。
而我千里迢迢赶来,它却试图向我这样的文(jiao)艺(qing)青年售卖情怀。
不过,那些掩映在树荫里的爬满青藤的旧式西洋建筑,僻静的小巷子里三三两两在老房子门前自在闲谈的老人,以及路边悠闲漫步的猫猫狗狗,都让我觉得这才是这座岛原本应该有的样子。
在岛上听了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个电台主播在鼓浪屿做的一期节目,去他当时吃饭的一家餐馆吃饭,在福建路一家二楼的露天餐馆,店是泉州的一对母女开的,当时整个店里就我们一桌,就餐时有三两只流浪猫在我们餐桌底下觅食,那大概也是我在岛上度过的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当夜色吞没这座岛的时候,我们准备离开,短短一天,早起赶轮渡,在30多度的太阳底下走了一天,没有看到太多我想象中的景致,反而觉得疲惫。码头依旧是拥挤不堪,潮热的空混杂着人群咸湿的汗水味道,让人窒息。
匆匆登船匆匆回到旅馆,手机莫名坏了,躺在床上,我听到楼下的酒吧里有人唱后来的我们,或者说,用吼比较贴切。
“妈的,明明唱的那么难听可是好感动。”
转头,窗外居民院落的施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
大概月亮落到窗口的时候,我睡着了。
后来回到长沙,去五一广场修手机的时候,下雨了,可是我没有带伞,当时我就站在沃尔玛对面的奶茶店门口,眼见大雨瓢泼,雨水顺着檐口落到我的肩上,身边行人四散寻找躲雨的处所,整座城市陷入了惊慌逃离的状态。
像这场雨一样,多数时候的相遇,始料未及,无处可躲。当年对厦门这座城市那么多奢望,然而见到之后奢望大多落空。其实厦门还是厦门,只是我抱太大期待,等到有一天它突然赤裸裸的把缺憾和美悉数摊开站在我面前时,我还是会感到不适。
大概从此,谨慎生活,再也不会对谁满怀期待,
如你所知,我住的忘海旅馆,0202号房间其实并不靠海。
‘’小鹏太帅了!‘’,我这样想,心中的文(jiao)青(qing)之火熊熊燃烧着,后来我哥们说:毕了业去厦门吧,骑车去!我抑制不住的点头,当时我们对于旅行都有一种近乎狂热的渴望,花了好几节课的时间规划好了路线花费时间等等之后,我们就眼巴巴地等着放暑假,我觉得到时候自己一定要穿着白衬衫赤脚站在厦门的海滩上,让海浪没过双脚,让海风吹过双颊,而我的怀里,是整片大海。
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毕了业我们没有往东去厦门,转而向西去了凤凰。我说我要去找翠翠,我哥们说他要去看看沈从文墓。我们就坐了七八个小时的绿皮,朝着我们各自的目标,往西去了。和厦门背道而驰,厦门的计划,就此搁浅。
后来去年元旦,我哥们一个人飞到福建,在厦门转了一圈之后,他打电话给我,那时候他人在福州,我总记得,那通电话我们聊得天南地北,然而关于厦门,他只谈了寥寥几个地方,其中的鸿山公园,甚至听都没听过。
所以那天晚上当我姐说她和姐夫要自驾去厦门的时候,我也没管会不会当电灯泡了,我说,带我一个。
第二天我们出发了,路线就是毕业那年计划骑行的路线,长浏高速到沪昆高速,再到大广高速,再到泉南高速,进济广高速,再进厦蓉高速,最后从沈海高速到厦门,一路横贯江西,穿过了整个福建,全程980多公里。我们的车走在江西和福建的绵延群山里,车开了一晚上,夜风微凉,山间的薄雾带着草腥味四处弥漫,我整个人就窝在1米2的后座上,想睡觉又感觉这分明就是在受刑,极其难熬。
说起来也巧,到了厦门第一天我们住的旅馆叫“恋海”,我想:
嗯,没错,来厦门可不就是为了看海嘛。
虽然来之前已经听驴友群里的伙伴说过厦门的海挺脏的,结果那天下午我们带着泳衣泳裤,怀着一颗天真神往的心去白城海滩,在跨海大桥看到桥底下浑浊的飘满垃圾和泡沫的海水的时候,我还是没忍住爆了粗口:
卧槽,这水好臭。
卧槽,垃圾好多,
卧槽,这特么要怎么玩…
看到大海的那一刹那,我三年多来的所有期待和想象瞬间化成了泡影,被腥咸的海风裹挟而上,穿破层层云霭,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片海,不是我心心念念的那片海。
尽管供旅客游玩的那片海滩确实没桥上看到的那么脏,隔着一条沥青柏油路望过去,道路两旁种满榈树,枝叶繁茂热闹,沙滩上也有那么多人欢笑嬉戏,也依旧有人跑把脚泡进海水里。只是,当时一想到厦门就会悸动不已的心,当真切地站在这片土地的时候,却没那么滚烫了。
我姐夫问我:下海游会儿吗?
我摇摇头。
我就沿着沙滩一直走,走了很久很久,直到太阳西沉,直到潮水上涨快要打湿双脚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那么几次相见,我们为此会花很长很长的时间着手准备,不希望这样的难得存在丁点遗憾。我曾经说,我要带着最好的我去见你。而现在,虽然可惜我不是最好的我,不过幸好你也不如想象中的你。
相逢猝不及防,我没来得及收拾,你也没来得及装扮,结果你打湿了我的袖口,而我忍过了你的仓惶。
第二天我们离开了恋海,住进了塔头一家叫忘海的旅馆,门口挂着“人来人往”四个大字,楼梯的墙上到处写着“一只狗不孤单,想着一只狗才孤单”一类的段子。老板是个操着北方口音的恬静姑娘,去之前网上说这家旅馆靠着海,结果我住的0202号房靠的是嘈杂的闹市,晚上隔壁的酒吧吧台常常坐着一水的高中生,常常点很多五月天的歌,可是唱的实在很一般,窗外的居民院落正在施工,机器轰鸣,噪音前后夹击,第一晚实在是不堪其扰。
第三天没订到去鼓浪屿的船票,于是去了厦大南普陀寺曾厝垵,并没有什么惊喜。
第四天定的早上7点一刻的船票,结果早上睡过了头,6点半才起,于是匆忙打车赶到码头,我背着包拎着相机一路狂奔,穿过等待下一班轮渡的队伍和长长的走道,赶在最后时刻终于上了船,船上早已经拥挤不堪,人声鼎沸,我双手扶膝站在过道上,面向渡口,喘着粗气,心想:总算赶上了。
船离开码头的时候,我很兴奋,海风吹凉了我被汗水浸湿的T恤,周遭嘈杂的人声和轰隆的排水声不绝于耳,我望着渐渐远离的码头,想到行将抵达的鼓浪屿,那种逃离已知奔向未知的感觉,很奇妙。
可是,当一船游客蜂拥而至争先上岛的时候,我还是对这汹涌的人群感到畏惧。
不过幸好是早上到达,岛上人还不算多,悠闲地吃过早餐后,游客便渐渐多了起来。我拿着相机,只身往人少的地方走,没有去日光岩,在底下看到冗长的队伍的时候,我就觉得,没必要了。
一路走完了很多条弯弯曲曲的街道,也看了很多景点,逛完了岛上大部分的店铺,耳边充斥着喧闹的叫卖声,交谈声,快门声,以及音响里炸毛的流行音乐,每家大排档门口的水箱里都摆放着各色海鲜,连服务员站在门口招揽顾客的方式都如出一辙,而纪念品店里整齐摆放的纪念商品,包装精美,华而不实。越来越觉得,在商品经济的时代浪潮下,它和国内其他旅游景点其实也就别无二致了,它的人文历史和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种噱头,在商品和旅游经济的包装下,用一种近乎浮夸的表现形式招徕四方客。
而我千里迢迢赶来,它却试图向我这样的文(jiao)艺(qing)青年售卖情怀。
不过,那些掩映在树荫里的爬满青藤的旧式西洋建筑,僻静的小巷子里三三两两在老房子门前自在闲谈的老人,以及路边悠闲漫步的猫猫狗狗,都让我觉得这才是这座岛原本应该有的样子。
在岛上听了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个电台主播在鼓浪屿做的一期节目,去他当时吃饭的一家餐馆吃饭,在福建路一家二楼的露天餐馆,店是泉州的一对母女开的,当时整个店里就我们一桌,就餐时有三两只流浪猫在我们餐桌底下觅食,那大概也是我在岛上度过的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当夜色吞没这座岛的时候,我们准备离开,短短一天,早起赶轮渡,在30多度的太阳底下走了一天,没有看到太多我想象中的景致,反而觉得疲惫。码头依旧是拥挤不堪,潮热的空混杂着人群咸湿的汗水味道,让人窒息。
匆匆登船匆匆回到旅馆,手机莫名坏了,躺在床上,我听到楼下的酒吧里有人唱后来的我们,或者说,用吼比较贴切。
“妈的,明明唱的那么难听可是好感动。”
转头,窗外居民院落的施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
大概月亮落到窗口的时候,我睡着了。
后来回到长沙,去五一广场修手机的时候,下雨了,可是我没有带伞,当时我就站在沃尔玛对面的奶茶店门口,眼见大雨瓢泼,雨水顺着檐口落到我的肩上,身边行人四散寻找躲雨的处所,整座城市陷入了惊慌逃离的状态。
像这场雨一样,多数时候的相遇,始料未及,无处可躲。当年对厦门这座城市那么多奢望,然而见到之后奢望大多落空。其实厦门还是厦门,只是我抱太大期待,等到有一天它突然赤裸裸的把缺憾和美悉数摊开站在我面前时,我还是会感到不适。
大概从此,谨慎生活,再也不会对谁满怀期待,
如你所知,我住的忘海旅馆,0202号房间其实并不靠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