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篇
易经入门篇
“彖曰”,彖辞。曾经介绍过象是一种动物,据说这种动物能将铁咬断,所以才借用了这个名词。彖辞就是断语的意思,断定的话。据说《彖辞》也是孔子作的,以现代观念看,易经入门篇《彖辞》是孔子研究《易经》六十四卦的结论、批判。本文出自大成国学研究院张成。转载请说明出处。传统的说法是,《卦辞》、《爻辞》都是文王作的,一说《卦辞》是周文王作的,《爻辞》是周公作的,但考据上很难决定究竟是谁作的。
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孔子研究的断语,他的人文文化观念开始了。我们以前说过,乾卦所代表的,如以身体来说是代表头,中医的八卦代表,乾为首,坤为腹,艮为背,离为眼,坎为耳,巽为鼻,兑为口等等,非常有道理。孔子的断语不管这些,他只说伟大得很,乾卦是代表宇宙万有的根源、功能、生命的功能,宇宙万有都是它创造的。前面提到过,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是说宇宙万有是有一个上帝、一个神、一个主宰所创造的。中国文化不来这一套,但也不是唯物的,也非唯心的,这个功能无以名之,我们就画一个符号来表示,这符号叫作乾,它包括了唯心、唯物,也包括了上帝、鬼神、菩萨、佛,已经脱离了宗教的色彩,脱离了玄学的色彩,是科学的哲学。何以知道孔子研究《易经》,是说乾卦代表宇宙万物的本体?他在这里明白地说“万物资始”,宇宙万物的开始都靠乾的功能,这是对乾卦的第一个观念;他的第二个观念“乃统天”,乾卦包括了天体,整个的宇宙都在乾的范围以内,乾统率了天地宇宙,所以从孔子的观念研究《易经》,又要注意到他认为文王周公所提出来的乾卦,是代表宇宙万有的本体、根源、生命的来源。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就是说我们这个宇宙,像风的吹动,风为什么会吹?每天的气象报告,这是科学,但西伯利亚的寒流为什么会起来的?台风又怎样起来的?台风最初起来的时候,只看到一个小水泡在旋转,渐渐扩大,这是物理,但这小水泡又怎么来的?易经入门篇用《易经》研究这些,就是科学的哲学。现在孔子说,云的流行,雨的下降,雷鸣,电掣,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是靠乾卦的功能来的,功能一动,便有一现象,就发生云,某一现象就发生雨,构成各品各类的万有的事物。
玉皇大帝的六条龙马“大时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是说明时间的来源,时间在科学哲学上是人为的,时间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西方现代科学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以后,才知道宇宙的时间是相对的,而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早就告诉了我们时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道家老早就说,月球的一天一夜,就是地球上的一个月,现在科学证明的确是这样,不过现代外国人讲的我们就相信了,而我们祖先讲得那么肯定,却不相信。“大明终始”,就是讲时间,大明从早上开始,晚上结束。“六位时成”,我们过去把白天分作六个阶段,晚上也分作六个阶段,成为十二个时辰。易经入门篇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点钟,所以成为六位,而这个六位是根据《易经》画卦为六爻的思想来的,是人为的,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也许太陽和其它星球的时间划分,和我们不一样,但中国六位时间的形成,也是从乾卦的功能来的。“时乘六龙以御天”,以龙来代表时间的动,像一条龙一样在空中飞,因为龙是看不见的,但又有飞的功能,时间从早晨天明到晚间天黑的六个阶段,永远在旋转,像六条龙衔接起来,在天体上很有规律地驾御而过。后来在文学上,宗教的神话中说,玉皇大帝出巡时,有六条龙为他拉车子,也是由这句话编出来的。事实上这句话是说,宇宙间时间的构成,与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有一定的法则,这一功能是来自乾卦。
大吉大利的保合太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里明白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本源,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诸子百家,中国文化讲人生的修养,都从这里出来。这里告诉我们要认清乾的道理,生命的本体,把握了这点就知道乾道的变化,在各正性命,真懂了这个道理,自己就可以修道了,修成长生不老。中国文化中道家讲究两个东西--“性”与“命”,性就是精神的生命,命就是肉体的生命。西方哲学唯心的,只了解到性的作用,对性的本体还没有了解,把意识思想当作性,这是西方哲学的错误。命,西方医学到了科学境界,但仍不懂“气”的功能。现在美国流行研究针灸,研究中医,仍不懂这个功能。西方的病理学,注重在细菌方面,如今也研究到病毒,这还是以唯物思想作基础。东方中国的病理学,不管细菌不细菌,建筑在抽象的“气”上面,因为气衰了,所以才形成了病,西方的抗生素,往往把气困住了。易经入门篇我常常告诉朋友,西医只能紧急时救命,不能治病,西医治了以后再去找著名的中医处一个方子,好好把气培养起来,补补身体。在病理上,细菌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形成?有许多细菌并不是从身体外面来的,如白木耳是用细菌种的,但有更多木头上面自己生长灵芝一类,这菌又是哪里来的?这是讲性与命的道理。易经入门篇懂了《易经》,自己就晓得修养,自己调整性与命,使它就正位。思想用得太过了妨碍了性,身体太过劳动,就妨碍了命,这两个要中和起来,所以各正性命,于是“保合大和”。道家佛家打坐,就是这四个字,亦即是“持盈保泰”。
所谓“持盈”,有如一杯水刚刚满了,就保持这个刚满的水平线,不加亦不减,加一滴则溢出来了,减一滴则不足。所谓“保泰”,当最舒泰的时候要保和了。譬如用钱,决定保存一百元,如用去十元,便立即补上,仍保存一百元,这就是保泰。所以打坐的原理就是保合太和,把心身两方面放平静,永远是祥和,摆正常,像天平一样,不要一边高一边低,政治的原理,人生的原理,都是如此。孔子就告诉我们“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什么是大吉大利?要保合大和啊!易经入门篇所以研究《易经》,看了孔子这些话,还卜什么卦呢?不卜已经知道了,保合太和,才利贞--大吉大利嘛。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两句话,应该是和上面连起来的,是乾卦《彖辞》的最后两句话,可是宋儒把它因断了。这八个字是用到政治哲学的原理上去了,各种政治理论说了半天,不如中国人四个字“国泰民安”,国家太平,老百姓个个平安无事,就是天下太平。
“乾,元、亨、利、贞。”在《易经》的学问上,这四个字叫作“卦辞”,意思是乾卦这一卦的图案,他用这四个字来说明。这四个字,我们不能照现在的读法,一句就把它读完,而是每一个字,都有它独立的意义。“乾,元、亨、利、贞。”就是说乾卦是元的、亨的、利的、贞的,四个现象。元可以说是宇宙的本能,也可以说是万物的开始,如启元,一个东西的来源等等很多。讲到哲学方面则乾是宇宙的本体,天地万有都可以说是乾、是元,宇宙间万象万有都是它的功能创造的,所以叫作元。易经基础知识讲座这是文化的特点,既不讲上帝,也不说菩萨,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只是宇宙的本能;我们用一个乾卦的代号来表示,是科学的,不是宗教的,也不是纯粹的思想哲学。第二个观念,是这个乾卦代表“亨”。亨就是通,是亨通的,无往不利,到处通达的,没有阻碍的。第三个意义是利,无往而不利。所谓利,不是现在赚钱为利的利,是没有相反,没有妨碍,没有害的。“贞”古代的解释“贞者正也”,就是正,也是完整的、没有受破坏的意思。
潜龙勿用“初九,潜龙勿用。”这是爻辞,是把整个的卦作分析,一部分一部分来加以解释的。我们的老祖宗画八卦,下面原来没有文字注解,因为在当时没有文字,而文字的创造,一开始就是卦。世界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字,最初的来源都是图案。卦下面的文字,是后世加上去的,《周易》的文字,是文王开始加的,卦辞、爻辞都是他对卦的解释。
“初九”的意思,前面说过,陽卦以九作代表,因为陽数以九数到了最高位,所以看到九这个数字,就知道代表陽,初九就是指乾卦的第一爻而言。上面的卦辞,只是元、亨、利、贞四个字,很简单,也很抽象。这里爻辞“初九潜龙勿用”,又突然跑出一个“龙”来了,这龙是怎么来的?我们先要了解,中国文化是龙的文化。自黄帝时候开始,政治制度上分官,以龙为官名,如龙师、龙帝,都以龙为代表。龙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标记,是我们几千年来的旗帜。中国文化对那些伟大的、吉祥的、令人崇拜的万象,每以龙为标记。西方人尤其英国人,近几百年以来,很多资料显示对我们中国人很多防范,很多不利,他们在心理上一直惧怕中国。有一派基督教,看见龙、听见龙都会害怕的。易经基础知识讲座他们说《圣经》上说龙是魔鬼,其次他们把恐龙这些古代巨大生物,当作了《易经》上的龙,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我们中国人自己要认识清楚,我们龙的文化,第一,不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讲的那个龙,不是魔鬼。我们的龙是天人敬信,在宗教观念上代表了上帝。
第二,我们中国的龙,老实说没有人看见过,不必说他们把地下挖起来的骨头当作龙骨是错误的。中国的龙,不只是三栖的,甚至不止是四栖,水里能游,陆地能走,空中能飞,龙的变化大时可充塞宇宙,小时如发丝一样看不见,有时变成人,有时变成仙。龙到底是什么?无法有固定的具体形象。实际上中国文化的龙,就是八个字:“变化无常,隐现不测”。如学会了中国文化,人人都可作诸葛亮。试看外国人的恐龙,全部都可看到,中国的画家画龙,如果全部画出来,不管是什么名家画的,都一文不值。“神龙见首不见尾”。龙从来没有给人见过全身的,这就是“变化无常,隐现不测”的意思。我们懂了龙的精神,才知道自己文化的精神在哪里,这也是大政治家的大原则,也是哲学的大原则,也是文化的大原则。另一方面,我们懂了“变化无常,隐现不测”八个字,也就懂了《易经》的整个原理。易经基础知识讲座《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在变,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不变的人,没有不变的事。因为我们对自己都没有把握,下一秒钟我们自己的思想中是什么?也没有把握知道。
其次,《易经》为什么在这里提到龙?我们认识了龙的精神,就能明白了。易经基础知识讲座《易经》说到乾卦中的龙,就代表了宇宙生命原始最伟大的功能。乾卦也代表太陽。太陽一天一夜的隐现,分为六个阶段:第一个是夜里的太陽,躺在下面--地球的另一面,过去说在海底,在地心的那一面,我们看不见的为“潜龙”。假使卜卦得到了乾卦初爻,那么“潜龙勿用”,最好不要动,如想找事,履历表都不必送出去了。但要注意这个“勿”字,究竟是“不能用”、“不可用”、“不应用”或“没有用”呢?就更难翻成白话了。易经基础知识讲座不过“勿”字,却也包括了这些意思,但并不是说用的价值不存在,只是此时不要去用它。潜龙就是龙还是潜伏着的,有无比的功能,无比的价值,还没有用。诸葛亮尚在南陽高卧的时候,自称卧龙先生,这就表示他抱负不凡,自己认为是潜龙,这也是人生的修养,也是《论语》上孔子说的“不试故艺”。
“彖曰”,彖辞。曾经介绍过象是一种动物,据说这种动物能将铁咬断,所以才借用了这个名词。彖辞就是断语的意思,断定的话。据说《彖辞》也是孔子作的,以现代观念看,易经入门篇《彖辞》是孔子研究《易经》六十四卦的结论、批判。本文出自大成国学研究院张成。转载请说明出处。传统的说法是,《卦辞》、《爻辞》都是文王作的,一说《卦辞》是周文王作的,《爻辞》是周公作的,但考据上很难决定究竟是谁作的。
![]() |
易经入门篇 |
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孔子研究的断语,他的人文文化观念开始了。我们以前说过,乾卦所代表的,如以身体来说是代表头,中医的八卦代表,乾为首,坤为腹,艮为背,离为眼,坎为耳,巽为鼻,兑为口等等,非常有道理。孔子的断语不管这些,他只说伟大得很,乾卦是代表宇宙万有的根源、功能、生命的功能,宇宙万有都是它创造的。前面提到过,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是说宇宙万有是有一个上帝、一个神、一个主宰所创造的。中国文化不来这一套,但也不是唯物的,也非唯心的,这个功能无以名之,我们就画一个符号来表示,这符号叫作乾,它包括了唯心、唯物,也包括了上帝、鬼神、菩萨、佛,已经脱离了宗教的色彩,脱离了玄学的色彩,是科学的哲学。何以知道孔子研究《易经》,是说乾卦代表宇宙万物的本体?他在这里明白地说“万物资始”,宇宙万物的开始都靠乾的功能,这是对乾卦的第一个观念;他的第二个观念“乃统天”,乾卦包括了天体,整个的宇宙都在乾的范围以内,乾统率了天地宇宙,所以从孔子的观念研究《易经》,又要注意到他认为文王周公所提出来的乾卦,是代表宇宙万有的本体、根源、生命的来源。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就是说我们这个宇宙,像风的吹动,风为什么会吹?每天的气象报告,这是科学,但西伯利亚的寒流为什么会起来的?台风又怎样起来的?台风最初起来的时候,只看到一个小水泡在旋转,渐渐扩大,这是物理,但这小水泡又怎么来的?易经入门篇用《易经》研究这些,就是科学的哲学。现在孔子说,云的流行,雨的下降,雷鸣,电掣,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是靠乾卦的功能来的,功能一动,便有一现象,就发生云,某一现象就发生雨,构成各品各类的万有的事物。
玉皇大帝的六条龙马“大时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是说明时间的来源,时间在科学哲学上是人为的,时间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西方现代科学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以后,才知道宇宙的时间是相对的,而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早就告诉了我们时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道家老早就说,月球的一天一夜,就是地球上的一个月,现在科学证明的确是这样,不过现代外国人讲的我们就相信了,而我们祖先讲得那么肯定,却不相信。“大明终始”,就是讲时间,大明从早上开始,晚上结束。“六位时成”,我们过去把白天分作六个阶段,晚上也分作六个阶段,成为十二个时辰。易经入门篇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点钟,所以成为六位,而这个六位是根据《易经》画卦为六爻的思想来的,是人为的,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 |
易经入门篇 |
也许太陽和其它星球的时间划分,和我们不一样,但中国六位时间的形成,也是从乾卦的功能来的。“时乘六龙以御天”,以龙来代表时间的动,像一条龙一样在空中飞,因为龙是看不见的,但又有飞的功能,时间从早晨天明到晚间天黑的六个阶段,永远在旋转,像六条龙衔接起来,在天体上很有规律地驾御而过。后来在文学上,宗教的神话中说,玉皇大帝出巡时,有六条龙为他拉车子,也是由这句话编出来的。事实上这句话是说,宇宙间时间的构成,与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有一定的法则,这一功能是来自乾卦。
大吉大利的保合太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里明白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本源,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诸子百家,中国文化讲人生的修养,都从这里出来。这里告诉我们要认清乾的道理,生命的本体,把握了这点就知道乾道的变化,在各正性命,真懂了这个道理,自己就可以修道了,修成长生不老。中国文化中道家讲究两个东西--“性”与“命”,性就是精神的生命,命就是肉体的生命。西方哲学唯心的,只了解到性的作用,对性的本体还没有了解,把意识思想当作性,这是西方哲学的错误。命,西方医学到了科学境界,但仍不懂“气”的功能。现在美国流行研究针灸,研究中医,仍不懂这个功能。西方的病理学,注重在细菌方面,如今也研究到病毒,这还是以唯物思想作基础。东方中国的病理学,不管细菌不细菌,建筑在抽象的“气”上面,因为气衰了,所以才形成了病,西方的抗生素,往往把气困住了。易经入门篇我常常告诉朋友,西医只能紧急时救命,不能治病,西医治了以后再去找著名的中医处一个方子,好好把气培养起来,补补身体。在病理上,细菌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形成?有许多细菌并不是从身体外面来的,如白木耳是用细菌种的,但有更多木头上面自己生长灵芝一类,这菌又是哪里来的?这是讲性与命的道理。易经入门篇懂了《易经》,自己就晓得修养,自己调整性与命,使它就正位。思想用得太过了妨碍了性,身体太过劳动,就妨碍了命,这两个要中和起来,所以各正性命,于是“保合大和”。道家佛家打坐,就是这四个字,亦即是“持盈保泰”。
所谓“持盈”,有如一杯水刚刚满了,就保持这个刚满的水平线,不加亦不减,加一滴则溢出来了,减一滴则不足。所谓“保泰”,当最舒泰的时候要保和了。譬如用钱,决定保存一百元,如用去十元,便立即补上,仍保存一百元,这就是保泰。所以打坐的原理就是保合太和,把心身两方面放平静,永远是祥和,摆正常,像天平一样,不要一边高一边低,政治的原理,人生的原理,都是如此。孔子就告诉我们“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什么是大吉大利?要保合大和啊!易经入门篇所以研究《易经》,看了孔子这些话,还卜什么卦呢?不卜已经知道了,保合太和,才利贞--大吉大利嘛。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两句话,应该是和上面连起来的,是乾卦《彖辞》的最后两句话,可是宋儒把它因断了。这八个字是用到政治哲学的原理上去了,各种政治理论说了半天,不如中国人四个字“国泰民安”,国家太平,老百姓个个平安无事,就是天下太平。
“乾,元、亨、利、贞。”在《易经》的学问上,这四个字叫作“卦辞”,意思是乾卦这一卦的图案,他用这四个字来说明。这四个字,我们不能照现在的读法,一句就把它读完,而是每一个字,都有它独立的意义。“乾,元、亨、利、贞。”就是说乾卦是元的、亨的、利的、贞的,四个现象。元可以说是宇宙的本能,也可以说是万物的开始,如启元,一个东西的来源等等很多。讲到哲学方面则乾是宇宙的本体,天地万有都可以说是乾、是元,宇宙间万象万有都是它的功能创造的,所以叫作元。易经基础知识讲座这是文化的特点,既不讲上帝,也不说菩萨,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只是宇宙的本能;我们用一个乾卦的代号来表示,是科学的,不是宗教的,也不是纯粹的思想哲学。第二个观念,是这个乾卦代表“亨”。亨就是通,是亨通的,无往不利,到处通达的,没有阻碍的。第三个意义是利,无往而不利。所谓利,不是现在赚钱为利的利,是没有相反,没有妨碍,没有害的。“贞”古代的解释“贞者正也”,就是正,也是完整的、没有受破坏的意思。
潜龙勿用“初九,潜龙勿用。”这是爻辞,是把整个的卦作分析,一部分一部分来加以解释的。我们的老祖宗画八卦,下面原来没有文字注解,因为在当时没有文字,而文字的创造,一开始就是卦。世界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字,最初的来源都是图案。卦下面的文字,是后世加上去的,《周易》的文字,是文王开始加的,卦辞、爻辞都是他对卦的解释。
“初九”的意思,前面说过,陽卦以九作代表,因为陽数以九数到了最高位,所以看到九这个数字,就知道代表陽,初九就是指乾卦的第一爻而言。上面的卦辞,只是元、亨、利、贞四个字,很简单,也很抽象。这里爻辞“初九潜龙勿用”,又突然跑出一个“龙”来了,这龙是怎么来的?我们先要了解,中国文化是龙的文化。自黄帝时候开始,政治制度上分官,以龙为官名,如龙师、龙帝,都以龙为代表。龙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标记,是我们几千年来的旗帜。中国文化对那些伟大的、吉祥的、令人崇拜的万象,每以龙为标记。西方人尤其英国人,近几百年以来,很多资料显示对我们中国人很多防范,很多不利,他们在心理上一直惧怕中国。有一派基督教,看见龙、听见龙都会害怕的。易经基础知识讲座他们说《圣经》上说龙是魔鬼,其次他们把恐龙这些古代巨大生物,当作了《易经》上的龙,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我们中国人自己要认识清楚,我们龙的文化,第一,不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讲的那个龙,不是魔鬼。我们的龙是天人敬信,在宗教观念上代表了上帝。
第二,我们中国的龙,老实说没有人看见过,不必说他们把地下挖起来的骨头当作龙骨是错误的。中国的龙,不只是三栖的,甚至不止是四栖,水里能游,陆地能走,空中能飞,龙的变化大时可充塞宇宙,小时如发丝一样看不见,有时变成人,有时变成仙。龙到底是什么?无法有固定的具体形象。实际上中国文化的龙,就是八个字:“变化无常,隐现不测”。如学会了中国文化,人人都可作诸葛亮。试看外国人的恐龙,全部都可看到,中国的画家画龙,如果全部画出来,不管是什么名家画的,都一文不值。“神龙见首不见尾”。龙从来没有给人见过全身的,这就是“变化无常,隐现不测”的意思。我们懂了龙的精神,才知道自己文化的精神在哪里,这也是大政治家的大原则,也是哲学的大原则,也是文化的大原则。另一方面,我们懂了“变化无常,隐现不测”八个字,也就懂了《易经》的整个原理。易经基础知识讲座《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在变,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不变的人,没有不变的事。因为我们对自己都没有把握,下一秒钟我们自己的思想中是什么?也没有把握知道。
其次,《易经》为什么在这里提到龙?我们认识了龙的精神,就能明白了。易经基础知识讲座《易经》说到乾卦中的龙,就代表了宇宙生命原始最伟大的功能。乾卦也代表太陽。太陽一天一夜的隐现,分为六个阶段:第一个是夜里的太陽,躺在下面--地球的另一面,过去说在海底,在地心的那一面,我们看不见的为“潜龙”。假使卜卦得到了乾卦初爻,那么“潜龙勿用”,最好不要动,如想找事,履历表都不必送出去了。但要注意这个“勿”字,究竟是“不能用”、“不可用”、“不应用”或“没有用”呢?就更难翻成白话了。易经基础知识讲座不过“勿”字,却也包括了这些意思,但并不是说用的价值不存在,只是此时不要去用它。潜龙就是龙还是潜伏着的,有无比的功能,无比的价值,还没有用。诸葛亮尚在南陽高卧的时候,自称卧龙先生,这就表示他抱负不凡,自己认为是潜龙,这也是人生的修养,也是《论语》上孔子说的“不试故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