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表达恶意,就是在伸张正义
世界上有一种强权,虚弱得只剩下暴力。——刘瑜
01
昨天看了一篇鸡汤文,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第十个给出的是“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我在想,究竟有多少人具备这种特质,在别人失落、彷徨、迷茫甚至绝望的时候,点燃他们的希望,给予他们生的力量。
而很多人在做的,却是在别人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再狠狠的补上一脚,因为这样可以彰显自己的正义。
第一次觉得网络言论恐怖,是因那个在微博上直播烧炭自杀的19岁少年,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少年已经去世,而在他直播自杀的时候,微博下的评论,被一片“你怎么还没死”“你到底死不死”的声音淹没。那些评论让我看的不寒而栗,好多天都无法平静,以至于现在每当有人在网络被大肆攻击我便想到当时的情景。
我忍不住想象,那些留下这种评论的人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他们以为这个男孩只是在博眼球吧,以为他不过是跟自己在开一个愚弄大众的玩笑吧,所以他们就敢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恶意了,反正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
这些人,在生活中也许就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可能名牌大学毕业,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每天穿的光鲜亮丽去上班,公交地铁也会给老弱病残让座,可是现在,他们正怀着看笑话的心情催促一个对生命绝望的人赶快去死!
当然,他们当中也许没有一个人真的希望他死,他们甚至没有想过那个男孩是不是真的会死,他们只是像看热闹一样在等着这场好戏的下半场,而且这场戏拖得有点久,他们等的着急了。
后来,男孩真的死了,舆论的声音立刻变了,有些曾经在他微博里大放厥词的人,忽然从看戏的梦中惊醒,意识到真的出了人命,他们怀着内疚、不安的心情又去男孩微博留言“对不起,我不知道你真的会死”“原谅我吧,我以为你只是开玩笑”……可是这些话不过是求得自己内心的救赎罢了,于去世的人没有任何意义。
也许在男孩临死前,你在网络上的一句关心或劝慰,真的起不到半点作用,留不住他的生命,可是至少能让他在离开之前感受到,这个世界或许并不像他以为的那么冷漠,人与人之间还有这么多的真善美。
而这个网络给予他的,是更沉重的冷漠,更恶意的伤害。甚至还有很多人,直到男孩死后,依然说:这么不珍惜生命的人不值得同情,死有余辜。
我想,当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定不记得自己哭泣时候的样子,有多悲伤吧。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你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承受的是什么,你没有经历过又如何知道他的经历在他的心灵中留下的是什么,用一些“政治正确”的教条去审判别人很容易,可是用一颗柔软的平常心去理解别人、关怀别人却很难,而大部分人做到的只是批判!不停的批判!
当有一天同样的事落到你的身上,你才能明白,自己曾经施加给别人的是什么!
02
我无意追王宝强离婚的热点,也绝不想对这个事件的真真假假给出任何议论与揣测,我不支持任何一方,也不踩压任何一方,因为我不了解真相,我所看到的都是媒体或者事件主人公让我看到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揭示媒体传播的图,如果只给你看图的左边,你会看到一个士兵拿枪指着另一个士兵,如果看图的右边,那就是一个士兵喂水给另一个士兵喝,但其实整张图是一个士兵拿枪指着另一个士兵,第三个士兵给被枪指的士兵喝水。
那些事件一出,就赶紧站队表态,对某一方大肆攻击的人,当事件反转的时候,难道不会觉得自己有被愚弄之感吗?难道不感觉自己成了被媒体发酵利用的工具吗?还是他们巴不得成为这种事件的发酵工具,毕竟,看热闹永远不嫌事儿大。
忽然想起电视剧里看过的“浸猪笼”,男女通奸,然后将一方或者双方放入猪笼里丢入河中淹死。
我觉得网民们现在在做的事与“浸猪笼”如出一辙,不过一种是用舆论暴力让一个人受尽千夫所指,另一种是用实际行为剥夺别人生命,从“心里感受”层面来讲,也许前者甚至比后者要更残酷的多。
一个人做错了事,全世界的人都觉得自己有权利判他死刑,根本不管自己眼睛看到的到底是不是真实,他们急于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正义感,要把自己与“罪人”撇清关系,所以他们自己是公正无私的正义之师,采取的任何激烈行为都只是在替天行道,都是绝对正确的。
真的好像文革的红卫兵,真的!
觉得某些明星做的很好,他们在微博公开支持想支持的一方,或许他们比网民更了解真相,但并没有对另一方展开攻击,每个人心里都有是非,一味的表达恶意并不见得就是在伸张正义。
03
我知道,今天的这些话改变不了任何人甚至还会给我自己招来谩骂,但是“如果你在一切事件中都保持沉默,那么当你被卷入斗争的时候,你,不是别人,你自己,是自己的掘墓人”。
我不想做自己的掘墓人,当大家都那么“勇敢”地发泄自己内心愤怒的时候,我也得把我的看法说出来了,与事件本身无关,我只是希望,喜欢使用语言暴力的网民,当你被义愤填膺的情绪控制的时候,当你想对某个事件,某个人展开慷慨激昂的谩骂攻击的时候,可不可以先停一停,给自己一点思考的空间。
“自暴自弃的最高表现形式并不是智力、想象力和勇气的枯竭或者对枯竭的不加掩饰,而是通过投入集体的怀抱来升华这种枯竭,赞美这种枯竭,顶礼膜拜这种枯竭,摆脱了智力想象力和勇气的负担,你就摆脱了自我,也就是,光荣地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啦。”
无论何时,希望你能保留自己那份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
另外,多关心自己和家人,少关注网络和八卦,努力工作好好赚钱,也许你的生活会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新书《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热卖中。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
01
昨天看了一篇鸡汤文,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第十个给出的是“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我在想,究竟有多少人具备这种特质,在别人失落、彷徨、迷茫甚至绝望的时候,点燃他们的希望,给予他们生的力量。
而很多人在做的,却是在别人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再狠狠的补上一脚,因为这样可以彰显自己的正义。
第一次觉得网络言论恐怖,是因那个在微博上直播烧炭自杀的19岁少年,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少年已经去世,而在他直播自杀的时候,微博下的评论,被一片“你怎么还没死”“你到底死不死”的声音淹没。那些评论让我看的不寒而栗,好多天都无法平静,以至于现在每当有人在网络被大肆攻击我便想到当时的情景。
我忍不住想象,那些留下这种评论的人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他们以为这个男孩只是在博眼球吧,以为他不过是跟自己在开一个愚弄大众的玩笑吧,所以他们就敢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恶意了,反正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
这些人,在生活中也许就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可能名牌大学毕业,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每天穿的光鲜亮丽去上班,公交地铁也会给老弱病残让座,可是现在,他们正怀着看笑话的心情催促一个对生命绝望的人赶快去死!
当然,他们当中也许没有一个人真的希望他死,他们甚至没有想过那个男孩是不是真的会死,他们只是像看热闹一样在等着这场好戏的下半场,而且这场戏拖得有点久,他们等的着急了。
后来,男孩真的死了,舆论的声音立刻变了,有些曾经在他微博里大放厥词的人,忽然从看戏的梦中惊醒,意识到真的出了人命,他们怀着内疚、不安的心情又去男孩微博留言“对不起,我不知道你真的会死”“原谅我吧,我以为你只是开玩笑”……可是这些话不过是求得自己内心的救赎罢了,于去世的人没有任何意义。
也许在男孩临死前,你在网络上的一句关心或劝慰,真的起不到半点作用,留不住他的生命,可是至少能让他在离开之前感受到,这个世界或许并不像他以为的那么冷漠,人与人之间还有这么多的真善美。
而这个网络给予他的,是更沉重的冷漠,更恶意的伤害。甚至还有很多人,直到男孩死后,依然说:这么不珍惜生命的人不值得同情,死有余辜。
我想,当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定不记得自己哭泣时候的样子,有多悲伤吧。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你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承受的是什么,你没有经历过又如何知道他的经历在他的心灵中留下的是什么,用一些“政治正确”的教条去审判别人很容易,可是用一颗柔软的平常心去理解别人、关怀别人却很难,而大部分人做到的只是批判!不停的批判!
当有一天同样的事落到你的身上,你才能明白,自己曾经施加给别人的是什么!
02
我无意追王宝强离婚的热点,也绝不想对这个事件的真真假假给出任何议论与揣测,我不支持任何一方,也不踩压任何一方,因为我不了解真相,我所看到的都是媒体或者事件主人公让我看到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揭示媒体传播的图,如果只给你看图的左边,你会看到一个士兵拿枪指着另一个士兵,如果看图的右边,那就是一个士兵喂水给另一个士兵喝,但其实整张图是一个士兵拿枪指着另一个士兵,第三个士兵给被枪指的士兵喝水。
那些事件一出,就赶紧站队表态,对某一方大肆攻击的人,当事件反转的时候,难道不会觉得自己有被愚弄之感吗?难道不感觉自己成了被媒体发酵利用的工具吗?还是他们巴不得成为这种事件的发酵工具,毕竟,看热闹永远不嫌事儿大。
忽然想起电视剧里看过的“浸猪笼”,男女通奸,然后将一方或者双方放入猪笼里丢入河中淹死。
我觉得网民们现在在做的事与“浸猪笼”如出一辙,不过一种是用舆论暴力让一个人受尽千夫所指,另一种是用实际行为剥夺别人生命,从“心里感受”层面来讲,也许前者甚至比后者要更残酷的多。
一个人做错了事,全世界的人都觉得自己有权利判他死刑,根本不管自己眼睛看到的到底是不是真实,他们急于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正义感,要把自己与“罪人”撇清关系,所以他们自己是公正无私的正义之师,采取的任何激烈行为都只是在替天行道,都是绝对正确的。
真的好像文革的红卫兵,真的!
觉得某些明星做的很好,他们在微博公开支持想支持的一方,或许他们比网民更了解真相,但并没有对另一方展开攻击,每个人心里都有是非,一味的表达恶意并不见得就是在伸张正义。
03
我知道,今天的这些话改变不了任何人甚至还会给我自己招来谩骂,但是“如果你在一切事件中都保持沉默,那么当你被卷入斗争的时候,你,不是别人,你自己,是自己的掘墓人”。
我不想做自己的掘墓人,当大家都那么“勇敢”地发泄自己内心愤怒的时候,我也得把我的看法说出来了,与事件本身无关,我只是希望,喜欢使用语言暴力的网民,当你被义愤填膺的情绪控制的时候,当你想对某个事件,某个人展开慷慨激昂的谩骂攻击的时候,可不可以先停一停,给自己一点思考的空间。
“自暴自弃的最高表现形式并不是智力、想象力和勇气的枯竭或者对枯竭的不加掩饰,而是通过投入集体的怀抱来升华这种枯竭,赞美这种枯竭,顶礼膜拜这种枯竭,摆脱了智力想象力和勇气的负担,你就摆脱了自我,也就是,光荣地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啦。”
无论何时,希望你能保留自己那份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
另外,多关心自己和家人,少关注网络和八卦,努力工作好好赚钱,也许你的生活会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新书《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热卖中。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
柒月暖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西安很好,但西安的旅游一言难尽 (39人喜欢)
- 在重庆待了5天,逃了 (25人喜欢)
- 在个旧,我帮陌生人卖了半天鞋 (15人喜欢)
- 去了蒙自,忽然觉得我的36岁,过的太幸福了 (83人喜欢)
- 路过的姐妹可以暂停一下,恭喜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吗 (44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