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游”平山湖大峡谷
这个暑假陆陆续续有同学来张掖玩儿,我也沾同学的光,粗游了张掖的一些景点。交通不太方便,只能从张掖汽车西站乘坐发往内蒙古阿右旗的班车,每天只有一班车。坐车倒车的不爽也在游人对美景的惊叹声中烟消云散……
坐上了去阿右旗的班车,出了甘州区,一路向北,越来越荒凉。一眼望去,尽是隔壁,零零星星的点缀着些骆驼刺。用同行姑娘的话来说,真真是“鸟不拉屎”地方。不过看到这样的景观,想起之前看过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干旱……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屁股都坐疼了,终于到达目的地了。
门票对本地人还有半票优惠。
进入景区后,乘坐观光车,一路深入,耳边有雄浑的音乐,关于大峡谷的谜底,被一个浑厚的声音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听不到任何声音,沉浸在大峡谷的故事中,走了好久,想象中的大峡谷还没出现,仍旧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但是,此时的心情确实异常激动,惊讶于大峡谷的故事。
终于,我发出了惊叹的声音,紧接着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来,发出赞叹的声音,不夸张的说,我的眼角真的有泪水溢出。
沿着栈道一路上行,起初人还是挺多的,陆陆续续地,人就零零散散的。行至峡谷深处,路越来越难走了,真的是要“手脚并用”。到了谷底开阔处,和同行的小姑娘撒开了欢儿的跑开了。
途中,遇到斗梯,感慨到:上有天梯石栈相勾连。一直期待天梯的出现,终于看到标识牌“天梯入口”。一行人摸索着进去,刚到洞口,就看到前边一直跑的很快的小弟弟,摇着头出来了,里面太窄了,根本进不去。连我这么小的都进不去,你们也别去了。后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俩还是去了,洞口确实窄,我在队伍的最前面,观察半天,觉得其实是可以上去的,但是第一个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恐惧,我退了下来,后来,一男生尝试着要上去,最终无果。于是,敏敏施展功夫,竟然上去了。或许是被她鼓励,我也找到合适的方法上去,大家相互鼓励,最终都上来了,一个大概八岁左右的小姑娘也很勇敢的上来了。出口更窄,一个人得侧着身子小心才能出去。出了洞口,刚要放松,心心念念的天梯竟然就出现了。直直的从谷底插向山顶。那个小小姑娘,很轻松的就上去了,接着我也开始爬天梯,说真的,心里还是有些怵,因为我恐高。一直往上,告诉自己别往下看,对前面的人喊加油,自己的腿却在发抖。
不觉想到《游褒禅山记》中一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终于出了天梯,满满的成就感。出天梯看到两位老人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心中一惊:他们也是从天梯上来的?后来,知道,两位老人来自上海,爷爷已经74岁高龄了。奶奶也65岁了,他们确实是从天梯爬上来的,惊讶又敬佩。由于天梯的路难行,“天梯小分队”一行人渐渐熟悉起来了,大家一路相互鼓励着到了山顶开阔处才各自散去了。
这一天,触动挺大的。坐在阿右旗的大巴上,才知道阿右旗其实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在车上甚至想要不就去阿右旗转一圈,反正内蒙古对我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生在张掖长在张掖,但是对张掖的归属感并不强,可是看到这壮美的山河,心中还是涌起满满的自豪感。真的是地理大发现。如果大峡谷早些被发现,包不准会被列入高考题呢。来大峡谷的多是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也深深感受到我们这里的闭塞和落后,会好起来的吧?
坐上了去阿右旗的班车,出了甘州区,一路向北,越来越荒凉。一眼望去,尽是隔壁,零零星星的点缀着些骆驼刺。用同行姑娘的话来说,真真是“鸟不拉屎”地方。不过看到这样的景观,想起之前看过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干旱……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屁股都坐疼了,终于到达目的地了。
![]() |
![]() |
门票对本地人还有半票优惠。
进入景区后,乘坐观光车,一路深入,耳边有雄浑的音乐,关于大峡谷的谜底,被一个浑厚的声音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听不到任何声音,沉浸在大峡谷的故事中,走了好久,想象中的大峡谷还没出现,仍旧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但是,此时的心情确实异常激动,惊讶于大峡谷的故事。
终于,我发出了惊叹的声音,紧接着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来,发出赞叹的声音,不夸张的说,我的眼角真的有泪水溢出。
![]() |
![]() |
![]() |
沿着栈道一路上行,起初人还是挺多的,陆陆续续地,人就零零散散的。行至峡谷深处,路越来越难走了,真的是要“手脚并用”。到了谷底开阔处,和同行的小姑娘撒开了欢儿的跑开了。
![]() |
![]() |
![]() |
![]() |
途中,遇到斗梯,感慨到:上有天梯石栈相勾连。一直期待天梯的出现,终于看到标识牌“天梯入口”。一行人摸索着进去,刚到洞口,就看到前边一直跑的很快的小弟弟,摇着头出来了,里面太窄了,根本进不去。连我这么小的都进不去,你们也别去了。后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俩还是去了,洞口确实窄,我在队伍的最前面,观察半天,觉得其实是可以上去的,但是第一个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恐惧,我退了下来,后来,一男生尝试着要上去,最终无果。于是,敏敏施展功夫,竟然上去了。或许是被她鼓励,我也找到合适的方法上去,大家相互鼓励,最终都上来了,一个大概八岁左右的小姑娘也很勇敢的上来了。出口更窄,一个人得侧着身子小心才能出去。出了洞口,刚要放松,心心念念的天梯竟然就出现了。直直的从谷底插向山顶。那个小小姑娘,很轻松的就上去了,接着我也开始爬天梯,说真的,心里还是有些怵,因为我恐高。一直往上,告诉自己别往下看,对前面的人喊加油,自己的腿却在发抖。
![]() |
![]() |
![]() |
![]() |
不觉想到《游褒禅山记》中一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终于出了天梯,满满的成就感。出天梯看到两位老人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心中一惊:他们也是从天梯上来的?后来,知道,两位老人来自上海,爷爷已经74岁高龄了。奶奶也65岁了,他们确实是从天梯爬上来的,惊讶又敬佩。由于天梯的路难行,“天梯小分队”一行人渐渐熟悉起来了,大家一路相互鼓励着到了山顶开阔处才各自散去了。
![]() |
![]() |
这一天,触动挺大的。坐在阿右旗的大巴上,才知道阿右旗其实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在车上甚至想要不就去阿右旗转一圈,反正内蒙古对我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生在张掖长在张掖,但是对张掖的归属感并不强,可是看到这壮美的山河,心中还是涌起满满的自豪感。真的是地理大发现。如果大峡谷早些被发现,包不准会被列入高考题呢。来大峡谷的多是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也深深感受到我们这里的闭塞和落后,会好起来的吧?
来自 豆瓣App