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蓄谋已久
我们疯狂地迷恋文字带来的温暖感觉,就如同孔雀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迷恋灼热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流星迷恋刹那间的坠落。我们以文字为生,以文字取暖,假如我们没有了文字,那我们就彻彻底底地死掉了。
——郭敬明
1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迸发写文的冲动了。
2
第一次接触郭敬明的小说,是在小学六年级。林萧,顾里,崇光,易遥,卡索,梨落,陆之昂,夏至,傅小司,他们一个个一个个,在我的青春里粉墨登场。
对于当时不懂文字词藻魅力的我,不懂什么叫做作家的我,常常会在文中出现“光怪陆离”此等高级词汇时,油生各种钦佩之情。
会写文真厉害哇!在词穷语乏的年纪,我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但却也是绝对的真切。
于是,这样一根小小的芽苗在我内心深处冒土而出。
3
初中时代,抽屉里只有两类书,左边杂乱无章的是教科书,右边码的整整齐齐的是言情小说少女杂志。
肥猫是个少女心爆棚的女孩子,她简直是我在青春文学这条道上的引路人。
她话不多,但是笑点很低,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肤白,高挑,捯饬一下也是个气质型女神。
晚自习上并肩私语,历史课上飞传小纸条,毕业的留言录,总逃不开对小说里男女主角的讨论。
前几天她给我发了如下图的消息。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是我们曾经共同喜欢的一部小说,那时候我们已经在不同学校上高中,鲜有联系,记不清那天晚上我们怎么开的头,只记得我们讨论一晚上,讨论夏木,讨论舒雅望,讨论唐小天,讨论我们曾经沉浸于各类言情小说的岁月,我们就这样在回忆里来来回回。
“我开始写文了,在XX网连载,”她说,“刚开始写,也不知道好不好,你帮我看看,给点意见呗。”
初中时她就曾透露自己以后想要写文的念想,高中后也常常看到她在空间写写日志练手。她的文字偏古风,用词也常常是多华丽多粉饰,是我不大感冒的类型,所以看的并不多。
“可以啊,链接给我。”不是碍于情面,强装热情,是真的好奇。好奇她这样一个性格羞敛的女生这次又是用什么文章载体,又构架了一个个怎样的人物,设定了怎样的情境,去吐述她情感铺述她的文字。
我是佩服她的,不是她的文字多么打动我,而是她真的就这样为了自己当初心里头的那一丝苗火,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去行动了。
而我,还在徘徊观望,抱着对文字的热忱渴望,举步,收回。
4
“欣赏”、“仰慕”二词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一个人对异性的喜欢而羞于表达的托词,不过在我第一次真切感受这个词时, 它就真的是欣赏和仰慕的意思,无二义。
臭臭也是个喜欢文艺的女生,爱看各种小说。好吧,其实正值青春萌动的年纪的小女生都这样。
我们经常换书看,经常在被窝里打灯看到凌晨一点,第二天六点就爬起来背单词。高一上学期我们就是这么熬过来的,课本小说课本小说轮转。
高一下学期,出现了一个男生——楼。
一天晚上的自习课,她带来了一摞A4纸,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铅字。她递给我,失意我看看。看罢,嗯,一个很会写文的男生。他写的是短篇小说,善于在小说中潜伏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感情,临尾时,再用几个场景,几句话,几个字,轻描淡写地披露于人前。
惊喜又不突兀,折返回前文去看,竟然也有迹可循。
真的很厉害!
她看到我的反应有种洋洋自得的表情,就好像是自己的东西被别人肯定一样。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个男生会影响她。
后来的日子,她常常转身递给我她的作文本,上面都是她的创作。是的,她开始写文了。我从不问是不是楼触发了她写文的激情,她也从不提突然写文的缘由。
她写,我看,我说,她改。然后她会找一个晚自习课间,让我陪她爬三层楼梯去到楼的教室后门,把牛皮作文本递给他,紧张兮兮的。
隔天晚上,楼就会出现在我们教室门口。几句交流后,她回来时候的神情无非两种,痴笑和低头不语。
再后来,高二分班,我在一班,她在三班。我想她应该还在继续着她的创作吧,虽然我很少机会再过目过她的作品。
再看到她的文字,已是铅字模样。在学校文刊上,她的作品被刊登了。一期,二期,三期,都有她。
她那份莫名的兴起和坚持,支持着她从水笔到铅字,从牛皮纸到A4纸。
不管是楼吸引了她,还是楼的文字吸引了她,我都更偏信于后者。
一开始她对楼的欣赏和仰慕是绝对的、真切的,至于后来的情感是不是从后者向前者转变,我不得而知,也没必要深究。
我想,楼是她的打灯人吧,从这头到那头的茫茫,他陪她慢慢走。
而我依然站在这头,目送。
5
据统计,每两个大学生里就有一个大学生的朋友圈里有人是卖面膜的。对于这种不知道据什么数据统计的鬼定论,我只想说,明明是每个大学生!
微商、代理、代购,现在大学生的兼职职业层出不穷,目的很简单,赚钱。
我曾经也有过下水的念头,毕竟那种“月挣四五千”、“不再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费”的成功个例宣传语着实诱惑。
但是一想到要各种刷广告,被屏蔽被嫌弃,这个念头还是被我的自尊心赶跑了。但是,钱,我还是想挣的。
于是就去知乎上搜“大学生做什么兼职好?”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一个点赞颇多的回答吸引了我,她用不短不长的篇幅阐述了她的兼职——写文。再后来,在豆瓣上看到沈十一的一篇日记,内容是回复她的粉丝对于她如何踏上写文这条路的疑问。她在文中还介绍了不少投稿方式,提高过稿率的方法。
那时,我感觉我心底那颗写文的小幼苗蹭蹭往上疯长。
到最后让我下定决心开始动笔的竟然是钱,说起来有点惭愧,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至少真的开始,而不是只停留在想。
我对文字的热爱是不容置疑的,但过去的我有太多的顾虑,以至于一直畏手畏脚。我总是对自己说,先多看点书吧,沉淀点墨水再说。
可现在有人告诉我,不管怎样,先动手写,写好写坏,总要有个开始。然后一直写,就算写的不好,也总是只会越来越好的。
是啊,我怀抱着对文字深深的痴恋,蓄谋了一整个青春,我不想只得到一个“未遂”的结果。
于是这篇文章应运而生,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我在这条康庄大道上投石问路的开始。
——郭敬明
1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迸发写文的冲动了。
2
第一次接触郭敬明的小说,是在小学六年级。林萧,顾里,崇光,易遥,卡索,梨落,陆之昂,夏至,傅小司,他们一个个一个个,在我的青春里粉墨登场。
对于当时不懂文字词藻魅力的我,不懂什么叫做作家的我,常常会在文中出现“光怪陆离”此等高级词汇时,油生各种钦佩之情。
会写文真厉害哇!在词穷语乏的年纪,我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但却也是绝对的真切。
于是,这样一根小小的芽苗在我内心深处冒土而出。
3
初中时代,抽屉里只有两类书,左边杂乱无章的是教科书,右边码的整整齐齐的是言情小说少女杂志。
肥猫是个少女心爆棚的女孩子,她简直是我在青春文学这条道上的引路人。
她话不多,但是笑点很低,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肤白,高挑,捯饬一下也是个气质型女神。
晚自习上并肩私语,历史课上飞传小纸条,毕业的留言录,总逃不开对小说里男女主角的讨论。
前几天她给我发了如下图的消息。
![]() |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是我们曾经共同喜欢的一部小说,那时候我们已经在不同学校上高中,鲜有联系,记不清那天晚上我们怎么开的头,只记得我们讨论一晚上,讨论夏木,讨论舒雅望,讨论唐小天,讨论我们曾经沉浸于各类言情小说的岁月,我们就这样在回忆里来来回回。
“我开始写文了,在XX网连载,”她说,“刚开始写,也不知道好不好,你帮我看看,给点意见呗。”
初中时她就曾透露自己以后想要写文的念想,高中后也常常看到她在空间写写日志练手。她的文字偏古风,用词也常常是多华丽多粉饰,是我不大感冒的类型,所以看的并不多。
“可以啊,链接给我。”不是碍于情面,强装热情,是真的好奇。好奇她这样一个性格羞敛的女生这次又是用什么文章载体,又构架了一个个怎样的人物,设定了怎样的情境,去吐述她情感铺述她的文字。
我是佩服她的,不是她的文字多么打动我,而是她真的就这样为了自己当初心里头的那一丝苗火,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去行动了。
而我,还在徘徊观望,抱着对文字的热忱渴望,举步,收回。
4
“欣赏”、“仰慕”二词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一个人对异性的喜欢而羞于表达的托词,不过在我第一次真切感受这个词时, 它就真的是欣赏和仰慕的意思,无二义。
臭臭也是个喜欢文艺的女生,爱看各种小说。好吧,其实正值青春萌动的年纪的小女生都这样。
我们经常换书看,经常在被窝里打灯看到凌晨一点,第二天六点就爬起来背单词。高一上学期我们就是这么熬过来的,课本小说课本小说轮转。
高一下学期,出现了一个男生——楼。
一天晚上的自习课,她带来了一摞A4纸,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铅字。她递给我,失意我看看。看罢,嗯,一个很会写文的男生。他写的是短篇小说,善于在小说中潜伏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感情,临尾时,再用几个场景,几句话,几个字,轻描淡写地披露于人前。
惊喜又不突兀,折返回前文去看,竟然也有迹可循。
真的很厉害!
她看到我的反应有种洋洋自得的表情,就好像是自己的东西被别人肯定一样。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个男生会影响她。
后来的日子,她常常转身递给我她的作文本,上面都是她的创作。是的,她开始写文了。我从不问是不是楼触发了她写文的激情,她也从不提突然写文的缘由。
她写,我看,我说,她改。然后她会找一个晚自习课间,让我陪她爬三层楼梯去到楼的教室后门,把牛皮作文本递给他,紧张兮兮的。
隔天晚上,楼就会出现在我们教室门口。几句交流后,她回来时候的神情无非两种,痴笑和低头不语。
再后来,高二分班,我在一班,她在三班。我想她应该还在继续着她的创作吧,虽然我很少机会再过目过她的作品。
再看到她的文字,已是铅字模样。在学校文刊上,她的作品被刊登了。一期,二期,三期,都有她。
她那份莫名的兴起和坚持,支持着她从水笔到铅字,从牛皮纸到A4纸。
不管是楼吸引了她,还是楼的文字吸引了她,我都更偏信于后者。
一开始她对楼的欣赏和仰慕是绝对的、真切的,至于后来的情感是不是从后者向前者转变,我不得而知,也没必要深究。
我想,楼是她的打灯人吧,从这头到那头的茫茫,他陪她慢慢走。
而我依然站在这头,目送。
5
据统计,每两个大学生里就有一个大学生的朋友圈里有人是卖面膜的。对于这种不知道据什么数据统计的鬼定论,我只想说,明明是每个大学生!
微商、代理、代购,现在大学生的兼职职业层出不穷,目的很简单,赚钱。
我曾经也有过下水的念头,毕竟那种“月挣四五千”、“不再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费”的成功个例宣传语着实诱惑。
但是一想到要各种刷广告,被屏蔽被嫌弃,这个念头还是被我的自尊心赶跑了。但是,钱,我还是想挣的。
于是就去知乎上搜“大学生做什么兼职好?”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一个点赞颇多的回答吸引了我,她用不短不长的篇幅阐述了她的兼职——写文。再后来,在豆瓣上看到沈十一的一篇日记,内容是回复她的粉丝对于她如何踏上写文这条路的疑问。她在文中还介绍了不少投稿方式,提高过稿率的方法。
那时,我感觉我心底那颗写文的小幼苗蹭蹭往上疯长。
到最后让我下定决心开始动笔的竟然是钱,说起来有点惭愧,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至少真的开始,而不是只停留在想。
我对文字的热爱是不容置疑的,但过去的我有太多的顾虑,以至于一直畏手畏脚。我总是对自己说,先多看点书吧,沉淀点墨水再说。
可现在有人告诉我,不管怎样,先动手写,写好写坏,总要有个开始。然后一直写,就算写的不好,也总是只会越来越好的。
是啊,我怀抱着对文字深深的痴恋,蓄谋了一整个青春,我不想只得到一个“未遂”的结果。
于是这篇文章应运而生,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我在这条康庄大道上投石问路的开始。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