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从行动开始》——重新认识“活在当下”
《从行动开始》陆陆续续读了两周,贯穿读下来,联系联系最近3年自己的变化,总结反思了下,大概梳理出一个大纲:
【目标】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
P.S:书中有提到这块对于目标要有具体实际的数据统计&逻辑分析
【方法论】专注当下,保持客观,正念练习,心态积极且平和,行动反馈
P.S:心态积极且平和这块,个人认为是最难把握的。在书中对于这块的讨论就是“如何辨别认知偏差这一行为并修正”。多读读这块,感觉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有这部分问题。
【其他】剩下的就是在达成目标上的一些细节提醒和忠告。
但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有长期良好且稳步施行的行动方案,才能逐渐看到效果。这些细节提醒和忠告在此时才会更有意义。
下面展开来讲。
关于【目标】部分。
正好联系到本周和之前的朋友聊天内容,他感慨同是一届学生(我和我大学同班同学)毕业2年来,不同的人生轨迹(她研究生毕业靠导师关系进了当地一家新媒体公司,而我已有实际工作经验2年)。之后,才对“目标”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目标,换言之,就是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的结果。
不论你是北上广深天天压力大加班到深夜的小青年,还是在家或啃老或独立的童鞋,其实大家在面临目标选择的时候,也是综合了自己的各种实力、各项资源,综合均衡比较下,才有的结果。
可是差别在于,你当下生活状态到底如何,它对于你自身状态的反应是否达到良好预期,如果有,那说明整个人生状态处于一种比较合适的位置,如果没有就要总结下下。
之前老师上课的时候说过,只有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总结反思一些优秀的商业案例,都会发现,它们在当时被各种策划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之后会如此成功。但是在一些关键节点上,都踩对了。那换到人生,生活这件事儿来说,也是同样意思,在关键节点上踩对,做好承上启下,为以后打好基础,也能对当下有所助力。
那这样正向的反馈总结,再好不过。但是没有的话,反向总结,就到了正确使用“方法论”这块了。
其实,还是心态这块最重要,就是书中提到的纠正认知偏差。
因为也只有心态回到一种温和且积极的状态——heart flow,再行动,才能有最大效率的发挥。
这种感觉就类似小时候,不去想争第一的时候,总是会意外拿第一。一旦刻意,心中很努力得想要这个第一,一般结果都比较失望。
方法论概括下来的意思就是,把所有思绪都冷静处理,用客观的角度,具体的总结和分析,去把握整体事件脉络发展。
这就需要:
1、正念——摒除杂乱思绪,让自己冷静下来,可以通过运动等舒缓
2、总结反馈——自己现在状况、之前经验教训、未来风险&效益预估
3、制定可量化的、合理的行动方案
4、准确实施,定期反馈,1-4步循环操作。
所以与其说,这本书讲的是从行动开始,倒不如说是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因为有时候意念决定了你的行动,如果一开始方向就不对,那行动下来的结果就比较难堪。而书中也用了很多事例和理论讲解关于“认知偏差”这部分。
所以,重新认识“活在当下”,个人认为是这本书背后更深刻的含义。
附:
认知偏差百度百科解释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Z2TrEEnv_symzmWsD2BVIyubp6WeouZHn_Gm2zkq1MQ4xFu9VBigAEntVJfl96lOdFeCub9jFrqYCGPMBqweK
人类十大认知偏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05/06/3157924_334577567.shtml
【目标】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
P.S:书中有提到这块对于目标要有具体实际的数据统计&逻辑分析
【方法论】专注当下,保持客观,正念练习,心态积极且平和,行动反馈
P.S:心态积极且平和这块,个人认为是最难把握的。在书中对于这块的讨论就是“如何辨别认知偏差这一行为并修正”。多读读这块,感觉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有这部分问题。
【其他】剩下的就是在达成目标上的一些细节提醒和忠告。
但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有长期良好且稳步施行的行动方案,才能逐渐看到效果。这些细节提醒和忠告在此时才会更有意义。
下面展开来讲。
关于【目标】部分。
正好联系到本周和之前的朋友聊天内容,他感慨同是一届学生(我和我大学同班同学)毕业2年来,不同的人生轨迹(她研究生毕业靠导师关系进了当地一家新媒体公司,而我已有实际工作经验2年)。之后,才对“目标”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目标,换言之,就是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的结果。
不论你是北上广深天天压力大加班到深夜的小青年,还是在家或啃老或独立的童鞋,其实大家在面临目标选择的时候,也是综合了自己的各种实力、各项资源,综合均衡比较下,才有的结果。
可是差别在于,你当下生活状态到底如何,它对于你自身状态的反应是否达到良好预期,如果有,那说明整个人生状态处于一种比较合适的位置,如果没有就要总结下下。
之前老师上课的时候说过,只有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总结反思一些优秀的商业案例,都会发现,它们在当时被各种策划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之后会如此成功。但是在一些关键节点上,都踩对了。那换到人生,生活这件事儿来说,也是同样意思,在关键节点上踩对,做好承上启下,为以后打好基础,也能对当下有所助力。
那这样正向的反馈总结,再好不过。但是没有的话,反向总结,就到了正确使用“方法论”这块了。
其实,还是心态这块最重要,就是书中提到的纠正认知偏差。
因为也只有心态回到一种温和且积极的状态——heart flow,再行动,才能有最大效率的发挥。
这种感觉就类似小时候,不去想争第一的时候,总是会意外拿第一。一旦刻意,心中很努力得想要这个第一,一般结果都比较失望。
方法论概括下来的意思就是,把所有思绪都冷静处理,用客观的角度,具体的总结和分析,去把握整体事件脉络发展。
这就需要:
1、正念——摒除杂乱思绪,让自己冷静下来,可以通过运动等舒缓
2、总结反馈——自己现在状况、之前经验教训、未来风险&效益预估
3、制定可量化的、合理的行动方案
4、准确实施,定期反馈,1-4步循环操作。
所以与其说,这本书讲的是从行动开始,倒不如说是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因为有时候意念决定了你的行动,如果一开始方向就不对,那行动下来的结果就比较难堪。而书中也用了很多事例和理论讲解关于“认知偏差”这部分。
所以,重新认识“活在当下”,个人认为是这本书背后更深刻的含义。
附:
认知偏差百度百科解释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Z2TrEEnv_symzmWsD2BVIyubp6WeouZHn_Gm2zkq1MQ4xFu9VBigAEntVJfl96lOdFeCub9jFrqYCGPMBqweK
人类十大认知偏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05/06/3157924_3345775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