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孩子》
这是第一次接触伊朗的电影。老实说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宏大的场景,也没有什么特技,故事情节相当的简单,但是带给观众的却是最朴实无华的感情。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被小男主角和小女主角所打动。
《天堂的孩子》也叫《小鞋子》,讲述的是生活在贫苦家庭的孩子为了一双鞋子所展开的故事。哥哥阿里去鞋匠那里取妹妹的鞋子,在回家的路上把鞋子弄丢了,回到家后看到妹妹满怀期待的眼神,阿里愧疚不已。这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特别感动,妹妹问哥哥怎么办,第二天还要上学去,没有鞋子穿,哥哥请求妹妹不要告诉爸爸妈妈。镜头切换到妹妹拿着笔的手,犹豫了一下没有再写下去。虽然没有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但是观众却完全理解了这个场景,这就是电影高明的地方。懂事的哥哥和妹妹明白家里的情况,即使提出来也没有钱买新的鞋。但是上学不能没有鞋子穿,哥哥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换着穿鞋去上学。每天放学的时候妹妹都狂跑着回家,即使这样,哥哥还是会因为迟到而被老师批评。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无比的心酸。还有一个场景也非常的感人,就是哥哥和妹妹一起洗鞋,穿泡泡的场景,表现了他们的纯真朴实。看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贫困而丧失纯真,这点难得可贵。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阿里和爸爸去了富人区,想通过替富人们打扫花园获得一些报酬。这里有一个场景是:爸爸想鼓励阿里勇敢的去敲门并且询问主人是否需要园丁。但结果出乎意料,当主人问爸爸是做什么的时候,爸爸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落荒而逃。而在敲响第二家的时候,阿里勇敢的替爸爸说出了来意,这让爸爸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导演在这里特意用了一个短镜头,注重的刻画了父子俩脸上的神情。随着情节的发展,父子俩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阿里很高兴,想着妹妹的鞋子有希望了。他向爸爸提议一定要给妹妹买一双鞋子,这个细节可以看出阿里对妹妹的疼爱之情。可是,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父子俩因为自行车的刹车出了问题遭遇了车祸。赚的钱都给爸爸治病去了,眼看着即将实现的希望又破灭了。阿里的眼神中又流露出了那个阶段的孩子少有的悲伤的眼神。我想此刻他的心中一定想只要能给妹妹一双鞋,他做什么都愿意。机会来了,市里举办长跑比赛,奖品丰厚,其中季军的奖品是一双球鞋。阿里迫不及待的回家跟妹妹说了这个好消息,并向妹妹保证说他一定能获得季军!妹妹一开始不相信,但是看到哥哥坚定的眼神,妹妹高兴的点点头。就这个笑的瞬间,让我觉得这个孩子的笑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笑之一,真的很感人。比赛开始了,镜头给我们展示的是庞大的比赛队伍,成千上百的选手一瞬间涌向跑道,这也暗示了这场比赛的激烈。在奔跑的途中,阿里的脑海中响起了他与妹妹的对话,这更加的激励了他要赢得季军的信念。在快要跑到终点的时候,导演用了慢镜头,放慢了阿里奔跑的动作,渲染阿里拼尽全力奔跑的样子,但影片精彩的地方就是看似平淡的细节却是如此出其不意,阿里在快到终点的时候,被撞倒了。但他马上挣扎的爬起来又奋力的向前奔跑,在混乱中,阿里以第一名的成绩跑向了终点,成为了冠军。当老师激动的告诉阿里获得了冠军的时候,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而周围的人都误认为是激动的泪水,可又有谁知道这个男孩心中的期盼呢?这个细节从摄影师在拍照的时候体现出来,阿里一直都是耷拉着脑袋的,这与周围激动欢乐的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妹妹在家里殷勤期盼着哥哥回来告诉自己好消息,她不时的向家门口张望着,然而当她看到哥哥的那一眼就明白了。眼神里由期望转换到失望,着实让人心疼。影片的最后,爸爸的自行车上放了买给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这样的结局让观者感受到了温情。然而当阿里脱下鞋子,露出长满水泡的脚时,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这实在太让人心疼了。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这部电影评分如此之高。伊朗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因为其宗教的影响,电影拍摄的题材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所以儿童电影就成了伊朗电影的主要题材。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拍出这样充满温情的电影却是非常的不容易。该片获得了曾荣获1998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也说明了真正好的电影并不是非要有多大的投资额,多高大上的技术,最最重要的是电影能否真正的打动人心。最后,推荐各位宝宝们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看,真心推荐!
《天堂的孩子》也叫《小鞋子》,讲述的是生活在贫苦家庭的孩子为了一双鞋子所展开的故事。哥哥阿里去鞋匠那里取妹妹的鞋子,在回家的路上把鞋子弄丢了,回到家后看到妹妹满怀期待的眼神,阿里愧疚不已。这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特别感动,妹妹问哥哥怎么办,第二天还要上学去,没有鞋子穿,哥哥请求妹妹不要告诉爸爸妈妈。镜头切换到妹妹拿着笔的手,犹豫了一下没有再写下去。虽然没有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但是观众却完全理解了这个场景,这就是电影高明的地方。懂事的哥哥和妹妹明白家里的情况,即使提出来也没有钱买新的鞋。但是上学不能没有鞋子穿,哥哥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换着穿鞋去上学。每天放学的时候妹妹都狂跑着回家,即使这样,哥哥还是会因为迟到而被老师批评。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无比的心酸。还有一个场景也非常的感人,就是哥哥和妹妹一起洗鞋,穿泡泡的场景,表现了他们的纯真朴实。看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贫困而丧失纯真,这点难得可贵。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阿里和爸爸去了富人区,想通过替富人们打扫花园获得一些报酬。这里有一个场景是:爸爸想鼓励阿里勇敢的去敲门并且询问主人是否需要园丁。但结果出乎意料,当主人问爸爸是做什么的时候,爸爸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落荒而逃。而在敲响第二家的时候,阿里勇敢的替爸爸说出了来意,这让爸爸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导演在这里特意用了一个短镜头,注重的刻画了父子俩脸上的神情。随着情节的发展,父子俩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阿里很高兴,想着妹妹的鞋子有希望了。他向爸爸提议一定要给妹妹买一双鞋子,这个细节可以看出阿里对妹妹的疼爱之情。可是,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父子俩因为自行车的刹车出了问题遭遇了车祸。赚的钱都给爸爸治病去了,眼看着即将实现的希望又破灭了。阿里的眼神中又流露出了那个阶段的孩子少有的悲伤的眼神。我想此刻他的心中一定想只要能给妹妹一双鞋,他做什么都愿意。机会来了,市里举办长跑比赛,奖品丰厚,其中季军的奖品是一双球鞋。阿里迫不及待的回家跟妹妹说了这个好消息,并向妹妹保证说他一定能获得季军!妹妹一开始不相信,但是看到哥哥坚定的眼神,妹妹高兴的点点头。就这个笑的瞬间,让我觉得这个孩子的笑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笑之一,真的很感人。比赛开始了,镜头给我们展示的是庞大的比赛队伍,成千上百的选手一瞬间涌向跑道,这也暗示了这场比赛的激烈。在奔跑的途中,阿里的脑海中响起了他与妹妹的对话,这更加的激励了他要赢得季军的信念。在快要跑到终点的时候,导演用了慢镜头,放慢了阿里奔跑的动作,渲染阿里拼尽全力奔跑的样子,但影片精彩的地方就是看似平淡的细节却是如此出其不意,阿里在快到终点的时候,被撞倒了。但他马上挣扎的爬起来又奋力的向前奔跑,在混乱中,阿里以第一名的成绩跑向了终点,成为了冠军。当老师激动的告诉阿里获得了冠军的时候,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而周围的人都误认为是激动的泪水,可又有谁知道这个男孩心中的期盼呢?这个细节从摄影师在拍照的时候体现出来,阿里一直都是耷拉着脑袋的,这与周围激动欢乐的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妹妹在家里殷勤期盼着哥哥回来告诉自己好消息,她不时的向家门口张望着,然而当她看到哥哥的那一眼就明白了。眼神里由期望转换到失望,着实让人心疼。影片的最后,爸爸的自行车上放了买给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这样的结局让观者感受到了温情。然而当阿里脱下鞋子,露出长满水泡的脚时,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这实在太让人心疼了。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这部电影评分如此之高。伊朗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因为其宗教的影响,电影拍摄的题材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所以儿童电影就成了伊朗电影的主要题材。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拍出这样充满温情的电影却是非常的不容易。该片获得了曾荣获1998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也说明了真正好的电影并不是非要有多大的投资额,多高大上的技术,最最重要的是电影能否真正的打动人心。最后,推荐各位宝宝们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看,真心推荐!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