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是人类的狂欢,也是自然的恩赐——当代艺术亦如是
![]() |
你造吗?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始,又有两个新加入奥运大家庭的运动项目哦,就是高尔夫和七人制橄榄球。尤其是高尔夫,刚刚经过了第一个比赛日,令之前被狂吐槽的主办方挽回了几分薄面:球场不用农药,雨水被引入蓄水池以作灌溉,建筑设计大大减少空调等——看来巴西人,在环保方面还是靠谱的。
如果说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人类的狂欢,那么无论是夏季奥运会还是冬季奥运会,都是自然的恩赐——如果人类继续肆意糟蹋地球家园,可以想象,我们将无法在波涛起伏的碧海扬帆,无法在白雪皑皑的高峰滑雪,也无法欣赏到穿着比基尼在沙滩上一跃而起的排球女将啦。
然而,小编今天要放的大招却是,让你看看在“环保”为时代主题的当今,竟然有人敢声称自己是一场“反自然”的共生实验?!还被拍下了视频作为记录?!这就是由VAVA艺术发起的“树”+艺术项目,在2016年夏季推出的《原·木——一场“反自然”的共生实验》艺术展。为了表达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关系,艺术家们选择了源于自然又“反自然”的艺术表现形式,最终,梦想照进了现实,在人人高喊简约的当今,这些人却偏要走那繁复、艰难之路,而且最终成功了!
艺术展圆满结束了,但下面这条视频将告诉你其背后的故事,如同电影大片的幕后花絮一样耐人寻味。因为是花絮,所以,用最短的时间记录了这场最复杂的艺术实验,但你仍然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是如何在一个具有前瞻高度和现代性视野的开放式国际艺术交流展示平台上,以艺术的方式延伸并叠加着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下面,就来欣赏这场艺术界盛事的不完全记录吧。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h0320nya4r9&auto=0
看完了视频,来认识一下其中的大咖吧:
![]() |
青年艺术家杨莫桐以艺术家的感知和思索,以对自然、万物的气韵与个体生命的交融与冲突,生发出跨越语言与疆域的一系列艺术作品,包括大型不锈钢装置《原·木》。
![]() |
美国音乐家Lisbeth Scott为《原·木——一场“反自然”的共生实验》艺术展特别创作了音乐哼唱作品《Mood》。
![]() |
著名漫画大师萧言中特别创作了多媒体互动装置作品《TheMoment-Tree》。
![]() |
香港知名传媒人查小欣受邀主持《原·木——一次“反自然”的共生实验》全球发布会。
![]() |
美国导演Joseph Greco特别导演/制作了专题纪录片《Mood》。
![]() |
苏绣大师薛金娣与艺术家杨莫桐共同创作了双层苏绣艺术品《原·木》。
![]() |
唐卡艺术家多杰加与艺术家杨莫桐共同创作了大型唐卡作品《如意树》。
![]() |
在这场击破常规的造物实验中,这棵神奇的“树”由271名工人手工锻造,包含29275个不锈钢零件,91598条焊缝,历经29192次冷锻、18146次热锻,452518道打磨工序,352824道抛光工序,使用3000公斤不锈钢原料………
![]() |
![]() |
从眼前的时空撷取宝物
放置于梦中的世界
用泥土捏成根茎
用火打造一朵花
锻制一片叶子
雕刻一颗果实
焊接狂舞的枝条
![]() |
原文
VAVA艺术开启 “树”+ 艺术项目
我们不讨论艺术、艺术家、艺术品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们用艺术的想象与创造表达人和自然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