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宋代散文话本辽金文学
宋代散文
宋代散文也进行了革新,最著名的三个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欧阳修散文特点:提出“道胜而文不难至”,强调“道”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又提出文章之“道”并不仅仅是圣贤之道,也包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均可为文。同时强调文的重要性,提出文章形式应该适合文体。艺术上擅长融情入景和抒情,文风优美流畅。
王安石:王安石的文也是典型的政治家之文,不注重以情感人而关注以理胜人,所以文风长于议论,说服力强。
苏轼:苏轼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事理融合,文体题材都很多样,叙事写景抒情怀古。一方面擅长从极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擅长通过比喻等艺术手法将难以描述的理、感受等具体形象的描绘出来。第三点苏轼提倡自然为文,也就是自然的按照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进行描述。
宋代话本
说话:宋代城市娱乐场所瓦肆中的一种讲故事、说笑话的娱乐活动,主要包括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种。
话本:说话人说话的底本,主要包括两大类:讲史、小说。前者多用浅近的文言文介绍帝王将相的非凡故事,后者主要用通俗白话讲述普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故事。
宋代讲史话本:《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宋代话本的特点:一多为短篇故事,表现现实生活,题材主要有爱情、公案等。主要人物多为底层普通人民,形象鲜明,颇具个性。女性人物塑造也很成功,比如《快嘴李翠莲》的李翠莲等。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二大量用白话,生动活泼,贴近底层人民,群众化普遍。主要作品有《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志诚张主管》、《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
地位和影响:鲁迅:对小说史的历史变迁影响很大。一,是最早用白话文创作小说的,颠覆了之前文言创作小说的传统。二、人物塑造上以普通小人物为主角。三、基本采取在“说话”的场景里进行描述,后来小说也保留了这个特点。对后来的明清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辽金文学
《论诗绝句三十首》是元好句得到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的启发而作的一组论诗作品,主要评论了自建安以来的诗歌,表明了他喜爱淳朴自然、反对刻意雕饰的审美倾向。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是用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成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连成长套,加以叙述而成的长篇故事讲唱。据传是由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首创的,如今唯一一部现存完整的诸宫调是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1.诗人生长于宋金元易代之际,许多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尤其是民族矛盾2.诗歌兼具南方诗人的辞藻华丽和北地诗人的风格刚劲。3.语言凝练准确,具有表现力。虽有雕琢之功,但无斧凿之痕,因此后人评价很高。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进步:董版保留了元稹《莺莺传》的大致情节,但是一些方面也做了较大改动。首先在思想上做了很大改动,改变了之前对张生的偏袒和对女性的偏见,突出追求婚姻爱情的主题,使作品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其次在人物塑造上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例如将始乱终弃的张生改变成一个忠于爱情的角色,将委曲求全、性格懦弱的崔莺莺改变成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敢形象。在情节安排上增加了佛殿相逢、月下联吟、兵围普救寺、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令故事更加跌宕起伏、曲折生动。在艺术手法上,大量吸收古典诗词中的典雅词语和抒情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具诗意;另外也大量吸收民间口语,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宋代散文也进行了革新,最著名的三个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欧阳修散文特点:提出“道胜而文不难至”,强调“道”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又提出文章之“道”并不仅仅是圣贤之道,也包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均可为文。同时强调文的重要性,提出文章形式应该适合文体。艺术上擅长融情入景和抒情,文风优美流畅。
王安石:王安石的文也是典型的政治家之文,不注重以情感人而关注以理胜人,所以文风长于议论,说服力强。
苏轼:苏轼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事理融合,文体题材都很多样,叙事写景抒情怀古。一方面擅长从极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擅长通过比喻等艺术手法将难以描述的理、感受等具体形象的描绘出来。第三点苏轼提倡自然为文,也就是自然的按照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进行描述。
宋代话本
说话:宋代城市娱乐场所瓦肆中的一种讲故事、说笑话的娱乐活动,主要包括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种。
话本:说话人说话的底本,主要包括两大类:讲史、小说。前者多用浅近的文言文介绍帝王将相的非凡故事,后者主要用通俗白话讲述普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故事。
宋代讲史话本:《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宋代话本的特点:一多为短篇故事,表现现实生活,题材主要有爱情、公案等。主要人物多为底层普通人民,形象鲜明,颇具个性。女性人物塑造也很成功,比如《快嘴李翠莲》的李翠莲等。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二大量用白话,生动活泼,贴近底层人民,群众化普遍。主要作品有《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志诚张主管》、《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
地位和影响:鲁迅:对小说史的历史变迁影响很大。一,是最早用白话文创作小说的,颠覆了之前文言创作小说的传统。二、人物塑造上以普通小人物为主角。三、基本采取在“说话”的场景里进行描述,后来小说也保留了这个特点。对后来的明清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辽金文学
《论诗绝句三十首》是元好句得到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的启发而作的一组论诗作品,主要评论了自建安以来的诗歌,表明了他喜爱淳朴自然、反对刻意雕饰的审美倾向。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是用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成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连成长套,加以叙述而成的长篇故事讲唱。据传是由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首创的,如今唯一一部现存完整的诸宫调是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1.诗人生长于宋金元易代之际,许多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尤其是民族矛盾2.诗歌兼具南方诗人的辞藻华丽和北地诗人的风格刚劲。3.语言凝练准确,具有表现力。虽有雕琢之功,但无斧凿之痕,因此后人评价很高。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进步:董版保留了元稹《莺莺传》的大致情节,但是一些方面也做了较大改动。首先在思想上做了很大改动,改变了之前对张生的偏袒和对女性的偏见,突出追求婚姻爱情的主题,使作品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其次在人物塑造上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例如将始乱终弃的张生改变成一个忠于爱情的角色,将委曲求全、性格懦弱的崔莺莺改变成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敢形象。在情节安排上增加了佛殿相逢、月下联吟、兵围普救寺、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令故事更加跌宕起伏、曲折生动。在艺术手法上,大量吸收古典诗词中的典雅词语和抒情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具诗意;另外也大量吸收民间口语,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