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憶讀記 之五 邁克《采花賊的地圖》
七月二十八日。在色達看東嘎寺。
旅途中看山看水看藍天看草原看佛塔看佛寺。興味無窮。為彌補聽覺上的虧欠。往往也聽上一陣歌曲。民謠搖滾流行藏歌穿插成大雜燴。當播到黃耀明《春光乍洩》時。車上年輕的朋友自然未曾聽過。
于是饒有興味地說起“達明一派”的往事。妖艷的黃耀明真是香港文化的一個典範代表。于是又自然而然地想起邁克和他的書。前段時間網路上傳言連邁克的書在大陸也成禁書。真令人啼笑皆非。
港人邁克不過一介專欄作者。這些年來寫了數量頗多的豆腐干小文章。上無經國之大業。下無妖言之惑眾。所談無非人之大欲存焉的飲食男女。聲色光影。何以竟招來禁書之禍。回想起我讀邁克。尚在九十年代的初三暑假。偶然讀到《文匯讀書周報》上轉載的邁克的兩篇文章。《圖書館》和《采花賊的地圖》。
前一篇寫在舊式圖書館翻查書目卡片的的幽寂之趣。很合我的味口。幾年後進了大學。謝天謝地學校裡的圖書館還是老格局。沒有被電腦侵佔。樓下一小間卡片室。一格一格仿佛中藥鋪的小抽屜。打開來全是穿在粗鐵絲上的一曡疊硬紙卡片。上面按學科排列書目。
和邁克寫的幾近一致。我常常花一兩小時去翻看這些抽屜。把感興趣的書名和編號抄到小本子上。然後再上樓去依㳄借出。邁克的短短幾百字說出的是幽微的心緒。
後來買到上海印的散文選集。名字也正用了《采花賊的地圖》。專欄文字拼的是螺絲殼里做道場。要篇篇有味真是很難的事情。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四九年後的香港。出現了很多玩專欄的高手。邁克無疑是其中之一。
![]() |
![]() |
![]() |
旅途中看山看水看藍天看草原看佛塔看佛寺。興味無窮。為彌補聽覺上的虧欠。往往也聽上一陣歌曲。民謠搖滾流行藏歌穿插成大雜燴。當播到黃耀明《春光乍洩》時。車上年輕的朋友自然未曾聽過。
于是饒有興味地說起“達明一派”的往事。妖艷的黃耀明真是香港文化的一個典範代表。于是又自然而然地想起邁克和他的書。前段時間網路上傳言連邁克的書在大陸也成禁書。真令人啼笑皆非。
港人邁克不過一介專欄作者。這些年來寫了數量頗多的豆腐干小文章。上無經國之大業。下無妖言之惑眾。所談無非人之大欲存焉的飲食男女。聲色光影。何以竟招來禁書之禍。回想起我讀邁克。尚在九十年代的初三暑假。偶然讀到《文匯讀書周報》上轉載的邁克的兩篇文章。《圖書館》和《采花賊的地圖》。
前一篇寫在舊式圖書館翻查書目卡片的的幽寂之趣。很合我的味口。幾年後進了大學。謝天謝地學校裡的圖書館還是老格局。沒有被電腦侵佔。樓下一小間卡片室。一格一格仿佛中藥鋪的小抽屜。打開來全是穿在粗鐵絲上的一曡疊硬紙卡片。上面按學科排列書目。
和邁克寫的幾近一致。我常常花一兩小時去翻看這些抽屜。把感興趣的書名和編號抄到小本子上。然後再上樓去依㳄借出。邁克的短短幾百字說出的是幽微的心緒。
![]() |
後來買到上海印的散文選集。名字也正用了《采花賊的地圖》。專欄文字拼的是螺絲殼里做道場。要篇篇有味真是很難的事情。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四九年後的香港。出現了很多玩專欄的高手。邁克無疑是其中之一。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